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简述语言模仿和语言创造的关心糸

简述语言模仿和语言创造的关心糸

发布时间:2021-07-26 16:07:58

⑴ 简述言语与语言的区别

语言既然是存在于全体社会成员之中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它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就是全民的,无论是从语言的创造者、使用者,还是语言本身,语言都具有全民性。而言语则具有个人性,每个人说话都带有许多个人的特点,如地域、性别、年龄、文化素养、社会地位等,言语是个人对语言形式和规则的具体运用。

语言和言语是语言是对同一集团所有人所说的话的抽象,它排除了一切个体差异,它只有作为语言而存在的共性。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人们只能直接观察到言语(外部言语),语言学家只能对大量的言语素材进行抽象概括,才会从中发现语言的各种单位和规则。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说话会完全一样,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脱离共同的语言规则而达到交流。语言是一个有限语言单位的集合,这些有限的语言单位都是按照一定规则组织成一个系统,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人们的一切言语活动在这个系统中运行。而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作为一个行为过程,人们所能说出的话语是无限的,每句话语的长短在理论上也应该是无限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追加成份而使它变得更长。利用有限的符号及其规则说出无限的话来,这是言语活动的特点。

在人们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就人们运用的语言而言,语言的规则都是现存的,约定的,不允许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这是言语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否则人类就无法交际,无法组织社会。因而语言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静止状态。言语活动总是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展开,从说到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⑵ 简述语言和 逻辑的关系,1500字

语言和逻辑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表里、彼此对应、密不可分的广泛联系。如果把两者按照其对应关系结合起来学习,对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很有好处。 语言文字是表现思想的形式。逻辑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口语是心灵的经验的符号,而文字则是口语的符号。”(《解释篇》)语言和思维两者互相依存,紧密联系。世界上既不存在脱离思维的语言,也不存在脱离语言的思维。思维和语言的这种内在联系,使得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逻辑学与语言研究对象的语法、修辞、写作等学科在许多内容上存在对应关系。那么,这两类知识究竟存在哪些对应关系呢? 第一,逻辑学中的概念与语法、修辞等学科中的语词和词组相对应。概念的内涵、外延一般说来与语词和词组的含义及其适用范围相对应;概念分类中的单独概念相应于专有名词,普遍概念相应于普遍名词、形容词和动词,集合概念相应于集合名词;概念关系中的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则与反义词相对应。 就概念和词、词组的关系来说,前者要通过后者表现。一般说实词都能表达概念。因此实词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就是该实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但是由于汉语的复杂性,语词中不仅存在着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的“一词多义”和同一概念可以通过不同语词表达的“多词一义”的情况,而且还存在着一些多音多义字以及形似字。这样,如果未能正确掌握字的形体、读音和字义,在运用语词表达思想时就可能出现错别字,造成概念混淆,给学习和工作带来损失。尽管汉语复杂,我们如果掌握了有关概念的逻辑和知识,明确了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学习一些易混的词时从搞清它们在概念上的区别入手,进而掌握其字形上的差异,那么就能比较准确地分辩和运用这类语词,有效地防止由于用词不当而引起的概念混淆。比如在学习“梁”与“粱”这两个易乱词时,应先区分出前者是指“木结构屋架中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后者是指“谷子的优良品种。”然后再分析它们在字形上的差异,并且要与这两个词的含义联系起来加以理解,就不会发生把“高粱”与“高梁”混用了。 第二,逻辑学中的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分别为语法中的陈述句和复合句相对应;推理则借助于因果复句或句群表示。第三,逻辑学中阐述的各种逻辑规律既是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论证时必须遵守的规律,同时也是人们讲话写文章时做到论点明确、条理清楚、前后一贯、使人信服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而论证中的证明、反驳则与论说文中的立论和驳论相对应。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是保证人们思维过程做到思想明确、前后一贯、条理清楚、结构严密而又具有论证性的规律,它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这些规律既是人们思维活动的规律也是人们写作中应当遵守的规律。如果在写作和说话过程中出现了观点不明确、前后矛盾、首尾不一致、条理不清楚等情况,追本溯源都是由于违反了逻辑规律。 以上概略地分析了逻辑知识与语言知识的对应关系,尽管不全面,但是足以说明这两类知识关系确实密切。如果能把两者结合起来学习,寓逻辑知识于语言之中,并通过语言训练发展思维能力,一定可以使思维更为严谨,语言文字表达更为准确畅达。

⑶ 简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2.语言对文化建构、传播和传承起作用。
3.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特殊系统。

⑷ 论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并说明区分两者的意义

语言与言语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①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②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③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①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②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⑸ 关于简述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区别和联系的作文

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杂谈黄章恺一、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1.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自从索绪尔区别了语言和言语这一对概念之后,人们一般都把语言看成是某一语言集团所有的人所说的话的概括,是抽象的、备用的、公设的代码系统,属于社会;而把言语看成是某一集团的具体人所说...

