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喷火小发明

喷火小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24 12:11:29

㈠ 二战的喷火坦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促进了武器装备的更新发展。在二战中有很多新型装备被研发出来,例如突击步枪、导弹、原子弹等等。喷火坦克也是在二战中出现了一种新型装备,最早的喷火坦克是意大利人发明的。提到二战中的意大利军队,很多人都要忍不住要笑出声来,二战中的意大利军队打仗水平三流,逃跑水平二流,投降水平一流。在实战中德国的这些坦克大部分被摧毁在了冲锋的路上,只有少数侥幸冲到了敌方的阵地上。因为表现不佳,喷火坦克最终没能成为德国军队的主要装备,假如希特勒真的一门心思的去建造喷火坦克,二战恐怕能够提前一年就结束了。看到德国拥有喷火坦克之后,苏联人也没能耐得住性子,苏联在二战后期生产了大量喷火坦克。在苏德战场上这些喷火坦克同样没能发挥出来作用,但是在苏联攻击日本关东军的时候,这些喷火坦克却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

日本关东军最擅长的作战方式就是挖地道修碉堡,而喷火坦克刚好是地道和碉堡的克星,躲藏在坚固工事中的日本侵略者,往往被喷火坦克烧的体无完肤。喷火坦克作为二战的一种非主流装备,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现在的喷火坦克射程能够超过200米,主要用途是用来清扫雷区,在各国都不是主战装备。

㈡ 喷火器的使用历史

公元763年,希腊人就发明了一种称为 “希腊之火”的纵火剂,并首次应用于实战。第二年拜占庭帝国的海军中舰船上安装长铜管喷射 “希腊之火”,消灭了撒拉逊人的舰队,后来,在717年阿拉伯军队围攻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时,拜占庭军队使用了一种被后人叫作 “拜占庭液火喷射器”的喷火兵器,在击退阿拉伯人的进攻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史料中关于喷火武器的最早记载,便不论是”希腊之火”还是 “拜占庭粹火喷射器”,都没有留下关于燃烧剂成分和喷火装置的详细资料。
第一支现代喷火器是由德国人R·菲德勒于1900年发明的。现代喷火器主要由油瓶、压缩装置、输油管、点火装置和喷火枪组成。菲德勒的发明原本是作为一种演习器材而设计的,后来德国军方认为 该发明有实战意义。但菲德勒的喷火器过于笨重,携带不便,射程太近,威力也不够大,所以对其进行了多次改进。1912年,德军装备了携带式喷火器,并成立了由48名专职消防兵组成的喷火分队。这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装备部队的喷火器,也是世界上第一支喷火兵分队。
1915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二年,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德军和英军在比利时的伊普尔相对峙,双方士兵隐蔽在相距很近的战壕里。在经过多日的沉寂之后,2月26日清晨,突然从德军战壕里吐出无数条火龙飞向英军阵地,英军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火攻吓得惊惶失措,纷纷四散逃命。虽然士兵伤亡不大,但丢掉了阵地。
首次使用喷火器成功后,德军又多次用它作战,取得一定战果。这对德国的交战国英、法、俄等国震动很大,于是也开始研制喷火器。其实,早在1898年,俄国工程师基格尔就曾向俄国陆军提出了一种轻型、携带式喷火器的设计图,但军方上层人物以 “不现实”为由而拒绝了,这致使德国抢先研制出喷火器,并在战争中给英、法、俄等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使用的喷火器,用的是石油产品的混合油液,射程仅10余米,并且比较笨重。一次大战后,意大利首先研制出了车载式喷火器,并在1935年入侵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时首次使用。1942年,美国哈佛大学发明了凝固汽油,使喷火器的射程成倍增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岛屿夺战中,美军使用新型喷火器对付隐藏在坑道、洞穴、地堡内的日本兵,取得了很大战果。

㈢ 如何做一个掌上喷火器,讲讲大概原理就好了

火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通常是空气中的氧气和某种燃料,例如,汽油、木柴、煤炭)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的。这种反应在炽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通常是由另一个火焰或火花引起的。只要有燃料可供燃烧,火自身的热量就足以使化学反应继续下去。

喷火器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发射正在燃烧的燃料而使火势蔓延开来。最早的喷火器大约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它们是一些装有正在燃烧的固体物质(如硫磺或煤)的长管。这些武器的工作原理和喷枪一样:士兵在长管的一端鼓风,驱动燃烧物飞向敌人。
到7世纪,一种更精密的喷火器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在这个时代,拜占庭帝国将“希腊之火”纳入了自己的军械库。“希腊之火”可能是液体石油、硫磺、生石灰和其他物质构成的一种混合物。不管其成分究竟是什么,它都是一种高度易燃的油基流体。

