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手的创造力

手的创造力

发布时间:2021-07-26 23:56:38

『壹』 创造力的重要性有哪些

所谓创造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每个孩子都有这种能力。

既然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创造性思维能力又指的是什么呢?

思维它有多种形式,有抽象思维、概念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意象思维、直感思维、社会思维、灵感思维、反向思维、相关思维等等,创新思维是其中一个。那什么叫做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的概念,指的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不要受什么约束,要全新的。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的这样的解答,这样的方法寻找出来,这样的思维过程,我们叫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它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所有人都有的。我们每一位孩子,都有创造性思维,都有创新思维。

创造力,也就是创新思维能力,到底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呢?

举一个例子:两个推销人员到一个岛屿上去推销鞋。一个推销员到了岛屿上之后,气得不得了,就发现这个岛屿上每个人都是赤脚。他气馁了,没有穿鞋的,推销鞋怎么行,这个岛屿上是没有穿鞋的习惯的。马上发电报回去,打手机回去,鞋不要运来了,这个岛上没有销路的,每个人都不穿鞋的,这是第一个推销员。第二个推销员来了,高兴得几乎昏过去了,不得了,这个岛屿上的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一个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不得了。那要销出多少双鞋出去,马上打电报,空运鞋来,赶快空运鞋。

同样一个问题,常规思维与创新性思维,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小孩的创新能力也是需要大人去挖掘的。小学生问老师:老师,天上有一个太阳,会不会有两个太阳?老师说:瞎说,“国无二君,天无二日”,怎么会两个太阳。如果是这样,小孩的创新思维就被泯灭了,天上可能就有两个太阳,五个太阳,宇宙无限,银河系太阳系可能有很多,这个创新性思维就被埋没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平常人他是传统性的思维,常规性的思维占主导,所以它的创造力发挥不出来。

一个孩子的创造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这有一个过程。

首先,孩子需要有一个认知世界的过程。

如果要创新,至少需要对旧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在旧事物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展开无限想象,从而发展成新事物。家长们在这期间,一定要鼓励孩子摒弃呆板的思维,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同时,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和想法,给予他们独立的思考空间,这样会更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样既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又有利于孩子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孩子变得更聪明。

其次,让孩子学会观察新事物。

观察力的培养,对孩子创造力的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心理学来说,观察力是体现一个人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经过多年对大脑条件反射研究得出一条至理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很多家长往往呕心沥血地教孩子去早早地学习写字画画、唱歌跳舞,不仅费事费力,效果还不好。很少有家长去教孩子去观察。很多家长不清楚大脑高级思维的启动,大部分来自观察,因此要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家长对孩子观察力的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

再次,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

作为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孩子动手实践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锻炼孩子手脑结合的良方,也是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必经过程。家长应该多创造条件让孩子“想自己做事”,给孩子一个动手做事的机会,不能怕“孩子受伤”这种“过度好心”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也正是有了“动手做事”的基础,孩子才会有提升创造力的空间。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更加能够产生新的想法,更能够用创新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如果不让孩子多动手,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萌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孩子能在模仿顺从中长大,失去创造新事物的机会、条件和信心,而最终很可能成为平庸的、缺乏独立见解的人,被时代所抛弃。

玩转发明一直专注培养动手创造人才,并在这条道路上有了小小成果——已帮助几千个家庭的孩子,动手创造了上万件作品,其中有三千多项申请了专利。

孩子在这里不仅学到了发明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思维能力,动手创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不管未来如何发展,这些孩子都有自己的主见,对待问题也有更多的解决办法。

『贰』 尼采说:“创造性的肉体为自己创造了精神,作为它的意志之手。” 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谢谢!

