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为何发明筷子

为何发明筷子

发布时间:2021-07-24 17:55:19

Ⅰ 筷子什么时候发明

关于筷子的发明,有很多不同的传说。以下仅供参考:
筷子是中华民族发明的进食工具专。据考古资料证明,在远古属时代,先民已懂得用树枝和竹枝夹取食物。关於筷子的起源,中国东北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大禹为治好水患,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就连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躭误一分一秒。有一次,大禹在野外煮肉吃,陶锅的肉很烫手,无法立刻用手抓食,他不想浪费时间,便砍下两根树枝,把肉夹出来吃。久而久之,大禹练成了用树枝夹取食物的本领,他的部下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也不会把双手弄脏,於是纷纷仿效,这样就产生了用筷子吃饭的习俗。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1961年云南祥云大波那铜棺木出土3根圆铜筷,经碳14测定为公元前495年左右春秋中晚期文物

Ⅱ 为什么会发明筷子

开始我们祖先用鼎煮食,有成语;钟鸣鼎食因为鼎太大了(用的起鼎的一般是贵族,大多是肉类)太深了,就要用东西夹出来,这样箸,筷子的前身就出现了,在西汉的时候才慢慢的叫筷子,并且变的小巧,材质也不是铜质的了

Ⅲ 中国人为什么发明筷子

筷子长,能夹到远处的菜 据说,世界上共有三种吃东西的方式,直接用手拿东西吃的占百分之四十,用刀叉的占百分之三十,还有百分之三十则用筷子。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命名用筷子,不过最初并不叫“筷”。据古文献记载,那时人们把筷子称为“箸”或“夹(上加竹旁)”。在公元六、七世纪时,筷子也被称为“筋”。“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文献记载说,中国东部江南一带的人认为“箸”和“住”的发音是一样的,在江边行船的人很忌讳“停住”,就取反意叫“箸”为“快”。到公元10世纪的宋朝,人们又在“快”上加了“竹”头,因为筷子大都用竹子做成的缘故。于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件食具就有了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名字“筷”。 筷子是如何发明的呢?有人推测,远古人烤东西吃时,随手折两根树枝或竹枝,用来夹着吃,这样既不烫手,又能趁热吃到美味,于是就演变成了筷子。筷子的结构极为简单。从形状来说,是两根小细棍,中国的筷子是上粗下细,上方下贺,这种造型的优点是拿起来方便,不容易滑,也不容易转动放在桌子上不会滚,夹菜入口的一端光滑圆润不会伤着唇吞。筷子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将筷子做成圆锥形,这是因为日本多食生冷食物,如生鱼片之类,用这种筷子更方便。

