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小蚕身上发明

小蚕身上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23 03:40:42

① 中国最早的蚕,是谁发明

中国纺织发明者---嫘祖
嫘祖,一作“累祖”。传为西陵氏之女,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器,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五帝中的“颛顼帝”。 嫘祖是中国的蚕神、纺织神。
《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
《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神话传说中把她说成养蚕治丝方法的创造者。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世本》上说:“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纍祖,生青阳及昌意。”郝懿行说:“雷,姓也;祖,名也。西陵氏姓方雷,故《晋语》云: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大戴礼.帝繋篇>作嫘祖。<路史.后记五>云:“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儽祖,以其始蚕,故又曰先蚕。王瓘《轩辕本记》“帝周游行时,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为祖神。”
《史记·封禅书》也说:黄帝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刘恕《通鉴外记》亦日: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集说诠真》曰:为蚕祈福,谓之先蚕。据李贤注:《汉日仪》曰:春蚕生而皇后亲桑于菀中。祭蚕神日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北齐始祀黄帝元妃螺祖为先蚕神,以与妇女相合。嗣后道教;民间皆以其为蚕神,奉祀至今。如今在四川省盐亭县建有供奉嫘祖的祖庙,据说崇奉的人特别多,香火尤盛。
新郑自古有养蚕的历史。在春秋时期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桑树。郑国的三位大夫因为祭祀山神毁了桑林,被郑相子产罢免官职,夺去封邑。在新郑北关故宫遗址附近,有目前现存的中国最早的巢丝遗址。
嫘祖纪念地有:风后岭东麓半山腰的嫘祖娘娘洞、辛店镇的娘娘庙、新郑市区的黄帝故里嫘祖殿等。

② 蚕是谁发明养的啊

传说是黄帝的夫人发明的 但只是传说. 可以肯定的是,蚕与丝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

③ 传说中国古时养蚕是谁发明的

在远古时期,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出生在西陵(今四川省盐亭县境内)嫘村山一户人家。姑娘长大后每天都要外出采集野果来奉养体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和累,近处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集,每天很晚才回家。不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拿啥来奉养二老呢?生活的艰难使姑娘靠在一棵桑树下伤心地哭起来,哭声是那样哀婉、凄凉,使远近的飞禽走兽都感动地流下了泪水。这哭声震动了天廷。玉皇大帝拨开云雾向下一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孝女哭得死去活来,便发了善心,把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天虫。马头娘看见姑娘悲伤的样子,便将桑果落在她的嘴边,姑娘舔舔嘴边又酸又甜。便吃了一点,觉得没什么异样,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二老吃,老人吃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姑娘发现树上的天虫不断地吐着丝,做茧子,在阳光下产生的七彩反射非常美丽,出于好奇,姑娘采一粒放在嘴里,用手把丝拉出来,这丝又有韧性。她索性像天虫那样,编成一块块小绸子,连成一大块给父母披在身上,热天凉爽、冬天温暖,于是为天虫取名为蚕,捉回家喂养。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姑娘完全掌握了蚕的生产规律和缫丝织绸技艺,并将这些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人们。从此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
据史书记载,嫘祖为黄帝正妃,她首先驯养家蚕、创造蚕丝业而被人们奉为“先蚕娘娘”。在嫘祖任西陵部落酋长和西蜀聪明首领时,发展农桑、经贸,安邦治国有方而深受人民爱戴,嫁黄帝为正妃后,“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联合炎帝,战胜蚩尤,统一华夏,从此被人们尊为“万邦之母”、“民族之母”、“人文女祖”。
嫘祖随黄帝南巡死于衡山,遵其遗嘱葬于故乡盐亭县青龙山上。
嫘祖被后人推崇为我国养蚕取丝的创始人。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时尊她为先蚕。北宋的《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路史》将嫘祖发明的养蚕取丝系统化,说西陵氏劝养蚕、育蚕种、亲自采桑制丝,开创了丝织事业,从此,嫘祖被当作是上古时劳动妇女养蚕取丝的始祖,被古代黄帝供奉为蚕神。以后,每到植桑养蚕时间,人们纷纭设祭坛祭祀先蚕,以求风调雨顺,桑壮蚕肥。同时也用来祭奠嫘祖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
陕西省黄陵县境内的桥山,在祭奠黄帝陵的盛大典礼中,有祭祀嫘祖的纪念活动。
四川省盐亭县有嫘祖陵,当地人每年正月初八过蚕年,以二月初十为嫘祖生日。