“希腊之火”的早期应用(10世纪拜占廷手稿)

在战斗中,拜占庭军队将这种物质通过窄铜管从大的储存池中抽出。这些铜管将受压液体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流体,就像软管和喷嘴将水汇聚为一股狭窄的喷射流一样。士兵在铜管的一端点燃引信,以便在液流射出时将其点燃。液流就会带着火焰喷出数米。
拜占廷军队沿君士坦丁堡城墙以及在船首安放这些武器。因为可燃物是油基的,所以在落水后仍可以继续燃烧,从而使其成为海战中特别有效的武器。
起初,拜占廷军队的敌人被这种可怕的武器迷惑了,但没过多久,其他军队也开始模仿这种技术。中国人运用自己的先进技术把这种武器推向了新的高度。拜占廷人用的是一种非常基本的泵,就像那种用来从地下井中抽水的泵一样。这种泵只能在下冲程中压出液体,所以拜占庭喷火器只能在短时间内喷火。而中国人则发明了一种更先进的泵——双动吹风器。双动吹风器用一个绕轴旋转踏板来驱动两个增压室。当踏板下压一个增压室(下行冲程)时,会抬升另一个增压室(上升冲程)。这样,泵就能不断压出液体,从而产生不间断的燃料流(进而不断地喷火)。
这种武器投入使用后不久,另一种烟火技术便使其相形见绌了,这就是火药。在接下来的一千年中,火药使战争世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而喷火器多少便有些落伍了。
但喷射器最终还是以一种经过改良的形式重新进入了世界军械库,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对此加
以讨论。

㈣ 怎么造成排气管喷火的效果

回火的话会引起爆炸的···
车子尾排喷火有几种情况。

第一种、在赛车比赛中,过弯必然要减速。但是Turbo车在收油以后,发动机转速下降,排气变小,便会带不动turbine,turbine的转速下降;待出弯加速时,重新给油,才能在此推动turbine运转增压,但是turbine的迟滞便会非常明显,是赛车的加速性能降低。于是有的车厂发明了“偏时点火”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改动行车电脑,在入弯收油时,依然向汽缸内喷入燃油,但并不点火,使汽油保持雾状,然后进入排气系统,当雾状油气混合气体进入高温的排气管,就会引爆,气体瞬间膨胀,带动turbine,这样可以保持turbine的高转速,待重新加油出弯时,迟滞便极小了。这种喷火只有在车子减速时才会发生。

第二种、由于一部分改装车,采用直排,排气系统较短,再加上为了加大马力,往往会加大喷油量。发动机转速很高时,较浓的油气未能完全在汽缸内燃烧殆尽,就被排出发动机,便会在排出发动机之后继续爆炸燃烧,这种情况便可在排气管看到火苗。

第三种、这种就是纯粹为了视觉冲击了,在排气管中间放一个汽油喷嘴和点燃装置,还能通过车厢内的控制器去控制,于是只要一按钮,就在引擎怠速的时候也能在排气管喷出一到两米长的火焰

㈤ 那种会喷火的武器叫什么名字啊

现代的火焰喷射器

现代意义上的火焰喷射器,其发明者被公认为德国人理查德.费德勒,他于一九○一年造出了一个火焰喷射器样品供德军评估。费德勒的装置已经基本上具备了现代火焰喷射器的一切特征,该装置为人力携带,配有一个周长为1.2米的筒形容器,容器内部水平分为两部分,下半部为压缩空气瓶,上半部为燃烧剂瓶。当射手压下燃料筒上的节流阀手柄时,压缩空气将液体燃烧剂经一个橡皮管从钢质的发射管口喷出,发射管口有一个简单的点火装置,液体燃烧剂被点燃后,形成一束蘑菇状的火球喷向目标。这个装备的射程是十八米,能够持续喷射两分钟,但点火信管是一次性使用的,每次发射都必须换用新的。费德勒的装置直到十年后,也就是一九一一年才被德国军方采纳,德军组建了一个有十二个连的特别团,装备了现代历史上第一种火焰喷射器。不过,过了四年火焰喷射器才在战场上显示了它骇人的威力。

