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信长之野望14:创造怎样运兵
无法运兵,每城兵力上限固定
Ⅱ 信长之野望14创造威力加强版手动合战技巧攻略
《信长之野望14:创造威力加强版》手动合战怎么玩?下面99单机小编就分享一篇技巧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信长之野望14:创造威力加强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游戏中大家喜不喜欢用手动合战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手动合战实用心得分享,一起看看吧。
一般的手合战斗分为野战和攻城战。野战的话我最爱有河流的地形,半渡而击之,战损比较小。估计这种情况,一般人都会,但是不容易遇到。
所以一般都是城下手合。我要特别讲下,一定要夹击,这里夹击不是在大地图,而是在合战地图。夹击伤害几乎翻倍。你至少需要两只部队才能夹击,一般一只部队加一个国人众就行。举个例子,我方二打一,一定要转,怎么转呢?用你人数少的吸引敌人,同时绕着敌人转向。你的另一队也转,转向敌人的屁股。最后形成完全夹击,也就是射击的那个范围线全是绿色的。这也是好多人说侧面夹击伤害不高的原因,因为侧面夹击无法让线完全变成绿色。
像三打二或者四打三,都是二打一的演变,这里就不说了。还有敌人突击,我方一定要横向移动躲开。
接下来说下大会战,贴吧里有个人讲的很好。就是全线一字阵型前进,侧翼接敌后能消灭,就用侧翼部队消灭,否则接敌后直接后撤引走敌人。中路继续挺近,找寻敌大将进行斩首。大会战最好还是带个骑马队吧。
其他的还有像连合。突然就发生了,不知道触发原因,我猜可能是被联合军针对的势力太强大了。像13里似的。发生连合后下一回合可以选择加入,但只能加入信用高于一定数值的盟主,好像至少要40。加入后与敌对连合军直接敌对,如果敌对连合中有你的盟友,加入后直接破弃。
这代比较好的是,大会战胜利给奖励特性。连合胜利好像也有,听别人说的,未验证,应该是和贡献挂钩。整备道路需要的政治也少了,好多不到70的也可以一个月修好了。海路也有了变化,分近海和远海,近海还和以前一样,远海移动速度超慢,这应该是新加的元素,以前应该没有。
吐槽也有好多,鸡武将太牛了,这里说下我只是不想那些女人只存活在男人的配偶一栏,太可怜了。但要不要这么厉害啊。
猜你喜欢:
炉石传说地精大战侏儒新版恶魔术士卡组分享
文明太空秘籍之修改奇迹的作弊方法
Ⅲ 信长之野望14创造怎么进入会战 会战系统介绍
地图上行走碰到敌方部队,自方部队变为凸形。这会点部队就会出现选项,选两刀交叉的那个,就进入手动合战。
会战系统,原版和pk版不同,具体的你自己去找下吧。
Ⅳ 信长之野望14:创造增加兵力方法如何增加兵力
信长之野望14:创造增加兵力方法如何增加兵力
《信长之野望14:创造》中,每座城都有被设定人口。关于人口的数值,为了要表现出战国时代的真实性,将会依据各国的石高、面积、地理因素,以及游戏中所规划的城池数进行计算。
如果是喜欢战国时代的人,我想只要看着剧本刚开始时的情报页面,就会不经噗哧一笑。
顺道一提,在1560年剧本的初期设定值中,第一名是山城国二条城的约52,000人,最后一名是陆中国胆泽城的约2,700人。
关于人口,是无法直接透过某个指令来直接增加的。
基本上,人口是伴随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增加的,而会影响人口增加量的因素为石高、商业、民忠、城下的设施、城堡连接的道路之整备度,以及『政策』。
接下来关于各城士兵数,城堡的士兵数是『领民兵』与『常备兵』的合计值,『领民兵』是依人口与民忠去计算出来的,『常备兵』则是依城堡的兵舍之数值所计算出来的。
为了让大家藉由数字来实际了解,故举个一般的例子,以人口1万且民忠80,而兵舍数值为300的城堡来说,『领民兵』就是1,600,『常备兵』则是600,总兵士为2,200,故『领民兵』会是主力,『常备兵』则是附属。