出自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这是一本尼采写给所有人的书,在书中化身茶拉图斯特拉,用一个个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小故事阐述他想告诉普通大众的哲学观点。在我看来尼采这种人在人类发展史上是很难得的,200年能出一个比尔盖茨,1000年大概会出个尼采吧。科学技术财富总会有人去做的,对自我精神的探索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尼采沉思于自己及他人一言一行所包含的隐藏意志 动机及来源,把自己当作了主要实验对象,这是非常难的,如果没有进入颠疯状态是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东西的,我们日常所见的所认为的精神病那都是轻的。这句话的意思,我认为是这样的。正如笛卡尔说得我思故我在,你看见一棵树,不是因为你看到了,毕竟眼睛只是照相机,是因为你的思考快速对图像作出了判断。几乎一样,我们几乎不能想像没有精神的肉体,所有的肉体行动都是有意志的支配的,虽然一般人是很难察觉到的。尼采的意思很简单吧,肉体为自己创造了精神,精神使肉体有了意志。还有一个观察细微的人,达芬奇,他认识到我们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光留在上面的反射,意味着我们看到的都不是物体的本来面目,也不能看到事物本来面目,我们活在视觉局限的相对世界,后来的哲学家受此启发,推广至5种感官,发现我们认为的世界其实是感官所界定的想对世界,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叁』 如何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根据陶行知先生“在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育思想,首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动手操作机会。其次,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对幼儿进行动手、动脑、动口综合训练,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第三,充分开发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创造条件,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主动操作学习。
一、动手操作能促进幼儿大脑发育
心灵手巧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心灵手巧是相互作用的。小班幼儿思维特点是必须借助于动作才能完成思维活动。为此,我在小班开展了“让鸡蛋站起来”的活动。孩子虽然年龄小,知识经验少,但也有积极探索与动手操作的愿望。教师准备的材料有:碎海绵、沙子、碎布、瓶子、橡皮泥、珠子等,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索怎样使鸡蛋站起来。幼儿积极思考,动手动脑,最后把鸡蛋立在沙子里、橡皮泥里、瓶口上……成功后,孩子们全都情不自禁的拍手大笑,拉着老师的手说:鸡蛋站起来了。这种动手操作后幼儿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在其他活动中是很难得到的,从中发现,对手的刺激就是对头脑的刺激,它能促进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能力的发展,动手操作对提高幼儿心智,促进大脑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兴趣能直接影响幼儿的注意程度、认识水平、意志状态,是幼儿求知的动力,是教育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例如:幼儿在小班时,由于年龄小,做纤巧动作和运用小物体不灵便,为了发展幼儿小肌肉群的灵活性,开始组织幼儿开展拾豆子、串扣子、串线板等游戏,在游戏中发现幼儿对此类游戏不感兴趣,注意不集中。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喜欢摆弄自己的小手,在摆弄的同时,嘴里也在不停的说着。根据这些现象,尝试用手部游戏来锻炼他们。首先选了一首“手指歌”:(双手打开手心向上),大胖子睡着了(大拇指收拢),小弟弟睡着了(食指收拢),我睡着了(小拇指收拢),大家都睡着了(双手握拳随儿歌节奏左右摇动);你醒了(小拇指抻开),我醒了(无名指伸开),高个子醒了(中指伸开),小弟弟醒了(食指伸开),大胖子醒了(大拇指伸开),大家都醒了(双手拍出儿歌节奏)。当这首儿歌和动作教给他们时,幼儿兴趣浓厚,尽管有许多幼儿手指伸屈不灵活,但他们做得非常认真。当做到“大家都睡着了”,幼儿自动声音渐小,直到“大家都醒了”,他们才边拍手边大笑。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从小班到大班,与幼儿共同创造了许多手部游戏,如:“小猴爬竿”、“小鸟飞”、“手指转起来”、“老头乐”等,玩起这些手部游戏,幼儿兴趣高涨,手指越来越灵活,手部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幼儿的手脑协调性。从以上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主动求知时,情绪愉快、态度积极、精神集中、思维敏捷、学习效果好,可以说兴趣是幼儿获取知识获得技能的内驱动力。