④ 蚕的由来

蚕起源于中国,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形态和习性与今天食害桑叶的野桑蚕十分相似,血清沉淀反应强度也相同,杂交能产生正常子代。桑蚕的染色体是28对,野桑蚕则有27对和28对两种类型,一般认为桑蚕与中国的28对型野桑蚕同源。

人类最初可能是从桑林中采集原始野生蚕茧取丝利用;随着人类生活的定居和对蚕丝用途的进一步了解而试行在室内养蚕。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野生蚕才逐渐驯化成为具有今天这样经济性状的桑蚕种。



蚕的生活习性:

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便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⑤ 小蚕的介绍

孵化收蚁至第一次眠的蚕为1龄蚕;第一次眠起后至第二次眠的蚕称2龄蚕;第二次眠后至第三次眠的蚕则是3龄蚕;生产上一般将1-3龄蚕称作稚蚕或小蚕。

⑥ 蚕是谁发明的

有一个叫黄帝族的部落把另外一个部落九黎族打败了。为了庆祝胜利,黄帝族的首领黄帝就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庆功会。当人们正在兴高采烈、庆祝胜利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位美丽的姑娘,身上粘着一张马皮飘飘然自天而降。她手里捧着两束丝,一束颜色黄得象金子,一束颜色白得似银子,前来献给黄帝。这位献丝的姑娘,就是传说中的“蚕神”。黄帝见了这样稀罕的东西,大为称赏,就叫人把它织成绢子。织成的绢子又轻又软,好象天上的行云,溪中的流水,原有的麻布简直没法同它相比。黄帝的元妃嫘祖,就亲自养蚕,并把养蚕的方法教给人民。这个神话只是古代人们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主观上的幻想。其实从发现野蚕到把它驯化饲养,是我国古代广大劳动群众长期实践的结果,自然不是“蚕神”赋与的,也不能算作某一个人的功劳。

传说二

在远古时期,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出生在西陵(今四川省盐亭县境内)嫘村山一户人家。姑娘长大后每天都要外出采集野果来奉养体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和累,近处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集,每天很晚才回家。不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拿啥来奉养二老呢?生活的艰难使姑娘靠在一棵桑树下伤心地哭起来,哭声是那样哀婉、凄凉,使远近的飞禽走兽都感动地流下了泪水。这哭声震动了天廷。玉皇大帝拨开云雾向下一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孝女哭得死去活来,便发了善心,把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天虫。马头娘看见姑娘悲伤的样子,便将桑果落在她的嘴边,姑娘舔舔嘴边又酸又甜。便吃了一点,觉得没什么异样,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二老吃,老人吃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姑娘发现树上的天虫不断地吐着丝,做茧子,在阳光下产生的七彩反射非常美丽,出于好奇,姑娘采一粒放在嘴里,用手把丝拉出来,这丝又有韧性。她索性像天虫那样,编成一块块小绸子,连成一大块给父母披在身上,热天凉爽、冬天温暖,于是为天虫取名为蚕,捉回家喂养。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姑娘完全掌握了蚕的生产规律和缫丝织绸技艺,并将这些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人们。从此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
据史书记载,嫘祖为黄帝正妃,她首先驯养家蚕、创造蚕丝业而被人们奉为“先蚕娘娘”。在嫘祖任西陵部落酋长和西蜀聪明首领时,发展农桑、经贸,安邦治国有方而深受人民爱戴,嫁黄帝为正妃后,“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联合炎帝,战胜蚩尤,统一华夏,从此被人们尊为“万邦之母”、“民族之母”、“人文女祖”。
嫘祖随黄帝南巡死于衡山,遵其遗嘱葬于故乡盐亭县青龙山上。
嫘祖被后人推崇为我国养蚕取丝的创始人。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时尊她为先蚕。北宋的《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路史》将嫘祖发明的养蚕取丝系统化,说西陵氏劝养蚕、育蚕种、亲自采桑制丝,开创了丝织事业,从此,嫘祖被当作是上古时劳动妇女养蚕取丝的始祖,被古代黄帝供奉为蚕神。以后,每到植桑养蚕时间,人们纷纭设祭坛祭祀先蚕,以求风调雨顺,桑壮蚕肥。同时也用来祭奠嫘祖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
陕西省黄陵县境内的桥山,在祭奠黄帝陵的盛大典礼中,有祭祀嫘祖的纪念活动。
四川省盐亭县有嫘祖陵,当地人每年正月初八过蚕年,以二月初十为嫘祖生日。

