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过程是什么
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内灯丝,虽然能发容出亮光,但光线刺眼,寿命短。
于是,爱迪生开始试验作为灯丝的材料,爱迪生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用炭条、白金丝,还有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都以失败而告终。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爱迪生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发现可以用棉线做灯丝,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这一天——1879年10月21日,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爱迪生经进一步试验发现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个小时。此后,电灯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后来,人们便一直使用这种用竹丝作灯丝的灯泡。几十年后,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即用钨丝作灯丝,并在灯泡内充入惰性气体氮或氩。
这样,灯泡的寿命又延长了许多。我们现在使用的就是这种灯泡。
⑵ 爱迪生是因为什么原因要发明,如何发明电灯
1、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原因
早在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因此很不实用,爱迪生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
2、发明电灯的过程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他们没有足够财力继续完善这项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了爱迪生。爱迪生购入专利后尝试改良灯丝,终于在1880年制造出能持续亮1200个小时的碳化竹丝灯。
不过,美国专利局判爱迪生的碳丝白炽灯发明落于人后,专利无效。打了多年的官司后,亨利·戈培尔赢得专利,最后爱迪生买下专利。在英国,斯旺控告爱迪生侵犯专利,后来他们在法庭之外和解,于1883年在英国建立一家联合公司。斯旺后来把他的股权及专利都卖给了爱迪生。
爱迪生发明电灯意义
爱迪生不仅仅是一个发明家,而是一个发明家型的企业家,美国技术史学家Thomas P. Hughes称其为“系统建构师”(system-builder)。根据Hughes的研究,爱迪生在设计和建造电力系统之初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即如何能够使电力系统在价格上比原有的煤气照明系统更有竞争力。
确定这一核心问题后,爱迪生通过市场调研、成本分析、理论计算,确定系统存在的短板——灯丝材料,这就把一个商业问题转化为了科学问题,并最终提出了高阻值螺旋状灯丝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爱迪生也并非单打独斗,而是管理着一个人才济济的团队,其中有数学和物理方面的高手,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还有擅长社交、熟悉金融行业的人。
在爱迪生及其团队的努力下,电力照明系统从门罗帕克的实验室走向纽约、走向全美乃至全世界。可以说,爱迪生是真正完成从电灯到电力照明系统转变的人,在电灯的发明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⑶ 爱迪生的爸爸为什么没有发明电灯的原因
因为不是每个人可以发明的哦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Ohio)的米兰(Milan)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7岁时,父亲经营屋瓦生意亏本,将全家搬到密歇根州(Michigan)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搬到这里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种疾病是造成他耳聋的原因.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因“愚钝糊涂”被勒令退学了).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决定自己教儿子读书识字,并教育他要诚实、爱祖国、爱人类.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8岁时,他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到9岁时,他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如帕克的《自然与实验哲学》. 爱迪生对于自然科学的最早兴趣是在化学方面.10岁时酷爱化学.他收集了二百来个瓶子,并节省每个小钱去购买化学药品装入瓶中.11岁那年,他实验了他的第一份电报.为了赚钱购买化学药品和设备,他开始了工作.12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PortHuron)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间.他一边卖报,一边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图书馆看书.