(译注∶感觉『领民兵』的计算式为「人口X(民忠/1,000)X2」,『常备兵』就是兵舍数值X2)
『领民兵』与『常备兵』并没有能力差异,且因为士兵数是两者的合计,所以也不会注意到两者的能力差异问题。
虽然在游戏开发中,也曾检讨过依两者的构成比率而有不同的特征,但最后觉得相较于所产生的效果,让复杂度变高的缺点会更大,而予以取消;并且将『常备兵』定位在1.不受民忠影响、2.玩家可以直接增加『常备兵』等两项。因为兵舍的最大值有受到石高的影响,所以也无法毫无止尽的增加。
关于『领民兵』的部份,虽然也曾想过设定为会因为不同季节而有所增减,但因为在《信长之野望14:创造》中,士兵数是一项影响力很高的数值,增加太多变动因素的话,可能反倒会影响「游戏性」,故先不加入这项影响因素;但是有可能在游戏上市后的更新中加入。
再次顺道一提,关于1560年剧本的各势力士兵初期值,第一名是三好家的约24,000人,最后一名是陆中斯波家的约1,900人。
另外,在本作中,民忠与人口一样,都是无法用指令来直接提升的。虽然能藉由城下的设施,与『政策』等来促进民忠上升,但基本上就是「长时间保持和平的情况」,换句话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被其他势力进攻。
故在本作,纵使是处于略为严苛的局面,也请积极的以野战应战,进而守护城下町,AI也是设定在类似的倾向
Ⅳ 信长之野望14创造劳力是什么怎么使用劳力
劳力算抄是一个基础数值,根据袭你的城数和城的规模,人口,政策会有改变。游戏中的大部分行动都需要劳力,打个比方修路一次需要三劳力,扩建需要更多,建城更多,而每个月的劳力都会恢复,劳力的多少决定了你能使用的行动多少,而不再是人多了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增加劳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发展和夺城,人口的提升就能增加劳力,大概5000人可以提升一劳力
Ⅵ 信长之野望14创造怎么玩
信长之野望14创造中中除了战斗之外,玩家还要管理自己的城邦。
很多玩家对于游戏的内政都是云里雾里,不是很清楚内政的玩法。
今天小编就带来信长之野望14创造 内政怎么玩 内政玩法攻略分享。
内政 - 开发
特点是据点发展度越低,每次开发就加的多;据点的开发度高,每次开发就变少。
所以据点发展的差不多时,高政人材可以移动到其它地方,让大众武将接手。
内政 - 政策
有不少政策都会影响内政,就看各家的创造性与经济状态开启。其中比较要注意的是通用政策中的伝马制,伝马制会提升商业开发但是降低石高开发,所以可以等九月收完粮后开伝马制全面开发商业,等接近九月要开发石高时再停止伝马制才不会负面。
以收入来说二阶建筑:
灌溉水路>庄屋=寺>农产市>>>狩场
农产市虽然只有固定收入120,不过升级到机织所搭配周边商业建筑后收入也不错。
一般四周只要有二个以上加成建筑收入就超过单一建筑,位置不佳的区画就可以拿来盖无邻接加成的建筑,至于兵舎我个人倾向不用多建,因为这版本领民兵与常备兵没差别,所以依长远发展只要做好内政增加人口,并不会太缺兵。 12下一页 第1页:信长之野望14创造 内政怎么玩 内政玩法攻略分享 第2页:信长之野望14创造 内政怎么玩 内政玩法攻略分享
Ⅶ 信长之野望14创造 合战怎么打 创造性怎么用
信长之野望14创造
合战怎么打
创造性怎么用
兵固定在城上这种设定真心能接受,而且的确比一城装50万兵要稍微“历史”一点。只要掌握好出兵的节奏,就能连破数城。这一代的攻城默认是围,所以如果城里的剩兵还过得去的话,可以围下来之后让最残的一队进城接收,然后从这个城再出兵。其他队只要在城上站一下,就会把粮补满。只要你部队多,不会担心兵链断掉。
但是有个蛋疼的问题,就是默认军团的边界。你打到一定程度之后新城就不受你控制了,要控制它必须转移本拠,但是一转移,旧的城你又控制不了了,那你从旧的城出来的兵怎么办?你放心把部队交给电脑控制么?
