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快板的发明者

快板的发明者

发布时间:2021-07-26 22:57:46

① 快板书起源于什么时候

起源:
快板书起源于50年代。
快板书是由数来宝演变而来。因沿用数来宝的击节乐器两块大竹板儿(大板儿)和五块小竹板儿(节子板儿)而得名。大小竹板儿合称为“七块板儿”。快板书演员李润杰,青年时期学说数来宝,曾以说快板书糊口。后来他又学说评书和相声,将评书和相声的艺术手法融合到快板艺术当中,丰富了数来宝原有的句式和板式,加强了表现力,形成50年代以来各地普遍流传的快板书。

简介:
快板书由数来宝演变而成,是一种新兴的汉族戏曲剧种。因沿用数来宝的击节乐器两块大竹板儿(大板儿)和五块小竹板儿(节子板儿)而得名。大小竹板儿合称为“七块板儿”。 大家对快板书这种曲艺形式应该都不陌生。快板书引人入胜的故事,击节铿锵的演唱,火爆抓人的艺术效果,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可能不知道,快板书如此好听好看,从“开山”到现在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它绝对是天津“本地制造”。

② 快板是谁发明的。

"快板"这一名称出现较晚,早年叫做"数来宝",也叫"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成的。与"莲花落"一样,起初是乞丐沿街乞讨时演唱的。作为乞讨时的演唱活动,历史相当久远;作为艺术表演形式,就比较晚。如前所说,旧时的艺人总想找个历史名人,奉为开山鼻祖,以便增光添彩,"数来宝"的艺人当然不例外。于是在历史上的乞丐群中找到明太祖朱元璋,奉为祖师爷。云游客《江湖丛谈》说:
敝人曾向彼辈探讨,为什么供奉朱洪武?据他们所谈,朱洪武系元朝文宗时人,生于安徽省濠州钟离县。父名朱世珍,母郭氏,生有四子一女,三子因乱失散,女已出嫁。四子即洪武皇帝,自幼异于常人。都说这个婴孩不是寻常人物,将来定然出色……朱洪武名叫朱元璋,字国瑞,到了他会说话的时候,叫爹爹亡,叫娘娘死,剩下他一人,跟他王干娘度日,及其长大,送往皇觉寺出家,长老给他起名元龙和尚。长老待之甚厚,庙中僧人待之甚薄,长老圆寂后,僧人将朱元璋驱逐出庙,他王干妈将他送到马家庄给马员外放牛。放牛之处为乱石山,但他时运乖拙,牛多病死,或埋山中,或食其肉,被马员外驱逐。王干妈又因病去世,朱洪武只得挨户讨要。因他命大,呼谁为爷谁就病,呼谁为妈谁亦生病,后钟离县人民皆不准他在门前呼爷唤妈。朱洪武在放牛之处自己悲伤,十几岁人,命苦运蹇,至谁家讨要谁家之人染病。不准在门前喊叫,如何乞讨?他忽见地上有牛骨两块,情急智生,欲用此牛骨敲打,挨户讨要。于是天天用此牛骨敲打,沿门行乞。钟离县人民皆恐其呼叫爷妈,每闻门前有牛骨声至,都将剩的食物拿至门前,送给朱洪武。直传到今日穷家门的乞丐,都不向人呼爹唤妈,即其遗传也。

③ 历史上最早用竹板做的书叫什么

“汗青”就是史册。
为什么将史册称为“汗青”呢?说到这,就要了解古代的书是怎么写成的了。在纸还没有发明之前,人们主要是在一条条劈开的竹片子上写字和记事,这种用来写字的竹片称为竹简。
可是,用作竹简的青竹表面比较光滑,好像涂了一层油似的,用毛笔蘸上墨汁后怎么也写不上字,后来人们发现,只要用火来烤一烤这青竹的表皮,将其中的水分烤干就很容易写上字了。
因为在烤青竹时,从表皮里渗出的水分就像人的皮肤出汗一样,又因为古代的竹简所写的书卷,绝大部分是历史,于是人们便将竹简编成的历史书籍称为“汗青”