三、动手操作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期,为幼儿创设随意、自然、无拘无束的表达氛围,让幼儿动手操作,在操作后讲一讲,说一说,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如:在教学中注意到幼儿对教师手中各种彩色粉笔感兴趣,非常羡慕教师用彩色粉笔画的图画,于是将剩余的短粉笔积攒起来,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粉笔,鼓励他们在操场上做画,幼儿边画边讲给老师和小伙伴听,表现得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另外,还搞了“折纸讲述”、“撕纸、粘贴讲述”,让幼儿用各种纸任意折、撕,再进行随意粘贴,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要表达自己意愿的愿望。在浓厚的兴趣驱使下,幼儿的自信心、进取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达到最佳状态。如一个幼儿回家后继续折纸,爸爸妈妈几次催她睡觉,她仍折到晚上十点多钟。第二天,她将折好的纸带到班上,并用折好的小动物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全班小朋友听。幼儿以玩具做教具,边玩边讲,手、脑、口并用,从动手操作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促使幼儿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为发展幼儿创造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四、动手操作,可以成为融和各科教学的同一载体
陶行知先生提出,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让幼儿主动活动,自己创造、自已设计、自己操作。据此,我作了认真探索。如,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费旧物品,如纽扣、小石子、种子、树叶、果核、小图片等,鼓励幼儿不断变换分类的方式,在操作中理解分类,讲出多角度分类的道理,提高分类技能。又如:当幼儿进入中班后,初次进行撕纸活动时,先让幼儿观察教师撕好的各种图案,然后鼓励幼儿自己拿不同的纸去撕。有的幼儿说我撕的是面条,有的说我撕的是手绢等。一会儿幼儿问:老师,我怎么撕不成你那样的?我启发说:“如果你将纸叠成不同的形状,撕一撕看会变成什么样”。幼儿不断尝试变化纸的折叠形状、大小、层次,幼儿操作后兴奋地喊起来,看我撕的多漂亮!到大班以后,他们就自然地从撕纸——发展到剪纸——用剪纸、撕纸粘贴成一幅画——布置活动室——装饰自己的图画本——创造性讲述……这样一种递进式的操作活动,发展了幼儿小肌肉群的灵活性,也认识了物体的形状大小、多少,同时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及审美能力,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在音乐活动中也做了初步尝试。如教歌曲《爬呀爬》,边教唱边让幼儿想一想:根据歌词内容,用什么来爬一爬?经过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用小手在自己的身体上爬一爬。幼儿一边唱一边做动作“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小脚上。”幼儿用小手按音乐节拍一下一下的爬,很快学会了这首歌。后来,又启发他们创编歌词,这样一首一段的歌曲变成了许多段,幼儿一会爬到鼻子上,一会爬到屁股上、爬到肚皮上……幼儿边唱边笑,充满了天真和童趣,这样的活动,对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好的途径和方法。
实践证明,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有效地把各学科知识融和在一起,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幼儿创造性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认知能力均高于平行班的其他幼儿。总之,幼儿动手操作不仅能满足幼儿自身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剌激幼儿的思维发展,唤起幼儿的创造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幼儿不断去探索、去操作,将为幼儿一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肆』 手到脑到,眼力到,才会有更好的创造力这句话通顺吗

