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白荷婷《创造壮族---中国的族群政治》一书完整电子版pdf,txt都行
白荷婷《创造壮族---中国的族群政治》一书回完整电子版答pdf
http://pan..com/share/home?uk=258437024
❷ 壮泰族群的壮族与泰族毫无关系
“泛泰主义”即“大泰民族主义”,是二战时期泰国知识分子所提出,也得到东南亚各国泰人的认同,而“泛泰主义”产生时,还没有“壮族”这个民族,更谈不上与壮族有什么关系。壮族利用泰人分布广泛、没有统一政权的特点,扭曲“泛泰主义”的含义,声称自己是“北泰人”,重提“泛泰主义”,借“泛泰主义”挤入泰民族阵营。 1991年1月,270名广西壮族学者宣布“广西壮学会”成立。两年后,云南省500多名壮族要求当局承认“云南壮学会”。各地的“壮学会”也犹如雨后春笋般到处冒出来,这些“壮学会”还研究出一个叫“百越”的民族,把中国的壮族、布依、仫佬、毛南、黎、侗、水、傣(泰)等7个民族,越南的岱、侬、泰(不信佛的泰族)、卢(信佛的泰族)、佬(越南南部的泰族)、布依、热依、山斋、拉基、布标等10个民族,老挝的佬(泰)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泰)族,印度的阿洪(泰)族,都归入“百越民族”。之后,又把“百越民族”与“泰族”混为一谈。 2010年在印度阿萨姆邦举行的一个国际研讨会上,壮族学者毫无廉耻地声称自己是“北泰人”,并在会上的公开将广西的壮族改为“广西的泰民族”。2011年的布洛陀(2002年才被壮族学者们“发掘考证”成壮族始祖)祭祀上,主办方的壮族声称:“敢壮山是一亿多壮泰民族寻根问祖的圣山”,刻意将壮族和泰族进行捆绑。壮族的这些行为很明显是为攀附泰族,将自己整合进泰人群体。为掩盖壮族攀附泰族的目的,壮族学者们将壮族周边的几个小民族(布依、仫佬、毛南、黎、侗、水等族)也拉进来做垫背,将这些小民族也说成是泰民族的一员。而实际上,这些小民族和壮族一样,也仅仅是在语言上保留了古汉语词汇,保留的古汉语词汇又跟泰族保留的古汉语词汇发生部分重叠而已。 美国著名学者白荷婷在二十一世纪初经过田野调查后写的《创造壮族》一书中指出:一些壮族积激进分子声称所有的泰民族(这里指所谓的“百越民族”)成员应从他们所代表的国家中退出并成立一个独立联盟。在中国政治体制下工作的壮族官员则绘制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相对独立的壮族自治区,主张先寄生在中国体制内,等待国际环境对壮族有利时,再进一步争取独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