我试了一下,效果不怎么样。我觉得创造把战争简单化了许多,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军团坑爹,我还记得革新里我军团的南光坊天海单人拉着破城槌围城是多么气吞山河。但是革新智商不够还能兵力碾压啊,创造怎么碾压?而且电脑不懂几十支部队怎么协调,你一队一队送上去就成了人家的果子。所以还是坑爹。
电脑有一个好处就是筑城的设营的位置都极度科学,营这种东西用好了是能一夫当关的,而且不仅限于山地。平地上对方一个好位置的营就能让你疲于奔命,不被打死也要饿死。
创造性这个东西是由宝物和建筑影响的,创造性决定你能用什么政策。所以中道大名坑爹。创造大名,创造性越高越好,狂造茶室教会狂买南蛮宝物就搞定。保守大名,创造性越低越好,狂造寺狂买书就搞定。
偏偏中道的大名,不但要保证创造性的不高不低,而且并不是能使用所有中道政策的,很多中道政策的适用区间非常窄——再而且,中道的政策都偏坑爹。中道能说出来的好处大概就是手下各种主义的武将忠诚都过得去(这一点放在长期根本不值一提),还有那个中道任务了。委任军团是默认把创造性越弄越高的,所以玩中道要注意一下。
官位和役职的战国传似乎不是恒出的,所以是否每盘都能用总无事令来通关,我表示怀疑。【修改:似乎将军是恒出的(不需要探题为前提),管领、探题不是恒出的。关白似乎要以右大臣——左大臣为前提。】
信长之野望14创造
军团主城设置心得分享
信长之野望14创造
如何种田
种田最高效办法攻略
Ⅷ 信长之野望14创造威力加强版怎样合战
首先我确认下不是战国立志
然后合战的话只需要左键要出兵的城 上边有个手内(差容不多)形状的图标 点它 编辑出击武将 兵力装备 然后点下方出击 最后选择攻击地点单位
与敌接战后 点击交战部队 上边的交叉刀剑可以进入合战指挥 大型战役需要一国土地内至少有10支部队交战(包括国人众,其中己方最少5支) 点击交战部队 上方的交叉旗帜 可以进入大型合战指挥 击破敌总大将即可获胜。 具体操作一看就会 左键选取 右键攻击 点击武将头像放技能
Ⅸ 信长之野望14威力加强版怎么玩
《信长之野望14:创造威力加强版》
【PK版新系统】
首先是最关键的,不光是主城,现在支城也可以进行建筑了,1亿人口不再是梦想。
普请==>【改修】:不同于【建筑】的另外一个工事选项,相当于增强城市本身的防御工事,提供在城市附近战斗时的战斗加成,延长围城消耗的时间,也可以略微影响城市人口数。
外交==>【连和】:在与同一敌人作战,拥有一定信用等级的关系,自己作为【联盟】的【盟主】,就可以邀请其他大名参与自己的【联盟】,【盟主】必须要有朝廷给予的一官半职,并且不能邀请比自己官职高的大名加入联盟。
外交==>【朝廷】:为公家服务,可以派遣人去二条御所工作,建立与朝廷之间的关系,申请【官职】或者推举其他大名成为官员(需要一定朝廷等级,并且每次需要交给朝廷一定的好处费)
调略 ==>【密谈】:与其他大名旗下将士会晤,煽动其反叛之心,当其背叛的心意到达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内通】,要求其【不战】(其三个月内即使与玩家的部队相遇也不会与玩家进行战斗),【寝返(背叛)】(和己方交战的时候会加入己方,或者围城的时候出城加入围城部队)
家臣 ==> 【官位】:玩家举荐给朝廷,拥有了官位的家臣忠诚度会大大提升。
军团 ==> 系统完全重做,玩家现在可以自定义自己的非直辖军团,军团会自己处理内政,并且协同玩家进行作战。玩家委任的军团长将直接影响军团发展。与过去的远离基地就自动属于军团不同的是,玩家现在可以自己把不想管理的城市划到特定军团势力范围,不会再像以前整天武将没事做就想着回家养老,现在武将可谓人人有活干。【攻略】中玩家可以指定其发展内容,例如“以农业为中心,坚持一名两制方针,一个大名的基础不动摇,大力发展军事,重点抓商业建设,完成日本统一大业”这样的宏观计划。
(军议内容)
指示 ==> 为军团下达指令,包括三个选择,【侵占】(自行侵略周边城镇),【支援】(把玩家出征目标作为进攻对象),【防卫】。
(会战)
系统彻底重做,稍后详细介绍。在会战中玩家可以像RTS一样自由指挥合战部队的移动了,并且加入了地形与防御工事的影响。
Ⅹ 信长之野望14创造怎么算是过关
由于从10开始的惯性,果断一条大神上级难度,给自己配上一个政勇90,其它85的军师。
第一次玩14,开局还是按以往的思路的结盟小西先取长宗,不过一开始意外发现居然和这货、大友是同盟关系了,于是果断先取长宗,开局两年屯钱屯兵,第三年开战(话说,对将出战的超级简化各种不适应啊,整整花了半小时才整明白这些小方块的怎么用~)
