A. 排球中的背飞是什么意思啊
排球运动术语,指扣球队员在扣近体快球的位置上起跳后,冲飞到二传队员身后1~1.5米处扣背传的平弧半快球,称背飞。背飞扣球同样可用单脚或双脚起跳,但单脚起跳比双脚起跳有更大的优越性,因它能更充分利用助跑速度。目前女子采用助跑单脚起跳背飞较多。
排球运动空间差的一种。队员在近体快起跳点上起跳,佯扣近体快球,突然冲跳,空中移位,“飞”到二传手背后1米处扣背传半高球。背飞与前飞的区别在于:后者迎着球打,容易在空中截住球;前者追着球打,难度较高,对二传手与扣球手的技术和相互配合的要求也较高。
由来
背飞是中国男排戴廷斌汪嘉伟时代的发明,二传手将球背传到2号位,快攻手迅速跑到二传身后,以左腿单脚起跳,在身体斜飞出去中把球迅速扣出。80年代初老女排身高1米82的周晓兰首次在国际大赛上运用,把当时的女排世界三强日本队打得拦也不是,接不是,多看到中国女排的背飞直接把球扣到对方防守队员的脸上,可见其威力。
进入90年代后,欧美的一流球队如俄罗斯巴西开始全面使用背飞,到了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我们看到背飞已经被前10名的队伍中广泛使用。当身高力大的德国女排遇到更高大的俄罗斯女排时,比赛场上看到的,不是欧美队伍常见的使蛮力互相对扣,而是德国女排用眼花缭乱的2、3号位快攻背飞战术,与俄罗斯周旋了4局才败下来。后来德国女排在遇到中国队时,不仅成功地制服了中国队的背飞,并以牙还牙,用背飞战术打得中国女排毫无办法,取得胜利。过去中国和亚洲的杀手锏已经不再是我们的独门暗器,欧美队伍不仅学会,而且比我们打得更出色。
编辑本段发展
现在国内女排联赛,背飞进攻是每况愈下。去年联赛时,四川的明星副攻王可可的背飞便经常遇到对手成功的阻拦。到了2006-07联赛,背飞被拦被接的情况比比皆是。原因在于,亚洲队伍包括中国在内的背飞打法,一直没有很大的变化,还是原来的进攻快速背飞。有人说,背飞威力减弱,和各队熟悉这种打法有关。但这无法解释为何欧美队伍的背飞为何威力依然巨大。事实上问题在我们的背飞打法太单一。
编辑本段速度
老一代的背飞是靠速度,跑一个位置差,让对手来不及形成拦网,就把球扣过,在但是副攻高度只有1米80的时代非常管用,对手跳起来拦网高度没有或者不够,就能让背飞钻空子。而如今1米90的副攻则不同,首先他们轻轻一跳便能把手臂伸过网进行屋檐式,传统背飞依靠速度不让对方形成有效拦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这是国内背飞联赛被拦的一个原因。此外,传统背飞进攻点很近网,在对方屋檐高拦网下,只要对手跑位对了,这个背飞单人就能拦死,身材高大、速度并不快的王一梅能多次成功拦死对手背飞就在于此。
编辑本段质量
现在联赛的背飞质量普遍降低。背飞有长有短,打长背飞的队员依靠较长的飞行距离在靠近2号位标志干的地方下手,进攻速度比短背飞慢但点与短背飞不同。可是如今,各队伍的背飞都千篇一律。这么一来,对於拦网手的判断压力减少,能够轻松判断背飞的点。
编辑本段特点
我们常常笑话欧美的背飞都是清一色长背飞,但忽略了欧美的背飞和我们的长短背飞有着本质区别。欧美的背飞早已经从学习亚洲背飞中走出来。
-
他们的背飞首先是开网,击球点距离网有近1米,这样对手在判断你的击球点,就比判断一个近网背飞困难多了。
-
队员击球点非常高,进攻力量大。虽然看上去欧美队员都喜欢在空中打长飞,事实上由于他们出色的滞空和飞行能力,他们在单脚起跳后,可以较为从容地判断对方拦网手来再决定进攻。
-
由于进攻点高而且开网,扣球力量大,因此进攻的线路更丰富,除了一般的直线和斜线可以打,还能打纵深度极高的底线球。这是亚洲很多队员做不到的。
而亚洲队员在打背飞由于要抢速度,单脚起跳后,进攻路线基本就定了,不是直线,就是斜线打在对方三米线后半米左右,如不能打则吊球,左右这三板斧。一开始国家女排的周苏红等还可以依靠快速的打吊结合来晃过对方的拦网和防守,等到欧美队伍熟悉了。他们就有了应对方法。如果两个拦网手能跟上封堵周苏红的直线和斜线背飞,后排立刻跟上防周苏红吊球。如果两个拦网手跟不上,对方至少一名队员先拦住周苏红背飞的直线,逼迫你打斜线。由于进攻力量在抢速度的时候受到影响,线路又很容易判断,对方只要后排有一个人压住自己三米线后,就能把周苏红的背飞给接起来。2006年世锦赛,这样的情形重复出现。以至于后来中国女排很多时候快攻体系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只能依靠王一梅4号位的高点大力强攻。结果,向来依靠快攻打天下的中国女排世锦赛成绩不好,也就不难理解
B. 排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排球技术包括五项:1、发球,、垫球,3、传球,4、扣球,5、拦网。
一、发球
C. 排球的来历
排球(Volleyball)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摩根(威廉·G·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
当时网球、篮球很盛行。摩根先生认为篮球运动太激烈,而网球运动量又太小,他想寻求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适宜的室内娱乐性项目,就想把当时已广为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在篮球场上用手来打。
这种游戏开始时,他将网球网挂在篮球场上,用篮球隔网像打网球一样打来打去进行游戏。