Ⅳ 筷子究竟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呢

没有定论,但是大多认为是在中国。
筷子起源
东亚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地区。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筷子是亚洲的人类缓慢演化过程中的产物并不是由某个人所发明。
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
我国是筷箸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古籍《韩非子·喻老》载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但却从象牙筷所引起的宫廷事件中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公元前1144年前后也就是说我国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也有人怀疑古籍“纣为象箸”的记载他们认为河南河北等地根本无象何来牙箸据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有“象”字还有“茯象”和“来象”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中也有“商人服象”之句。据《本味篇》载“旌象之约”就是说象鼻也是一种美食。由此可知殷商时代中原野象成群。正因商代有象群遭到围猎才有“纣为象箸”的可能。
姜子牙与筷子
这一传说流传于我市的孟州等地《怀庆府志》卷23《人物·流寓》引《史记》载“吕望注姜子牙也称姜太公本名叫姜尚从其封姓也叫吕尚号为太公望因此史籍中又称其为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饭于孟津。昔之孟津今之孟县。”由此可知姜子牙在出山之前主要就是在淇县至孟县这一带隐居。
传说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一件也不会干所以十分穷困。他老婆实在无法跟他过苦日子就想将他害死另嫁他人。
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你饿了吧我给你烧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确实饿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飞来一只鸟啄了他一口。他疼得“阿呀”一声肉没吃成忙去赶鸟。当他第二次去拿肉时鸟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鸟为什么两次啄我难道这肉我吃不得为了试鸟他第三次去抓肉这时鸟又来啄他。姜子牙知道这是一只神鸟于是装着赶鸟一直追出门去直追到一个无人的山坡上。神鸟栖在一枝丝竹上并呢喃鸣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脚下……” 姜子牙听了神鸟的指点忙摘了两根细丝竹回到家中。这时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于是将两根丝竹伸进碗中夹肉突然看见丝竹咝咝地冒出一股股青烟。姜子牙假装不知放毒之事对老婆说“肉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说着姜子牙夹起肉就向老婆嘴里送。老婆脸都吓白了忙逃出门去。
姜子牙明白这丝竹是神鸟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验出来从此每餐都用两根丝竹进餐。此事传出后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邻也纷纷学着用竹枝吃饭。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用筷吃饭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这个传说显然是崇拜姜子牙的产物与史料记载也不符。而且据说姜子牙没有妻子。
殷纣王时代已出现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纣王是同时代的人既然纣王已经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丝竹筷也就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了。不过有一点却是真实的那就是商代民间以竹为筷。
妲己与筷子
这个传说流传于我市的温县、博爱及其山阳区的恩村一带。妲己是冀州侯苏护之女苏护是温县人其内都在今博爱县境内。苏护送妲己到朝歌去途经恩村注古为恩州驿住宿。直到现在在恩村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故事。今恩村一街东南的瓮涧河西侧曾有一大土冢叫“妲己冢”或“狐仙冢”当地人叫“冢古堆”。
传说商纣正喜怒无常吃饭时不是说鱼肉不鲜就是说鸡汤太烫有时又说菜肴冰凉不能入口。结果很多厨师成了他的刀下之鬼。宠妃妲己也知道他难以侍奉所以每次摆酒设宴她都要事先尝一尝免得纣王咸淡不可口又要发怒。
有一次妲己尝到有几碗佳肴太烫可是调换己来不及了因为纣王已来到餐桌前。妲己为讨得纣王的欢心急中生智忙取下头上长长玉簪将莱夹起来吹了又吹等菜凉了一些再送入纣王口中。纣王是荒淫无耻之徒他认为由妲己夹菜喂饭是件享乐之事于是天天要妲己如此。妲己即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根长玉簪夹菜这就是玉筷的雏形。以后这种夹菜的方式传到了民间便产生了筷子。
这则传说不像第一个传说充满着神话色彩而比较贴近生活有某些现实意义但依然富于传奇性也与史实不符。考古学家在安阳侯家庄1005号殷商墓中发掘出的钢箸筷经考证其年代早于殷纣末期的纣王时代显然筷子既不是纣王发明也非妲己创造应是更早的产物。
中国用箸第一人
我国有一则民间传说相传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都在野外进餐有时时间紧迫等兽肉刚烧开锅就急欲进食然后开拔赶路。但汤水沸滚无法下手就折树枝夹肉或粉粢米饭食之这就是筷箸最初的雏形。传说虽非正史但因熟食烫手筷箸因运而生这是合乎人类生活发展规律的。
《礼记》郑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这是把谷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火中烤熟。有专家认为这种烤食法也推动了箸之形成。当先民把包好涂泥的谷粒置火灰中烤时为使其受熟均匀不断用树枝拨动我们聪明祖先也就是在拨动原始爆米花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天长日久筷箸的雏形也渐渐地在先民手中出现。
这当然是推测因为新石器时代末期进入到夏禹时代还没有文字当时无法记录箸之发明过程但饮食专家的这些推测是不无科学道理的。
《韩非子·喻老》称筷为“箸”这再次佐证筷最初是以木竹为材质。因北方多木而南方多竹我们祖先便就地取材故竹木是我国最原始的箸之原料。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者声”古人云“箸为挟提”而挟从木这又一次旁证先民最早以细树杆或竹为挟食工具。不过用树枝、细竹从陶锅中挟取烫食到箸之形成这是一个数百年甚至更远的漫长时间。
人类的历史是进化的历史随著饮食烹调方法改进其饮食器具也随之不断发展。原始社会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进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烧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从羹中捞取菜肉用餐匙极不方便而以箸挟取菜叶食之却得心应手所以《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郑玄注“挟犹箸也。”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羹为副主流食羹用匙极不方便以手来抓滚烫稀薄的羹更是不可能的于是箸便成了最理想的餐具。
总而言之箸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了匕匙。当历史推进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发展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单以匕匙进食已不能适应烹饪的进化箸也就顺乎潮流而出现。不过四千年前的夏代箸还处于雏形后又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演化至商汤时代也就渐渐形成比虎口长一些的两根长短相同的小棍棍。继而发展到商代末期纣为满足于自己君王奢侈的高贵生活需要而下令猎象锯牙而制成象箸。
因箸的诞生史无记载现在只能根据一些专家的种种推论和旁证来追溯占箸的产生但我们认为箸的如此出现是历史推衍的必然结果。

Ⅳ 中国的筷子是谁发明的

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2-24厘米左右。筷子有很多工艺品,在设计方面融入了更多的传统工艺,从而也成为人们收藏的选择,并且也很受外籍人士的喜爱。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

(5)为何发明筷子扩展阅读

筷子,发源于中国,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的餐具。《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国君,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筷子是由中国人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当今社会,筷子的称呼已习以为常,但专家学者在书法、诗词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称筷子为箸或筯,并没有如《推蓬寤语》所言“忘其始也”。

Ⅵ 为什么要发明筷子

这是人类历史的一种艺术!