手到脑到严厉到才会有更好的穿透力,这句话很通顺很好。

『伍』 手工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儿童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喜欢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一切感官去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但是由于年龄小,很多因素都阻碍着孩子探索世界的脚步。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老师要积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有足够的技能、足够的能力去探索他们想要知道的世界上一切有趣的事物。而在幼儿园的一切课程中,我认为,手工是一门极能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

一、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意义

手是思想的镜子,是之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很多科学家指出儿童的智能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许多科学家都证实,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训练动手就是训练大脑,孩子的手部动作越熟炼越灵活,他就越聪明,创造力就越强。所以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极其必要的。

二、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让幼儿参与收集材料,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和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孩子动手制作的兴趣和欲望呢?首先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到课前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去,让孩子对制作的材料先产生兴趣,然后再由对材料的兴趣引发到对之后的课程的兴趣。比如一次上创意手工课《树叶拼贴》,我先让家长带着孩子在孩子周围的环境中找一找落叶,并请家长让孩子介绍拾到的落叶是什么树的叶子,这种叶子的特征是什么,让孩子初步感受到制作材料的有趣。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感受往往会更加丰富,这也为幼儿今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创意手工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的泥塑、剪纸及手编、布工等丰富多彩的创意手工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进行的。在创意手工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他们参与收集的麦秸、树叶、种子、鹅卵石等丰富的自然物品,引导幼儿通过撕、拼、摆、贴等技能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在孩子们的手中,苹果变成了胖嘟嘟的娃娃;洋葱则成了一朵朵清新的荷花;狗尾巴草变成了形象逼真的毛毛虫;树藤、草藤变成了中国结;谷壳、稻杆拼贴出了小船、房子;板栗壳制作出了刺猬;鸡毛、鸭毛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毽子等等。在创作、想像的过程中,孩子们沉浸在自己亲手编织的世界里,不仅获得了美的体验,更享受到了创作的乐趣。那么创意手工的课程要如何设置才能达到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呢?

1、组织好合理“导入”部分,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幼儿学习的一种动力。营造一个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可以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进行创意手工活动的学习。创意手工活动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将颜色和形状合为一体,再现幼儿心灵深处的声音,深受幼儿的喜爱。但是,在创意手工教学活动中,如果平平淡淡地“导入”,幼儿就不会感兴趣,以至于幼儿在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中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是主动地去学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组织好“导入”部分,从而有效的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在进行“冰棍飞机”的创意手工活动中,要教幼儿用棒冰棍制作飞机,我用故事导入:“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啦,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要坐什么交通工具才能很快的到达呢?”孩子们听说小动物们要去旅行,都提起了精神,都抢着说要坐飞机去,我又问:“可是小动物们没有飞机呀?孩子们开动脑筋都说可以帮小动物制作一架飞机。这样很自然的导入主题,又很快就调动了孩子进行创意手工活动的积极性。当孩子们看到小动物们坐上自己制作的飞机是,都开心的露出了笑容。

2、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投放不同操作材料供幼儿选择,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幼儿是喜欢摆弄的,动手操作是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我为幼儿创设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的同时,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投放了不同水平的可操作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协调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与爱好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美术操作活动,教师再引导幼儿在自身的原有水平上进行大胆的操作和尝试。在活动中,能力较强的孩子就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较为复杂的材料;而对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要引导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较为简单的材料创作。在进行活动《冰棍棒小花》时,我给幼儿提供了彩色的吸管、冰棍棒、剪刀、胶水、水彩笔、花茎和花叶的图片以及白卡纸。让幼儿在听了老师的要求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组合粘贴出一朵或几朵漂亮的小花。幼儿根据意愿开始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卡片,他们一边做一边还兴奋地讨论着。能力较差的孩子用冰棍棒子贴成花朵的花瓣,花茎和花叶就用我提前准备好的图片贴上,能力较强的幼儿也用冰棍棒制作花瓣,但是花茎和花叶就用水彩笔自己画出来或者用吸管贴出来。这样不仅让每个幼儿都得到了成功,也保护了幼儿对创意手工活动给的兴趣。

