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做装修从事木工对人体有害么
一、做装修从事木工还是对人体有害的。
1、从事装修木工很多时候采用的材料都含有有害物质(例如:甲醛、苯),长时间接触有潜在致癌性,可带来累计慢性中毒,一次大量摄入可引起急性中毒,皮肤直接接触会引起皮炎。
2、从事装修木工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切割许多木材,这就有可能会吸入很多粉尘颗粒,对身体的健康有负面影响。
3、从事装修木工施工现场一般使用的设备噪音大,对听力影响不好。
二、做装修从事木工预防伤害方法
1、戴口罩,戴手套,保持施工现场的通风,从而减少粉尘和有毒气体的吸入。
2、尽量购买使用带有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的装修产品。
B. 约翰·吉里发明了什么
能量问题是人类生存空间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的人抱怨石油少,煤炭少,水少,电少。而一百年以前的人抱怨水力不够,蒸汽浪费,新发明的电力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玩意儿”。
19世纪后期,费城人约翰?吉里的发明让人们大开眼界。吉里是个多面手,他当过捕兽师、木匠、小提琴家和魔术师。这些经历充分说明他是个不同寻常的人。他召集商人和工程师宣布他发明了一种新机器,可以分解控制物质原子结构的力量,这种分解能量来自诱导的和谐震动。不要说一般人,就连一些科学家都认为吉里是在胡言乱语,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1873年的一天,吉里把他的新机器展示给观众。吉里按动开关,机器开始嗡嗡作响,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最后连贯而成一种扰人不已的长鸣。这时,吉里又按动一个开关,机器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吼叫声,冒出一股浓烟。烟雾散尽后,旁观者发现机器的一根管子上顶出一个一寸大的铅球,被极强的冲力作用下,竟然穿透两块橡木板,落在一个备好的沙箱里。就在人们的满脸狐疑变成目瞪口呆的时候,有一位颇有眼力的商人首先醒悟过来,立即问吉里:“你的机器可以上市了,谁是你的合伙人?”
由于人们对新能源的迫切需求,吉里的发明很被看好,有人出资十万美元成立了“吉里马达公司”,在后来的七年中,吉里又研制了一连串新机器,用他的能源可以穿透铁板,折断钢索,扭曲铁棒,把铁樟折成铁丝,真是力大无比。
这个巨大的能源如果能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将会取得更大的效益。但是,当有人要求他解释马达原理时,吉里总是借故推托,他的理由是:这种能源是他发明的,他必须要再能完全控制它之后,才能对外公开,或扩展应用范围。否则一旦发生意外,他绝对负不起责任。尽管这个解释不无合理之处,但上门求教的人还是络绎不绝。1882年12月,吉里终于被说服了,向公司股东代表爱德华·波克先生公开他的秘密。波克先生是位蒸汽引擎专家,他对吉里的合作态度和对机器构造的介绍十分满意。于是股东们又追加更多的投资。
八个月后,吉里又把新改良的机器展现给观众。这个神奇的机器把一块生铁砂轻而易举地变成一段铁轨的形状。无疑日益发展的铁路建设需要大量铁轨,假如使用这台机器,制造出的铁轨的成本肯定大大降低,这就意味着会获得极大的利润。许多生产商都兴奋得跃跃欲试。然而,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新机器并没有造出低成本的铁轨,约翰·吉里却被股东们送上了法庭。因为股东们发现吉里的机器用在他们手中没起任何作用,他们简直受不了这种“欺骗”。
1888年,股东们采取法律措施,让法官命令吉里公开地的秘密。吉里还是拒绝了,他因此被判入狱,“吉里马达公司”就此完结消失了。吉里出狱后又找到一位赞助者,是位心地仁慈的富翁克莱拉·吉萨普夫。吉里又开始研制新机器。可不知为什么,总不那么顺利,他经常气愤地把尚未完成的新机器摔成碎片,然后再从头做起。直到1898年吉里去世为止,他再也没什么新的发明创造献给世人。
虽然报纸上很少再见到吉里的名字,但他往日的股东们却一直“惦记”着他,念念不忘吉里让他们支出的花销。所以吉里一去世,他们立即占有了他的工厂。他们找到了一个三吨重的钢球,以为这就是吉里能源的由来。但等再进一步研究之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从他留下的一些文件中也找不到任何线索。
吉里真的发现了一种新能源吗?他后来的失败是不是因为他的能力受到科学知识的局限?或许他是一个由某种神奇的新力量控制的人呢?
