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全等的发明

全等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21 19:19:16

『壹』 发现与发明有什么相同之处

发明是从无到有
发现是从未知到已知

所谓“发现”: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质或自然规律被人认识而已;所谓“发明”:是人类运用自然规律或科学原理,提出一项新的创造性的技术方案;我们可以说发现了哈雷慧星,不能说发明了哈雷慧星,因为慧星不是人为发明创造的,在人们认识它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了千万年;我们说发明了电脑,不能说发现了电脑,因为电脑不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而是人类创造出来的。

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发现是立足于弄清客观存在的事物,查明物质世界的特性、现象和规律,从而创造出新理论、新知识;发明则是着眼于创造出新事物和新方法。

重大的科学发现将会导致一系列的新的发明。反之,有价值的重大发明也可能引起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例如: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导致了发电机、电动机、电视和可以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的发明。所以发现和发明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科学家的目的在于发现未知世界;发明家的目的在于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产品。

『贰』 谁有全等三角形的历史,集死了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编辑本段]

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时,其中一个可以经过平移、旋转、翻折等运动(或称变换)使之与另一个完全重合,这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当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由此,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及推论
[编辑本段]

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或“边边边”),这一条也说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因。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或“边角边”)。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或“角边角”)。
由3可推到

4、有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或“角角边”)

5、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或“斜边,直角边”)
所以,SSS,SAS,ASA,AAS,HL均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注意:在全等的判定中,没有AAA和SSA,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A是英文角的缩写(angle),S是英文边的缩写(side)。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编辑本段]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6、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运用
[编辑本段]

1、性质中三角形全等是条件,结论是对应角、对应边相等。 而全等的判定却刚好相反。
2、利用性质和判定,学会准确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与对应角是关键。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一定把对应的顶点,角、边的顺序写一致,为找对应边,角提供方便。
3,当图中出现两个以上等边三角形时,应首先考虑用SAS找全等三角形。
4、用在实际中,一般我们用全等三角形测等距离。以及等角,用于工业和军事。有一定帮助。

全等三角形做题技巧
[编辑本段]

一般来说考试中线段和角相等需要证明全等。
因此我们可以来采取逆思维的方式。
来想要证全等,则需要什么(AAS/ASA/SAS/SSS)

例题分析
[编辑本段]

