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南朝发明

南朝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27 21:34:27

❶ 秦汉魏晋南朝期领先世界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1、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科学技术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居世界领先地位。一贯为中国古代人们所重视的天文历法、算学、医药学,又有了新突破。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更具开创性,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巨大而又深远。 关于天文历法的成就,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制订并颁行“太初历”。汉初沿用秦历,即“颛顼(zhuān xū)历”。但秦朝颁行的“颛顼历”行用百年,误差越来越明显。汉武帝命天文历算专家制订的更科学的新历法,太初元年(前104)编定。这部新历法就是“太初历”。它以正月为岁首,而且努力协调太阳纪年、太阴纪月的矛盾,因此是一部较完整,在当时也更科学的历法。历法对农业生产有直接指导作用。第二,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准确记载。第三,张衡的科学成就。他对月食作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指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张衡《灵宪》)他还制作了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早于欧洲一千七百多年。张衡“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2、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外,一直呈现着分裂的局面,但各分立的政权由于民族的融合,文化传统并没有中断,在秦汉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
天文学上,一些天文学家根据实际观测,修正和发展了历代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如岁差,由于太阳、月亮和行星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的摄引,使地球自转轴的方向 不断发生微小变化,使得冬至点在恒星间的位置逐渐西移,每年的移动值就叫做岁差,东晋时的虞喜首先提出了岁差的概念,并对岁差进行了探讨,他根据历史记录 进行推演计算,提出了每50年向西移动一度的岁差值,经过他的开拓后,后世的天文学家就不断地在修正岁差的数值。再如太阳、五星的运动,北齐的天文学家张 子信在海岛上利用浑仪对日月五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观测,从而发现太阳和五星运动的不均匀性,虽然他的解释并不正确,但是为后人的思考提供了思路。通过 大量的实际观测,一些天文数据逐渐准确,19年7闰的历法进一步精确,祖冲之在大明历中提出了每391年设置144个闰月的看法,使回归年的长度得到了更 为精密的结果,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8148日,比现今的推算仅差了46秒。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取得的成就也较大,数学体 系的内容逐渐充实,在数学家中,最为著名的是刘徽和祖冲之。刘徽通过“割圆法”对圆周率进行推算,这种发放把极限的概念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刘徽推算了两 个圆周率的数值,一个是3.14,另一个是3927/1250(相当于3.1416)这些数据是当时世界上最准确的数据。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在刘徽成果 的基础上,把圆周率的计算推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峰,他运用“割圆术”,求出了精确到第七位数的圆周率,即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 之间,祖冲之还得出了两个用分数表示的圆周率数值,一个是355/113,一个是22/1,前者称为密率,后者称为约率。除了圆周率之外,祖冲之还创立了 球体体积的公式,在研究过程中,他还运用了立体几何的一条公理:“等高处截面积相等的两个立体,其体积必相等”。
魏晋南北朝的道教盛 行炼丹,道士在炼丹的过程中,发现了物质变化的各种现象,并对其中的某些规律进行了探讨。炼丹家在《周易参同契约》中说明汞不易粘附其它物质,会形成汞珠 到处流动,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有些道士还汞能与铅形成汞铅齐,来固定汞不易控制的性能。从道士留下的一些炼丹方子中,还可以知道,当时已经利用消石(硝酸 钾)和醋的混合液来溶解黄金。在炼丹中,道士们还发现了一些化学反应,丹砂(硫化汞)可以炼成金属汞,金属汞与硫黄加热则成了黑色硫化汞,再升华就是红色 硫化汞的结晶,在实践中,他们还掌握了铁对铜盐的置换反应。
在魏晋南北朝的史料中,人们还发现了指南车的机械结构,指南车以简单的结 构,就能使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关键在于传动机构或联或断的设计,当车辆偏离正南方向时,如向东,车辕的前端向左移动,而后端就向右移动,即将右侧的 传动齿轮放落,使车轮的转动能带动木人下大齿轮向右转动,恰好抵消车辆向左转弯的影响,使木人指南的方向不变。

❷ 南北朝时期的园艺发明了什么技术

南北朝时期的园艺,比较突出的是在果树的繁殖和栽培技术有不少创造发明,在嫁接繁殖、果树疏花、修剪,以及防治虫害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齐民要术》就详细论述了果树繁殖、栽植、管理及虫害防治等技术。

南北朝时期的大部分果树采用分株、压条和扦插方法繁殖。这一时期嫁接繁殖技术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可称为1400多年前古代农业技术发展上的一大成就。

当时已知嫁接繁殖可以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和提早结果;并知道宜从壮树上选取向阳的枝条充作接穗,用作接穗的枝条部位不同,可影响嫁接苗长成后的树形和结果年龄的早迟。嫁接时间则以枝条萌发时为宜。

对具体操作方法,当时已注意到使嫁接必须密接,接后要封土,保持湿润,以利于成活。后来又进一步认识到嫁接亲和力取决于两树间的亲缘关系。

在果树疏花、修剪、防治虫害等方面,南北朝时也创造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如已注意到果树开花过多与坐果率之间存在矛盾。对枣树采取了“以杖击其枝间,振去狂花”的措施,认为花繁则果实不成。

此外,还创造了用斧背击伤果树皮,阻碍养分分流下行,以提高坐果率的“嫁枣法”,可以说是后来疏果和环状剥皮技术的起源。

在果树防寒防冻方面,南北朝有冬季葡萄埋蔓,板栗幼苗“裹草”,以及熏烟防霜等方法。

唐宋时期,我国的园艺技术达到很高水平,许多技术世界领先。观赏园艺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牡丹、芍药、梅和菊花等的名贵品种。