[编辑本段]战争运用

一九一五年二月,法国人在凡尔登率先尝到了德国人的烈焰,两个月后,一九一五年七月三十日,英国人在弗兰德地区霍格〔Hooge〕的战壕里也尝到了这种混合着汽油、橡胶和硫磺的地狱之火的味道,两天的战斗中,英军共损失了三十一名军官和七百五十一名士兵。霍格战斗结束后,火焰喷射器巨大的近距离杀伤力也第一次被写进了作战报告。吃了苦头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也开始研制自己的火焰喷射器,法国人比较现实,他们的设计基本上仿造德国人的,并在一九一七~一九一八年间投入了使用。而英国人则过于异想天开,他们造的火焰喷射器是重达两吨的庞然大物。在索姆河地区,英国人部署了四门这种怪物,固定安装于距德军前沿五十五米的防御工事内,其前方就是双方对峙的无人区。这四台大型火焰喷射器为索姆河战役专用,射程八十米,用于在步兵冲锋前清扫德军的第一道防线。一九一七年七月一日,索姆河战役一打响,德军的反击炮火就摧毁了这四门火焰喷射器中的两门,另两门在拿下德军第一道防线后也失去了作用。德军在霍格取得了成功之后,更加重视火焰喷射器的作用。他们将火焰喷射器兵编成六人小组,每组三具火焰喷射器,分散配置在整个前沿,主要任务是当德军发动攻势时清扫协约国军队的前沿防线。一九一七年,德军对装备的火焰喷射器进行了改良,减轻了重量,并使用可多次点火的信管,使得火焰喷射器的机动性和射击频率大大增高。尽管如此,由于英法联军对德军火焰喷射器已有了警觉,当德军的火焰喷射器手设计时,英法联军便集中火力向其射击,一旦俘虏德军火焰喷射器手,立刻就地枪决。再加上这种武器无法提供远距离宽正面的持续火力,这种优秀的战壕战武器再也没有发挥象在霍格战役中那样的决定性作用。整个一战中,德军一共进行了超过六百五十次的火焰喷射器进攻,而英法联军的同类攻势几乎为零。的确,火焰喷射器在这次战争中给双方带来的伤亡远比不上机关枪和重炮,但在近乎肉搏的战壕战中,德国人的火焰喷射器无疑给在泥水中瑟瑟发抖的协约国士兵的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编辑本段]二战火焰喷射器

巴黎和约对战败国德国的军力和装备做出了种种苛刻的限制,禁止德军拥有火焰喷射器。但从一九三三年开始,德国又恢复了对火焰喷射器的研制。次年,一战后德军第一种火焰喷射器-三五型火焰喷射器〔Flammenwerfer35〕开始装备部队。不同于一战时的笨重,三五型火焰喷射器是一种单兵火焰喷射器,由于设计上延用了一战时的经验,使其全重“仅为”三十八公斤,储罐内混合装有11.8升十九号燃剂〔FlammoelNr.19〕和压缩氮气,喷射距离为二十五米至三十米。三五型火焰喷射器可一次喷射完所有存油,也可进行十五次短点射,短点射时,燃剂限流阀和和衬管内的点火信管同时开闭,以控制燃剂喷射量。三五型火焰喷射器的生产一直持续到一九四一年。

三五型火焰喷射器

三五型火焰喷射器的后继型号是轻型的四○型火焰喷射器〔Flammenwerfer40〕,该型号全重仅21.8公斤,但是相应的燃油携带量也减少到仅为7.5升。该型号并未设计定型,所以产量很少。其外形上的特点是燃油罐和压缩氮气罐合并为圆环型,像一个汽车轮胎。四一型火焰喷射器〔Flammenwerfer41〕型是在四○型火焰喷射器的基础上开发的,全重二十二公斤,燃剂罐和喷射剂罐采用分体双缸设计,配有背架和储罐固定架。燃剂携带量为七升,喷射剂用的是液氢!喷剂罐容积三升,内容液氢0.45升,燃剂罐、喷射器罐和喷管都有限流阀,喷管导管和燃剂罐有快速连接器。四一型火焰喷射器能进行八次短点射,射程二十米至三十米。

四一型火焰喷射器

四一型火焰喷射器在一九四一~一九四二年东线寒区的使用出现了问题,经常出现冷喷现象,因此,军工部门对其点火装置进行了修改,用火药信管取代了原来的氢打火信管。火药信管有十个火帽,在严寒条件下也能正常打火。这种该型被称作安装火药信管的四一型火焰喷射器〔〕,全重比四一型火焰喷射器轻了四公斤,仅为十八公斤,点射次数和射程同四一型火焰喷射器。该型火焰喷射器成为了德军喷火兵的标准装备,一直生产到战争结束。四一型和火药信管改型合计生产了六万四千二百八十四具。

安装火药信管的四一型火焰喷射器

四三型火焰喷射器〔Flammenwerfer43〕原计划用于取代四一型火焰喷射器,但由于其二十四公斤的全重而极少被使用。四三型火焰喷射器的燃剂储量为九升,射程四十米。而四四型火焰喷射器〔Flammenwerfer44〕恰恰与四三型火焰喷射器相反,全重仅十二公斤,燃剂储量四升,射程二十八米。由于威力不足,四四型火焰喷射器未装备部队。