④ 有关爱迪生的小快板

Behrens, Peter 1868-1940

⑤ 快板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有什么来历

快板早年叫“数来宝”,是从乞丐沿街乞讨时的“莲花落”演变而来的。在封建社会,快板艺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不过他们所供奉的“祖师爷”却是明太祖朱元璋。因为朱元璋也曾经当过乞丐,传说一边敲着牛骨、一边顺着敲击节奏来演唱的形式就是他的发明。

总结:

当然,随着快板作为一门艺术逐渐走向成熟,曲词的艺术水准有了很大提高,敲板的节奏形式也变得相当丰富(如让板、赶板等)。

尽管快板已经走上了艺术的舞台,作为一门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它仍然保持了贴近社会生活的特性。表演者往往采集日常生活中的素材编成曲词,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下民风。

⑥ 竹板的来历

竹板、牛骨板,传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洪武)发明。因数来宝及竹板艺人都供奉朱元璋(朱洪武)为祖师爷,供奉朱元璋(朱洪武)的画像为手持竹板,亦有持牛骨者。

竹板、节板

竹板、节板由毛竹制作,板数多种;
常用于曲艺伴奏。

竹板、节板:竹板适用于各种曲艺说唱的节拍伴奏。因伴奏的曲种不同,板的数量也有2块、5块和7块之分。
竹板使用毛竹制作,以选择不带竹节、无劈裂和无虫蛀的竹材为佳。竹板由两块长16~19厘米、宽7~8厘米、厚1厘米的瓦形竹板组成,上端用绳串连,下端可以自由开合。演奏时,一手夹击发音,声音响亮、圆厚。

由5块或7块小竹板组成的节板,民间又叫“碎子”,上端用绳串连,板与板之间串夹两个铜钱或钢片,下端可自由开合。演奏时,一手夹击发音。此外还有一种由两根长约65厘米的竹片构成的简板,用左手夹击发音,常与渔鼓一起为“道清”伴奏。

竹板和节板有时合用,有时单用,它们是快板、山东快板、天津快板、四川金钱板等曲艺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常由表演者自打自唱,起制造气氛和烘托情绪的作用。

⑦ 排球快板球是哪国人创造

也称“复快板球”。排球运动扣制球的一种。二传队员将球传出或传出前,扣球队员已跳在空中等球;当球传到合适的击球点时,扣球队员以极快的速度挥臂击球。特点是:速度快,变化多,牵制力强,命中率高,实效好。有时利用快球佯攻,有利于争取时间、空间和组织快变战术,以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扣快球主要运用正面扣球技术,但也可运用勾手扣球技术。可分为近体快、短平快、平拉快、背快等。为中国运动员首创。

⑧ 排球中的快板球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发明的

快球

也称“快板球”。排球运动扣球的一种。二传队员将球传出或传出前回,扣球队员已跳答在空中等球;当球传到合适的击球点时,扣球队员以极快的速度挥臂击球。特点是:速度快,变化多,牵制力强,命中率高,实效好。有时利用快球佯攻,有利于争取时间、空间和组织快变战术,以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扣快球主要运用正面扣球技术,但也可运用勾手扣球技术。可分为近体快、短平快、平拉快、背快等。为中国运动员首创。

⑨ 古代是谁发明在竹板上写字

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艰难的选择之后,确定的文化保存和传播媒体,这在传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它第一次把文字从社会最上层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以浩大的声势,向更宽广的社会大步前进。所以,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现,才得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同时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传至今。
简牍起源于商代,《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到了战国时期,竹简的使用变得十分广泛,目前考古所发现的竹简最早只能到这个时代。公元4世纪左右,由于纸已广泛 使用,简牍才为纸抄本所代替。

⑩ 古代谁发明在竹板上写字

简牍是中国古代以经过整治的竹 、 木为记录载体的文献。“简”是用竹、木削成的长条;“牍”是用木间或用竹剖成的板片。上面的文字是用毛笔书写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已有“册”字,故有学者认为殷商时期已利用简为书写材料。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简是战国初期的。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简牍文献流行于先秦,两汉时期最盛,直到东晋末年才被已发明四五百年的纸质文献所取代,作为主要的文献形式在中国使用的时间长达千余年。

阅读全文

与快板的发明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