但室内篮球场面积较小,排球容易出界,于是他作了某些改进:一、是把网球允许球落地后再回击的规则改为不许落地;二、是把改变排球外形,其圆周改为为25-27英寸,重量为225-340克。三,篮球太大、太重,不能按预想的方式进行游戏,便改试用篮球胆。
而篮球胆又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不方便,难于控制。但因经过试用效果很好,就决定采用这种球。国际标准用球虽历经百年,进行了千百次的改进,但球的规格和第一代的球几乎差不多。
D. 排球的理论和技巧
排球运动的特点:
1、广泛的群众性: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
2、技术的全面性:规则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既要到前排扣球与拦网,又要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要求每个队员都要进行队员必须全面地掌握各项技术,能在各个位置上比赛。
3、高度的技巧性: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连击。击球时间的短暂,击球空间的多变,决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4、激烈的对抗性: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高水平比赛中,对抗的焦点在网上的扣拦上。在一场比赛中,夺取一分往往需要经过六、七个回合的交锋。水平超高的比赛,对抗争夺也越激烈。
5、攻防技术的两重性:排球是多种技术都可以得分,也能失分的项目,这种情况在决胜局比赛中更加突出,所以说每项技术都具有攻防的两重性,因此,要求技术既要有攻击性,又要有准确性。
6、严密的集体性:排球比赛是集体比赛项目,除发球外,都是在集体配合中进行的。没有严密的集体配合,再好的个人技术也难以发挥,更无法发挥战术的作用。水平越高的队,集体配合就越严密。
一、 攻守平衡已成为现实
在排球发展过程中,攻强守弱的状态已持续了很长时间,国际排联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对排球规则作了几次重大修改。如:每球得分制的使用,自由人的出现,发球区的扩大,允许身体任何部位击球等,必将会进一步促使排球技战术的创新,充实排球运动的内涵,丰富排球运动的表现形式。排球技战术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排球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是互为因果的。在这里必须重视两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一是除发球和扣探头球外,排球的一切进攻都是从接球和防守开始,没有良好的接球和防守作基础,一切进攻无从实现;二是每球得分制要求运动员的攻防技术更加全面,准确和有效,进攻与防守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规则的修改不能改变排球比赛的这一基本规律。
纵观世界排球技战术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进攻与防守对抗始终贯穿于排球运动发展的整个过程。例如:扣球技术的产生导致了拦网的出现;勾手飘球技术的发明,刺激了垫球技术的发展;网前跑动换位、交叉重叠掩护等快攻战术的运用,与此相对抗出现了重叠、换位等拦网战术;拦网技术的提高,推动了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进攻与防守战术的相互对抗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是排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进攻技战术的提高带动了防守技战术的进步,而防守技战术的加强,又反过来促进进攻技战术的发展,形成了排球技战术发展螺旋式递进的特征。
二、 技、战术向全面、高度、快速、多变方向发展
排球运动带有规律性问题是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能攻能守,进攻上既能强攻又能快攻,既能前排攻又能后排攻,前后排融为一体。根据运动员不同特长,有效地组合不同的战术,使战术组合更具个性化,发挥整体优势。
随着运动员身高和弹跳力的不断增长,后排扣球技术的应用日益普遍,成为当今高水平排球比赛的主要进攻手段。高快结合,前后排结合,进攻向着立体、全面型方向发展。运动员凭借身高、弹跳力强,爆发力好、力量大和挥臂速度快等优势,跳发球技术被大量运用,采用跳发平飘,跳发侧旋、下旋,轻发落点等多样化跳发球技术,以达到先发制人,争取主动的目的。发球技术正向着发球高点、大力、快速方向发展。四号位平拉开结合二、三号位的跑动进攻战术,降低后攻的弧度,增加反攻的进攻点等等都是为了争取时间,夺得空间,加快进攻的速度,突破对方拦网。速度在不断加快,采用的手法是降低弧度,增快传出球的速度等。
