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们模仿了什么发明直升机
中国的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直升机草图,为现代直升机的发明提供了启示,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发展史的起点。
❷ 直升机是根据什么发明的
竹蜻蜓为现代来直升机的发明源提供了启示,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发展史的起点。
现代直升机尽管比竹蜻蜓复杂千万倍,但其飞行原理却与竹蜻蜓有相似之处。现代直升机的旋翼就好像竹蜻蜓的叶片,旋翼轴就像竹蜻蜓的那根细竹棍儿,带动旋翼的发动机就好像我们用力搓竹棍儿的双手。竹蜻蜓的叶片前面圆钝,后面尖锐,上表面比较圆拱,下表面比较平直。当气流经过圆拱的上表面时,其流速快而压力小;当气流经过平直的下表面时,其流速慢而压力大。于是上下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压力差,便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当升力大于它本身的重量时,竹蜻蜓就会腾空而起。直升机旋翼产生升力的道理与竹蜻蜓是相同的。
❸ 人类模仿什么发明了直升机
中国的竹蜻蜓。
中国的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直升机草图,为现代直升机的发明提供了启示,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发展史的起点。
竹蜻蜓又叫飞螺旋和“中国陀螺”,这是我们祖先的奇特发明。有人认为,中国在公元前400年就有了竹蜻蜓,另一种比较保守的估计是在明代(公元1400年左右)。这种叫竹蜻蜓的民间玩具,一直流传到如今。
现代直升机尽管比竹蜻蜓复杂千万倍,但其飞行原理却与竹蜻蜓有相似之处。现代直升机的旋翼就好像竹蜻蜓的叶片,旋翼轴就像竹蜻蜓的那根细竹棍儿,带动旋翼的发动机就好像我们用力搓竹棍儿的双手。竹蜻蜓的叶片前面圆钝,后面尖锐,上表面比较圆拱,下表面比较平直。当气流经过圆拱的上表面时,其流速快而压力小;当气流经过平直的下表面时,其流速慢而压力大。于是上下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压力差,便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当升力大于它本身的重量时,竹蜻蜓就会腾空而起。直升机旋翼产生升力的道理与竹蜻蜓是相同的。
《大英网络全书》记载道:这种称为“中国陀螺”的“直升机玩具”在15世纪中叶,也就是在达芬奇绘制带螺丝旋翼的直升机设计图之前,就已经传入了欧洲。
《简明不列颠网络全书》第9卷写道:“直升机是人类最早的飞行设想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相信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达·芬奇,但现在都知道,中国人比中世纪的欧洲人更早做出了直升机玩具。”
❹ 人们用什么发明了直升机
人们模仿( 蜻蜓)发明了直升机。
直升机的发明和蜻蜓有关
蜻蜓与飞机:回在飞机高速答飞行的时候,飞机的翅膀都会发生“颤振”的现象,也就是说,飞机的翅膀会不由自主地振动,这种有害的振动会造成翼折人亡的惨剧。当我们人类正在为这个难题所困扰的时候,自然界里的昆虫们早在千百万年前,就发明了对抗颤振的方法。蜻蜓翅膀上的黑痣就是这方面的杰作。蜻蜓的翅膀边上有一块较重的褐色的厚片,可以保持飞行时的平稳。有人做过实验,如果把蜻蜓翅膀上的黑痣去掉,那么蜻蜓在飞起来的时候就会荡来荡去的。于是,人们根据蜻蜓翅痣的原理,在飞机翅膀上也设计了加厚的部分,这样就能消除颤振的危害。
❺ 人们模仿了什么而发明了直升机
蜻蜓
人们模仿蒲公英发明了降落伞
❻ 人们通过什么发明了飞机
确切的说,大多数鸟类抄并不是人类仿造的对象.由于鸟是利用震动翅膀来获得升力的.最初人类模仿鸟类的震翅来制造飞机均以失败告终.而那些靠滑翔飞行的鸟类如老鹰等与后来的飞机获得升力的方式相同.但是老鹰在开始起飞的阶段也是通过震翅来获得升力的.
后来人类是从风筝的原理获得的启发.发明了飞机.要是从仿生学角度看,鱼类在水里面的升降高度的方式是通过改变鱼鳍的角度来实现的.所以现代飞机的造型跟鱼有很大的相似方面.鱼拥有鱼鳍部位飞机也都有.
