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是什么
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尽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一个组织向顾客提供产品,如果产品不适销对路,顾客不需要、不满意,组织就无法进行再生产,组织就不能生存下去,组织和顾客是鱼水关系。所以要把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评价工作结果的依据。
原则2:领导作用
“领导者建立统一的目标、方向和内部环境,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的目标。”
最高管理者应当:
·建立目标、方向和内部环境,为全体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主导组织发展的方向。
·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这是组织总体方针和目标的组成部分,体现顾客及其他受益者的需要和期望。
·将质量方针和目标贯彻落实到各层次、各职能部门。
·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QMS,确保实施相关过程,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使顾客及其他受益者满意。
·应识别资源的需要,提供充分的资源。
·应对员工进行培训,激励员工的敬业奉献精神,形成可信赖、有明确目标、训练有素和稳定的人才资源。
·主持管理评审,确定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
·决定持续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原则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一个组织的基础,人员的充分参与可以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发挥,使组织最大获益”
·以人为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在组织的方针和战略制定过程中,充分让员工参与献计献策;
·在制定目标中员工参与;
·赋予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和权限;
·在经营管理上,员工参与适当的决策和过程的改进;
·全员积极地寻求改进的机会;
·员工积极地寻求增加知识和经验的机遇;
·以小组或团队精神,共享知识和经验;
·以实现目标过程中提倡革新和创新精神;
·对工作满意,树立对组织的自豪感;
·向顾客及受益者展示组织特长和优势;
·为员工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
原则4: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会更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结果。”
·在建立管理体系或制定方针和战略时,必须识别和确定所需要的过程,首先应确定达到所希望结果的过程;
·识别并测量过程的输入和输出;
·识别过程与组织的职能之间的接口;
·明确规定管理过程的职责、权限和义务;
·识别过程的内部顾客、外部顾客和供方;
·在设计过程时,规定达到的结果,还应考虑:过程的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措施、培训、设备、方法、信息、材料和其他资源等;
·制定目标应认识到过程能力将产生有挑战性的目标;
·所有动作过程中采用过程方式将导致成本降低、防止失误、控制变更、缩短周期的和获得更多的输出。
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
“针对设定的目标,通过识别、理解和管理由互相关联的过程组成的体系,可以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要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要求用系统的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这就是管理的系统方法,就是对过程网络实施系统管理。
原则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组织永恒的目标。”
组织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组织应不断改进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制定适应形势变化的策略和目标,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才能适应这样竞争的生存环境,所以持续改进是组织自身要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的决策基于事实和信息的逻辑分析。”
最高管理者制定方针和战略,必须在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人合乎逻辑的分析和决策。确立经营目标同样也需使用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采取措施收集与目标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确保数据和信息足够准确、可信,并易于理解;
·采取有效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
·基于对经验和直觉的逻辑分析结果,做出决定并采取措施;
·提高各级员工对数据和信息重要性的认识,掌握收集、分析决策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管理和决策能力。
原则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的互利关系可提高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最高管理者在建立经营方针和战略上,应把供方、协作方、合作方都看作是战略同盟中的合作伙伴,形成共同的竞争优势。
2.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核心思想:“顾客的满意和认同是长期赢得市场,创造价值的关键”
内容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四个过程的质量管理
3. 什么叫做全面质量管理其核心思想有哪些
全面质量管理,即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TQM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
ISO8402对TQM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菲根堡姆对TQM的定义:“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具体来说,TQM蕴涵着如下含义:
强烈地关注顾客。从现在和未来的角度来看,顾客已成为企业的衣食父母。“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正逐渐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顾客价值,其主导思想就是“顾客的满意和认同是长期赢得市场,创造价值的关键”。为此,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必须把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中,即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试制、生产、检验、仓储、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牢固树立“顾客第一”的思想,不但要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而且要为顾客做好服务工作,最终让顾客放心满意。
坚持不断地改进。TQM是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承诺,“非常好”还是不够,质量总能得到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企业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企业获取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
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TQM采用广义的质量定义。它不仅与最终产品有关,并且还与组织如何交货,如何迅速地响应顾客的投诉、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等都有关系。
精确地度量。TQM采用统计度量组织作业中人的每一个关键变量,然后与标准和基准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追踪问题的根源,从而达到消除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
向员工授权。TQM吸收生产在线的工人加入改进过程,广泛地采用团队形式作为授权的载体,依靠团队发现和解决问题。
4. 质量管理模式有哪些
