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
在磺胺问世之前,西医对于炎症,尤其是对流行性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都因无特效药而感到非常棘手。1932年,德国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名为“百浪多息”的红色染料,因其中包含一些具有消毒作用的成分,所以曾被零星用于治疗丹毒等疾患。然而在实验中,它在试管内却无明显的杀菌作用,因此没有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同年,德国生物化学家格哈特·杜马克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百浪多息”对于感染溶血性链球菌的小白鼠具有很高的疗效。后来,他又用兔、狗进行试验,都获得成功。这时,他的女儿得了链球菌败血病,奄奄一息,他在焦急不安中,决定使用“百浪多息”,结果女儿得救。令人奇怪的是“百浪多息”只有在体内才能杀死链球菌,而在试管内则不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特雷富埃尔和他的同事断定,“百浪多息”一定是在体内变成了对细菌有效的另一种东西。于是他们着手对“百浪多息”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分解出“氨苯磺胺”。其实,早在1908年就有人合成过这种化合物,可惜它的医疗价值当时没有被人们发现。磺胺的名字很快在医疗界广泛传播开来。1937年制出“磺胺吡啶”,1939年制出“磺胺噻唑”,1941年制出了“磺胺嘧啶” ……这样,医生就可以在一个“人丁兴旺”的“磺胺家族”中挑选适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的药了。1939年,格哈特·杜马克被授予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Ⅱ 最早发现青霉素抗生素的是谁
青霉素的发明者是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
弗莱明于1881年出生在苏格兰的洛克菲尔德。弗莱明从伦敦圣马利亚医院医科学校毕业后,从事免疫学研究;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一名军医,研究伤口感染。他注意到许多防腐剂对人体细胞的伤害甚于对细菌的伤害,认识到需要某种有害于细菌而无害于人体细胞的物质。
战后弗莱明返回圣马利亚医院。1922年他在做实验时,发现了一种他称之为溶菌霉的物质。溶菌霉产生在体内,是粘液和眼泪的一种成分,对人体细胞无害。它能够消灭某些细菌,但不幸的是在那些对人类特别有害的细菌面前却无能为力。因此这项发现虽然独特,却不十分重要。
1928年弗莱明做出了他的伟大发现。在他的实验室里,有一个葡萄球菌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之中,受到了一种霉的污染。弗莱明注意到恰好在培养基中霉周围区域里的细菌消失了,他正确地断定这种霉在生产某种对葡萄球菌有害的物质。不久他就证明了这种物质能抑制许多其他有害细菌的生长。这种物质——他根据其生产者霉的名称(青霉菌)将其命名为青霉素——对人或动物都无毒作用。
弗莱明的结果发表于1929年,但是起初并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弗莱明指出青霉素将会有重要的用途,但是他自己无法发明一种提纯青霉素的技术,致使这种灵丹妙药十几年一直未得以使用。
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厄恩斯特·鲍里斯·钱恩和物理学家霍德华·瓦尔特·弗洛里偶然读到了弗莱明的文章,很感兴趣。钱恩负责青霉素的培养和分离、提纯、强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几千倍,弗洛里负责对动物观察试验。至此,青霉素的功效得到了证实。
在英美政府的鼓励下,医药公司进入了这个领域,很快就找到了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方法。起初,青霉素只是留给战争伤员使用,但是到1944年,英美公民在医疗中也能够使用了。1945年战争结束时,青霉素的使用已遍及全世界。
青霉素的发现对寻找其他抗菌素是一个巨大的促进,这项研究导致发明出了许多其他“神奇的药物”,但是青霉素却是用途最广的抗菌素。
青霉素不断保持领先地位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对许多有害微生物都有效。该药能有效地治疗梅毒、淋病、猩红热、白喉以及某些类型的关节炎、支气管炎、脑膜炎、血液中毒、骨骼感染、肺炎、坏疽和许多其他种疾病。
青霉素的另一个优点是使用的安全范围大。五十万单位青霉素的剂量对某些感染是有效的,但每日注射一百万单位青霉素也没有副作用。虽然有少数人对青霉素过敏,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该药为既有效又安全的理想药物。
由于青霉素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时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青霉素的出现,当时曾轰动世界。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钱恩、弗罗里于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Ⅲ 谁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抗生素的公司
抗生素不是公司发明的,最早的抗生素是著名的青霉素,是弗莱明发现的。最早批量生产的公司貌似是二战时期美国东海岸的Merck, Pfizer, and Squibb三个公司
Ⅳ 二战三大发明之一抗生素是哪国发明的