【例1】 (2006·浙江金华) 如图1,△ABC与△ABD中,AD与BC相交于O点,∠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不再添加其它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它字母),使AC=BD,并给出证明.
你添加的条件是: .
证明:
【分析】 要说明AC=BD,根据图形我们想到先说明△ABC≌△BAD,题目中已经知道∠1=∠2,AB=AB,只需一组对边相等或一组对角相等即可.
解:添加的条件是:BC=AD.
证明:在△ABC与△BAD中,∠1=∠2,AB=AB,BC=AD.
∴ △ABC≌△BAD(SAS).
∴ AC=BD.
【小结】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答案不惟一,若按照以下方式之一来添加条件:①BC=AD,②∠C=∠D,③∠CAD=∠DBC,④∠CAB=∠DBA,都可得△CAB≌△DBA,从而有AC=BD.
二、综合开放型
【例2】 (2006·攀枝花)如图2,点E在AB上,AC=A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
所添条件为_______________.
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
△ ≌△ .
证明:
【分析】 在已知条件中已有一组边相等,另外图形中还有一条公共边,因此再添这两边的夹角相等或另一组对边也相等即可得出全等三角形.
解:所添条件为CE=ED.
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CAE≌△DAE.
证明:在△CAE和△DAE中,AC=AD,AE=AE,CE=DE,
所以 △CAE≌△DAE(SSS).
【小结】 本题属于条件和结论同时开放的一道好题目,题目本身并不复杂,但开放程度较高,能激起同学们的发散思维,值得重视.
三、动手操作型
【例3】 (2006·济南)如图3,一张长方形纸片沿AB对折,以AB的中点O为顶点,将平角五等分,并沿五等分线折叠,再从点C处剪开,使展形后的图形为正五边形,则剪开线与OC的夹角∠OCD为( ).
A. 126° B. 108° C. 90° D.72°
【分析】 此题初看来很难,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我们不妨动手试一试,把正五边形按折痕折叠后进行对比即可找出展开图中是那个位置的角.
解:C.
【反思】 此题一方面是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4】 (2006·南宁)将图中的矩形ABCD沿对角线AC剪开,再把△ABC沿着AD方向平移,除得到图中的△C′BA′和△ADC全等外,你还可以指出哪几对全等的三角形(不能添加辅助线和字母)?请选择其中一对加以证明.
【分析】 矩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一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由这对全等三角形和矩形固有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我们可得到一系列有用的条件.
解:有两对全等三角形,分别为:
△AA′E≌△C′CF,△A′DF≌△CBE.
① 求证:△AA′E≌△C′CF.
证明:由平移的性质可知:AA′=CC′.
又∵ ∠A=∠C′,∠AA′E=∠C′CF=90°,
∴ △AA′E≌△C′CF.
② 求证:△A′DF≌△CBE.
证明:由平移的性质可知:A′E‖CF、A′F‖CE,
∴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 A′F=CE,A′E=CF.
又∵ A′B=CD,
∴ DF=BE.
又∵ ∠B=∠D=90°,
∴ △A′DF≌△CBE.
四、猜想证明型
【例5】 (2006·大连)如图4,E、F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所在直线上两点,DE=BF,请你以F为一个端点,和图中已标明字母的某一点连成一条新的线段,猜想并证明它和图中已有的某一条线段相等(只需研究一组线段相等即可).
(1)连结 ;(2)猜想 ;
(3)证明:
(说明:写出证明过程的重要依据)
【分析】 我们观察图形,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且平行的性质猜想连接FC.
解:连接FC,猜想:AE=CF.
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B‖CD,AD‖BC,BC=AD,
所以∠ADB=∠CB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所以∠ADE=∠CBF.
又因为DE=BF,BC=DA
所以△ADE≌△CBF(SAS).
所以AE=CF.
【小结】 此题为探索、猜想、并证明的试题.猜想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在先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可能性的猜想,再尝试能够证明它,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
五、探索规律型
【例6】 (2006·厦门)以边长为2cm的正三角形的高为边长作第二个正三角形,以第二个正三角形的高为边长作第三个正三角形,依次类推,则第十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 cm.
【分析】 根据题意知:
第二个三角形的边长为2×,
第三个三角形的边长为2×()2,
第四个三角形的边长为2×()3,
……,
由此可以看出上面的数据中的指数总比三角形的序数小1,而其它不变,由此得第十个三角形的边长为2×()9.
解:2×()9.
【例7】 (2006·贵州毕节地区)如图,△ABC是一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BB1是△ABC的高,B1B2是△ABB1的高,B2B3是△AB1B2的高,B3B4是△AB2B3的高,……,Bn-1Bn是△ABn-2Bn-1的高.
(1)求BB1、B1B2和B2B3的长;
(2)根据(1)的计算结果猜想Bn-1Bn的值(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n为正整数).
【分析】 通过计算(1)中BB1、B1B2和B2B3的长度我们可找到求Bn-1Bn长度的一般规律,求BB1、B1B2和B2B3长度我们有多种方法,但我们要找出一种有普遍规律的方法.
解:(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B1是高,
∴ ∠B1BC=30°,又BC=1,
∴ BB1=cos30°·BC=×1=.
在Rt△BB1B2中,
B1B2=sin30°·BB1=×=.
同理B2B3=.
(2)根据(1)的计算,可得
Bn-1Bn=.
六、阅读归纳型
【例8】 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
(1)阅读与证明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证明如下:
已知△ABC、△A1B1C1均为锐角三角形,AB=A1B1,BC=B1C1,∠C=∠C1.
求证△ABC≌△A1B1C1.
(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分别过点B、B1作BD⊥CA于D,B1D1⊥C1A1于D1,
则∠BDC=∠B1D1C1=90°.
∵ BC=B1C1,∠C=∠C1,
∴ △BCD≌△B1C1D1.
∴ BD=B1D1.
(2)归纳与叙述
由(1)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
【分析】 要证△ABC≌△A1B1C1,因为已经知道了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所以只要再找出剩下一组对边相等或一组对角相等都可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解: (1)∵ AB=A1B1,∠ADB=∠A1D1B1=90°,∴ △ADB≌△A1D1B1,
∴ ∠A=∠A1,
又∵ ∠C=∠C1,BC=B1C1,
从而得到△ABC≌△A1B1C1.
(2)归纳为: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是全等的.