❸ 南朝发明了什么治炼技术

灌钢法

❹ 南北朝哪些伟大的发明

没记载。这段历史基本上空白,甚至就是入侵中原的少数民族写的,可想而知有些什么记载?!但是南北朝时代,因为项羽刘邦自私大王们之乱形成数百年乱世汉朝、汉朝乱世之复辟封建农奴主官僚豪强世袭贵族体系自我毁灭而彻底崩溃,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一次短暂文明文化复兴,当然代价也是出奇的大。
四大发明之火药应该是这个时代发明的。
会“喷水”的鱼洗盆,出土文物 大概就是这个时代

❺ 东晋南朝时期手工业的重大发明是

东晋南朝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纺织业比较发达,养蚕技术已经相当可观,豫章等地一年蚕四、五熟,永嘉等地一年八熟。丝、绵、绢、布等是南朝调税的主要项目,因此纺织是民间普遍的副业。其中荆、扬二州的纺织业尤为发达。

织锦业在益州也颇负盛名。刘裕灭后秦,把关中的织锦户迁到江南。南朝后期,织锦业也发达起来。富豪人家穿绣裙,着锦履,以彩帛作杂花,绫作服饰,锦作屏障。

南朝时,政府都设有专官管理矿冶。建康尚方有东、西二冶(宋、齐时有南冶,后废),州、郡有矿冶的设冶令。另外还有不少私家冶铺作坊。在冶铸技术上,用水排鼓风冶铸已在南朝应用。炼钢技术也有很大进步。那时还发明一种杂炼生铁和熟铁的灌钢法,即把生熟铁混杂起来冶炼,火候到时,生铁先熔化,渗淋入熟铁中,然后取出反复锻炼,就成为优质钢,用来制造宝剑和刀、镰。

到三国、西晋时,瓷器的烧制已经达到成熟阶段,东晋、南朝时又有新的发展。当时瓷器的代表性产品是一种通体青釉的青瓷,产地比较集中的是会稽郡(浙江绍兴)一带。青瓷胎质纯,硬度高,釉料匀,通体青莹,造型多样美观。据近年考古发掘,江南许多地区的制瓷技术逐渐成名,并各有自己的特点。

造船业在吴国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发展。运输、作战用的舰船只很多,往来于东海、南海和内地河道的船只频繁,大者可载重二万斛。

造纸业有了新的发展。压光和染色是这一时期造纸技术的新成就。当时纸的名目很多,其中用藤皮造的藤角纸是一种质地优良的纸张。造纸业的发达对当时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❻ 南北朝时发明了什么,使中国钢铁

C灌钢法
灌钢法又叫团钢法,或生熟法,是中国早期炼钢技术一项最突出的成就.17世纪以前,世界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不能迅速渗入.经过“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的发展历程,中国发明了灌钢法,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
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灌钢法,用此法制作的兵器坚韧锋利.北宋时期,已经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冶铁炉的温度因此得到提高,于是加速了冶炼进程,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
方法为:选用品位比较高的铁矿石,冶炼出优质生铁,然后,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铁渗碳成为钢.由于是让生铁和熟铁“宿”在一起,所以炼出的钢被成为“宿铁”.灌钢法是中国古代炼钢技术上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同百炼法或炒炼法比较,其优点

❼ 两晋南北朝有哪些发明

科技成就: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秦汉时期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张衡制造的地震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华佗制作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❽ 南朝时期,什么发明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

南朝齐、梁时的陶弘景首先记载了 灌钢法
綦毋怀文发展的灌钢法,是中国冶金史上的一项杰出成就和伟大创新,在世界炼钢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灌钢法的进一步革新,使钢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为隋唐以后生产力的大幅度增长提供了条件。

❾ 两汉和南北朝有哪些发明

农业:
两汉时,牛耕广泛使用,并有了改进,出现了两牛抬杠式和一牛挽犁式,铁农具和牛耕都向边疆传播;西汉时发明了翻土、碎土的犁壁,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了播种机械耧车。
手工业:
两汉,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西汉的长安、临淄等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以及丝绸之路大量丝绸遗物的出土等都充分说明汉代丝织业的成就。丝织业的发展,为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汉代时棉织业产生,如新疆地区种植棉花;会嵇地区出产的葛,是当地著名的越布汉光武帝将它列为贡品。西汉发明了造纸术,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最早的纸;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西汉时冶铁业分为官营和私营。煤成为冶铁的燃料,人们发明了淬火技术;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使中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宛和巩是著名的冶铁中心;汉代时发明了撸、舵和布帆,还使用锚,表面造船航海技术已经成熟;

南北朝 马钧擅长机械应用,提升生产量,制作出水转百戏和失传的指南车,荣获“天下之名巧”的美誉。他改良汉代的织绫机,使织出花纹具立体感,能与蜀锦相媲美。改良汉末毕岚的龙骨车,发明出龙骨水车来灌溉较高位的农田。现在部分梯田仍在使用。他还将发石车改造成轮转式发石车,提升抛击量与速度。
诸葛亮为了方便在山地栈道运输,发明“木牛流马”。其构造历代文献有异,学者一般认定为独轮车及四轮车,目前未有确实答案。他发明可以连续发射十箭的连弩,又称“元戎”。另外,据说源自诸葛亮设计,用于传递信号的孔明灯,被公认为热气球的始祖;据《事物纪原》载,诸葛亮也最早制造出长枪的原形,长枪最后渐渐取代了长矛。
刘徽为数学家,他自幼对数学有兴趣,学习中国古代数学的重典《九章算术》。年长后于曹魏景元四年(263)著有《九章算术注》,借由自己的注解,使其容易了解。之后刘徽又著作《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即《重差》(后称《海岛算经》),这使中国测量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阅读全文

与南朝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