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贸易创造对福利的影响

贸易创造对福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23 03:35:00

『壹』 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关税同盟从欧洲开始,是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之一。对内产行减免关税和贸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动;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关税同盟有两种经济效应,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静态效应
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是指产生由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产品所带来的利益。贸易转移效庆是指产品过去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进口转向从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进口的损失。这是参加关税同盟的代价。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转移效应时,参加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综合效应就是净效应,意味着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为净损失和经济福利水平的下降。
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不仅会给参加国会带来静态影响,还会给它们带来某些动态影响。有时,这种动态效应比其静态效应更为重要,对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
关税同盟的动态优势:
1、关税同盟的第一个动态效应就是大市场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并且可进一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外,特别是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关税同盟所创造的大市场效应引发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2、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在各成员国组成关税同盟以前,许多部门已经形成了国内的垄断,几家企业长期占居国内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因而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组成关税同盟以后,由于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结果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纷纷改善生产经营效率,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增强采用新技术的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同盟内营造一种浓烈的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
3、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可能会将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一些国家,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以便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样客观上便产生了一种伴随生产转移而生的资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
关税同盟的动态劣势:
1、关税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如果关税同盟的对外排他性很大,那么这种保护所形成的新垄断又会成为技术进步的严重障碍。除非关税同盟不断有新的成员国加入,从而不断有新的刺激,否则由此产生的技术进步缓慢现象就不容忽视。
2、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会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关税同盟建立以后,资本逐步向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地区流动,如果没有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的政策,一些国家中的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别将逐步拉大。

『贰』 贸易条件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国际贸易具有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作用,我们称之为贸易的发展利益或动态利益,已为理论研究和经济生活实际所证明。但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机制是什么?贸易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带动经济发展?目前介绍的关于国际贸易发展利益的各种观点中虽都有所涉及,但都不够全面,不够系统。下面试作些归纳性分析。概括说来,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是通过下述这些机制的作用而实现的。1.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贸易,实际上就是把本国的企业纳入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之中。一方面,持续的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将促使本国的企业提高效率。竞争必然加速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同时促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构,改善本国企业的实绩。即使本国企业在本国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仍然不得不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出口企业不能不同外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展开竞争。为了扩大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出口企业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生产出成本低、质量好的商品去参与竞争,并不断按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按国际标准生产,按国际营销惯例办事。这无疑会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无疑是一国经济发展最本质的基础。2.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市场的扩大。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无疑会有力地带动经济增长。先看出口。出口企业往往是面对世界市场来组织生产,市场容量大,容易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降低,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事实上,许多工业部门要求有适度的初始规模,具有规模经济的性质,如汽车、电冰箱、电子计算机等等,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可以使成本降低很多。如果一国的企业在为国内消费者提供这一类商品的同时,还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同类产品,那就不仅企业能提高赢利水平,而且国内公众也只需支付较低的价格。不仅如此,在出口贸易的带动下,一个工业部门的发展又可以带动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以致各种各样的从属的工业部门都建立起来。因为在经济运行中,各产业之间呈现出各种联系。所谓“联系”,是指一个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有两个方面:一是后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二是前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如果出口产业是“联系效应”大的主导产业,就可取得很大的“乘数效果”,带动其他一系列部门的发展,从而循环反复地连续推动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加,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再看进口。从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生产的产品,往往能起到开拓国内市场,引导新产业成长的作用。由于国内仍未生产,一时无法确定新产品会有多大的市场,即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社会需求量究竟是多少。当国内进口需求很大,以致即使高关税壁垒也难以阻挡进口时,国内企业就得到了明确的生产信号,进口替代的工业由此发展起来。实践证明,进口替代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就是进口商品刺激国内需求,进而导致进口替代工业部门的产生。如果条件具备,进口替代部门还能转变为出口部门。进口国外的新产品还可促进一国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3.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进口看,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将直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其作用类似于创新对增长的刺激,而且还节省了创新的成本。从出口看,出口的扩大使得创新活动所能获得的收益上升,从而反过来刺激本国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带动经济增长。 4.开展国际贸易能加速资金积累,促进经济增长。一般说,国际贸易从三个方面促进一国的资金积累。一是出口部门往往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能提高积累率,从而加速发展。二是外贸的发展为引进外资提供必要的条件。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最终是由该国的出口能力决定的。出口越多,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的余地就越大。另一方面,进口往往同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联系在一起,这又可利用外国的资金来引进技术和设备等等。三是对进口竞争部门提供刺激。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满足于现有的市场,积累扩大再生产的动力不足。进口市场竞争的出现,使企业产生了提高积累率的巨大压力。无论什么情况,积累总是扩大再生产、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5.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现代经济发展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结构优化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题,是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所谓产业结构的优化或合理化,是指一二三产业之间比例协调发展以及各产业内部的结构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结构,以及各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移。扩大对外贸易,无疑可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积极作用。一方面,由于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实现绝对平衡的增长,即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刚好符合,因此需要利用世界市场。当国内资源过剩而需求不足时,就面对国外市场组织生产;而在国内需求很大,但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条件时,就适当进口。另一方面,扩大对外经贸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引进竞争机制,就必然要发展本国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产业,淘汰和放弃某些不合理的产业,以优化资源配置。进出口竞争的刺激和进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又会促进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6.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换,从而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对一国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示范作用和某种教育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交换带来的利益还要大,它促进人们思想的进步、思维方式的改变和观念的更新。尤其是现代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孕育出来的精神文明成果,诸如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冒险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等等,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尤为重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抵制资本主义固有的腐朽思想侵蚀的同时,大胆吸收一切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文明成果,使人民逐渐摆脱封建的、小生产的以及“左”的思想的束缚,抛弃了封闭落后、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精神包袱,大踏步走向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舞台,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总结,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微观的,也要有宏观的。由于各国现实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性,没有统一的模式。国际贸易能否发挥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要看一国能否选择正确的外贸政策和外贸发展战略,并能适时地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情况调整这种政策和战略。