『叁』 科学界同时、分别出现相同的科学发现、发明,请举例分析并分析原因

这种例子还是有的,比如阿贝尔和伽罗华,几乎是在同时,用不同的方法证明了五次及以上方程没有公式解的。被称为是数学中的“双子星座”,还有发现海王星的有法国数学家勒威耶的计算做出的,英国数学家亚当斯也计算出了海王星的位置。在现在,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比如高温超导的研究,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几乎都在相同的领域发表了成果

『肆』 莱布尼兹用什么符号表示全等

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多元码)输入 s 即可打出数学符号中的全等符号【≌】。这是莱布尼兹创设的符号。

〖友情提醒〗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受国家发明专利保护,未委托任何网站提供下载。现已发现某些网站提供假冒“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的软件下载,并没有多元输入法的任一先进功能,且纯属侵权和欺骗行为,提请网友注意,以免受骗上当!

『伍』 技术革新与发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技术革新是在以有的事物之上加以改进,优化。而发明创造是制造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大致的意思就是这样!不动的话可以查查字典!~

『陆』 魔方的发明过程

魔方之父Rubik正如本条目开头所言,最早的魔方是匈牙利的一位叫Rubik的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但是这位教授发明它并不是为了投入生产和娱乐。因为他是建筑学和雕塑学教授,所以他自己动手做出了第一个魔方的雏形来帮助学生们认识空间立方体的组成和结构以及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在他完成第一个作品以后,转动了几下,发现原本齐整的魔方竟然很难恢复,于是他意识到这个新的发明会很不简单。但是他想不到的是,这个边长不到6厘米的玩具竟然会在未来风靡全球,甚至出现了以魔方为道具的运动。
魔方广为大家喜爱是在80年代。从1980年到1982年总共售出了将近200万只魔方。1981年,一个来自英国的小男孩,帕特里克·波塞特(Patrick Bossert)写了一本名叫《你也能够复原魔方》(ISBN 0140314830)的书,总共售出了将近150万本。由于魔方的巨大商机,鲁比克教授和他的合伙人一同开发了二阶和四阶魔方,这两个产品同样取得了成功。在中国,魔方是80年代最抢手的玩具,如同今天孩子们手中的掌上游戏机一样,成为青少年最喜欢的玩具。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新奇玩具进入了中国,中国的魔方热潮也在渐渐消退。
不过最近几年,中国的非正式魔方社群魔方吧正在努力改变公众对于魔方的看法。魔方不仅仅是小孩子的玩具,更是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和体育竞技形式,再加上更有刺激和挑战性的竞速、单手、盲拧魔方等玩法,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重新关注魔方。