抗生素原称抗菌素。由微生物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具有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作用的化学物质。1929年英国学者弗莱明首先在抗生素中发现了青霉素。目前所用的抗生素大多数是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有些抗生素已能人工合成。由于不同种类的抗生素的化学成分不一,因此它们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也很不相同,有些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有些抑制核酸的合成,有些则抑制细胞壁的合成。由于抗生素可使95%以上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得到控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家禽、家畜、作物等病害的防治,现已成为治疗传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抗生素还应用于食品保存,如四环素应用于肉类等的保存,制霉菌素应用于柑桔等的保存。利用四环素能与肿瘤组织结合的特性,可将这种抗生素作为载体以提高抗肿瘤药物的药效。抗生素虽然能有效地防治人类的疾病,但在临床使用上还存在着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如某些地方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已达80%~90%,有些用药者对抗生素会产生过敏反应。对于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研究解决。
http://hi..com/007cn
Ⅳ 抗生素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在20世纪初,细菌感染每年夺去上千万人的生命。抗生素发现于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无意中发现一种青霉菌。青霉菌有杀死细菌的效力,但没有取得更大的进展。1939年,正在牛津工作的德国生化学家钱恩和澳大利亚病理学家弗洛里继续了弗莱明的研究。两年后制成首批青霉素,第一个采用此药的病人是个警察,他的头部、脸部、肺部受到严重的细菌感染,接受治疗仅仅5天,病情大为好转,康复之快令人惊异。不幸的是,由于没有足够的青霉素继续治疗,一个月后,这位警察还是死亡了。
科学家研制抗生素新品种,必须确保抗生素既杀死细菌,又不伤及人体组织,否则会引起腹泻、晕眩等副作用。人们尽量使抗生素只杀死某些细菌,但有些抗生素也会把一些人体所需的细菌杀死;这些细菌本来能够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一旦被消灭,病人可能受到继发感染。举例来说,青霉素往往会杀死对抗念珠菌的细菌,而念珠菌会引起鹅口疮、阴道炎、皮肤炎等病。科学家最感头痛的,是细菌会不断演化,作出适应性改变,产生抗药性。
Ⅵ 抗生素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随着对微生物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发现。1928年,英国一位叫弗莱明的科学家发现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受到青霉菌污染了的培养基及其近旁就再见不到葡萄球菌了。这显示了青霉菌分泌某种能杀灭、抑止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
经过反复试验,弗莱明和他的同事们发现这种青霉菌的分泌物能抑制许多种病原菌的生长,从它的溶液中提取的物质,能十分有效地治疗败血病和创伤。这种物质后来就被称为“青霉素”。
10多年以后,这个发现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各国的科学家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接连研究出了链霉素、土霉素等新的抗生素。时至今日,全世界已发现了4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在医学和工农业生产上有使用价值的有100多种。
近几十年来,世界上对微生物的研究发展得更快了。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大大加深了,许多曾经肆虐全球的致病微生物已受到人类牢牢的控制;微生物在工业、农业、食品及医药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多地为人类提供有用的产品。
同时,微生物也被人们用作研究生命之谜的好材料,使生命科学迅速发展,这对人类的未来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Ⅶ 最早出现的抗生素是什么
最早治疗感染症的方法纯粹是在偶然间发现的。1928年,在伦敦一家医院执勤回的医师亚历山大·弗答莱明有一天不经意地发现,容器里的细菌都死了,因为上面有一层绿色的霉。霉是一种菌体,当时已为人所知,这种绿色的霉就称为“青霉菌”(Penicillium)。
弗莱明这时忽然想到,或许可以用这种青霉菌来击退病原菌。可是,要在实验中培养分量足够的青霉菌并不容易。事实上,他总共花了10年,才大量培养出这种细菌,1944年,使用青霉菌做成的药物终于问市。这种药物称为“盘尼西林”。光是使用盘尼西林的第一年,就拯救了好几千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伤的士兵。
可是,盘尼西林并不是对所有病原菌都有效,其中尤以对结核菌最为无力。有些学者相信一定还有其他细菌可以做成药物,就继续研制新药,并在20世纪40年代终了时制成最早的结核菌特效药。由于这种药物,结核才变得能够治疗。对抗其他病原菌的药物也陆续研发出来,这些药物统称为“抗生素”。在现今时代,抗生素已成了医生不可或缺的治疗用药。
Ⅷ 抗生素是谁发明的发明于何时