虽然这代的打战已经简单到不能在简单,不过依然还是有很多意外的惊喜,首先就是声东击西,纵观信长还是三国系列,也只有14的战略能表现出来,简单点说这代攻城的难度被大幅提升,由于有据点的支持,特别是在初期没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和神将前提,只能先一个个攻下据点,而这时声东击西就成了关键。
举例来说吧,长宗一共有四个据点,一个水路一个陆路,先集中兵力进攻陆路,这时长宗就会从其它据点出兵来支援,水路的据点一下就空了,然后算好兵力集中时间,果然分兵走水路先取另一个据点,而另一路原地待命于长宗相持。
这里发现个有趣的地方,此代和其它最大不同的在于地型的限制,不像其它代,不管在什么地型情况下,都能形成多兵包围单兵的局面。 根据14中对道路的解释,冒似行军打仗会受到路面的影响,前面的一支部队会挡住后面部队的前进,如果不是在开阔并且道路发达的地方,就会看到部队排成长长的一条,而冒似只有前三格有铁炮的部队才能从后方攻击。
也就是说如果行军时尽量将主力放在前三位,那么在一开战特别是有地型限制的地方会有很大的效果。曾经三千渣将对十河的二千,结果被十河一路碾压撤退..................
另一方面如果在地型上形成包围的话,也有意想不到的优势,比如一支部队被你前后夹击或是从侧翼夹击,就算只是渣将也能更种牛B,冒似在14中一但形成这种包围局面,我方受到所有伤害将被平分到包围的前两三支部队上,而敌部队受到伤害将是所有合击部队的总和。
这看起来好像和其它代没什么区别,但放到14这种地型限制中就是更种牛B了,比方说你将主力部队挡在正面,侧翼派两三支渣兵形成口袋一样,在双方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敌方因为受地型限制只能排长龙一个一个往里钻....
总而言之,14的打战虽然简单到了不能在简单,但因为有地型和出兵方式的诸多限制,使你在行军安排上不得不做出各种考量标准,例如尽量避免大军从山路进军,以免被对方神将堵在山中错过合战最佳时机,因为各据点出兵的距离不同,要考虑大军能够会师的开拓地带,避免自己的先行主力陷入电脑的包围或是被个个击破;
另外还可以根据电脑部队的集结时间绕道声东击西,或是分兵抄后路对电脑形成两路夹击等等,总之,打战方面和前几代比起来,是从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变成了一个指挥全局的元帅。
除了打战外,14简单操作易上手的外交也比起前几代有了质的提升,与前几代就算没有外交也能一统全日本相比,此代如果没有外交你连门都不出去。
由于刚开始玩受前几代的影响,也是准备武力上洛,结果发现,前几代基本只要用两三个小时游戏三年时间就能攻下的长宗,整整花了五个多小时近八年时间,我一万多兵力硬是打不下长宗只有几百守军的独城.....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宗的盟友十河..........这代的盟友,不在像前几代只是互不打扰或是派几支渣兵应付了事,那可真是倾全国之兵相助啊!
每年出兵八九千打长宗,十河这货立马倾半国之力相助,泥玛不管是兵将都和十河天差地别的开局,长宗这货硬是只有孤城几百人坚挺了近六年三个多小时啊!后来实在打不下和大友的同盟也到期了,于是小摸下大友在四国的据点,泥玛大友的同盟毛利发彪了,九千大军挥师南下..............................我去,泥玛你太讲义气了吧!
后面苦撑了十年,就见长宗原本只有几百人的小孤城重新拥兵近四千,上面压着毛利和大友万把人的盟军,苦逼的选择了放弃重新开局...............
有了八个多小时的血泪史,重新开局就顺手多了,率先灭了两个小国收几个武将,不给长宗机会利用声东击西取下四个据点形围城~然后唯一能用的自定义武将带两队渣兵约五千人堵住十河支援的山路,四据点强攻破城,终于一个多小时三年内收了长宗,然后外交北上活动毛利,西面岛津,用了两年时间终于取得和这方的同盟,
终于开始踏上经略九洲之路了!
另外发现这代史实泥玛严重个坑爹啊!所有史实事件并不是只按时间段触发,还有根据玩家的进度,我去!这样一来在史实下如果玩家想利用史实事件坐收其利就基本不可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