类别

特殊魔方
叫做「Rubik Cube Mirror」,是魔术方块的衍生与变形,我们一般叫「银色镜面魔方」。特色在于外型不对称与镜面涂布,可以变换形状。仔细研究一下,会玩正常三阶的,基本上能还原。拿来当桌面小玩意是不错。日本亚马逊上一个卖日币1494元,折人民币约104元。镜面魔方复原前后下图为镜面复原前后的样子。
变种魔方
这类魔方保持了原始魔方的外表,但是做出了种种限制,让爱好者不能顺利的按照普通方法完成复原。这一类型的魔方的数量极多,在这里只列出常见几种有特点的魔方。
Square 1
Square One又叫做Square1或者SQ1,是由Karel Hrsel和Vojtech Kopsky在1992年共同发明的。它的难度主要在于上下两个地面的方块被切割成了可以转动30度的小块,从而可以产生不同于原始方方正正模样的状态。一般来说,如果能在SQ1的两种经典型之间任意转换,就证明已经掌握了SQ1的复原。
Square 1魔方分为三层。顶层和底层都有风筝块和三角块,它们也被称为角块和边块。整个魔方总共有8个角块和8个边块。相对于层的中间来讲,角块为60度,边块宽度为30度。
Pyraminx
Pyraminx又名金字塔魔方,由德国科学家麦菲特Uwe Meffert 教授於1970年发明出世界第一颗魔术方块,原本是他用於研究金字塔能量的模型(1970热门研究“金字塔能”苹果放置模型中央一年仍能保持新鲜状态),在研究过程中,意外的发明出魔术金字塔。该魔方的形状为正四面体,总共有四个面及四根轴。Pyraminx为4轴1阶(如图),方块中所有的切角皆为60度。也有其他种类的高阶金字塔魔方(当然也不叫Pyraminx了)。
Skewb Cube
Skewb Cube简称Skewb,其意思为“斜转的魔方”,由Mefferts公司推出,它和Pyraminx一样也是四轴,不过不同的是它继承了立方体的结构,一个面块被一个内接正方形割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共五部分。四个角叫做角块,中间的小正方形叫做面块。在转动时沿着正方形的其中一边来转动,转动一格是120度。
非对称魔方
非对称魔方的特点是不是立方体,而是类似于2x2x3这种类型的状态。
捆绑魔方
捆绑魔方保持原有魔方的状态,但是做出了一些限制,比如把相邻的两个方块做成一个,这样就无法使用原来可以的移动方法进行复原了。
连体魔方
2x2x2x10连体魔方
连体魔方是将很多个一般魔方连接起来,因此在这其中有些限制,像是2x2x2x10。
异型魔方:异型魔方相对原始魔方的变化较大,但是原理基本上相同。初玩的爱好者通常会被它们怪异的外型唬住,其实它们一般都可以看成普通的2阶或3阶魔方。
Skewb:十二面体魔方12面体魔方(五魔方)
Megaminx:十二面体变体魔方
衍生魔方:这类魔方类玩具已经脱离了魔方的状态,成为了有自己风格的一类玩具。
魔球:名称为 Magic Ball,为球形,但是基本上是2阶的结构。
魔板:名称为 Magic,板型结构。
魔表:名称为 Clock,圆型结构。
鲁比克360
“鲁比克360”是3个相互包裹的透明塑料球,从里到外分出3层不同空间。球内装有6个带颜色的小球。外观看起来像是挂满亮珠子的大玻璃球。这个新玩意儿的游戏规则很简单,玩起来却非常困难:玩家需晃动大球,使里面的小球穿过仅有两个孔的中层,从最内层进入到最外层的空位上。按照鲁比克自己的说法,相比于玩魔方,玩“鲁比克360”减少了一些智力思考的时间,更多的是在考验玩家动手的灵活性和果断性,“我知道在魔方发明以后很多高手自创了一些口诀,这无疑是揭开魔方之谜的有效手段,很多人现在甚至还在比谁的口诀更为简洁,相信,‘鲁比克360’会更让人喜欢,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理解这个新玩意儿的意义,越是解不开,越是让人心痒痒”。

