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对于青少年人来说,重要的是在立足国本的前提下,要对这个世界有更多地了解,要兼容并蓄,充分了解这个世界的进步与领先,这需要不断通过学习与实践来完成,从而确定自己的未来目标和发展方向。
青少年人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强则国家强,有了立人之本,就要善于探索世界与国家的发展潮流,按照世界与中国的发展规律积极发展与创造。
譬如当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需要引导,需要重新树立符合世界发展的国家民族发展观,需要时代的强音,需要社会和谐的呼唤,那么在文化娱乐创新上就要实事求是,深入人民生活,反映社会的现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民众的思想觉悟,才能促进国家的和谐。
也只有在实事求是的土壤中才能开放出智慧之花与创新之花,正如科技进步一样,虚假的理论是造不出先进设备的。
(1)人民网创造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积极利用现有资源:不少在职人员都选择了与工作密切相关的领域创业,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是最大的创业财富,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以便近水楼台先得月。对能帮用户生存的项目,要优先进行考虑。不要在只能改善形象或者带来更大方便的项目上乱花费用。
要志同道合,其次要互相信任。不要聘用那些适合工作,却与用户合不来的人员,也不要聘用那些没有心理准备面对新办企业压力的人。
扫光提醒创业人员在通过各种渠道增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为创业开一个好头;撰写一份详细的商业策划书,包括市场机会评估、赢利模式分析、开业危机应对等,并摸清市场情况,知己知彼,打有准备之仗。
② 人民日报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的观后感
本文从阐述“历史机遇期”,到勉励“艰苦奋斗再创业”、辨析改革“源头活水”,再到此次满怀豪情的“风雨无阻”,这些评论,因为有很强现实针对性,总能引发舆论场关注。
此次宣言文章再“宣言”,背景不言而喻。最直接的,就是文中所说的:“有人不愿意看到醒狮的振奋、巨龙的腾飞,不愿意看到13亿多人的生活美好,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贸易霸凌主义,这是无法回避、必须应对的挑战”。而更大的背景,文中也进行了论述,“快速发展”留下的问题、“发展起来之后”的烦恼、“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坎,构成了当前中国和中国人民必须面对的挑战。
直面“风雨”,文章到底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让读者点赞“真提气”“真给力”?
一是“信心”。这篇文章让人读出了信心,什么都压不垮的信心。
面对风雨,要保持信心,不能有了艰难险阻就“认怂”。宣言文章提出,我们看事情,要有“大历史观”。打开历史的视野看现在的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信心从何而来?一是“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有难得的历史机遇,更有积极向好的基本面。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制度的优势将持续充分释放。三是世界经济的大海不可能“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构建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如何坚定信心?面对困难,既不能置若罔闻,更不能听风就是雨。要以充分的预见性与清醒的判断力,学会看大局、明大势,全面把握发展的主流与支流,于严峻挑战中看到光明前景、于乐观精神中保持理性,这才是面对风雨时正确的姿态。
二是“决心”。这篇文章让人坚定决心,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的决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到改革开放振兴中华于“开除球籍”的边缘,发展哪有一马平川?我们常用“长征”来形容自己的事业,就是因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不会一帆风顺、很难一蹴而就,就如伟大的长征那样,虽然曲折悲壮、充满风险考验,但终能一路过关斩将、凯歌高奏。……
三是“齐心”。信心和决心,都是认识的问题;而“齐心”,则是行动的问题。……
最好的回答是什么?宣言文章的一个提法格外醒目——行动哲学。“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样的哲学,是“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这是国家制胜的关键,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中国有13亿多人民,鼓足干劲、各尽其责,就能激荡出无穷无尽的内生动力。
人民日报 金苍 供参考。
③ 《人民日报》:创造更为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教育不平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育不平等体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城乡地区教育水平差距变大等方面。
教育这一话题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受到老百姓重视的话题,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享受到最好的教育。因为让自己孩子享受到最好的教育就可以让孩子有机会接触更大的世界以及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以及潜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接受到最好的教育,这一方面受制于家庭条件因素,更多的因素还是由于教育水平不平均所导致的原因。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到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在国内同一地区的两所不同学校都会出现严重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如果教育资源的过于集中在一家学校的话,那么另一家学校就会出现教育水平严重的落后。而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的学校就会出现只招优等生的问题。因此这就会造成同一地区出现学校的水平以及硬件资源,甚至是名气的严重不对等。而这种严重的不对等对于学生的发展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以及影响。
平衡全国各地教育不平等这件事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不能够在短期内达到任何的效果以及突破。不过尽量避免教育不平等或者是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的现象中路线绝对有利于教育的平等性。维护教育的平等性也能够让更多的贫困家庭享受到教育带来的改变。
④ 我想在人民网,新华网,sohu网上发表新闻,应该怎么做呢
通过云月在线选择需要的媒体,提交发布就可以了。
⑤ 急!人民网属于什么性质的单位
人民日报(人民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网前身为人民日报网络版,于1997年1月1日正式进入国际互联网。2000年7月,网络版编辑部更名为网络中心;2000年10月,正式启用新域名。
人民网,创办于1997年1月1日,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也是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人民网坚持“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理念,以“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为宗旨。
(5)人民网创造扩展阅读:
人民网旗下拥有人民在线、人民视讯、环球网三家控股公司,并在国内各省市设立地方分公司。与此同时,人民网还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先后在日本、美国、美西、韩国,英国、俄罗斯和南非成立分社并设立演播室,大大提升人民网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2012年4月27日,人民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为“603000”)。它的成功上市创造中国资本市场的两个第一:第一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新闻网站,第一家在国内A股整体上市的媒体企业。
⑥ 人民网怎么发新闻
用《云月在线》就可以了。
自己编辑提交稿件
⑦ 如何评价人民网发起的自媒体网络正能量传播案例评选
“正能量”给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幸福生活,当然多多益善,但却需要社会共同创造。
所以广大网民只有培养自己的媒介批判能力,增强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传播素养,才能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兼具感性与理性的认知能力,不盲从、不信谣,最终形成抵制“正能量谣言”的民意基础,从而打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清朗网络空间。
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造了哪些举世公认的奇迹
1、我们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
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植根于新中国前3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不长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充分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中国速度。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00309亿元,经济总量首次站上9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稳居世界第二位。
2、我们创造了民生改善的伟大奇迹。
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果。经过70年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高达7.7亿人,到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下降到1660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
3、我们创造了科技进步的伟大奇迹。
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等基础科学突破,“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也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井喷式发展。古老的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踏浪前行。
4、我们创造了制度创新的伟大奇迹。
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制度创新的伟大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构建起和谐的党际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崭新道路,等等。新中国70年的制度创新,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5、我们创造了社会保障体系的伟大奇迹
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18年6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25亿、1.91亿、2.3亿。今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富足的生活。
⑨ 人民群众为什么是历史的创造者呢
第一,人民群众是抄物质生袭活的创造者。整个社会所需的衣食、生产用品都是由人民群众所提供的。
第二,人民群众也是精神生活的创造者。在浩浩汤汤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的伟大智慧和源源不绝的创新思维为社会提供了用之不绝的精神财富。
第三,人民群众还是社会变革中的中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人类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或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每一次变革都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斗争。
正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进步,因此人民群众才在社会变革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然人民群众也就是历史的创造者。
扩展材料
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看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