由于弄不出个究竟,吉里的老股东们认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骗子,多年来拿他们的血汗钱寻开心。然而事实却是,那些钱,吉里本人只用了很少的钱,他生活节俭,无任何奢侈习性,他把绝大部分钱都用在他的工厂上,用在那些神秘的设备上了。
一位给约翰·吉里作宣传的作家说:“有人认为他是个利用人性弱点的大骗子。但从他多年来的辛勤实验和孜孜不倦的潜心研究,完成一个又一个复杂设计这一点来看,这种说法很不实事求是。
“他既非精神失常,也不是一个普通的骗子。他是位品格上毫无过失的勇士。
约翰·吉里不失为一个天才。”
C. 独特的运粮工具木牛流马是谁发明出来的,具体是这么用的
众所周知,神算子诸葛亮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发明家。他独创的“八阵图”,被誉为神奇的阵图。同时,他还发明的连发的弩弓,成了战场上神武器。而他在北伐曹魏时发明的木牛流马同样是他的成名作,因为他解决了蜀中长途跋涉运粮难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会在后来没有全面推广下去,那是因为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朝廷和百姓对道路的重视,修的道越来越宽越来越平,同时又发现圆的车轮更实用更快,农村普遍使用的独轮车和两轮板车就是后来的改进版和创新版。木牛流马因为极其“笨重”,后来便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D. 木工刨床开关怎么接
木工刨床是我们的木匠在加工的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当有粗糙的木料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我们的刨床把我们的木料打磨的精细光滑一点。这样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就会更加的舒心和称心了。可是难免有的时候我们的刨床会发生一些意外,所以我们就要自己处理。一般来说最主要的还是我们的刨床的接线的问题,很多外行都会对我们刨床电机的接线产生很多的疑惑,甚至有些构造和功能都会混淆,所以今天我就要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刨床接线的各种情况和应对方法。
用旋转或固定刨刀加工木料的平面或成形面的木工机床。按照不同的工艺用途,木工刨床可分为平刨床、单面压刨床、双面刨床、三面刨床、四面刨床和精光刨床等。木工平刨床(图1)用来刨削工件的一个基准面或两个直交的平面。电动机经胶带驱动刨刀轴高速旋转,手按工件沿导板紧贴前工作台向刨刀轴送进。前工作台低于后工作台,高度可调,其高度差即为刨削层厚度。调整导板可改变工件的加工宽度和角度。拼缝刨床的结构与平刨床相似,但加工精度较高。
单相还是三相要搞清楚,买一个相应的倒顺开关,按说明接线即可。铭牌上不是已经标注220v三角接线法,你电机现在是Y接法380V供电,那你就将竖直连着一侧3枚桩头的连接片卸下后改成横相连接的三道不就是220v供电可用的马达了。
这个是三相电机,要有三相电才可以使用,如果没三相电就要用到变频器或是单相变三相的变压器。或加电容也可以,但功率会下降。接了一个三相电机加电容改单相的。把铜片照电机铭牌的220V的图示连接起来,然后两根电源线随便接在三个端子的其中两个上,再把电容的两根线其中的一根和其中一根电源线接在一个端子上,(如果电机运转方向不是你需要的就把两根电容线互换一下)剩下一根电容线接在剩下的端子上就可以了,从8微法的电容开始试验,一直添加到你觉得电机发热程度到你手可以摸得上为止。
电刨是三相的,应该用三相交流电。用交流220V电机是不能转的,三相电机缺相时转不起来。找个电工来接,注意正反转。
以上就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常见的木工刨床接线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忽略点我们电机接线的最最基本的问题,我们下次在接线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注意这些小小的细节。同时一定要注意是不是我们的接口有什么问题,千万不能对我们的木工刨床电机进行硬碰硬的来。我们要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根据我们的问题来进行解决。我想这样我们就又可以打磨出精细光滑的木材了吧。
E. 著名“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匠水平怎么样
朱由校在木工方面的成绩真的是很专业,比得上正儿八经的木匠。除了木工活,朱由校还喜欢做建筑,他不仅可以设计出一份完整的宫殿图纸来,还可以亲自督促并指导工人们的建造。朱由校的这两种技能放到现在,妥妥的就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大触啊,因此有很多人都对他的皇帝身份感到惋惜,如果朱由校出生在木匠家庭,他早就已经名流千古了。
朱由校的祖父朱翊钧一心玩乐,根本就没空管皇长孙的教育问题,而他父亲朱常洛也不太关心他,因此等到朱由校继位时,他都16岁了,还是个文盲。你说朱由校大字不识一个,怎么好管理国家嘛,于是他就一心当木匠,朝廷事务交给魏忠贤,后宫大权仰赖客氏,这两个人狼狈为奸,诱导朱由校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所谓“捧杀”。
F. 怎样验收木工
最好还是请专业的第三方监理,你是哪个地区的呢?