『叁』 所有的自由贸易都会带来福利的改进吗

不是。事实上不管什么都有两面性的,自由贸易虽然可以改善参与贸易各方的总体福利水平,但也同时会影响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某些要素所有者或部门会因为贸易而受损。自由贸易说穿了就是弱肉强食,对于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而言,我们就是生态链的最底层。而且自由贸易市场还会出现失灵的情况~~~

『肆』 国际贸易中保护贸易政策对一国福利水平具体有什么影响

这样分大国和小国了,画不了图,你下个教案看看吧。国际经济学
小国情形: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福利变化+消费者福利变化+政府财政收入变化
=a-(a+b+c+d)+c=-(b+d)
大国情形: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福利变化+消费者福利变化+政府财政收入变化+贸易条件效应
=a-(a+b+c+d)+c+e=e-(b+d)

『伍』 简答经济增长对小国和大国贸易及福利的影响有何不同

对于小国来说,经济增长以后,不对国际价格形成影响,其贸易条件不会变化,所以福利将上升。对于大国来说,经济增长以后,对国际价格形成影响,其贸易条件发生变化,所以福利将受影响。

『陆』 国际贸易对一国福利有什么样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国家福利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国的福利水平实际上取决于本国居民可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量。对于出口国来讲,如果只有产品的流出,那国家的福利肯定是减少的:对进口国来讲则有利于国家福利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国家是单纯的出口或者进口国,因为任何国家必然都是两者都同时进行的(不同国家比较优势的存在促成了国际分工,即使生产力最落后的国家也有出口的商品)。总体上来讲,一国处于贸易逆差时,国际贸易带来了国家福利水平的提高,贸易顺差降低了本国福利,但是却聚敛了国际货币,扩大了外汇储备的规模 我想说 财经国贸的孩纸真的不容易啊。。那些问题都好难找的

『柒』 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福利的影响(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两方面分析)

你好!
可以说影响很大,一个国家的国产品不好,消费者就会使用进口,但~~~~~~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捌』 国际贸易中试论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其中令人注愈的是美国经济学教授维纳(J " Viner)和利普西(R " G " Lipsey )等人所集中讨论的有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果。
(一)关税同盟静态效果的表现
1.贸易创造效果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它由生产利益和消费利益构成。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其结果是:一方面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另一方面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生产资源被更为有效地用于他处,从而提高了生产利益。 例如,某产 品在 A, B, C三国的成本分别为$ 25, 15, 10, A国进口关税水平为 200 %。关税同盟成立前,由于关税的保护,该产品以A国的价格为最低,因而 A国自行生产。AB两国成立 同盟后,对 B国取消 了关税壁垒,B国的该产品的价格下降,低于 A国水平,于是,A国从 B国进口该产 品。