Ⅶ 筷子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

人类在没有学会使用火之前,进食时,是直接用手。中国早期先民在学会了用火之后,每天都可以吃熟食了,但熟食太烫,于是,聪明的中国先民就顺手折取两根树枝做为工具,来夹取熟食,这样,世界上第一双筷子就发明出来了,这一发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此,奠定了中国人(还有汉字文化圈的东亚人)用筷子做为进食工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在人类的所有的发明中,可以说,筷子是最简单的发明。然而,筷子又是非常不简单的发明。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筷子具有简单、环保的特性,筷子是汉民族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中国人进餐所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项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李政道论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民族时说:“中国人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

Ⅷ 筷子怎么发明的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的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凡是使用过筷子者,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可是它是何人发明?何时创造诞生?现在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堂堂中华古国,都找不到记载这一对人类文明做出伟大贡献的点滴文字资料,也许是我们的先民当时缺少文字,或是记录筷子的书籍佚失殆尽?总之,回答这个悬案的只有“史无记载”4个字。当然,研究筷箸文化,也不是找不到任何旁证材料。笔者曾先后收集到3个有关筷子起源的传说。

筷子的起源

1.姜子牙与筷子

这一传说流传于四川等地,说的是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一件也不会干,所以十分穷困。他老婆实在无法跟他过苦日子,就想将他害死另嫁他人。

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你饿了吧?我给你烧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确实饿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飞来一只鸟,啄了他一口。他疼得“阿呀”一声,肉没吃成,忙去赶鸟。当他第二次去拿肉时,鸟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鸟为什么两次啄我,难道这肉我吃不得?为了试鸟,他第三次去抓肉,这时鸟又来啄他。姜子牙知道这是一只神鸟,于是装着赶鸟一直追出门去,直追到一个无人的山坡上。神鸟栖在一枝丝竹上,并呢喃鸣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脚下…。”姜子牙听了神鸟的指点,忙摘了两根细丝竹回到家中。这时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于是将两根丝竹伸进碗中夹肉,突然看见丝竹咝咝地冒出一股股青烟。姜子牙假装不知放毒之事,对老婆说:“肉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说着,姜子牙夹起肉就向老婆嘴里送。老婆脸都吓白了,忙逃出门去。

姜子牙明白这丝竹是神鸟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验出来,从此每餐都用两根丝竹进餐。此事传出后,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邻也纷纷学着用竹枝吃饭。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用筷吃饭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这个传说显然是崇拜姜子牙的产物,与史料记载也不符。殷纣王时代已出现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纣王是同时代的人,既然纣王已经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丝竹筷也就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了。不过有一点却是真实的,那就是商代南方以竹为筷。

2.妲已与筷子

这个传说流传于江苏一带。说的是商纣正喜怒无常,吃饭时不是说鱼肉不鲜,就是说鸡汤太烫,有时又说菜肴冰凉不能入口。结果,很多厨师成了他的刀下之鬼。宠妃妲已也知道他难以侍奉,所以每次摆酒设宴,她都要事先尝一尝,免得纣王咸淡不可口又要发怒。有一次,妲已尝到有几碗佳肴太烫,可是调换己来不及了,因为纣王已来到餐桌前。妲已为讨得纣王的欢心,急中生智,忙取下头上长长玉簪将莱夹起来,吹了又吹,等菜凉了一些再送入纣王口中。纣王是荒淫无耻之徒,他认为由妲已夹菜喂饭是件享乐之事,于是天天要妲已如此。妲已即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根长玉簪夹菜,这就是玉筷的雏形。以后这种夹菜的方式传到了民间,便产生了筷子。

这则传说,不像第一个传说充满着神话色彩,而比较贴近生活,有某些现实意义,但依然富于传奇性,也与史实不符。考古学家在安阳侯家庄1005号殷商墓中发掘出的钢箸(筷),经考证其年代早于殷纣末期的纣王时代,显然,筷子既不是纣王发明,也非妲已创造,应是更早的产物。

3.大禹与筷子

这个传说流传于东北地区。说的是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舜命禹去治理水患。大禹受命后,发誓要为民清除洪水之患,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日日夜夜和凶水恶浪搏斗,别说休息,就是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耽误一分一秒。

有一次,大禹乘船来到一个岛上,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他要赶在洪峰前面而治水,所以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吃了起来。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这样可省出时间来制服洪水。如此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夹取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虽然“传说”主要是通过某种历史素材来表现人民郡众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看法和感情,而不是严格地再现历史事件本身,但大禹在治水中偶然产生使用筷箸的最初过程,使当今的人们相信这是真实的情形。它比姜子牙和妲已制筷传说显得更纯朴和具有真实感,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促成筷子诞生,最主要的契机应是熟食烫手。上古时代,因无金属器具,再因兽骨较短、极脆、加工不易,于是先民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当年处于荒野的环境中,人类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过于树木、竹枝。正因如此,小棍、细竹经过先民烤物时的拨弄,急取烫食时的捞夹。蒸煮谷黍时的搅拌等,筷子的雏形逐渐出现。这是人类在特殊环境下的必然发展规律。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研究.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即使经过4000余年的发展,其原始性依然无法改变。

阅读全文

与为何发明筷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