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 以顾客为中心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个原则是以顾客为中心。在当今的经济活动中,任何一个组织都要依存于他们的顾客。组织或企业由于满足或超过了自己的顾客的需求,从而获得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和源泉。全面质量管理以顾客为中心,不断通过PDCA循环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 领导的作用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二大原则是领导的作用。一个企业从总经理层到员工层,都必须参与到质量管理的活动中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的决策层必须对质量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我国的《质量管理法》中规定,质量部门必须由总经理直接领导。这样才能够使组织中的所有员工和资源都融入到全面质量管理之中。 ◆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三大原则就是强调全员参与。在70年代,日本的QC小组达到了70万个,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注册的QC小组已经超过了1500万个,这些QC小组的活动每年给我国带来的收益超过2500亿人民币。因此,全员参与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核心。 ◆过程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四大原则是过程方法,即必须将全面质量管理所涉及的相关资源和活动都作为一个过程来进行管理。PDCA循环实际上是用来研究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系统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五个原则是系统管理。当我们进行一项质量改进活动的时候,首先需要制定、识别和确定目标,理解并统一管理一个有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由于产品生产并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因而需要我们组织所有部门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六个原则是持续改进。实际上,仅仅做对一件事情并不困难,而要把一件简单的事情成千上万次都做对,那才是不简单的。因此,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持续改进工作。 ◆以事实为基础 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乎逻辑和直观的分析的基础上的,因此,作为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也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背离了事实基础那就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七个原则。 ◆互利的供方关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八大原则就是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和供方之间保持互利关系,可增进两个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而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基础,谋取更大的共同利益。因此,全面质量管理实际上已经渗透到供应商的管理之中。
5.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是什么
◆全面地理解顾客对于产品、价格、可依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
◆谋求在顾客和其他受益者(所有者、员工、供方、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之间的平衡。
◆将这些需求和期望传达至整个组织。
◆测定顾客的满意度并为此而努力。
◆管理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使得整个组织都能理解顾客以及其他受益者的需求。
◆对于目标的设定,能够保证将目标直接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关联。
◆对于运作管理,能够改进组织满足顾客需求的业绩。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保证员工具有满足组织的顾客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6. 质量管理的三大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
以顾客为中心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个原则是以顾客为中心。在当今的经济活动中,任何一个组织都要依存于他们的顾客。组织或企业由于满足或超过了自己的顾客的需求,从而获得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和源泉。全面质量管理以顾客为中心,不断通过PDCA循环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领导的作用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二大原则是领导的作用。一个企业从总经理层到员工层,都必须参与到质量管理的活动中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的决策层必须对质量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我国的《质量管理法》中规定,质量部门必须由总经理直接领导。这样才能够使组织中的所有员工和资源都融入到全面质量管理之中。
◆全员参与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三大原则就是强调全员参与。在70年代,日本的QC小组达到了70万个,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注册的QC小组已经超过了1500万个,这些QC小组的活动每年给我国带来的收益超过2500亿人民币。因此,全员参与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核心。
◆过程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四大原则是过程方法,即必须将全面质量管理所涉及的相关资源和活动都作为一个过程来进行管理。PDCA循环实际上是用来研究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系统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五个原则是系统管理。当我们进行一项质量改进活动的时候,首先需要制定、识别和确定目标,理解并统一管理一个有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由于产品生产并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因而需要我们组织所有部门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六个原则是持续改进。实际上,仅仅做对一件事情并不困难,而要把一件简单的事情成千上万次都做对,那才是不简单的。因此,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持续改进工作。
◆以事实为基础
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乎逻辑和直观的分析的基础上的,因此,作为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也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背离了事实基础那就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七个原则。
◆互利的供方关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八大原则就是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和供方之间保持互利关系,可增进两个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而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基础,谋取更大的共同利益。因此,全面质量管理实际上已经渗透到供应商的管理之中。
7.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什么
ISO9000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ISO9000是由TC176(TC176指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ISO9000族标准中要求的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5)系统的管理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这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形成了GB/T1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
8.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为哪些相关方创造平衡的价值
根据TQM原理:是为企业所有人,经理人,员工,股东,客户和社会大众的价值创造而努力。谨供参考!
9. 质量如何创造价值
如何理解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是舟,员工是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企业是水,员工是鱼。水中有鱼更能体现水的精彩,鱼儿得水,才能生存发展。企业要为社会创造价值,也要为员工创造福利,还要为自身创造利润。这中间必然会产生很多矛盾和问题。智慧的企业管理者就是要在这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中把握好平衡点,才能像阿迪力那样从容不迫地走好企业管理这根钢丝。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