2.贸易转移效果 贸易转移效果(Trade Diversing Effect)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外设立统一的关税壁垒,使某成员国在购买同盟内廉价的产品时可能导致某种转移性损失。关税同盟成立前,该国可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同盟成立后,则通常转向从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如果后者不同于前者,则意味着进口成本增加,消费开支扩大,使得同盟内社会福利水平下降。同时,这也意味着关税同盟外最有效率的生产能力和最有效的资源被闲置,从而降低了世界福利水平。例如,某产品在 A, B, C三国的生产成本仍为$25,$15,$10, A国的进口税率则为 100%。关税同盟成立前,C国的该产品的价格(包括关税)最低,因此,A国从 C国进口。AB国关税同盟成立后,AB两国之间废除关税,B国的该产品价格低,于是,A国改从 B国进口。这样,就从成本最低的 C国转变到了同盟内成本最低的B国,这便是贸易转移效果。

(二)对关税同盟静态效果的讨论
1.关税同盟产生 “贸易创造效果”与 “贸易转移效果”的可能性分析
前面讨论贸易创造效果与贸易转移效果时,是假定 A, B,C三国都生产某产品,且成本各不一样。事实上,还有以下可能。(1)建立关税同盟前,A, B两国都不生产该产品,而从生产成本最低的C国进 口。那么,A, B结成同盟后,不会引起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果。 (2)建立关税同盟前,A, B两国都生产该产品,且比 C国成本要高,即各国在关税保护下重复性地自行生产并进行竞争。关税同盟建成后,则在同盟内进行专业分工,由生产效率较高的B国生产该产品并满足 A国的播要。这样,在同盟内实现了生产的专业化和自由贸易,从而在内部创造和扩大了贸易,这就形成了贸易创造效果。(3)建立关税同盟前,A国不生产该产品,B国较 C国以更高的成本生产,这时,A国从 C国进口。A, B结成同盟后,A,B间废除关税并对C国采取共同的关税,此时,本从 C国进口就转向了从同盟内的 B国进 口,这就意味着在关税同盟内保护了落后工业。因此,要在形成 “贸易转移效果”的同时,表现出贸易保护的倾向。
2.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之间关系的分析 关税同盟既是同盟内自由贸易的政策工具,又是对同盟进行贸易保护的工具。从整体范围来讲,贸易创造增加社会整体福利,而贸易转移则在某种意义上降低了这种福利。对此,米德、利普西等经济学家利用供求曲线进行了更为精密而深入的阐述与分析。

如图 8一1所示,假定三个国家:本国(H),同盟国(C),同盟外国家(W)。S, D分别为 H国某产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P为该产品的价格,Q为产品的数量,生产该产品的成本从低到高的次序为W, C, H。
最初,H国从 C国进口,价格为 Pwr(进口价格Pw与关税T组成),消费量为 ob,国内生产为 oa,进口量为 ab (ob - oa) 。
现在,H国与 C国结成同盟,该产品在 H国的价格下降到Pc(取消了关税),于是,消费最扩大到od,国内生产下降到oc,进口量为cd。此时,ca + bd为创造出来的贸易量。△efg与△hij为贸易创造带来的经济效益。△efg表明国内生产该产品的数量下降,使本该用于此方面的资源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利用,它被称为贸易创造的生产效应。△ hij说明价格下降后,需求量增加,从而被称为贸易创造的消费效应。但同时,由于进 口从成本最低的 W 国变成 C国,贸易量 ab从全球最有效率的生产者进口转向同盟内效率最高的生产者。这种贸易转移意味着 H国利益的损失和全球效率的损失。将 H国作为整体考虑(即征收的关税亦是福利之一),结成同盟后,必须对 ab最的进口支付高价格Pc以代替Pw 。 Pc与Pw的差额就是韧外付出的单位产品的成本。因此,矩形gilk就是贸易转移带来的福利的损失。 因此,维纳指出,建立关税与否,取决于这两者的实际效果 。同盟成立后 ,可能会发生 贸易创造得利大于 贸易转移的损失,也可能相反,它取决于△efgf△hij与矩形gilk的面积大小。 3.关税同盟静态效果大小的分析 关税同盟成立后,其静态效果所产生的福利的大小受到多因家的影响 : (1)同盟前关税水平越高,同盟后贸易创造效果越大; (2)关税同盟成员的供求弹性越大,贸易创造效果越大; (3)关税同盟成员的生产效率越高,贸易创造效果越大;(4)关税同盟成员与非成员的产品成本差异愈小,贸易转移的损失愈小; (5)关税同盟成员对非成员的进 口需求弹性愈低,非成员对成员的出口供给弹性愈低,则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 (6)关税同盟成员对外关税愈低,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 (7)关税同盟的成员愈多,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 (8)关税同盟成员间的贸易量愈大(或与非成员之间的贸易量愈少),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 (9)一国国内贸易比重越大,对外贸易比重越大,则参加关税同盟获利的可能性越小,即贸易创造效果越大; (10)关税同盟成员间的经济结构越相似(或互补性越小),贸易创造效果越大。因此,关税同盟往往在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相似的国家间建立,以获得较多的贸易创造效应。