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刚满14周岁的爱迪生他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利用火车的便利条件,办了一份小报(周刊)——《先驱报》,来传递战况和沿途消息,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一人兼任记者、编辑、排字、校对、印刷、发行的工作.小报受到欢迎,他也从紧张的工作中增长了才干、知识和经验,还挣了不少钱,得以继续进行化学试验.他用所挣得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使一块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左耳,他被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6岁.(另一种说法是:不幸有一次化学药品着火,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 参考:小爱迪生12岁那年,就开始在火车上卖报,他每天赶早班火车到达底特律,然后晚上9点钟再搭晚班火车赶回休伦港.小小年纪的爱迪生之所以上火车卖报,一来他对学校的学习感到枯燥,二来上火车卖报可以积存一笔由自己支配的研究实验资金,利用在底特律下午休息的时间也可到市图书馆阅读众多的科学书籍.12岁的小爱迪生在火车列车员的帮助下还在行李车厢的一角建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小小实验室.直到一次实验中失火,才结束了爱迪生在火车实验室的这段初期的科学实验. 挫折并没有使爱迪生灰心,他又迷上了电报,经过反复钻研,在1868年他发明了一台自动电力记录器,这是他的第一个发明.后来他又发明了两种新型的电报机.1877年他发明了碳精电话送话器,使原有的电话声音更为清晰;此外他还发明了留声机.人们都称他为“魔术师”. 1878年9月爱迪生31岁时开始研究电灯.那时煤气灯已代替煤油灯,但火焰闪烁不定,而且在熄灭时产生有害气体;弧光灯也已发明,并在公共场所使用,但由于燃烧时发出嘶嘶声而且光亮过于耀眼,不宜用于室内.当时许多欧美科学家已在探求制造一种新的稳定的发光体. 爱迪生研究了弧光灯后宣布他能发明一种使人满意的光,但需要钱.那时他已是一个有了170项发明专利权的人,他的发明给资本家带来很大利润,因此一个财团愿意向他提供资助.经过几千次失败,1879年4月他改进了前人的棒状、管状灯,做出了一个玻璃球状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个经过碳处理的棉线固定在玻璃泡内,抽出了空气、封上口、通上电流,它发光了,一种新的照明物出现了. 1880年至1882年间,爱迪生设计了电灯插座、电钮、保险丝、电流切断器、电表、挂灯,还设计了主线和支线系统,又制成了当时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并在纽约建立第一座发电厂,开辟了第一个民用照明系统.后来他又同乔治·伊斯曼一起发明了电影摄影机.爱迪生的三大发明:留声机、电灯和电力系统、电影摄影机,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 爱迪生于1931年10月18日去世,终年82岁.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打破他持有1093个发明专利权的记录,人们称他为发明之王。
⑷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由来经过是什么
1878年9月,爱迪生开始研究电灯,但由于爱迪生经济问题不得不寻找经济资助,于是成立一家股份公司,以便为实验提供经济资助,不久洛雷找到了几个股东,他们愿意出钱资助爱迪生研究电灯。
但爱迪生屡屡失败,很快用完了五万美元用完了,一部分股东的信念开始摇动,爱迪生苦苦劝诱,股东们决定再拿五万美元资助爱迪生。
1879年10月21日,电灯研制成功,他为此试用了接近1600种材料进行试验,连续用了45个小时之后这盏电灯的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这种电灯有“高阻力白炽灯”、“碳化棉丝灯”多种名称,用碳化棉丝制成。
1880年,爱迪生派遣助手和专家们在世界各地寻找适用的竹子,有六千种左右,其中日本竹子所制碳丝最为实用,可持续点亮一千多个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这种灯称之为“碳化竹丝灯”。
(4)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起因扩展阅读:
人物评价:
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也是人类的恩人。”坦然面对身边的一切,乐观对待人生直至死亡,这是爱迪生一生的态度。
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爱迪生在84年的生命中有那么多发明,一直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为发明,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创作和真知灼见,他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⑸ 爱迪生除了发明电灯还发明什么他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对你有哪些启示
发明得太多了,他有发明大王的称号,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他的一句名言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但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这句话的后半段就是启发
⑹ 爱迪生为什么发明电灯