⑹ 为什么说模仿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形式语言模仿对幼儿学习语言如何重要急需

1)孩子天生就有本能的模仿能力。幼儿的语言学习必须通过模仿,从听大人的语言到学会分辨,再发出与听到的声音相似的语音,同时以听觉、视觉来认识外界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再把现象和语音联系起来,才得以学会使用语言。所以说模仿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形式。 2)心理学理论普遍认为,模仿是动物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学习手段。对儿童来说,模仿就是一种学习实践的过程。 孩子们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学前儿童学习语言,往往是通过模仿获得的,语言模仿是幼儿习得良好的规范的语言,提高自身语言能力的一种方法。模仿在言语获得中有一定的作用。语言虽然是人类天性,语言环境仍是言语掌握的必要条件。语言环境的作用在于开拓婴儿的“听一说”系统。在人际交往中,在幼儿最初自发发音的基础上,在幼儿的感觉一运动操作中,通过生活活动和游戏提供一定参照物的情况下,幼儿会模仿成人的语音和词语,并经常受到成人的鼓励、重复与强化。这种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如果受到敏感而热情的父母的特别关注和有意教导,幼儿的模仿行为在生理成熟的条件下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所以说语言模仿对幼儿学习语言非常重要,家长及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言语,创造好的语言环境。

⑺ 汉语言文学.简述语言规范与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

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比如随着新事物的出现会出现新的词语,甚至出现新的句法,但发展的语言必须规范,不经规范的语言,必将造成语言的混乱,必将影响意义的传达;同时,也不能借口语言的规范而因循守旧,拒绝新的词语、新的句法,阻滞语言的发展。不规范的语言是混乱的,不发展的语言是僵化的。
总之,语言要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

⑻ 简述语言和民族的关系

首先,语言、认知和概念系统是同步发展的,这是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的基础。

其次,语言认知是民族文化身份构建的基础。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符号,它所承载的文化符号和社会思想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国家的身份与特征,对一门语言的认同也或多或少是对这门语言承载的文化的认同及对社会现实的表达。

第三,个体的民族身份意识是民族国家意识的一部分。在一定环境中自然习得语言的过程,也是对这个语境中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辨识与吸收,形成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都是整体民族国家身份的组成部分。

(8)简述语言模仿和语言创造的关心糸扩展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语言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语言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语言谱系复杂,语种数量众多,并且语言(特别是汉藏语系语言)内部方言之间的相似度和可懂度也较一般意义上语言的方言变体更低,以致在中国同一语言的方言经常被国外学术界视为独立的语言。

同源词对语言识别的作用。同一种语言的各方言之间一定要有相当比例的同源词;将属于历史语言学范畴的同源词用于共时方言划分,是借鉴于汉语方言依据古代汉语音韵特征进行方言分区的方法。

⑼ 简述语言何言语的区别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语言具有全民性,言语具有个人性。语言是存在于全体社会成员之中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它对于社会成员来说是全民的,无论是从语言的创造者、使用者,还是语言本身,语言都具有全民性。而言语则具有个人性,每个人说话都带有许多个人的特点,如地域、性别、年龄、文化素养、社会地位等,言语是个人对语言形式和规则的具体运用。

2、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对同一集团所有人所说的话的抽象,它排除了一切个体差异,它只有作为语言而存在的共性。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人们只能直接观察到言语,语言学家只能对大量的言语素材进行抽象概括,才会从中发现语言的各种单位和规则。

3、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人说话会完全一样,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脱离共同的语言规则而达到交流。言语就是说话,是一种行为动作及其结果,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要说多少话,要写多少东西,这是无法计算的。任何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每个人根据交际需要说出的话语的内容是纷繁芜杂、各种各样的。

4、语言是静态的,言语是动态的。语言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静止状态,随着社会的变化,语言的发展,语言也会出现适应性变化。所以,语言的静止是相对的,静中有动。而言语就不同了。言语活动总是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展开,从说到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阅读全文

与简述语言模仿和语言创造的关心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