世界男排各队的集体配合战术更加丰富,战术有新的发展,四号位平拉开,三号位远网快球,远网短平快被普遍采用。重视集体配合和快攻战术,技术全面、攻守兼备、快速灵活,自身失误少。一攻水平高,防守能力强的队代表着当今世界排球的最高水平。过去日本女排的勾飘和垫球,中国女排的背飞,波兰男排的后攻,日本男排的短平快球,美国男排的两人接发球,确实在夺冠中发挥了作用,但依靠的是整体攻防的技术实力。实践证明:技术不全面,就不能保证战术的组织与变化;排球运动的全面内涵是在全攻全守基础上突出自己特长,各单项技术的运用从较单调打法向多样化、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当今排坛世界各强队在注重高度和速度的同时,每名运动员的技术是否全面,全队的串连技术是否合理、娴熟等等成为一支球队成熟与否的标志。攻守不平衡,就无法夺取比赛的主动权;没有高度,必然削弱网上扣拦抗争的实力;个人没有特长,队也必然没有特点;没有集体配合,也就谈不上更好地发挥个人的特长;不必要的失误,就会不攻自破;没有拼搏精神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就缺少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等。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变革,排球战术体系的构建和发展经历了“点—线—面—体”的演变过程,对战术的运用趋向合理,简练和实效。国际排球运动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发展速度,提高力量,增加变化,全面发展,有所特长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具体表现在力量、速度、高度和技巧紧密结合,攻守技术全面,战术风格独特,队有特点,人有特长,身体素质好,心理素质高,在技术、战术、身体、心理层次全面发展,是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全面、高度、快速、多变将在更高层次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三、 排球运动的职业化、商业化、大众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竞技排球朝着职业化、商业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职业化是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高额奖金促使比赛更加精彩,而紧张激烈的对抗更能吸引观众,又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意大利率先推行职业化和俱乐部制度,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典等国家职业排球的开展也十分活跃。职业化和俱乐部制度吸引了大批优秀选手投身竞技排球,大大提高了排球比赛的激烈精彩程度,提高了排球运动的吸引力。传播媒体的介入,促使排球运动商业化趋势日益加强,沙滩排球比赛职业化、商业化就是率先走向市场的范例。娱乐排球的盛行,使排球运动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运动项目之一。排球运动的竞赛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
四、 排球教学、训练向多学科综合运用和更加科学化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排球课程教学与改革将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利用电影、电视录像和计算机CAI等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动态地模拟排球技战术的时空状态和连续变化过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现代排球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多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随着排球教学实践的发展,排球教学研究范围也在扩展。对课内与课外排球活动一体化的研究;对排球教学内容的选择;手段与方法的更新;考核与评价标准的制定等方面的探讨;不断引进现代教学理论与方法;程序、发现等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必将推动排球教学改革的深入。
排球运动科学研究不仅涉及到医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的领域,也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教育学、史学等社会科学的领域,这些多学科、多侧面的研究为排球运动的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为进一步加深对排球运动规律的认识提供了工具,对排球运动科学的认识将更加深入广泛。
纵观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从观念的转变,理论的形成,技战术的创新,训练手段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改革,竞赛规则的修改等。排球运动研究内容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层次不断提高。随着排球运动实践的发展,排球技术战术的创新、科学地控制排球运动训练过程和制定科学定量的评价标准。排球运动员生理、生化特点、心理训练、排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及其训练,体能训练、比赛的营养与恢复、计算机在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
