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电力机车发明的意义

电力机车发明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1-07-24 20:23:39

A. 铁路是谁发明

铁路是英国乔治·史蒂芬逊发明的。

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又于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现代意义的铁路(“木”路被“铁”路代替,蒸汽机车开始使用)在英国的斯托克顿(Stockton)和达灵顿(Darlington)之间开通,最初的速度为4.5km/h,后来达到24km/h。

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此路全长30里,运行正常,搭客载货,一时营业兴盛,但未几因出了重大伤人事故,引起舆论哗然。清政府即以28万两白银高价购回,全数拆毁,用船运至海上,抛弃海底。

(1)电力机车发明的意义扩展阅读:

火车和铁路作为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成果之一,最先出现在产业革命的故乡英国。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又于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也开始出现修建铁路的议论,

一些外国商人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筑中国铁路的大规模综合计划。1865年,一个名叫杜兰德的英国资本家,在北京宣武门外修筑了一条长仅一里的铁路,试行小火车,意在劝说清政府同意外国人修筑铁路的要求和计划。有人认为,虽然这只是一条展览路,

不具备什么实用价值,且很快被清政府派兵拆毁,但这毕竟是铁路和火车这种新鲜事物最早在中国出现。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应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此路全长30里,运行正常,搭客载货,一时营业兴盛,

但未几因出了重大伤人事故,引起舆论哗然。清政府即以28万两白银高价购回,全数拆毁,用船运至海上,抛弃海底。

B. 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哪个先发明的

内燃机车是先发明的,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和起步,加上石油工业的开发版和利用,汽车成为了人们出行权的最为主要的交通工具,铁路也是一样,当时由于蒸汽机车的效率低,速度慢,不利于环保,因此蒸汽机车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那也是建立在内燃机车的发明与运用的基础之上的。最早的汽车也是利用蒸汽机的原理作为发动机的,石油工业起步后,内燃机的运用决定了汽车的发动机的改良,于是,从这以后,汽车的发动机开始以燃烧油料作为动力。全球的陆地交通工具也是以内燃机为主了,铁路也是一样,人们可以将内燃机运用与公路上,同样也可以运用于铁路运输上,于是内燃机车便产生了,电力机车是后期公路上有了电车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内燃机车还是电力机车,它们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公路上的车辆运用于铁路上。

C. 电力机车车顶电器的背景与意义

车顶东西没多少啊,我是成都机务段的,我以韶山3电力机车为例简单说一下:
I端往II端走依次装有无线电天线(这个不用解释了吧?),I端空调(这个也不用解释了吧??),避雷器(这个还是不解释了),I端受电弓---用于将接触网的电传送给机车,相当于汽车的油泵及到发动机的油管。目前成都机务段常见的有TSG1-600/25型受电弓,DSA-200型和DSA-300型,工作参数都差不多,工作电压19-29KV,TSG1-600/25型受电弓的工作电流是620A,DSA-200型和DSA-300型都是1000A),车顶中间位置是主断路器---相当于家里常见的空气开关,SS3型电力机车上采用的是TDZ1-200/25型空气断路器[T-铁路机车用;D-断路器;Z-主;1-设计序号;200-额定分断容量(MV·A);25-额定电压(kV)]。有些车装有高压电压互感器、高压电流互感器,但我们段没有启用两个设备,再往前走就是II端的受电弓,II端空调。

D. 什么是制动,其在电力机车运行中的意义

机车的制动原理有很多种
最基础的叫做空气制动。你在机车上看到一个罐子叫“总风缸”那个就是贮存压缩空气用的(铁路上把压缩空气叫做“风”),列车运行时候,需要用压缩空气将制动系统松开(也就是所谓的“缓解”),这样列车才能走,一旦制动系统没有了压缩空气的供应失去了压力,弹簧系统就会将制动器紧紧压在车轮上,将列车停下。这是不管什么类型的列车都要用的
在电力机车和某些电传动内燃机车上,可以采用电制动,因为这种机车最后是要依靠牵引电机来驱动车轮的,所以在制动的时候,将电机线反接,牵引电机就会变成发电机,用多余的动能发出电能,然后这部分电能要么通过巨大电阻转换成热能消耗掉(电阻制动,直流车常用),或经整流以后回馈牵引电网供给同一电网内的其他列车使用,能节省总体的电力消耗(再生制动,一般用在交流车上)