❼ 人们模仿了什么发明了直升机
竹蜻蜓,来自中国的灵感,而且这是发明者小时候的梦想。
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世界著名飞机设计师及航空制造创始人之一,他一生为世界航空作出了相当多的功绩,而其中最著名的则是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四发大型轰炸机和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直升机。
西科斯基于1889年5月25日生于俄国基辅,1903年—1906年曾就读于彼德堡海军学校和基辅工业学院。他从小就沉迷于航空,尤其对达芬奇所画的直升机原理和从中国传来的竹蜻蜓特别感兴趣,12岁那年,小西科斯基就制作了一架橡筋动力的直升机模型,显示了富于创造的天赋。
真正坚定了他投身航空的决定性事件是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1908年,威尔伯·莱特驾机来到巴黎做飞机表演,西科斯基有幸目睹到了前辈们的英姿后,便决定要自己动手制造这种“会飞的机器”。1909年,他开始研制直升机,但在当时的发动机和飞行理论水平下,直升机根本不可能成功。经过多次失败后,西科斯基不得已停下来,转而研制固定翼飞机,这一放,就是三十年。
从1910年到1912年,西科斯基设计并制造了S-1至S-6型飞机,从一开始的仅仅可以地面滑行,到已经可以飞到1500英尺高,并且完全可操纵,西科斯基也象当时的大多数飞行家一样,一边飞行一边摸索,在挫折和失败中增长才干。1913年,他设计成功了S-11,它后来成为一战中著名的战斗机。
当时,由于技术所限,发动机的单台功率较小,而且过重的单台发动机也给当时薄弱的结构设计带来困难,因此当时的飞机也难以做得很大。鉴于此,西科斯基决定研制多发飞机,尽管在此之前一些航空人士曾经断言:多发动机大型飞机在技术上是行不通的。1913年5月26日,西科斯基亲自驾驶着名为“俄罗斯勇士”的四发大型飞机飞上蓝天,飞行高度122米,时速104公里,这架飞机也是第一架拥有封闭驾驶舱和客舱的飞机。
在“俄罗斯勇士”的基础上,1913年底,西科斯基制成了“伊里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这种飞机能载炸弹400公斤,这在当时是最大的载弹量了。机上还有8挺机枪,机组成员4~8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俄军中共有4架这样的飞机正式投入作战使用,至1918年共生产了73架。1915年2月15日,一架“伊里亚·穆罗梅茨”飞机首次袭击了德国本土,投掷了272公斤炸弹。至1917年10月革命,俄国退出大战为止,使用这种飞机共执行过422次作战任务投弹2000余枚。
“伊里亚·穆罗梅茨”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架重型轰炸机。
1919年,西科尔斯基移居美国,1923年组建了西科斯基航空工程公司,但并不成功,公司很不景气。1928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并于次年组建了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先后交付了S-38,S-40,S-42和S44等型号,其中S-44曾创下了飞越大西洋的最快记录——14小时17分钟。
在积累了无数教训和经验,创造了多次辉煌后,西科斯基仍没有忘记儿时的梦想,又回到了直升机的研制中。不到3年功夫,他解决了直升机最大的难题——直升机在空中打转儿的毛病。他巧妙地在机尾装了一副垂直旋转的抗反作用力的小型旋翼——尾桨,终于使直共机能飞上了天空。
1939年9月14日,西科尔斯基身穿黑色西服,头戴鸭舌帽,爬进座舱,轻松地把一架直升机升到空中,高约二三米,平稳地悬停了10秒钟之久,然后轻巧地降落回地面。这在航空史上是崭新的一章,他成功地让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贝升机——VS—300升空了。经反复试飞,VS—300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具备了现代直升机的基本特点。1940年底,美田陆军决定大量购买VS—300的改进型VS—316,军队编号为R一4。
R-4为双座机,主族翼直径11.58米,最大重量1152公斤,使用一台185马力活塞发动机,巡航速度为109公里/小时,航程为320公里,升限为1524米。它能垂直起降、悬停、前飞、后飞、侧飞以及无动力自转下降等,完全具备了现代直升机的飞行特点。第一架R—4于1942年5月交付美国陆军使用,以后,西科尔斯基在R—4的基础上,又发展了R—5和R—6型直升机,使性能更为完善,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因而赚了大钱。
1972年10月26日西科斯基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伊顿市逝世,终年84岁,他传奇般的一生正如他所说过的一句话:“人类征服天空发明飞行器是最令人引为自豪的伟大成就,而这成就起源于人类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让人想象,最后通过人得以实现。”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梦想,但伊戈尔·西科斯基终于让它实现了。1972年10月26日,西科尔斯基在康涅狄格州的伊斯顿的家中逝世,终年83岁。
他是发明第一架实用直升飞机的航空事业的先驱。西科尔斯基的其他航空发明包括复合式引擎飞机和飞船,但他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是1939年9月14日他成功地驾驶了他自己设计制造的“VS300型”直升飞机。他创建的西科尔斯基飞机制造公司到现在已经制造了5000架直升飞机。
❽ 人们模仿什么发明了直升机
人们模仿( 蜻蜓)发明了直升机。
直升机的发明和蜻蜓有关
蜻蜓与飞机:在飞机高速飞行的时候,飞机的翅膀都会发生“颤振”的现象,也就是说,飞机的翅膀会不由自主地振动,这种有害的振动会造成翼折人亡的惨剧。当我们人类正在为这个难题所困扰的时候,自然界里的昆虫们早在千百万年前,就发明了对抗颤振的方法。蜻蜓翅膀上的黑痣就是这方面的杰作。蜻蜓的翅膀边上有一块较重的褐色的厚片,可以保持飞行时的平稳。有人做过实验,如果把蜻蜓翅膀上的黑痣去掉,那么蜻蜓在飞起来的时候就会荡来荡去的。于是,人们根据蜻蜓翅痣的原理,在飞机翅膀上也设计了加厚的部分,这样就能消除颤振的危害。
❾ 人们模仿什么发明了直升机
人们模仿(
蜻蜓)发明了直升机。
直升机的发明和蜻蜓有关
蜻蜓与飞机:在飞机高速飞行的时候,飞机的翅膀都会发生“颤振”的现象,也就是说,飞机的翅膀会不由自主地振动,这种有害的振动会造成翼折人亡的惨剧。当我们人类正在为这个难题所困扰的时候,自然界里的昆虫们早在千百万年前,就发明了对抗颤振的方法。蜻蜓翅膀上的黑痣就是这方面的杰作。蜻蜓的翅膀边上有一块较重的褐色的厚片,可以保持飞行时的平稳。有人做过实验,如果把蜻蜓翅膀上的黑痣去掉,那么蜻蜓在飞起来的时候就会荡来荡去的。于是,人们根据蜻蜓翅痣的原理,在飞机翅膀上也设计了加厚的部分,这样就能消除颤振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