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青霉素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929年英国学者弗莱明首先在抗生素中发现了青霉素
⑵ 青霉素发明于哪年
青霉素发明于年。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1938年,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
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2)青霉素是哪年发明的扩展阅读:
1950年3月,上海青霉素实验所成立,并开始研制生产青霉素。1951年4月,试制成功第一支国产青霉素针剂。该项发明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1953年5月,上海青霉素实验所更名为上海第三制药厂,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抗生素生产专业工厂。为了批量生产青霉素,面对解放初期淀粉工业不发达,没有足够玉米浆原料供应的问题,上海第三制药厂采用了棉籽饼粉代替玉米浆、葡萄糖代替乳糖,同时又解决了抗生素工业生产中的染菌控制等问题。
在1953年7月28日,终于实现了中国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从而结束了中国长期依赖国外进口青霉素的局面。
⑶ 青霉素那年发明
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⑷ 青霉素是谁发明的
青霉素是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一直存在于自然中,不是人去发明的。
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弗莱明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年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
(4)青霉素是哪年发明的扩展阅读
青霉素它不能耐受耐药菌株(如耐药金葡)所产生的酶,易被其破坏,且其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青霉素G有钾盐、钠盐之分,钾盐不仅不能直接静注,静脉滴注时,也要仔细计算钾离子量。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除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显。
使用该品必须先做皮内试验。青霉素过敏试验包括皮肤试验方法(简称青霉素皮试)及体外试验方法,其中以皮内注射较准确。皮试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性,约有25%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人死于皮试。所以皮试或注射给药时都应作好充分的抢救准备。
在换用不同批号青霉素时,也需重作皮试。干粉剂可保存多年不失效,但注射液、皮试液均不稳定,以新鲜配制为佳。而且对于自肾排泄,肾功能不良者,剂量应适当调整。此外,局部应用致敏机会多,且细菌易产生抗药性,故不提倡。
⑸ 青霉素是哪一年发明的
青霉素是1928年被发明的。
1928年9月15日,亚历山大·弗莱明外出休假,一只未经刷洗的废弃的培养皿中长出了一种霉菌,因此他发明了青霉素。
进一步的试验表明,这种抗菌素作用缓慢,且很难大量生产。在他转向其它研究项目之前,他在1929年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自己的发现,但当时这篇论文并未引起重视。
1938年,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家霍德华·瓦尔特·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化学家恩斯特·鲍里斯·钱恩偶然读到了弗莱明的文章,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1941年给病人试用。
在英美政府的鼓励下,现在医药公司进入了这个领域,很快就找到了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方法。起初,青霉素只是留给战争伤员使用,但是到1944年,英美公民在医疗中也能够使用了。1945年战争结束时,青霉素的使用已遍及全世界。
(5)青霉素是哪年发明的扩展阅读:
青霉素的分类
1、青霉素G类:如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长效西林`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等。
2、青霉素V类:(别名:苯氧甲基青霉素、6-苯氧乙酰胺基青霉烷酸) 如青霉素V钾等(包括有多种剂型)。
3、耐酶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新青Ⅱ号)、氯唑青霉素等。
4、氨苄西林类: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
5、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如羧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等。
6、美西林及其酯匹西林:如美西林及其酯匹美西林等,其特点为较耐酶,对某些阴性杆菌(如大肠、克雷伯氏和沙门氏菌)有效,但对绿脓杆菌效差。
7、甲氧西林类:如坦莫西林等。
⑹ 青霉素哪年发明的
1928年9月15日,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这使他在全世界赢得了25个名誉学位、15个城市的荣誉市民称号以及其他140多项荣誉,其中包括诺贝尔医学奖。
⑺ 青霉素是哪一年发明的