抗生素以前已知的抗生素。在低浓度的微生物产生的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1929年英国学者弗莱明发现首个抗生素青霉素。目前使用的抗生素的微生物的培养基中,提取一些抗生素已能人工合成。由于不同类型的化学组合物,不同的抗生素,因此他们的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也可能不同,有些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部分抑制核酸合成,部分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因为抗生素可以使95%以上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病情得到控制,因此被广泛用于家禽,家畜,农作物和其他疾病防治,目前已成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也可用于食品保鲜的抗生素,如四环素用于保存肉类,橘子等用于保存制霉菌素。四环素可以使用肿瘤组织结合的特性,这种抗生素可以用作车辆的抗癌药物,以增强疗效。抗生素虽然可以有效地防止人类疾病,但仍有耐抗生素的细菌的问题,如某些地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上使用的已达到80%90%,和一些抗生素用药会导致过敏反应。对于这些问题,为今后的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Ⅸ 抗生素是谁制造出来的
这些能化险为夷、功不可没的抗生素正是由放线菌产生出来的。据统计,目前全世界使用的抗生素药品约有80%来自于放线菌。我们熟悉的链霉素是由一种叫灰色链丝菌的放线菌产生的,它对肺结核病非常有效。在福建省土壤中找到的龟裂链丝菌,它能产生巴龙霉素,是治疗阿米巴痢疾和肠炎的特效药。从山东济南土壤中找到一种放线菌产生创新霉素,它最适宜治疗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对烧伤病人防止致病菌感染的有小单孢菌产生的庆大霉素和由小金色放线菌产生的春雷霉素。由龟裂链丝菌产生的金霉素和四环素、委内瑞拉链丝菌产生的氯霉素以及许多链丝菌都能产生的新霉素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因为这些抗生素能抑制许多致病菌,所以又有广谱抗菌素之称。由红链丝菌产生的红霉素和在贵州土壤中分离的一种放线菌产生的万古霉素常常用来治疗其他抗生素医治无效的疾病。由放线菌产生的克念菌素、制霉菌素能抑制致病的真菌。此外,放线菌产生的抗癌抗生素也已经应用于临床。
Ⅹ 抗生素是谁发明的
提起抗生素,今天可能没有人不知道。得了肺炎,用青霉素或者其他抗生素可以很快治疗好;伤口发炎,常常也要用抗生素。的确,人类战胜疾病,特别是与致病微生物的感染,抗生素起到并且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人估计,由于抗生素的发明,全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10岁。抗生素是怎样发现和变成造福人类的药品的呢?让我们慢慢道来。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他认为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分泌到培养基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这种化学物质便是最先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和另外两位科学家经过艰苦难努力,终于把青霉素提取出来制成了制服细菌感染的特效药品。因为在战争期间,防止战伤感染的药品是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1943年,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当时还在抗日后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微生物学朱既明,也从长霉的皮鞋上分离到了青霉菌,并且用这种青霉菌制造出了青霉素。1947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曼又在放线菌中发现、并且制成了治疗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不过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毒性太大,适合作为治疗人类或牲畜传染病的药品还不到百种。后来人们发现,抗生素并不是都能抑制生物生长,有些是能够抑制寄生虫的,有的能够除,有的可以用来治疗心血管病,还有的可以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用在器官移植手术中。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把抗生素的范围扩大了,给了一个新的名称,叫做生物药物素。 半个多世纪,抗生素的确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但是,因为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些严重问题。例如不少孩子的牙齿又黄又发育不好,就称为“四环素牙”;有的患者因为长期使用链霉而丧失了听力,变成了聋子;还有的病人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把人体中有益的细菌也消灭了,于是病人对疾病的抵抗力越来越弱。更为严重的是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抵抗力也随着抗生素的频繁使用越来越强,使得许多抗生素对微生物感染已经无能为力了。所以,现在的医生在开处方时,对是否要使用抗生素是越来越谨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