3、善于用鼓励、启发的语言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能够大胆尝试。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首先要具有坚强的自信心,自信心对一个人的各方面发展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各种能力发展的主动积极性,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成长起来就很慢。因此,创意手工活动应该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为基础,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帮助孩子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及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在这种自信心的推动下,幼儿的潜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当幼儿在画完一张作品后,其心中的得意洋洋的兴奋劲,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许。这时,教师应该用鼓励语气和欣赏的眼光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努力找到孩子的优点。如:“你瞧,画得真好!”、“颜色涂的真漂亮!”、“你很会动脑筋”等等。孩子在这样的言语中自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喜爱,渐渐地从不想动手操作到想动手操作,从不敢动手操作到敢动手操作,从不敢给老师看到高举自己的作品。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可见鼓励的作用对教育幼儿有多么重要。对此,我深有体会。在活动《拖鞋》活动中,我先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拖鞋的特征,然后提要求请幼儿进行操作。刚开始时,唐真灿和张子宣对我说:“老师,我不会!”我微笑着说:“刚才不是你们两个说得很好吗?给它照个相吧,一定会很漂亮的!你看,他的形状怎样,是在哪里的……。”然后请他们自己动脑筋进行制作,一会儿,唐真灿就高兴地举着他的作品对我说:“老师,你看!”我故意夸大语气:“哇赛,真不错!它会穿什么衣服,再把它打扮漂亮一点,好吗?”一会儿仔仔细细的给船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张子宣开始不肯给我看,用手遮住。我说:“给老师看一下呀,你做的是有很多泡泡的拖鞋吗?”她便拿开手,我看了作品并不理想,以大人的眼光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的地方。但我微笑着说:“你能给我讲讲吗?”她说:“这是一个有很多泡泡的拖鞋,因为它刚和泡泡做完游戏。”我竖起了大拇指:“你真会动脑筋!”在以后的活动中,她都会很自豪的请我看他的作品。在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心理环境,为幼儿操作活动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教师更应该接纳幼儿的一切作品,允许幼儿“犯错”,反复进行尝试,不以自我的主观意愿衡量幼儿的行动,限制他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形成平等的师幼关系。

4、抓住幼儿一日活动时间,不断强化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在美术教育中需要使用多种工具和学会一些简单的技能。在整合活动中,经常会遇到教孩子做手工,书上面有准备好的材料,只要沿着轮廓线撕下就可以做东西。刚开始时,我和孩子一起来撕,可是有的孩子很急,一下就撕坏了。我并没有急于帮助他们,也没有责怪任何一个孩子,而是很耐心的拿上透明胶或者双面胶给他们粘好,小声的提醒他:“慢一点。”渐渐地,他们的小手变能干了,很少再有撕坏纸片的现象了。日常的活动中,我教给幼儿正确的使用剪刀的办法,让幼儿学会使用胶水、双面胶等常用的工具,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基本的技能。然而,幼儿一日活动排得满满的,如果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美工操作活动呢?我会利用幼儿入园和下午游戏活动时间,给幼儿提供白纸、彩色纸让幼儿自由画、折叠、撕贴,让幼儿自己去摆弄,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发现,在不自觉中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俗话曾说:知识的记忆是短暂的,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幼儿受益一时,方法将使幼儿受益终生。我想只要坚持这样做,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我们的孩子在创意手工活动中才能有好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才能中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并不断丰富他们内心的世界,创造出新的生命历程。

『陆』 以“手”为主题的创意设计素描我要怎么画求教

关于手的创意设计素描我之前也画过一副老师讲创意可以我的创意是在一张纸上画出一张斜过来的纸然后从纸的两个对角添上两只手手里抓着铅笔橡皮然后不停的重复纸手笔橡皮很有效果的主要把手这个主体画细画精彩然后突出你的创意重点要掌握透视比例平衡对比重复创意无非就是抄袭而来的多看素描有一定的功底就行了又不是要你画素描点子最重要这张图片可以借鉴下

『柒』 手工的创意表现在哪几方面

分不同种类手工吧
粘土、纸艺、布艺、串珠.......
发挥想象力、创造力,锻炼眼脑手协调等等,网络搜索两只老虎手工,或者微博@两只老虎儿童艺术手工,可以了解一下手工

阅读全文

与手的创造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