四六型冲锋火焰喷射器

〔Einstossflammenwerfer46〕外号“火拳〔Flammfaust〕”,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设计。其是为空降兵和进攻部队设计的,一次性使用。其外形类似爆破筒,长五百毫米,直径七十毫米,壁厚一毫米的管状燃剂罐内存有1.7升燃剂。燃剂罐前部为一百毫米长的喷管,与燃剂罐的接口平时用橡皮塞塞住,喷管下方有一个喷射剂腔。“火拳”通过一个摩擦点火器点火,按下摩擦点火器的断裂杠杆,喷射剂腔破裂,燃剂被喷出,点火器同时点火。全重3.6公斤,射程为三十米,喷射时间为0.5秒。在一九四四~四五年间生产了三万零七百具“火拳”,柏林战役时曾大量使用。

背负式三五型火焰喷射器

〔Flammenwerfer35〕有一种双人制改型,被称作中型火焰喷射器〔mittlererFlammenwerfer〕,全重一百零二公斤,三十升装燃剂和喷射剂混合罐被装在一辆小拖车上,该型号能够持续喷射二十五秒的火焰。该型号还有一个放大版,用轻型车辆拖曳。

四二型防御火焰喷射器

对苏作战开始后,德军对缴获苏军的一种大型火焰喷射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这个装置的德国仿制版出现了,被命名为四二型防御火焰喷射器〔Abwehr-Flammenwerfer42〕。这是一种近战防御型武器,其根据需要可进行单发点射或面覆盖喷射,当进行面覆盖喷射时,可覆盖长五十米、宽十五米的面积。四二型防御火焰喷射器的伪装性很好,表面上看去只是一根金属管,其余部分都埋于地下,但火焰持续时间极短,仅为三秒。

火焰喷射器在近战中的效果

作为近战武器,火焰喷射器的使用在二战战场上与一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主要还是用于对建筑物、碉堡和工事的攻坚以及对残敌的清剿。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二战时,德军步兵的火焰喷射器还经常被用作近距离反装甲武器。火焰喷射器喷射的火焰并不能烧穿绝大多数坦克的装甲,尤其是后期苏军的坦克,但火焰喷射器喷出的流态火焰射流却能从装甲目标表面的一些开口处,比如坦克发动机舱的顶盖,流入车体内部,引燃其燃油或弹药,从而使装甲目标失能或完全被摧毁。部队的作战报告显示,火焰喷射器对使用汽油机的车辆以及美军M4坦克的破坏效果明显,但对使用柴油机的苏联坦克的破坏效果却有限。二战中,德军绝大多数火焰喷射器可由单兵携带,但一个喷火小组依然由二~三名士兵组成,其中一名为喷火手,另一至两名为观测手。喷火手除火焰喷射器外只配有自卫手枪,而观测手一般配备冲锋枪,为喷火手提供掩护。

㈥ 小发明作文喷火怎么写

不管别人对狗的看法是怎么样的,我现在觉得狗是一种可爱,忠实的小动物。有了它的陪伴,我的生活更加丰富,有趣。狗狗的寿命并不长,我一定要好好照顾它,让它陪伴我成长。
嘿嘿,写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㈦ 我爱发明天然气喷火枪

很难,虽然我没看,但肯定喷不远,火焰喷射器其实应该说是一个汽油喷射器,只不过喷出去的汽油着着火,而喷气体肯定没有喷液体喷的远。

㈧ 汽车排气管喷火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种、在赛车比赛中,过弯必然要减速。但是Turbo车在收油以后,发动机转速下降,排气变小,便会带不动turbine,turbine的转速下降;待出弯加速时,重新给油,才能在此推动turbine运转增压,但是turbine的迟滞便会非常明显,是赛车的加速性能降低。于是有的车厂发明了“偏时点火”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改动行车电脑,在入弯收油时,依然向汽缸内喷入燃油,但并不点火,使汽油保持雾状,然后进入排气系统,当雾状油气混合气体进入高温的排气管,就会引爆,气体瞬间膨胀,带动turbine,这样可以保持turbine的高转速,待重新加油出弯时,迟滞便极小了。这种喷火只有在车子减速时才会发生。
第二种、由于一部分改装车,采用直排,排气系统较短,再加上为了加大马力,往往会加大喷油量。发动机转速很高时,较浓的油气未能完全在汽缸内燃烧殆尽,就被排出发动机,便会在排出发动机之后继续爆炸燃烧,这种情况便可在排气管看到火苗。
第三种、这种就是纯粹为了视觉冲击了,在排气管中间放一个汽油喷嘴和点燃装置,还能通过车厢内的控制器去控制,于是只要一按钮,就在引擎怠速的时候也能在排气管喷出一到两米长的火焰

阅读全文

与喷火小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