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派生存款的计算公式
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不是无限的,它要受到两个限制:
(1)它要受存款准备金的限制。法定存款准备率越大,存款扩张倍数越小。中央银行把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作为紧缩或扩张信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可用公式表示: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率-1)
(2)受客户提现率的限制。用公式表示: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率+提现率-1)
(1)创造存款的倍数扩展阅读:
具备条件:
1、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以及派生存款创造的条件原始存款是指银行以现金形式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派生存款的创造必须具备三大基本条件:
2、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信用创造是指在整个银行系统内利用超额准备金进行贷款或投资的过程中,活期存款的扩大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称“货币制造”。
3、商业银行收到一笔现金,除留足法定准备金外,其余部分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但支付方式是相应增加借款人或证券卖主在该行户头中的活期存款进行的。因而制造了一笔派生存款。
4、收款人将支票存入与他往来的另一家银行,第二家银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贷出去,又会创造另一笔派生存款。如此类推。银行系统可以创造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货币制造表现受法定准备金的影响,而实际是受客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❷ 银行多倍存款创造的原理是什么
存入1万元,贷出7500元又存入银行,7500X75%又贷出,又存入银行,以此类推,存款就不断派生出来,你的明白?
❸ 存款扩张倍数的问题
你给出的那个公式D=R/rd也没有什么错 即乘数m=1/rd
关键在于这个公式有两个苛刻的前提条件:1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金(准备金外的钱全部放贷出去)。 2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因而就有了下面这个公式
银行存款乘数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扩张关系的数量表现,又称“货币乘数”。即中央银行创造或缩减一单位的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货币供应量是由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共同决定的,其数学表达式为:M=Hm。其中,M为货币供应量,H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扩张倍数)
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现金)——基础货币(货币基础)
如果用Cu表示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用Rd表示法定准备金,用Re表示超额准备金,用H表示基础货币,则有H=Cu+Rd+Re。考虑到货币供给(严格意义的货币供给M1)M=Cu+D, 即通货和活期存款的总和。则
m=M/H=(Cu+D)/(Cu+Rd+Re)
分子、分母同除D
m=(rc+1)/(rc+rd+re)注:c、d、e、u均为下脚标
其实上面那位仁兄说得很好了 不知道你怎么看不懂,而我这个之所以分子跟他的不同是他仅把活期存款总和当成货币供给量,我则把活期存款和通货合在一起当成货币供给量。
因而是哪个公式要看实际情况了
❹ .货币政策:( )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中
1.c 2.b 3.c 4.c 5.d 6.b 7.b 8.b 9.b
❺ 存款创造乘数K=1/r 货币乘数=M/B ,百度上说存款创造乘数又称货币扩张乘数,那二者岂不是一样了求解答
我也是刚理解复了,说说自己的想法制,希望对你有帮助吧。第一,货币创造乘数(复杂的)=存款扩张倍数。 第二,货币创造乘数(简单的)=货币乘数=存款乘数 。
因此,下面我只讨论货币创造乘数,分复杂的与简单的两种。
1、凡事从简单做起,先说简单的吧,也就是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倒数。
2、复杂的,我习惯说是存款扩张倍数。存款扩张倍数就是考虑了超额准备金,并且假定了一个事实: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存入银行。这就意味着,分子上多了社会上的通货,也就是人们存入银行的金钱。而货币乘数除了没有考虑超额准备金之外,还没有考虑社会的存款,分子上只是银行已经吸收的存款,也就是说社会上还存在没有存入银行的通货。
简单一句话,存款扩张倍数计算公式分子上比货币乘数计算公式分子上多的就是没有存入银行的社会上的通货。存款扩张倍数计算公式分子也可以理解为央行发行的所有的货币,货币乘数计算公式分子可以理解为央行发行的所有的货币减去社会上的通货,也就是存入银行的货币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谨慎采纳,也欢迎探讨。
❻ 存款乘数:( )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
A正确, 存款乘数是指原始存款经过商业银行的辗转放贷形成于数倍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而B是货币乘数,他们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❼ 什么叫存款创造乘数和货币创造乘数
货币创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 货币创造乘数指货币供给量(M:通货与活期存款总额)对基础货币(H: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变动的比率。
存款创造乘数它衡量了商业银行体系内增加货币供给的数量。为了控制这个体系创造的货币量,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设置严格的准备金比例,中央银行只允许商业银行的初级存款的一部分用于放贷,这也称作现金准备比例。
❽ 请列出派生存款倍数的影响因素并说明原因
派生存款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原始存款的派生和扩大。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最终使用者又将其存入银行,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其计算公式: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准备率-1)。
❾ 银行的库存现金占存款的比率越低,则存款创造乘数一般( )
A
kD=1/rd
法定准备率在银行存款创造中起着控制器的作用。较低的法定准备率对应着一个较大的存款创造乘数,活期存款总额就较多;较高的法定准备率则对应着一个较小的存款创造乘数,活期存款总额就较少。这是因为,rd的值越大,每一轮可用于贷款的金额越少,也就是每一轮“漏出”的金额越多,因而每一轮由存款创造的金额越小,从而各轮派生存款之和越小,所以乘数之值越小。这也就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提供了一个可能。中央银行提高或者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就能控制商业银行创造活期存款的倍数,从而控制货币的供给。因此人们把货币供给看成是由中央银行或政府的政策决定的。
❿ 举例说明银行存款的倍数创造是怎么样的
存款乘数是指存款总额(即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派生存款是指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在银行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着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大功能,或者说银行具有创造存款的能力。这是因为当一笔存款存入银行后,会经过银行体系一连串的存款——贷款——再存款——再贷款……使得这笔存款导致的存款总额增加量(即派生存款)是当初这笔存款的若干倍[
企业到A银行存款100万元,A银行存款增加100万元。A银行将存款的20%(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准备金,其余全部贷给乙企业,即贷给乙企业80万元。乙企业向丙企业支付货款80万元,丙企业将这笔货款全部存入B银行,B银行存款增加80万元。B银行将存款的20%(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准备金,其余全部贷给丁企业,即贷给丁企业64万元……这个过程不断继续。如下表所示:
银行 存款金额 贷款金额 准备金额
A 100 80 20
B 80 64 16
C 64 51.2 12.8
D 51.2 40.96 10.24
…… …… …… ……
合计 500 400 100
原始存款100万元导致最终存款达到500万元,最终存款是原始存款的5倍,这就是存款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