众所周知,托马斯·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总共获得1093项发明专利,是实行专利制度以来获得个人专利最多的人。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成为激励人们勤奋努力的座右铭。可以说,爱迪生的贡献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在他众多的发明中,爱迪生认为电灯最重要,但他最钟爱的是留声机。下面是电灯发明的过程: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19世纪以前,人们一般用油灯、蜡烛等来照明。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虽已冲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只有发电机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电灯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赢得更多时间为社会创造财富。
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广泛应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种灯因焚烧煤油或煤气,因而,有浓郁的黑烟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常常增加燃料,擦洗灯罩,因此很不方便。更重大的是,这种灯很轻易引起火灾,酿成大祸。多少年来,许多科学家想尽措施,想发明一种既平安又方便的电灯。
19世纪初,英国一位化学家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但这种光芒太强,只能装置在街道或广场上,一般家庭无奈使用。无数科学家为此搜索枯肠,想制造一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家用电灯。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通过长期的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象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就是被后人赞美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他毕生只在学校里念过三个月的书,但他勤恳好学,勤于思考,其发明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片子摄影机等1000多种成果,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奉献。
爱迪生12岁时,便陷溺于迷信实验之中,经由本人不知疲倦地自学跟实验,16岁那年,便发现了每小时拍发一个信号的自动电报机。后来,又接连创造了自动数票机,第一架适用打字机、二重与四重电报机,主动电话机和留声机等。有了这些发明结果的爱迪生并不满意,1878年9月,爱迪生决议向电力照明这个碉堡发动进攻。他翻阅了大批的有关电力照明的书籍,信心制造出价格廉价,经久耐用,而且保险便利的电灯。
他从白热灯着手试验。把一小截耐热的货色装在玻璃泡里,当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的程度时,便由热而发光。他首先想到炭,于是就把一小截炭丝装进玻璃泡里,刚一通电可马上就断裂了。
“这是什么起因呢?”爱迪生拿起断成两段的炭丝,再看看玻璃泡,过了许久,才突然想起,“噢,兴许由于这里面有空气,空气中的氧又辅助炭丝熄灭,以致它立刻断掉!”于是他用自己手制的抽气机,尽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气抽掉。一通电,果然不马上熄掉。但8分钟后,灯仍是灭了。
可不论怎么说,爱迪生终于发明:真空状况时白热灯显得异常主要,要害是炭丝,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那么应抉择什么样的耐热材料好呢?
爱迪生左思右想,熔点最高,耐热性较强要算白金啦!于是,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用白金试了好几回,可这种熔点较高的白金,固然使电灯发光时光延长了好多,但不断要自动熄掉再自动发光,依然很不幻想。
爱迪生并不泄气,持续着自己的试验工作。他先后试用了钡、钛、锢等各种罕见金属,效果都不很理想。
过了一段时间,爱迪生对前边的实验工作做了一个总结,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耐热材料全体写下来,总共有1600种之多。
接下来,他与助手们将这1600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开始试验,可试来试去,还是采取白金最为合适。因为改良了抽气方式,使玻璃泡内的真空水平更高,灯的寿命已延长到2个小时。但这种由白金为材料做成的灯,价格太昂贵了,谁乐意化这么多钱去买只能用2个小时的电灯呢?
试验工作陷入了低谷,爱迪生十分苦恼,一个严寒的冬天,爱迪生在炉火旁枯坐,看着炽烈的炭火,口中不禁喃喃自语道:“炭炭……”
可用木炭做的炭条已经试过,该怎么办呢?爱迪生感到浑身燥热,顺手把脖子上的领巾扯下,看到这用棉纱织成的围脖,爱迪生脑海忽然萌生了一个动机:
对!棉纱的纤维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这种材料?
他匆忙从围巾上扯下一根棉纱,在炉火上烤了好长时间,棉纱变成了焦焦的炭。他警惕地把这根炭丝装进玻璃泡里,一试验,后果果然很好。
爱迪生无比兴奋,紧接又制作良多棉纱做成的炭丝,持续进行了屡次实验。灯炮的寿命一下子延伸13个小时,后来又到达45小时。
这个新闻一传开,惊动了全部世界。使英国伦敦的煤气股票价钱狂跌,煤气行也呈现一片凌乱。人们预觉得,点燃煤气灯行将成为历史,将来将是电光的时期。
大家纷纭向爱迪生庆祝,可恶迪生却无涓滴愉快的样子,摇头说道:“不行,还得找其它资料!”
“怎么,亮了45个小时还不行?”助手吃惊地问道。“不行!我盼望它能亮1000个小时,最好是16000个小时!”爱迪生答道。
大家晓得,亮1000多个小时诚然很好,可去找什么材料适合呢?