构成

二阶魔方
二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Pocket Rubik's Cube或Mini Cube,中文直译叫做“口袋魔方”。它每个边有两个方块,官方版本之一魔方边长为40毫米,另外一个由东贤开发的轴型二阶魔方则为50毫米。二阶魔方的总变化数为 3,674,160 或者大约 3.67×10^6。二阶魔方(Pocket Cube)又称口袋魔方、迷你魔方、小魔方、冰块魔方 ,为2×2×2的立方体结构。本身只有8个角块,没有其他结构的方块。结构与三阶魔方相近, 可以以复原三阶魔方的公式进行复原。二阶与三阶魔方的大小比较
三阶魔方
三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s Cube,也就是用鲁比克教授的名字命名的,是目前最普遍的魔方种类。它每个边有三个方块,官方版本魔方边长为57毫米,三阶魔方的总变化数是(8!x38x12!x212)/(2x2x3)=43,252,003,274,489,856,000或者约等于4.3x10^19.三阶魔方由一个连接着六个中心块的中心轴以及8个角块,12个棱块构成,当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任何一面都可水平转动而不影响到其他方块。
四阶魔方
四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s Revenge相对于三阶来说就要复杂的多,它的构成分为两类,一类中心是一个球体,每个外围的小块连接着中心球的滑轨,在运动时候会沿着用力方向在滑轨上滑动。第二类是以轴为核心的四阶魔方,其实这类四阶魔方就是隐藏中层的五阶魔方,内部的小零件即为五阶的侧心块和中棱块,中轴上有防止锁死的突起装置。作为竞速运动来说第二种构成的四阶魔方运动速度快,不易在高速转动中卡住。 4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s Revenge,直译过来是“魔方的复仇”。官方版本大概边长为67毫米,Mefferts版本为60毫米。四阶魔方被认为是2-5阶魔方中最不好复原的,虽然5阶魔方的变化种类比4阶多,但是4阶魔方的中心块并不固定,也就不能用一般的方法进行复原。即7,401,196,841,564,901,869,874,093,974,498,574,336,000,000,000种变化。
五阶魔方
五阶魔方的构成与四阶魔方基本相同,世界上总共有三种结构的五阶魔方,即M5,R5,V5。每发明一种新的高阶魔方都要经过很长时间,因为不仅要考虑到项目的可行性,还要考虑如果将魔方作出来后能不能稳定的用于转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五阶魔方是官方公布的最高阶魔方,其结构也不是一般的爱好者可以想象出来的。
2008年9月14日时的走进科学节目中张腾岳也说了:"我看谁能够将复杂的五阶魔方还原至六面同色,那他智商要上200了."这里同时体现出了五阶魔方的难.五阶魔方的英文名字叫做Professor's Cube,直译过来是“专家(玩)的魔方”,也说明了它的难度,最好的魔方爱好者能在1分半钟左右就把五阶魔方复原。五阶魔方总共有8个角块、72个边块(两种类型)和54个中心块(48块可以移动,6块固定)。
五阶魔方的中心块为3×3结构,所以其每种颜色都有4块中心块是等价的,即中心块的变化状态为(24!(4!6))2种。其24个外侧边块的位置不能随意移动,所以总共有24!种变幻状态。12个中心边块中有11个可以互换位置,所以总共有12!/2×211种变化状态。五阶魔方的总变化状态数为282,870,942,277,741,856,536,180,333,107,150,328,293,127,731,985,672,134,721,536,000,000,000,000,000种变化。
六阶魔方
六阶魔方是由希腊的Olimpic方块公司出产,角块比中心块略大,棱块略呈长方形。方块本身评价不太好,常见的评价为容易POP(飞棱):指在复原中魔方的某些组成部分从魔方上面脱离的情况,如果是出现在比赛中作为无效的复原过程。为防止锁死,方块内部设置click装置,但同时也对手感造成严重影响,转起来一卡一卡的。魔友通常对其进行一系列打磨改造,可大大减少顿挫感,并减少很多pop的机会。
永骏玩具厂设计的6阶魔方比原厂的6阶防POP性能稍好。点盛的六阶魔方具有和七阶一样的弧形结构。手感更好。
圆弧结构的六阶,手感更好。
七阶魔方
七阶魔方同样是由希腊Olimpic方块公司出产。同时兼备了收藏,鉴赏及实用价值,方块本身为圆弧型(下图右)或正方体。(全部为圆弧形,因为如果是正方体会有角块悬空。)
八阶魔方
八阶魔方为“魔方吧”的魔友“大烟头”自制(R结构的四阶和蓝蓝的七阶改成的八阶)
智胜的八阶也即将上市。下图的第一张就是FM8大烟头自制的。
第三张为智胜8阶的试模。

九阶魔方
九阶魔方是永俊公司出产的,目前已投入生产,在淘宝网上可以购得。
(下图4)

十~十一阶
智胜11阶第一批108个正式上市,尺寸:约11.7cm,重1000克左右。防POP能力不错,不易散架;中心轴使用高级的尼龙材料; 容错度是在小方格偏差一格,做L’R’动作可以通过。(上图第二张)
十二阶魔方
十二阶魔方为魔友“Leslie Le”自制,发布于TP等国外论坛,没有在国内论坛发布,因而有不少魔友并不知道,且制作人本身并没显示出要出名的意思,较为低调,各位可以在网络视频找到12阶相关内容。
十三阶魔方
十三阶魔方是现在魔方设计(无实体)的极限,为永俊公司所设计。

『柒』 发明和发现是什么词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在于是什么

发明是原来没有的
发现是原来就有的只是没人知道

『捌』 寻找全等三角形的来历

要说是谁?肯定说不出来要说国家可以告诉你中国。

阅读全文

与全等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