⑦ 关于蚕的故事

关于蚕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古时代,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居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当时,有一个叫黄帝族的部落把另外一个部落九黎族打败了。为了庆祝胜利,黄帝族的首领黄帝就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庆功会。

当人们正在兴高采烈、庆祝胜利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位美丽的姑娘,身上粘着一张马皮飘飘然自天而降。她手里捧着两束丝,一束颜色黄得象金子,一束颜色白得似银子,前来献给黄帝。这位献丝的姑娘,就是传说中的“蚕神”。黄帝见了这样稀罕的东西,大为称赏,就叫人把它织成绢子。

织成的绢子又轻又软,好象天上的行云,溪中的流水,原有的麻布简直没法同它相比。黄帝的元妃嫘祖,就亲自养蚕,并把养蚕的方法教给人民。

拓展资料:

蚕(学名:Bombyx mori)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俗称之蚕宝宝或娘仔。

家蚕的英文名为“silkworm”(意为“丝虫”)是因为它用丝织茧。茧是由一根300-900米长的丝织成的。现如今我国茧丝绸产量与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70 % 以上, 已成为可以主导世界茧丝价格走势的茧丝绸大国。

参考链接:网络—蚕

⑧ 观察蚕发明了什么东西的作文400字

4月12日气温25度星期日
今天,我把蚕卵拿出来,铺在白纸上,放在一个纸盒里,盖上扎好孔的盖子,放在桌上。注意不能让太阳晒到。蚕卵逐渐变大、变白、透明。

4月20日气温27度星期一
蚁蚕孵出来了,我把准备好的新鲜桑叶切成条状喂给蚁蚕吃。
注意:一定要让蚁蚕吃饱吃好,喂养的桑叶一定要保持新鲜干燥,并要经常清理粪便和残叶。

4月28日气温27度星期二
又过了一个星期,蚕宝宝有一些反常,不吃桑叶,有时一动也不动。这就是蚕宝宝要蜕皮的现象。蚕宝宝一般每隔一周蜕皮一次。经过4次蜕皮之后,蚕宝宝比以前更白、更胖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就不再吃桑叶了,身体也发亮了,这时的蚕宝宝就要开始结茧了。

5月21日气温29度星期四
一早,为了方便蚕宝宝结茧,我用木棍给蚕宝宝搭了一个架。放学回家,我发现小木棍上有一些凌乱的茧丝,可能是蚕给自己结茧制造的支架吧。没有两天,蚕越来越小,被它吐出的大量的丝包围住,就这样,蚕茧做好了。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就是我所观察到的蚕的生长过程。

⑨ 人类通过蚕发明了什么

当然主要是发明丝绸啊。中国是丝绸大国。所以历史上就出现了丝绸之路要说法。甚至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所以这个蚕对这个中国文明的影响是很大的。丝绸这种现象,当时主要就是中国有。其他国家难以出现。

⑩ 从蚕身上发明了什么

用蚕丝做成丝绸,再做成衣服。
这比西方早了特别长的时间,也就是说,中国人比西方人早了成百上千年的穿衣服史。
比如,中国在夏朝就已经确立了裸露非礼的观念,夏桀曾经让宫女脱光衣服在他面前跳舞,这成为他被认为是典型的暴君的罪状之一。而反观西方,至少在张骞通西域之前,西方人很多人都是光着身子的,顶多披着一条麻布。在当时的陶瓷古董上,有不少反映中国丝绸被西方人所青睐的图画就显示,西方人披着整块的丝绸,在向同伴炫耀。而他一掀开那块布,下体就露出来了。
著名几座石雕,比如《思想者》也反映了这个事实。

阅读全文

与小蚕身上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