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数学中‘等于号’代表什么谁发明的为什么会发明这个符号
现在数学上用的符号“=”最初是公元1540年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考尔德开版始使用的。16世纪法国权数学家维叶特也使用过“=”,但在他的著作中,这个符号不表示“相等”,而表示两个量的差加。到公元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著作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后,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直到17世纪,符号“=”才真正为世界公认。
『贰』 等于号的产生在什么时候是谁发明的
现在数学上用的符号“=”最初是公元1540年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考尔德开始使用的。16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也使用过“=”,但在他的著作中,这个符号不表示“相等”,而表示两个量的差加。到公元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著作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后,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直到17世纪,符号“=”才真正为世界公认。
『叁』 运算符号分别是哪些数学家发明的
这些符号,在古代(古希腊)其实都是自己随便定义
国际上统一定下来是在国际数学大会上,学者们为了方便交流,一起商议定下来的
『肆』 到底是谁发明了等于号
现在数学上用的符号“=”最初是公元1540年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考尔德开始使用的版。16世纪法国数学家权维叶特也使用过“=”,但在他的著作中,这个符号不表示“相等”,而表示两个量的差加。到公元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著作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后,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直到17世纪,符号“=”才真正为世界公认。
『伍』 “+”号是谁发明的
古希腊的丢番图以两数并列表示相加,偶然亦以一斜线“∕”及曲线“”分别作加号和减号使用。古印度人一般不用加号,只有在 公元三世纪的巴赫沙里(Bakhshali)残简中以“yu”作加及“+”作减。
『陆』 等号和不等号是谁发明的
英国的数学家雷科德首先发明了等号。16世纪,他在《砺智石》一书专中首次使用了“属=”,意在“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但样子和现在使用的略有不同,两条直线的长度要长许多。后来经过逐渐演变才形成了今天使用的“=”。
17世纪,不等号“>”、“<”由英国的数学家哈里奥特首创,并发表在他去世后出版的著作中。据说发明的灵感来源于音乐中的“渐强”和“渐弱”符号。
『柒』 等于号怎么来的
等号的概念
相等(equal)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等号表示相等的含义。等
号(Sign
of
Equality)之出现与方程有关,数学於萌芽
时期已有了方程的记载,因此亦有了表示相等关系的方法。
“方程”的概念早於中国古代已出现,但它是
以“列表”(算筹布列)的方法解之,并不需等号,而书写时则以汉字“等”或“等于”表示。阿默斯纸草书
中以“”表示相等;丢番图则以“”或间中以“”为等号;巴赫沙里残简中以相当于pha
的字母为等号;到了十五世纪,阿拉伯人盖拉萨迪以“”表示相等;雷格蒙塔努斯则以水平
之破折号“——”为等号,如
表示x2+3x=30为x2+3x------30,长且记於数字之下,如表示
x2-y2=36。
雷科德於1557年出版的《砺智石》一书中
,首次采用现今通用之等号“=”,因此这符号亦称为雷科德符号(Recorde's
sign)。不过,这符号之
推广很缓慢,其后的著名人物如开普勒、伽里略与费马等人常以文字或缩写语如aequals,
aeqantar,
ae,
esgale
等表示相等;1637年,笛卡儿还以“=”
表示现代“±”号之意,而以“”为等号。直至十七世纪末期,以“=”为等号才被人们所接受
,并渐得通用。
[编辑本段]网络词汇
在流行的网络聊天工具或论坛等交流工具中,被网友为了方便聊天而造词,
通常音译“==
”代表“等等”既“稍等”的意思。
『捌』 运算符号的发明者还包括和= 是指+,-,*,/还包括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好是谁发明的
你知道吗?我们日常频繁使用的运算符号“+”、“一”、“×”、“÷”最先是谁发明的吗内?
“+”是容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创造的,在横线上加上一竖,表示增加.
“-”也是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创造的,从加号中减去一竖,表示减少.
“×”是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稳莱最先创造的,它的意思是表示增加的另一种方法.
“÷”是18世纪瑞士人哈纳创造的,表示分解的意思,用一条横线隔两个圆,是分开.
“=”是16世纪英国学者列科尔德发明的,用两条平行且相等的线段表示两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