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心理学考试题,帮个忙! 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以下假设:1.男性创造力优与女性,2.自我卷入程度
具体步骤我就懒得写了,但是大概是思路我可以跟你说一下:
首先,测量内创造力有专门的量表,容如果你觉得你够屌的话可以自己开发一个创造力测试,但是我不建议这么做→_→
其次,卷入度也有专门的测量量表。
于是乎,你要的三个量都是可以很容易测出来的,那这个实验就简单了。
首先,找到男女数量一致的被试(比如30个男的,那女生数量就一定要在30左右,不能偏差太大,比如30个男的,但是只有4个女的,那这个实验结果就值得怀疑)。实验过程为完成一份创造力量表。完成创造力量表之后,让被试填一份卷入度测量量表。接着根据卷入度量表的分数,把男性被试分为高卷入度和低卷入度两种。这样你就有三组数据,分别是:
1:高卷入度——男
2:低卷入度——男
3:女
简单一点的统计方法就是两两做显著性检验,只要检验出显著差异,并且满足1>2>3,那实验假设成立。
稍微高大上一点的就是做交互作用分析,分析性别与卷入度两个因素对创造力的交互作用,并且证明卷入度是主效应。
最后说一句,反正这只是个作业= =最好别太认真。太认真的话你会发现这个实验里值得吐槽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太多了orz……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2. 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回造新事物答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区分人才的重要标志。
(2)创造力与性别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1、知识
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
2、智力
智能是智力和多种能力的综合,既包括敏锐、独特的洞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力,还包括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这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部分。
3、人格
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优良素质对创造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3. 高创造力的人通常有哪些人格特征
创造来性人格也称创造性个性,是源指与个体创造性活动有关的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 、自我意识和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性格、能力等) 的总和。从人格结构的角度看,创造性人格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一) 个性倾向具有创新性
1.有崇高的创新志向与求新欲望。表现为总是渴望创造出新生事物,有强烈的成就需要、发展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甘心或不满足于默默无闻。
2.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浓郁的好奇心。表现为对任何事物都好奇好问,爱追根究底,对自己特长的领域更是兴趣盎然,情有独钟,时常达到痴迷的程度。
3.有科学的世界观和崇高的创造动机与价值取向。表现为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能够为集体、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而创造,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之豪情,又具有安贫乐道、宁静致远之境界。
(二)自我意识具有复杂性
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立足现实自我,借鉴过去自我,掌握他人心中自我,创造未来自我。具有较高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水平。在自我评价方面,往往出现偏高或给人造成“狂气”的印象,但不会大起大落。
4. 创造性与人格的关系
创造性人格是指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
创造性人格对个人的成才,对创造活动的成功和创造成果的产生能起导向作用、内在动力作用、长期坚持最终成功的作用。创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坚强的意志,能够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起导向作用。某些创造人格的素质能对创造者的创造历程起到内在动力作用。
在科学和艺术史上,有一类重大成果,需要创造者数十年的奋斗才能够获得。在这一类长时间的创造过程中,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创造性人格.对于创造活动起到了促使它最终成功的作用。
创造性人格的基本素质
创造性人格包括的基本素质是多方面的。根据对古今中外的一百多位杰出创造性人才典型案例的研究,概括出创造性人格的13种基本素质: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从控制论的角度看,创造过程可抽象为创造主体控制、调节或改造客体,使它改变形态,达到预定创造目标的过程。这一控制的主要特点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创造者的第一个创造性人格素质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即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科技史和大量传记材料证明,那些做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创造者,往往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树立了造福人类、追求真理、攀登科学高峰的高尚志向,成为他们个人成才的指路明灯,是他们创造活动成功的内在动力。
5. 如何理解创造力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创造力就是观察力+判断力,凭空创造现实性概念是绝无可能的。我们说史诗作家版有惊人的创造力,意思就是他们权善于将经验与文学艺术综合。
创造力造就人类智慧,是人类文明的动力源泉。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创造就与人类文明、民族兴衰、国家存亡息息相关。创造力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它与一个人的想象力、思维力和个性特征关系非常密切。
在你的日常点滴中,千万不要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千篇一律的约束会慢慢抑制住孩子的想象力,进而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6. 怎样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
主要根据之一是抄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知道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要做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就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要探求新的思路;还要锲而不舍地去做。
7. 创造力和创新有什么区别
想法;2。创新更多的时候是指产生新观念、适宜的(有用的、高质量的:1、创造性的人格,内(innovation),又容有不同的定义。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满足任务制约的)工作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创造力(creativity)是指产生新异的(首创的,常与发明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发散思维的能力,如社会创新。同时在不同的领域,出人意料的)
8. 个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
个性,也就是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固有属性,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
创造性是属于主观能动性的范畴的,是意识的.所以两者不是一个范畴的东西
9. 创造力是天生的吗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创造力,但很多人一谈到这个问题又有些沮丧,觉得有没有创造力是天生的,跟努力与否关系不大,创新能力是不能教的。 但许多谈创造力的书都强调,创造力人人都有,并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创新能力虽然不能像传授一门知识那样去“教”,但可以培养和激发出来。 我比较相信后一种看法。因为我自己有切身体会。 我从小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思维一向比较迟钝。小时候父亲给我和弟弟出算术题,总是弟弟比我先算出来;我对那些脑筋急转弯和猜谜之类的游戏也很不在行。我能读到大学和研究生,主要靠的是我的勤奋与努力。就是这样,我的成绩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也不是最好的,常常只是中等或偏上一点。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那种很聪明很有创造力的人。 但自从几年前,我开始接触一些谈创造力的书籍后,开始了有意识地学习和训练,我自己感到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被打开了,工作中常常会有许多新的想法,同事们也认为我的思维活跃,点子较多。学术上也提出了一些新见解新思路。学生给我的评价是:思维跳跃,很难跟上,常常一下子就把结论说了出来,而省略了思考的过程。我知道,这些都与我对创新思维的研究分不开。 例如,我一直很喜欢诗歌,也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还上过《诗刊》的头版头条,出版过几本诗集。但我以前的诗歌语言是比较朴实、规范的,很少有语言技巧上的突破。在后来的创作中,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很难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充分表现出来。后来我看到一本思维导图的发明者东尼.博赞的小书,谈到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创作诗歌,就照着试了试,果然写出了一首与过去风格完全不同的诗歌。从此大受鼓舞,一口气利用这种方法创作了几十首诗歌,又进入了一个创作的高潮期。一些诗人朋友认为我的诗歌艺术达到了个人的新高度。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创新,不是虚无缥缈,而是有法可依的。只要我们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又掌握一些打破思维定势的方法,是完全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
10. 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男性的创造力优于女性,自我卷入程度越高,男性的创造力越高
把除了性别以外的因素都平均或者随机处理,按性别分组。创造力定义是什么?偶不晓得,根据定义设计实验呗。自我卷入程度可以通过任务与自身相关程度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