E. 转向架对电力机车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转向架是铁道机车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车车辆沿轨道走行就靠走行部(转向架)

F. 电力机车,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磁悬浮列车,分别都是谁发明的

蒸汽机车---英国人史蒂芬孙
内燃机车---德国的卡尔 。本茨
电力版机车--德国工程师西门子与技师权哈卢施卡联营创立电机公司,发明强力发电机,制成世界上第一列电力机车

磁悬浮列车---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目前只有德国和日本技术最领先,日本有大量投入使用,中国

G. 电力火车的发明者是谁

你好,是德国人,哪一个就不知道了,网上没有。 1879年出世的世界第一台电力机车,是利用两条铁轨之间的第三条轨将电力引进机车里的。这种供电方式适合于电压和功率都比较低的情况。
随着电力机车的发展,要使它跑得快,运载量大,就得提高电力机车供电系统的电压和功率,因而需要使用高压输电线和变电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再使用设在地面上的第三条轨供电的方式了,因为这既不安全,又给使用带来不便。
1881年,德国试验成功一种适合以高压输电线供电的电力机车新的供电系统,叫做“架空接触导线”供电系统,也就是将电力机车的供电线路由地面转向空中。实际上,这种供电系统和现在城市中的有轨电车相似,在车顶上装着一条“长辫子”。它与以前使用蓄电池的电动机车的主要不同在于,它自身不带电源,由电厂供电,所以机车的结构比较简单,但需要一套供电设备。
这种装有“长辫子”的火车,依靠装在车顶上的受电弓子把电力从架在空中的电线上引到机车里。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是高达110千伏的三相交流电,必须经过牵引变电所变成25千伏的单相交流电,方能供机车使用。因此,在电力机车行驶的铁道沿线上,每隔50公里左右设一个牵引变电所。变电所的电又被送到邻近的沿线接触网上,通过机车上的受电弓将交流电引到机车的整流器上,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使直流电动机旋转,再经过一套传动装置,带动车轮转动,机车就会跑动起来。
电力机车虽然问世较早,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大量普遍地使用起来,已成为铁路机车家族中的佼佼者。
人们将电力机车称为神通广大的“火车头”,就是因为它比蒸汽机车有着以下独特的优点:
一是它的马力大,拉得多、跑得快、爬坡的劲头足。例如,我国在 50年代末期修筑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 (鸡)成(都)铁路,就充分发挥了电力机车的优越性。从宝鸡到成都,第一道关口就是要翻越气势雄伟的秦岭。过去用3台蒸汽机车拉一列950吨货车上秦岭时,像老牛拉车每小时才行走18公里。蒸汽机车下坡时是靠闸瓦制动的,而闸瓦因摩擦就会变热,如果不及时冷却就难以将机车制动住。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蒸汽机车的下坡速度比爬还慢,有时甚至走走停停,以便使受热的闸瓦有足够的时间冷却。后来用3台电力机车取代同样数量的蒸汽机车,就能拉着2400吨的货物,以时速50公里快速上坡,比蒸汽机车在运货量和速度上都提高了近两倍。电力机车下坡时,采用电阻制动,使列车能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下坡,既快速又安全。
二是电力机车用的是“干净”的电能,它不冒黑烟、扬灰渣,因而不会污染环境。即便是通过几公里长的隧道,旅客也不必担心浓烟和废气熏人,也不会被讨厌的煤灰渣迷住眼睛或弄脏衣服。机车驾驶人员也能在宽敞明亮的司机室进行操作。
三是电力机车操作简便,出车前的准备时间短,不像蒸汽机车那样,既要装煤,又要加水,也不像内燃机车需要加油。无论是在缺水的沙漠地带,或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冷地区,只要有电力供应,电力机车就能牵引列车昼夜行驶。
四是电力机车使用的是电能,既可由煤炭、石油来发电,也可由水力、核能、天然气、地热、太阳能等发电,能量来源比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丰富,而且效率高。蒸汽机车的热效率只有 7%;内燃机车的热效率较高,也仅为28%;而采用火力发电的电力机车,其效率可达30%,若以水力发电时,热效率高达60%~70%。
本世纪50年代,由于石油得到大量开采,价格低廉,所以世界各国郡在研制和使用内燃机车,而把电子机车放在次要地位。但是,在石油生产国提高石油价格,发生了世界性的石油危机之后,人们又把注意力转向了电力机车,从而促进了电力机车的迅速发展。
当时欧洲各国的电力机车的发展较快,如瑞士、荷兰等国研制的电力机车和供城市交通使用的有轨电车。日本制成了一种交直流两用电力机车,使用更为方便。
我国对电力机车使用很重视,除了建成宝成路电气化线路外,又修建了多条电气化线路,大大提高了机车的运载量。与此同时,我国还研制成了“韶山”型电力机车,也投入使用。
电力机车除了在铁路和城市地面交通(即有轨电车)使用外,还多用于城市中地铁,如意大利米兰市地铁、我国北京地铁用的电力机车等。现在的北京地铁电力机车上的“长辫子”已经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它是将“长辫子”从车顶上移到铁轨旁边的路基上。这样,架设和检修都很方便,但路轨附近有触电的危险,所以严禁乘客跳下站台,以保证人身安全。
目前,有的国家已制成了具有万匹马力的电力机车,使火车的速度超过了每小时200公里。还有的在研制14000马力的大功率电力机车,将会使火车的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看来,电力机车将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H. 电力铁路是谁发明的