五、 排球运动科研与实践的结合日益紧密
科研直接为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实践服务,是排球运动科学研究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发展方向,也是促进排球运动科学研究发展的过程;从方法论来看,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地从文献研究、思辨研究,走向实证研究,正在从不同层面上去关注学校、关注课堂,关注运动训练实践,提高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从科研的功用来看,越来越多的排球科研人员不再满足于排球教学训练的一般抽象理论论述,开始更多地追求排球运动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排球教学训练的改革与发展。
六、 排球运动科研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和发展
排球运动科研的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与科研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丰富和发展分不开的。现代科技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多地引入到排球运动领域中,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女排将计算机技术引入临场指挥和技术分析,日本队采用三维摄影分析扣球技术等。80年代以来,便携式计算机、录像和无线电通讯等高科技设施进一步渗透到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使排球教学训练更加科学化。随着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向排球科研领域的不断渗透和现代科技的应用,排球运动科研的方法和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它主要表现在:十分重视有效吸收和移植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具体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时,则表现出极强的综合性,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是排球运动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
综上所述,现代排球运动科研从过去重点研究竞技排球逐步转向竞技排球与娱乐排球并重方向发展,大众排球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研究方式上,多学科综合研究不断加强,强调同一对象进行多学科同步综合测试,观察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定性描述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力求做到多样化与统一;在研究手段上,从手工操作日益转向现代化,如测试仪器自动化、电脑化、遥控化、轻便化;在研究思路上,重视吸取现代科学思想,重视借鉴现代科技理论和科技成果;在研究主体上,已从专家独立作战逐步转向专家与教师结合研究。
展望21世纪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态势,世界排球运动正处在一个多强纷争的阶段。正如张然教授指出:“21世纪初叶世界排球的大势,可谓女排优势在美洲,男排潜力藏欧洲,危机隐伏在亚洲;女排强队较少,男排劲旅林立,并向多极化的趋势发展。”
一、赛前准备:第一裁判主持抽签,首先选择发球权、球区。
二、比赛开始过程与停止:第一裁判员鸣哨后,在各自场区端线站好,再鸣哨时按原定位置(比赛前填写的位置表)站好。
三、得分:
A、一方发球后队方接球失误、犯规或球落到对方场内,即发球方得分,继续发球;
B、如发球队员发球违例或发出界外则对方得分,换发球。
四、暂停、换人:
每局比赛中各队均有2次暂停,6人次换人机会。(成死球时可要求)
1、暂停:每局比赛中各队均有2次暂停;正规比赛每8分一次技术暂停。
2、换人:
A、主力队员只能退出比赛一次,同一局中他再次上场比赛时,只能回到该局替换他的队员位置。
B、替补队员每局只能上场比赛一次,可以替换任何一个主力队员,同一局只能由被他替换下场的队员来替换。
***注:比赛开始上场的队员为主力队员,其它队员为替补队员
排球的各项技术动作
发球