爱迪生这时心中已有数。他依据棉纱的性质,决定从植物纤维这方面去寻找新的材料。
于是,马拉松式的试验又开端了。但凡动物方面的材料,只有能找到,爱迪生都做了试验,甚至连马的鬃,人的头发和胡子都拿来当灯丝试验。最后,爱迪生取舍竹这种植物。他在试验之前,先掏出一片竹子,用显微镜一看,高兴得跳了起来。于是,把炭化后的竹丝装进玻璃泡,通上电后,这种竹丝灯泡竟连续一直地亮了1200个小时!
这下,爱迪生终于松了口吻,助手们纷纷向他祝愿,可他又当真地说道:“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构造不尽雷同,咱们应认真筛选一下!”
助手深为爱迪生不断改进的科学立场所激动,纷纷自告奋勇到各地去考核。经过比拟,在日本生产的一种竹子最为合适,便大量从日本入口这种竹子。与此同时,爱迪生又开设电厂,架设电线。过了未几,美国国民便用上这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竹丝灯泡。
<竹丝灯>用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爱迪生又改用钨丝来做,使灯泡的品质又得到进步,始终沿用到今天。
当人们点亮电灯时,每每会想到这位巨大的发明家,是他,给黑暗带来无限无尽的光亮。1979年,美国破费了多少百万美元,举办长达一年之久的留念运动,来纪念爱迪生发明电灯一百周年。
⑺ 爱迪生发明电灯全过程
1878年9月,爱迪生开始研究电灯,但由于爱迪生经济问题不得不寻找经济资助,于是成立一家股份公司,以便为实验提供经济资助,不久洛雷找到了几个股东,他们愿意出钱资助爱迪生研究电灯。
但爱迪生屡屡失败,很快用完了五万美元用完了,一部分股东的信念开始摇动,爱迪生苦苦劝诱,股东们决定再拿五万美元资助爱迪生。
1879年10月21日,电灯研制成功,他为此试用了接近1600种材料进行试验,连续用了45个小时之后这盏电灯的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这种电灯有“高阻力白炽灯”、“碳化棉丝灯”多种名称,用碳化棉丝制成。
1880年,爱迪生派遣助手和专家们在世界各地寻找适用的竹子,有六千种左右,其中日本竹子所制碳丝最为实用,可持续点亮一千多个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这种灯称之为“碳化竹丝灯”。
1881年,在巴黎世博会上,爱迪生展出一台重27吨、可供1200只电灯照明的发电设备。
1883年,爱迪生在一次电灯试验中观察到在灯泡内另行封入一根铜线,认为可以阻止碳丝蒸发,延长灯泡寿命,
经过反复试验,碳丝虽然蒸发如故,但他却从这次失败中发现碳丝加热后,铜线上竟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爱迪生效应”,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根据“爱迪生效应”发明了电子管。
(7)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起因扩展阅读
爱迪生主要成就
1、留声机
1877年,爱迪生发现电话传话器里的膜板随着说话声会引起振动的现象,便拿短针作了试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说话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针产生相应的不同颤动。那么,反过来,这种颤动也一定能发出原先的说话声音,于是他开始研究声音重发的问题。
8月15日,爱迪生让助手按图样制出一台由大圆筒、曲柄、受话机和膜板组成的“怪机器”,制成之后,爱迪生取出一张锡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让针的一头轻擦着锡箔转动,
另一头和受话机连接,然后爱迪生摇动曲柄,对着受话机唱歌,之后把针又放回原处,再摇动曲柄,接着机器就回放出爱迪生的声音。12月,爱迪生公开展示这台“锡箔筒式留声机”,轰动了全世界。
2、电灯
与人们通常的认识恰恰相反,最初电灯的发明者不是爱迪生,爱迪生是改进了电灯。早在1801年,英国一位名叫汉弗里·戴维的化学家就在实验室中用铂丝通电发光;1810年,他又发明了用两根通电碳棒之间发生的电弧而照明的“电烛”,这算是是电灯的最早雏形。
另一位英国电技工程师约瑟夫·斯旺经过近30年的研究,于1878年12月制成了以碳丝通电发光的真空灯泡。
当年有关斯旺的电灯泡的报道给了爱迪生以很大启发。1879年10月,爱迪生终于成功制成了以碳化纤维作为灯丝的白炽灯泡,称之为“碳化棉丝白炽灯”,随后大量投产,并成立公司设立发电站和输电网等相应基础设施,很快使电灯在美国被普遍使用。
期间,他不断改进技术,最终确定以钨丝作为灯丝,称之为“钨丝灯”,并定型使用至今,爱迪生也由此成为公认的电灯发明者。