电力机车的发明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与技师哈卢施卡联营创立电机公司,发明强力发电机,制成世界上第一列电力机车。第二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震惊了许多人。1879年,在柏林的工商业博览会上,这辆世界最早的电力火车公开试运行。列车用电动机牵引,由带电铁轨输送电流,功率为3马力,一次可运旅客18人,时速7公里。两年之后1881年,柏林郊外铺设了规模虽小,但为世界最初营业用的电车路线。同时德国又试验成功驾空接触导线供电系统,使电力机车的供电线路由地面转向空中,机车的电压和功率都大大提高。

1895年,在美国的巴尔的摩一俄亥铁路线上首次出现了长途电力机车。机车重96吨,1080马力,采用550V直流供电。

1901年,西门子、哈卢施卡电机公司制造的电力机车在柏林附近创造了时速160公里的记录。

与此同时,1880年,美国爱迪生也进行了电车的实验。

电力机车由于速度快、爬坡能力强、牵引力大、不污染空气,因此发展很快。地下铁路也随着电车的出现而得以发展。

I. 电力机车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都诞生于19世纪末,内燃机车的工作原理是:让柴油或煤气燃料在汽缸里燃烧,利用燃烧时产生的温度高和压力大的气体去推动活塞,带动车轮前进。而电力机车则利用电力,通过电动机使车轮转动起来。

与蒸汽机车相比,这两种机车先进多了。内燃机可把燃料的28%用于驱动车轮,这比蒸汽机只用上7%的燃料高出3倍。加足了油和少量水,一口气可以跑上一千多千米。虽然内燃机车本身的造价是相同马力的蒸汽机车的3倍,可运行费用仅是蒸汽机车的40%左右,而且铁路沿线的辅助设施较少,所以总的维修费用也较低。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几乎都采用柴油机车,并且大部分是由柴油机发动力驱动发电机,用产生的电力再驱动电动机使火车行驶。采用这种传动方式的机车,叫做电传动柴油机车。在英国,伦敦至爱丁堡之间行驶的电动机车德丁克号,牵引1500吨的列车时速可达160千米以上。世界上柴油机车的先锋是德国,早在1937年,飞行汉堡号就已达到时速187千米的高速。在日本,由于石油靠进口,柴油机车数量并不多。在我国,内燃机车已成为铁路运输的主力。