排球运动基本技术之一。比赛总是以发球开始的,有威力的发球可以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的一传,起到先发制人。争取主动的作用。在心理上给对方以威胁。发球失误或发球后对方能很容易地组织进攻,就会直接失去发球权给本方防守带来困难。因此,发球既要有攻击性,又要有准确性。发球时队员应越在发球区内,不得踏及端线和踏过发球区的短线及延长线。一只手平稳地将球向上抛起,用另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位将球击入对方场区,触球的一刹那即为完成发球。如球没抛好,允许抛球后球自由落地,只要不触及身作怪何部位,可重新发球,但不得借此拖延比赛时间。第一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必须将球发出,否则判发球违例。
旋转球
发球的一种。发球时击球体中心的某一侧,使球产生旋转。旋转球转速快、力量大,可以使对方判断错误而造成接发球失误。按发球的姿势,有正面上手发旋转球、勾手大力发旋转球、侧面下手发旋转球3种。按球发出后的性能变化,有上旋球、下旋球、左旋和右旋球。
高吊发球
发球的一种。发球队员曲肩对网站立,球抛至右肩前方,与肩同高。以虎口击球下部,前臂向上猛挥使球经高空落入对方场区。其特点是旋转性强、弧度高、下降速度快,接发球队员难以判断落点,从而破坏接发球一传的到位率。
飘球
发球的一种。发球时以手掌根的坚硬部位,短促有力地击球,使作用力线通过球心。球不旋转,但运行中因周围空气对球的压强不同而产生上下或左右的飘晃,常使接发球队员判断失误,从而增加了发球的威力,在比赛中被广泛运用。按发球的姿势,有正面上手发飘球和勾手发飘球。发出的球有前冲飘球、下沉飘球、高飘球、平飘球等。
垫球
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接发球、接扣球以及后排防守的主要技术动作,是组织反攻战术的基础。垫球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运用能力,是争取胜利的重要条件。有下面双手垫球、体侧垫球、正面低姿势垫球、背垫球、单手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侧卧垫球、滚翻垫球、挡球和救入网球等。其中正面双手垫球是各种垫球技术的基础,适合接速度快、弧度平、力量大、落点低的各种来球,在排球比赛中运用较多。
单手垫球
垫球技术的一种。一般在来球低、速度快、距离远时采用。单手垫球可结合滚动、前扑、鱼跃等动作来完成。垫球时用虎口或手背击球的后下部。击球时有向上翘腕的动作。
背垫球
垫球技术的一种。即背向出球方向的垫球。常在接应同伴来球,或第3次处理过网球时采用。
鱼跃垫球
垫球技术的一种。来球低而远时采用。队员先放低姿势上体前倾,以前脚用力蹬地向远处跃出,将击球手臂插入球下,用虎口或手背将球垫起。身体落地时两手先着地支撑,两肘缓慢弯曲以缓冲下落力量,同时抬头、挺胸、挺腹、身体成反弓形,形成手臂、胸部、腹部、大腿依次着地。手的支撑均要在身体重心运动的轨迹上。为扩大防守范围,有时还可用肘滑鱼跃垫球。
滚翻垫球
垫球技术的一种。来球低并且离得远时采用,女子运用较多。滚翻垫球可充分发挥移动速度,保护身体不致受伤,并迅速转入另一动作。有双手、单手滚翻垫球。
传球
排球运球基本技术之一。有正传、背传、侧传和跳传4种。这 4种传球技术的传球手型基本相似,都是在额前上方击球。主要运用于二传,有顺网正面二传、调整二传、背二传、侧二传、跳二传、倒地二传、传快球、传平快球、二传吊球等。
背传
传球技术的一种。用力方向与正传相反。击球点比正传偏后,用力蹬腿、展腹、抬臂、伸肘,通过指腕弹力把球向后上方传出。背传动作比较隐蔽,能出其不意,迷惑对方,增加战术的变化。
跳传
当一传来球较高时,二传手常跳起在空中作第二传。起跳后两手放在脸前,当跳至最高点时,两手伸至额上方击球,主要靠手臂和手腕的力量将球传出。在世界高水平比赛中常运用。
扣球
排球运动基本技术之一。是进攻的最有效方法,是得分和得到发球权的重要手段。一个队攻击力的强弱,往往取决于该队的扣球技术水平。现代排球中扣球威力体现在速度、力量、高度、变化和技巧诸方面。扣球由准备姿势、判断、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动作衔接而成。主要有正面扣球、勾手扣球、快球、调整扣球、单脚起跳扣球。
超手扣球
扣球的一种。利用身高和弹跳优势,将球从拦网者手的上空击入对方场区。这种扣球线路较长,落点较远。队员起跳后利用收胸动作带动手臂挥动,以金手掌甩腕击球的后中部或后中下部,手腕有包击动作,球呈前旋飞行。
轻扣
扣球的一种。佯作大力扣杀,而在击球的瞬间突然减低手臂挥动速度,把球轻轻击入对方空档。助跑起跳、挥臂动作部与大力扣杀一样,但击球前瞬间挥臂速度突然减低,手腕保持一定的紧张,以全手掌向前上方作“推搓”动作,使手越过对方拦网后呈弧线落入对方空挡。
拦网
排球运动基本技术之一。防守的第一道防线,得分、得发球权的重要手段,是反攻的重要环节。拦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拉网由准备姿势、移动、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5个动作衔接而成。有单人拦网和集体拦网。成功的拦网能直接拦死对方的进攻,使本方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并能削弱对方进攻锐气,给对方造成较大心理威胁。
E. 男排打背飞吗
不打。男排拦网移动速度快,背飞不能有效牵扯;另外男排二号位接应是强点进攻,没有在这个点打背飞的需要。背快,时间差,这些倒有的。背错背溜基本没有。男排副攻最大作用是拦网。以前浙江男排貌似有个副攻会打背飞。杨昊都打过背飞,信么?