青霉素是年被发明的。
1928年9月15日,亚历山大·弗莱明外出休假,一只未经刷洗的废弃的培养皿中长出了一种霉菌,因此他发明了青霉素。
进一步的试验表明,这种抗菌素作用缓慢,且很难大量生产。在他转向其它研究项目之前,他在1929年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自己的发现,但当时这篇论文并未引起重视。
1938年,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家霍德华·瓦尔特·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化学家恩斯特·鲍里斯·钱恩偶然读到了弗莱明的文章,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1941年给病人试用。
在英美政府的鼓励下,现在医药公司进入了这个领域,很快就找到了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方法。起初,青霉素只是留给战争伤员使用,但是到1944年,英美公民在医疗中也能够使用了。1945年战争结束时,青霉素的使用已遍及全世界。
(7)青霉素是哪年发明的扩展阅读:
青霉素的分类
1、青霉素G类:如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长效西林`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等。
2、青霉素V类:(别名:苯氧甲基青霉素、6-苯氧乙酰胺基青霉烷酸) 如青霉素V钾等(包括有多种剂型)。
3、耐酶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新青Ⅱ号)、氯唑青霉素等。
4、氨苄西林类: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
5、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如羧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等。
6、美西林及其酯匹西林:如美西林及其酯匹美西林等,其特点为较耐酶,对某些阴性杆菌(如大肠、克雷伯氏和沙门氏菌)有效,但对绿脓杆菌效差。
7、甲氧西林类:如坦莫西林等。
⑻ 青霉素是谁发明的
1928年英国学者弗莱明首先在抗生素中发现了青霉素
⑼ 青霉素是二十世纪哪个年代发明的
20年代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1928年,英国科学家Fleming在实验研究中最早发现了青霉素,但由于当时技术不够先进,认识不够深刻,Fleming并没有把青霉素单独分离出来。
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弗莱明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年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和生物化学家钱恩。
1938年,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
弗洛里和钱恩在1940年用青霉素重新做了实验。他们给8只小鼠注射了致死剂量的链球菌,然后给其中的4只用青霉素治疗。几个小时内,只有那4只用青霉素治疗过的小鼠还健康活着。此后一系列临床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疗效。青霉素之所以能既杀死病菌,又不损害人体细胞,原因在于青霉素所含的青霉烷能使病菌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病菌溶解死亡,而人和动物的细胞则没有细胞壁。
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⑽ 青霉素究竟是哪国发明的
青霉素是英国先国发明的。
近代,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1928年,英国科学家Fleming在实验研究中最早发现了青霉素,但由于当时技术不够先进,认识不够深刻,Fleming并没有把青霉素单独分离出来。
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10)青霉素是哪年发明的扩展阅读:
青霉素的曲折应用
青霉素再次发现之后,它的命运仍十分坎坷。牛津大学不仅拒绝为钱恩申请青霉素的专利保护,而且还拒绝了钱恩组建试验工厂以进一步探索工业化生产青霉素条件的要求。
弗洛里等人四处奔波,希望英国的药厂能大量投产这一大有前途的新药,遗憾的是多数药厂都借口战时困难而置之不理。最后,他们带着满身的疲惫和残存的希望,远涉重洋,来到了美国。
在这片美洲大陆上,弗洛里和钱恩惊喜地发现,早在他们研究青霉素结构的同时,美国就已经大规模地开展了该项研究。参加该项计划的有大约200多名化学家,他们有的来自研究机构,也有的来自工厂企业。
在牛津的工作者处境则极为困难,他们手中只有2克青霉素,其中1.5g纯度只有50%。而在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Merck小组就拥有几百克的结晶青霉素。在美国,弗洛里等人终于得到了自己需要的帮助。
青霉素应用之初,不仅一般人对它表示怀疑,就连多数医务工作者也不相信它的药效。直到1944年,英美联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2战场,开始大规模地同德国法西斯作战,受伤的士兵越来越多,对抗菌药物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青霉素在医治伤员时显示了极大的威力。
活生生的事实使得医护人员不得不对青霉素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青霉素在治疗战伤方面的奇妙作用,引起了军事指挥人员的关注。一位陆军少将由衷地称赞道,青霉素是治疗战伤的一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