柴油机是由德国人鲁道夫·狄塞尔发明的,他曾到美国推销他发明的柴油机,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一名叫兰普的技术人员,试用德国人的柴油机组装了一台电传动的内燃机车。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柴油机做动力的机车,是内燃机车电传动原理的第一次应用,是现代内燃机的鼻祖。内燃机车虽然有不少优点,但目前内燃机的单机功率还不如电力机车的电机功率大。如果铁路要翻山越岭,有些路段坡度较大,这时内燃机车就有些“力不从心”,要改用电力机车了。

电力机车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种,机车内装有电动机,利用电力使车轮转动起来。它的机械构造比内燃机车简单,购买、保养的价格都较低,而且功率大。电力机车的工作效率高,没有污染。在电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例如日本,电力机车就占绝对优势。用煤做一次能源,进行火力发电,有30%的热能可以转变为电能,而电力输送及电机工作的效率都很高,所以电力机车的能源利用率高,远远大于蒸汽机车的利用率,因此,应用电力机车可以节约能源。

电气化铁路的建设要设置变电所、电网,这些设备要花很多钱。尽管如此,发展电气化铁路仍是世界铁路发展的主导潮流。

近些年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发明被应用到铁路机车的改进与革新上,一批新型机车相继涌现出来。

早在1966年10月,法国就率先将飞机发动机应用到铁路机车上,并取得了成功,从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辆燃汽轮机机车。1967年,法国又研制出了第一辆功率为1380千瓦的TGS燃气轮机机车,它功率大,在高寒、干旱地区使用这种机车十分适合。

除了改进动力系统外,科学工作者们还从其他的角度另辟蹊径,研制新型火车。如气垫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就是代表之作。一般机车是利用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力来牵引列车的,当速度超过某一值时,再提速度就很困难。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就研究了气垫和磁悬浮列车的可行性,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外又出现了摆动式列车以保证高速时乘坐舒适。

J. 蒸汽机的发明的意义

蒸汽机的发明的意义是推动了机械工业甚至社会的发展。

蒸汽机有很大的历史作用,它曾推动了机械工业甚至社会的发展,解决了大机器生产中最关键的问题,推动了交通运输空前的进步。

随着它的发展而建立的热力学和机构学为汽轮机和内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汽轮机继承了蒸汽机以蒸汽为工质的特点,和采用凝汽器以降低排汽压力的优点,摒弃了往复运动和间断进汽的缺点。

内燃机继承了蒸汽机的基本结构和传动形式,采用了将燃油直接输入汽缸内燃烧的方式,形成了热效率高得多的热力循环。

同时,蒸汽机所采用的汽缸、活塞、飞轮、飞锤调速器,阀门和密封件等,均是构成多种现代机械的基本元件。

(10)电力机车发明的意义扩展阅读:

现代蒸汽机的最大的优点是它几乎可以利用所有的燃料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不像内燃机那样,它对其燃料不挑剔。此外没有蒸汽机的话原子能无法被使用。

原子反应堆即不直接产生机械能,又不直接产生电能,原子反应堆实际上只是加热水,这个水被沸腾后的蒸汽通过蒸汽机来转化为有用的功。

蒸汽不一定需要通过燃烧来产生,比如使用太阳能聚热器也可以产生蒸汽推动蒸汽机。另一种有类似优点的小巧的外燃机是斯特林发动机。其缺点是它在许多情况下难以运行。

尤其在高山上蒸汽机机车的优点显著,因为它们也可以在比较低的气压下运行。当南美洲将用柴油电力机车取代它们的蒸汽机车后这一点就被发现了。

在高山上他们不得不放弃使用功率比较高的柴油机车,取而代之的还是功率虽然不如柴油机车但不受海拔限制的蒸汽机车。

阅读全文

与电力机车发明的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