F. 在女排比赛中,什么叫做背飞和两点换三点
在女排比赛中,背飞和两点换三点的定义如下:
1、背飞,指扣球队员在扣近体快球的位置上起跳后,冲飞到二传队员身后1~1.5米处扣背传的平弧半快球,称背飞。背飞扣球同样可用单脚或双脚起跳,但单脚起跳比双脚起跳有更大的优越性,因它能更充分利用助跑速度。目前女子采用助跑单脚起跳背飞较多。
2、两点换三点,就是在前排两个火力点增加为三个。
(6)背传男排发明扩展阅读:
背飞是中国男排戴廷斌汪嘉伟时代的发明,二传手将球背传到2号位,快攻手迅速跑到二传身后,以左腿单脚起跳,在身体斜飞出去中把球迅速扣出。80年代初老女排身高1米82的周晓兰首次在国际大赛上运用,把当时的女排世界三强日本队打得拦也不是,接不是,多看到中国女排的背飞直接把球扣到对方防守队员的脸上,可见其威力。
进入90年代后,欧美的一流球队如俄罗斯巴西开始全面使用背飞,到了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我们看到背飞已经被前10名的队伍中广泛使用。当身高力大的德国女排遇到更高大的俄罗斯女排时,比赛场上看到的,不是欧美队伍常见的使蛮力互相对扣,而是德国女排用眼花缭乱的2、3号位快攻背飞战术,与俄罗斯周旋了4局才败下来。
后来德国女排在遇到中国队时,不仅成功地制服了中国队的背飞,并以牙还牙,用背飞战术打得中国女排毫无办法,取得胜利。过去中国和亚洲的杀手锏已经不再是我们的独门暗器,欧美队伍不仅学会,而且比我们打得更出色。
未来背飞的走向必然是技术加实力,除了速度要快,要有变化,力量、高度、立体感要更强。也就是说,理想的背飞是欧美的实力打法和中国传统速度及长短变化的结合。传统背飞进攻效果不好并不证明背飞过时,而是要在寻求身体素质、高度、速度好的潜力队员基础上,对原有的背飞进行改造,推陈出新,才能恢复中国女排在世界上原有的快变风格。
G. 排球的起源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排球运动开始于1895年,在美国马萨诸洲霍利约克城,一位叫威廉斯·盖·摩尔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但运动剧烈,不太适合年纪大的人,
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他创造了一种新游戏:在网球场上用篮球内胆进行比赛,双方人数不限但要相等,各据一方。将球胆在球网两边来回传托,使其在空中飞来飞去,这就是排球最早的雏形。
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比赛人数的多少,球的大小,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很快这个游戏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的传播起来,
最早被摩根和斯普林菲尔德市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林奇署长共同商定名位“小网”(Mitontte),1896年第一次表演赛之后,改名为“Volleyball”这个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
排球运动的传播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首先传到美洲的加拿大、古巴、巴西等国家,后又传入亚洲、欧洲等地。传入的渠道多是通过教会。排球传入亚洲是从1900年开始的,首先是印度,然后波及亚洲诸国。
传入亚洲是经过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最后发展到6人制。传入欧洲的时间比亚洲稍晚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14—1918),排球运动随着美军士兵的远涉重洋,登上欧洲大陆,当时正是排球规则开始逐渐走向完善的阶段,已采用运动员轮转、15分和6人制。