『玖』 贸易创造的缺陷

传统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缺陷也不言自明:只分析了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忽视了动态效应,其次是过于重视生产与进口成本问题。那么,贸易创造只意味着得益,贸易转移只意味着损失吗?我们将分别对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正负作用展开分析。
贸易创造的正面作用首先表现为节约了本国的生产资源,这里不再赘述。其次,于伙伴国而言,扩大了出口市场,其结果之一是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于两国有利。假设在自由贸易之前,本国和伙伴国都生产两种产品X和Y,且规模收益递增,但因关税作用,没有实行专业化生产,假定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如下图3(a)所示:
两国都分别将生产资料一半用于生产X.另一半生产Y.则分别可得到OC的X和OD的Y.但若专门生产X或Y.则可得到OA的X或OB的Y.因规模收益递增,OA〉20C.OB〉20OD.现在实行自由贸易.贸易创造将使本国专门生产X.伙伴国专门生产Y.两国综合可能性曲线将变成图3(b)中的情况。OA=OA.OB=OB.若社会无差异曲线1在E点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很明显它要高于没有贸易创造之前“各自为政”情况下与G点相切的无差异曲线F,社会福利增加了。
贸易创造的负作用首先是表现为为本国企业增加了竞争对手,虽然竞争从长远看来并非坏事,但挤占了部分市场,对本国企业发展不利。于发展中国而言尤甚。美墨之间的合作已显示出这种局限性。墨西哥国门敞开,美国商品的涌入将本国企业推至竞争前沿,难有反击之力。墨西哥贸易逆差过后又发生金融危机与此不无关系。其次,贸易创造的负作用,表现为对经济大国贸易条件有不利作用。关税效应是减少该国投入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数量和它试图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的进口数量。贸易创造导致本国出口与进口增加,从而出口与进口价格发生波动。出口价下降(因为世界供给增加了一个不可忽略的量),进口价格上升(因为对进口品需求有一个较大的增加)。变化的结果是贸易条件(出口价/进口价)下降,使该国福利下降。
贸易转移的负作用在传统理论中表现为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资源浪费,其正作用却被忽视了。其正作用主要表现为为伙伴国扩大了出口市场,也会产生类似于上文中分析的规模收益作用。这一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轻视。本文第二部分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不理想的原因,但并不说明其合作是失败的。因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工业,扩大出口,而贸易转移恰好使成员国将进口由外部世界转到成员国之间,这对于急需发展新兴工业的国家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尽人意,但仍不放弃探索的原因之一。但贸易转移的得益往往不均衡,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成员国得益较大。如拉美自由贸易协会成员国中,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已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属区内较发达国家,得益较多;阿根廷区内出口比例在50~60年代间由14.3%上升到24.9%,而其他成员国受益较少。这也是成员国之间争吵不休原因之一,但不可因此忽略贸易转移的正作用。

阅读全文

与贸易创造对福利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