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为什么会被发明
1872年的一天,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喧闹的酒馆里,一群人围在一张桌子前看两个人吵架。
吵架的这二位,一个叫斯坦福,一个叫科恩。斯坦福说,马在奔跑的时候,有一个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不管跑多快,始终有一个蹄子着地。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越说越急,结果就吵了起来。
可是马跑得太快,压根看不清马蹄着不着地。一位叫麦布里奇的摄影师说他有办法。
▲摄影师迈布里奇
他在跑道的一边安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线,这些细线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照相机快门上。然后让马从跑道一端跑到另一端,依次把24根引线踢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拍下了24张照片。
摄影师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拼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是总有一蹄着地的。科恩赢了。
▲连续拍摄的24张照片就像这样。不过马腿好像有悬空啊……
摄影师发现快速牵动这条照片带,各个照片中静止的马会变成一匹运动的马,图画“活”起来了!电影的雏形由此出现。
▲《火车进站》实物演示
1890年,大发明家爱迪生运用照片连续观察获得联动的视觉效果,发明了电影放映机前身:幻灯机。
之后,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发明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制造出了电影放映机,并拍出了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从此电影诞生。
本文内容首发于半个世纪前的IMAX长啥样?中国版天堂电影院的老爷子告诉你
更多新奇有趣的青年话题内容,敬请关注知了青年 - 知乎
我们用新媒体纪录片的方式,探索解读有关东方的奥秘
㈡ 电影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电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射出自己的另一面。电影可以消磨时间,让无聊时间过得快一点。娱乐自我,放松心情。在影视的虚幻中得到安慰,以此来满足内心的欲望。
但感觉电影就是生活,无论言情,动作,悲喜,家庭。伦理,科幻,甚至是综艺,纪录片,在自我的生活中都能找到相应的情感寄托,每个人的生活不一样,所以对电影的看法也就不一样,以任何形式所表达的任何内容其本质都一样。
电影的历史: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用强灯光把拍摄的形象连续放映在银幕上,看起来像是在活动的形象。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电影开始发展,已经到了电影的特技时代了。运用大量的电脑特技制作出来的电影,受广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欢迎。
根据人的视觉具有瞬间保留印象的原理,用摄影机将人物或其他被摄体的活动影像拍摄成连续性的画面,通过放映机在银幕上再现出来。早期的电影无声,以后出现有声电影,现兼有黑白片、彩色片和宽银幕电影、立体电影。片种有故事片、新闻纪录片、科学教育片、美术片等。
㈢ 电影的含义是什么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
电影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
㈣ 电影发明的意义是什么
娱乐大众
㈤ 简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
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这很正常,因为单凭人的眼睛确实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裁判的好友——英国摄影师爱德华·麦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知道了这件事后,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快门上。
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布里奇牵来了一匹漂亮的骏马,让它从跑道一端飞奔到另一端。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24极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
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所有蹄子都腾空。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出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
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发展
1888年10月,法国电影发明家路易斯·普林斯(路易斯·艾梅·奥古斯汀·雷·普林斯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在英格兰西约克郡利兹城进行了一项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他使用自己的单镜头摄影机和伊士曼柯达公司的纸质胶片接连拍摄了《朗德海花园场景》(Roundhay Garden Scene)和一段利兹大桥的街景。
这比他的竞争者——比如卢米埃尔兄弟和托马斯·爱迪生——要早上几年。他未能在美国按计划完成这项新发明的公开演示,因为他于1890年9月16日在一辆火车上神秘地失踪了。
美国及欧洲的早期电影史是以摄影机专利权之争为标志的。1888年普林斯的一种有16个镜头的设备在美国被授予双专利,它是由一个电影摄影机和一个投影器组合而成的。
他的另一发明——一种单镜头摄影机(即MkI)在美国却被拒绝授予专利,因为已有同类产品持有专利。不过,几年后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申请同类产品专利时却没有被拒绝。
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Hunslet)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Oakwood Grange)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但他们没有在更广的范围里传播这一电影。他在1887年至1888年同时拍摄了电影《利兹大桥》《绕过墙角者》《拉手风琴者》,每部电影的片长为2秒左右。
接下来的几年,为了使自己和家人移民到纽约去,并进一步进行研究,他取得法国-美国双重国籍。1890年9月,他计划到纽约的聚美大楼举办公开展览,然而他本人却神秘地消失了。因此,普林斯对摄影机的诞生所作的贡献常被人忽视。
(5)电影发明意义扩展阅读
电影是19世纪美国国家生活水平上升大众产生新需求的娱乐产物。
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用电的方式将活动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技术。
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电影是一种综合的现代艺术,亦正如艺术本身,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电影有很多类型,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电影从有声电影开始发展,目前已经到了电影的特技时代了。运用大量的电脑特技制作出来的电影,受广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欢迎。
国外电影广告在美国和英国的电影广告中,有这样八种标记:
(1)美国X——禁止未成年者观看的影片,G——所有观众可看片,R——十七岁以下禁止观看,PG——一般观众可看。
(2)英国U——内容正派片,A——一般观众可看片,X——18岁以下青少年禁看片,AA——少年儿童禁看的凶杀片。
电影其实就是被人称之为艺术而迂回戏话的一幕联想而已。
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发表了一篇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论著,他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从此,“第七艺术”就成为了电影艺术的同义词。
现如今有3D电影,是视觉的“长宽高”;美国拍摄电影有5D拍摄技术。
其中电影最高的奖项为“美国电影奥斯卡金像奖、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㈥ 电影的由来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
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
(6)电影发明意义扩展阅读
电影理论的发展和各次重要的电影创作运动紧密相关。苏联学派的探索、法国和德国的先锋派实践以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分别启发了蒙太奇理论、先锋派理论和真实美学的建立。法国新浪潮运动与法国电影手册派交相辉映,享誉世界。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和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深化了我们对电影的认识;电影作者论则强调了导演的核心作用,加强了对电影实践的指导。而好莱坞的制片厂体制、类型片模式及后来的新好莱坞独立制片是电影产业化的典范。
㈦ 为什么人类要发明电影
是因为寂寞...电影不流行 寂寞比较流行~!
㈧ 电影为什么发明
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需求的产物。从舞台,戏曲,各地方剧种的文艺,发展到荧幕,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最初照相术的进步,到摄影技术的更新,由相片衍生到了胶片,电影横空出世,蓬勃发展到如今。
㈨ 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电影
世界最早的电影: 1895年的电影《工厂大门》 我像是挖古董似的看完了近40部一批1895年至1910年时代的电影,片长都在十分钟左右,其实只能算是短片。 虽然画质模糊不清,但我仿佛坐着时光机回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欧洲,驾着马车的人,戴着高帽穿着长裙的女人。1895年的欧洲,就产生了早期电影,那时候的中国呢?还是清末慈禧太后的统治年代。 1895年的电影《工厂大门》、《婴儿的早餐》、《浇水园丁》。这些算是电影的雏形。看完这将近40部电影,我最喜欢的是《奇异的汽车》、《火灾》、《义犬救主记》、《打喷嚏》、《偷吃燕麦的马》。尤其是《义犬救主记》和《偷吃燕麦的马》,能把动物拍的这么生动,非常赞叹。《奇异的汽车》和《打喷嚏》是很科幻性质的,很惊讶那个年代人的丰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