1917年进入意大利、法国和前苏联,1919、1921年先后在捷克和波兰等地开展。1964年进入奥运会,成为深受世界人民喜欢的运动。
(7)背传男排发明扩展阅读
排球基本技巧
1、准备姿势和移动:两脚左右分开略宽于肩脚跟稍抬起,两腿弯曲,上身前倾,重心靠前,双手放于腹前。上身放松,双眼注视来球,随时准备起动、移动。
2、发球:男生也可以玩儿排球不过在发球动作方面,男女略有不同。女生采用侧面下手发球,而男生力气大,采用正面上手发球。
3、垫球:用手臂从球的下部利用来球的反弹力向上击球。垫球主要用来接发球和接扣球,垫球技术种类可分为发球垫球、接扣球垫球、接拦回球垫球和垫击二传球。
4、传球:利用全身协调力量并通过手指、手腕的弹力去迎击球的一种技术动作。传球的方法有正手传球、背传、跳传、侧传、单手传等。传球动作由准备姿势、迎球、击球、手型、用力五个动作部分组成。
5、扣球:扣球者跳起在空中,快速挥臂,最后以全掌击球的一种技术动作。包括正面扣球、勾手扣球、扣快球等。
6、拦网:拦网者在球网上空阻拦qui方击球过网的一种技术,具有防御性和一定的攻击性。分为单人拦网和集体拦网。
H. 排球中都有哪些必须掌握的发球和传球的要领
发球的基本动作要固定,这个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熟悉球感、击球点、自己的力量和球的落点,发上手飘球的时候双脚前后站立,个人习惯左手抛球右手击球,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球抛起的同时,左脚向前迈一步,球抛起时眼睛盯着击球点,击球的中部,球抛起大概40公分,抛球要稳定,球在空中不转,在球最高点时击球(球在空中有一个停留的点)。
I. 有关排球方面的资料
排球(volleyball)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球场长方形,中间隔有高网,比赛双方(每方六人)各占球场的一方,球员用手把球从网上空打来打去。排球运动使用的球,用羊皮或人造革做壳,橡胶做胆,大小和足球相似。
这项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G·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初期,排球被称为Mintonette(小网子之意)。1896年,霍尔斯泰德教授根据比赛特点,提议改为Volleyball(空中击球),即现代国际通用名称Volleyball(排球)。
主要特点:群众性、全面性、技巧性、对抗性、两重性、集体性。
(9)背传男排发明扩展阅读:
进攻战术:
进攻战术打法是指二传队员与扣球队员之间所组织的各种进攻配合。包括强攻、快攻和两次球进攻三种基本打法。每种打法中又有若干不同战术配合。而所有这些打法又都可以在“中一二”、“边一二”和“插上”三种进攻战术阵形中具体运用。
1、强攻
强攻指在没有同伴掩护的情况下,在对方有准备的拦防情况下,强行突破的进攻。强攻的二传球较高,根据不同的二传球位置,可以分为集中进攻、拉开进攻、围绕进攻、调整进攻等,后排队员的高球进攻也属于强攻的打法。
2、快攻
快攻指扣二传传出的各种平快球,以及用这些平快球作掩护所组成的各种战术配合。可以分为平快球进攻、自我掩护进攻、快球掩护进攻三类。平快球进攻常用的有前快、背快、短平快、平拉开、背溜、调整快、远网快、后排快、单脚起跳快等。
3、两次球进攻
两次球进攻指一传来球较高,又在网前适合扣球的位置上,前排队员跳起来直接进行扣球,如遇拦网,就在空中改作二传,把球转移给其他前排队员进攻。
J. 帮我解释一下“背飞”!谢谢
背飞:二传手背向传球,弧度较长,进攻队员一般跑动进攻。背飞的种类很多,一类是单脚背飞(通常意义的背飞)和双脚背飞。一类是:近网背飞,远网背飞,高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