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叫利息
利息是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费,指货币持有者(债权人)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债务人)手中获得的报酬。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和各种债券发生的利息。
B. 工业企业的利息收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吗
1.社会总产品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产品量。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社会总产值。它们都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社会总产品(总产值)扣除掉当年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部分,就是国民收入。所以,国民收入相对于社会总产品(总产值)来说,是一种“净产值”。当然,国民收入也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C某国当年表示消耗掉的生产资料,V表示工人工资,M就是利润。
C+V+M就是社会总产值(所有的新产品的价值),(C+V+M)-C=V+M (新创造的价值) 就是国民收入的价值形式。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二者都包括着劳务的价值。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计算方法、计算范围不同。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国民(人口)为计算范围,只要是本国居民在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创造的劳务价值全部计算在内,它不包括外国居民在该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所创造的劳务价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土(国境)为计算范围,只要在本国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所创造的劳务价值都应全部计算在内,它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所创造的劳务价值。
3.国民生产总值包括着劳务价值,而社会总产值只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而且包括着当年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所以这二者无法比较大小。
C. 中国人民银行用什么支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利息(人民银行并不能创造利润)
中国人民银行用利润支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利息.人民银行也能创造利润.
人行再贷款,再贴现等都可以收利息,大小额支付手续费等等也可以有收入的.
D. 利息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如果是金融类企业,那这利息作为营业收入核算会计分录是: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利息收入。如果单位是非金融企业,那这利息可以直接冲减财务费用,借:银行存款,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如果是非金融机构自有资金外借,一般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如果是贷款,可以冲减利息支出,记入财务费用。
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确认的利息收入,包括发放的各类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融资、贴现和转贴现融出资金、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垫款等)、与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同业等)之间发生资金往来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实现的利息收入等。
二、本科目可按业务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三、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等科目,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等科目。
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利息
利息是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费,指货币持有者(债权人)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债务人)手中获得的报酬。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和各种债券发生的利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的源泉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利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利息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E. 存款利息收入属于按资金分配收入对吗
正确答案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它包括三层含义:(1)参与分配的主体是要素所有者,依据是要素所有权;(2)分配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创造出来的价值;(3)分配的衡量标准,这涉及到按生产要素的质量、数量还是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在依据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其直接表现和标准是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
F. 贷款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1、计息期为整年(月)的,计息公式为:内
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容
2、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
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
(6)创造利息收入扩展阅读:
人民币业务的利率换算公式为(注:存贷通用):
日利率(0/000)=年利率(%)÷360=月利率(‰)÷30
月利率(‰)=年利率(%)÷12
同时,银行可选择将计息期全部化为实际天数计算利息,即每年为365天(闰年366天),每月为当月公历实际天数,计息公式为:
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
计算公式实质相同,但由于利率换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实际按日利率计算时,一年将作365天计算,得出的结果会稍有偏差。具体采用那一个公式计算,央行赋予了金融机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当事人和金融机构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约定。
G. 论述利息收入的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息实质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馀价值的转化形式。货币本身并不能创造货币,不会自行增值,只有当职能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能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出剩馀价值。而货币资本家凭藉对资本的所有权,与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剩馀价值。因此,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是利息产生的内在前提。而由於再生产过程的特点,导致资金盈馀和资金短缺者的共同存在,是利息产生的外在条件。当货币被资本家占有,用来充当剥削雇佣工人的剩馀价值的手段时,它就成为资本。货币执行资本的职能,获得一种追加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平均利润的能力。所有资本家追求剩馀价值的利益驱使,利润又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分割成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分别归不同的资本家所占有。因此,利息在本质上与利润一样,是剩馀价值的转化形式,反映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
H. 息税前利润中对利息收入如何处理(急!)
息税前利润(EBIT)反映的是债权人与股东提供或投入的资金,所创造出的所得税税前利润。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在计算息税前利润时,相关的利息支出不能扣除利息收入,原因在于相关利息收入也是由债权人与股东提供或投入的资金所孽生的,即应当属于息税前利润的一部分。
但是,对于一般的报表使用者来说,取得利息净支出中已经扣除的利息收入的数据较为困难,而且利息收入通常也较小,因此,在计算息税前利润时,直接以已经扣除利息收入的利息净支出作为利息支出来进行计算。
除此之外,某些情况,外部报表使用者甚至连利息支出数据也不能准确取得,只能取得财务费用指标,这种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就会变为:息税前利润 = 净利润 + 所得税 + 财务费用。
I. 利润表中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应如何填写
1、利润表中一般不单独体现利息收入
2、利润表中的利息收入,以负数反映“财务费用”项目里。利息收入是财务费用的建项。
3、当利息收入小于财务费用的支出项时,利润表里的财务费用是正数;当利息收入大于财务费用的支出项时,则填写:“负数”了。
4、如果是财务软件记账。利息收入应该在记账时,应该以负数或红数计入财务费用的借方。否则系统出的利润表会发生错误。
(9)创造利息收入扩展阅读:
利息是指货币持有者 (债权人) 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 (债务人) 手中获得的报酬。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和各种债券发生的利息。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的源泉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利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
资料来源:网络:利息
J. 有个小问题。。各商业银行放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创造出来的利息收不收利息税
1、自1999年11月1日起我国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个税的简称就是“利息税”。
2、现在暂停征收的利息税就是指上面所说的个人所得税。
3、商业银行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创造出来的利息属于金融企业的利息收入,是通过企业所得税的形式缴纳税费的,和前面所说的“利息税”不是一个概念。
4、所以答案是个人在银行的利息收入暂不征收所得税了,金融企业的利息收入仍然要征收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