木工验收注意事项
1、看缝隙
木封口线、角线、腰线饰面板碰口缝不逾越0.2mm,线与线夹口角缝不超出0.3mm,饰面板与板碰口不逾越0.2mm,推拉门整面过失不超出0.3mm。
2、看结构
结构是不是直平。不论水平方向仍是垂直方向,准确的木匠做法都应是直平的。
3、看转角
转角是不是准确。正常的转角都是90度的,特别计划要素在外。
4、看拼花
拼花是不是紧密、准确。准确的木质拼花,要做到相互间无缝隙或坚持一致的距离距离。
5、看弧度
弧度与圆度是不是顺畅、油滑。除了单个外,多个一样外型的还要确保外型的一起。
6、看柜门
柜体柜门开关是不是正常。柜门开启时,应操作简便、没有异声。
G. 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其实早就发明过,发明者是木匠祖师爷吗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使用木牛流马,通过了巴蜀的天险,向关中岐山运送粮食物资,其内部的机械构造十分复杂,操作却十分简单,在小说《三国演艺》中也有相关的记载:
“孔明即手书一纸,付众观看,众将环绕而视。造木牛之法云:‘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
但是木牛流马是否是诸葛亮发明的,书中却没有交代,这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谜团,其实木牛流马跟我们现代科学研究的“永动机”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木牛流马真实存在的话,那么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永动机”但是拨开小说虚构的因素,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
这些探索式的发明让我们逐渐接近了事件的真相,但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山上的栈道并不是崎岖不平的,而是平坦的栈道,而栈道是用木板堆砌而成,每一个木板都有间隔,如果木牛牛马真的是四腿步行的话,很容一脚踩空,就不能在木栈道上自由行走了。
其实早在宋代就有专门研究木流牛马的资料,高承就在《事物纪事》中写道:”木牛即今小车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所以当代很多学者据此推论,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所谓的木牛流马不过是后世对独轮车的牵强附会,为了彰显故事的传奇性而已。
H. 鲁班不只是一个木匠,他的另一重身份,你知道是什么吗
爱迪生曾说“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
人们通过书籍了解历史,可历史总是会选择性地展现更为夺目的一面,好比说到苏轼,人们想到的是一位大书法家、美食家、大诗人,却不知道他也是一名充满奇思妙想的工程师,提起王羲之那便是一位大书法家,第一个联想的便是有着“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却不知道王羲之还是位道士,而且全家人都是虔诚的天师道信徒。说起鲁班,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与木匠祖师爷划等号,而对于已经逝去的鲁班,他其实不只是一个木匠,直到2000多年以后,他的另一个身份才被揭开。
或许现在看来匠人与风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是回到过去,却又十分的合理,在当时大时代背景下,人们都比较迷信,对风水玄学都十分认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都会邀请风水大师特意勘测一番,是否能将自己的宅院打造成为风水宝地,对风水会影响家人的仕途或健康深信不疑。作为一个工匠要打造让人满意的工具或宅院,在一点不了解风水的情况下,仅仅只是工艺出众是不能满足他们需求,也就更不难实现自己的作品流传百世,成为一代伟大的匠人。
结语:我们也许有偏见,但是命运并没有偏见
我们都知道,读书切忌以偏概全,一孔之见,但人们往往对一件事或人形成了既定印象之后便再难改变,对于鲁班即便今天的你了解到他不仅是木匠的祖师爷,而且是一位了阴阳术士,到明天提到想到的还会是木匠鼻祖。
对于他这本著作《鲁班书》虽然有无数专家学者为其正名,但依旧有很多人以讹传讹,不仅是普通人,甚至在一些具有传奇色彩中的影视剧中,也会着重的提起扉页上的话语,让这本著作的神秘更为浓重,甚至有些人将他当成修仙修道之书,可谓是荒唐之至。但也由于《鲁班书》本身的特殊性,历经多次王朝变更都将其列为禁书,也导致其原文已无从考证,从而成为一代奇书,即便是只言片语的流传,也并不妨碍在2000多年的今天,让我们重新去认识到他阴阳术士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