3、电影方面
活动电影摄影机:1889年,爱迪生发明了一种活动电影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用一个尖形齿轮来带动19毫米宽的没打孔的胶带,在棘轮的控制下,带动胶带间歇移动,同时打孔。这种摄影机由电机驱动,遮光器轴与一台留声机连动,摄影机运转时留声机便将声音记录下来,并且可以连续拍摄图像。
活动电影放映机:1891年,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是早期电影显示设备,引入了电影放映的基本方法,通过在光源前使用发动机来高速转动带有连续图片的电影胶片条,从而产生活动的错觉,光源将胶片上的图片投射到银幕。
有声电影:1910年,爱迪生发明了一部由留声机和摄影机组合而成的电影摄影机,在电机能量下,摄影机的遮光曲轴与留声机连动,摄影机运转时留声机就能够记录下声音。放映时,留声机就随画面同步运转,使得声音和图像实现同时出现。
⑻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过程
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
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
(8)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起因扩展阅读:
灯泡发明历程:
灯泡dēngpào(英Bulb),首次使用据悉是美国的亨利戈培尔。而最著名的发明人又莫过于美国科学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人尽皆知爱迪生于1879年10月21日试制灯泡成功。
在研制过程中,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仔细分析了当时的煤气灯和弧光灯,他的主攻方向是寻找一种耐热材料。由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程度而发出炽热的光却又不至于断裂或熔化。
他偶然发现棉线在空气中一下子烧成灰烬,而碳棉线放入处理过的玻璃球内则发出了炽光。很遗憾,光亮只维持了几分钟就消失了。他错误地放弃了这项试验,转而试用铯、镍、铂(白金)、铂铱合金等1,600种不同的耐热材料,收获都甚微。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重新回到了碳的研究上。那年10月他试验了一段长20厘米、直径为0.15厘米的碳棒,其耐热力达到5.5小时,他又不断改进着碳化方法和抽气处理。
1879年10月21日那天,他把1根直径为0.025厘米碳化了的棉线用作灯丝,其发出的光度明亮、稳定,它以4烛光的照明度,1小时、2小时……足足亮了45个小时。经过1年多的努力,数千次的试验,人们盼望已久的电灯终于诞生了。
同年10月,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改用碳化了的卡纸大大改进电灯寿命后,生产商就迫不及待地把它投入生产。1880年除夕,3,000人走上纽约街头观赏这一新发明。
成功并未使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停步。第二年,他制造出能连续亮上1,200个小时的毛竹丝灯。直到1904年,奥地利人发明了比毛竹丝灯强3倍的钨丝灯,前者才被取代。钨丝灯从190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
在灯泡发明之前,在太阳下山后想要照明一个地方可是一个费劲而危险的事情,要用蜡烛或者火把来照明,虽然当时的油灯还算不错,但它总是会留下烟灰。
在18世纪的中期电气科学真正有了发展,当时到处的发明家都大声疾呼要发明一个实用的家庭照明的装置。英国发明家斯万和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1897年发明了电灯泡,在现代的电灯泡与当年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只是多了一些部件。
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所发明。但倘若认真的考据,另一美国人亨利·戈培尔(Henry goebbels )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而且可靠的电灯泡,而在爱迪生之前很多其他人亦对电灯的发明作出了不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