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非洲大陆上的这些本土发明,能帮助非洲跨越创新鸿沟吗
(原标题:非洲大陆上的这些本土发明,能帮助非洲跨越创新鸿沟吗?)
摘要: 《福布斯》日前发布全球管理咨询公司Proa Global Partners的CEO哈里·布罗德曼(Harry G. Broadman)的文章,探讨非洲能否跨越创新鸿沟的问题。
利用太阳能技术给手机充电
《福布斯》日前发布全球管理咨询公司Proa Global Partners的CEO哈里·布罗德曼(Harry G. Broadman)的文章,探讨非洲能否跨越创新鸿沟的问题。
文章指出,非洲大陆事实上已经出现了不少创新突破,但就经济发展而言,可提升生产率的创新反而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如造成劳工需求下降。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给你一项任务:在美国街上随便问个路人,看他是否觉得重大创新是全球最发达国家的特权,尤其是G20中最富有的那些国家。
放在以往,该问题的答案基本是肯定的,毕竟那些国家不管在财力才是人力上都拥有着丰富的资源。
然而,会让人们感到震惊的是,新兴市场如今不仅仅在世界经济中正出现越来越多的重大创新,在特定活动中,一些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还快速成为全球的领先者。事实上,非洲大陆有不少科技孵化器在催化全新的本土发明。
人们很难不去庆祝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新”创业者的崛起。随便找一本关注非洲商业的杂志,你会发现不少聚焦该地区的创新的文章,你会感觉到它们流露出忘乎所以的感觉。从很多方面来看,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一个8亿多人口中近一半生活贫困,而且贫困人口在不断增加的地区。
然而,那种忘乎所以或许发生得过早了。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错综复杂,是非线性的。此外,在大多国家失业青年和成年人数量居高不下的非洲,有着提升生产力属性的创新很有可能反而会导致劳工需求下降,带来不好的结果。当前的非洲创业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处于危险边缘。
经济学家们都会告诉你技术进步会推动经济增长。从根本上说,创新主要是受解决某种挑战或者利用新机遇的追求所驱动,它能够提升生产效率。而生产力的提升是国家繁荣与否,企业成功与否的基本判断标准。
回想一下当年半导体的革命性诞生。1950年代末微芯片(通过自动化流程制造出来的微型集成电路)的发明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不仅仅是电子零部件占用的空间不断减少,内置微芯片的电子设备的性能也有了指数级的提升。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微芯片的发明不仅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的生产力结构,还对经济的增长产生了官方经济数据没能充分反映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当然,创新并不只是指非常新奇的发明,先进的工艺或者产品;它还可以是指开发新方式来应用现有的技术(不管复杂与否),以便解决原来无法满足的需求(“技术适配”);又或者是指对现有技术的广泛利用,对于技术的使用或者设计不作任何的更改(“技术采用”)。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结果都是生产力得到提升。
事实上,“技术”一词对于不同的社会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它的使用也会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如今,该词往往跟电子产品或者数字产品服务关联,但相对基础性的旧式工具和工艺也称得上技术。
从根本上说,技术就是实际应用知识来取得特定的目标。例如,钉子是用来将木材钉在一块的技术,它们反过来也催生了其它的技术,从锤子到增压钉枪。
创新突破
那么,撒哈拉以南非洲近期有哪些创新突破呢?以下是部分例子:
手机银行
过去十年在肯尼亚出现的手机银行,是非洲大陆最有名的本土发明之一。的确,它可谓发源于新兴市场的技术进步最终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缩影。这一现象是“产品生命周期”所体现的传统模式被颠覆的象征。
手机太阳能充电
由于非洲很多地区的输电网络都不可靠,又或者没有输电网络,使用需要充电的手机成了非常困难的事情。
获风投支持的私有公司Fenix International推出了专为非洲市场而打造的便携型太阳能手机充电器ReadySet。该产品提升了原本被闲置的手机的使用量,让用户能够使用手机银行,同时也能够随时追踪往往在远方的市场价格的日常变动,从而更有效地掌控收割庄稼的时间。此外,ReadySet也给手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农作物储藏袋
非洲西部和中部的农民联手来自普渡大学的农业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三层的防水防漏气储藏袋,这种袋子能够很好地保护各类农作物免受湿气、害虫和高温影响,其中包括豌豆、玉米、高粱、小麦、稻、坚果和豆类。
因此,农民能够根据天气状况调整作物种植时间,在市价较高的时候才出售收割回来的农作物,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此外,该款收藏袋有助于农民降低对农药的依赖,进而让整个农业社区变得更加健康,以及提升食品安全性。这些袋子都是本地制造和分发,因而创造了一个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用于教学的平板电脑
非洲东部的本土教育软件公司携手非政府组织打造了一款按次计费的新型平板电脑,让教师能够定制课程,以一种较为经济的方式从不同的课程和其它的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可改变的课程材料有助于学校及其教师解决教育基础设施不足问题,相比传统的课本或者笔记本电脑,这种按次付费模式也能够为学生节省费用。
基于无人机的货品和卫生保健服务配送
在发达国家,无人机在产品配送方面还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在非洲的部分地区,无人机已经被用于解决交通网络不发达问题,尤其是在医疗保健行业。
2016年5月,UPS联手机器人制造商Zipline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开始每天给卢旺达西部的21家农村诊所最多运送150次输血。在马拉维,无人机还被用来测试运送农村地区婴儿的血液样本,以在首都城市的大医院进行高度专业化的HIV测试。
在医疗保健领域以外,肯尼亚在研究长距离无人机送货服务,预备在2017年进行商用无人机送货测试。与此同时,卢旺达计划建立“无人机口岸”,目标是到2020年开始运营商用无人机送货服务。
非洲在利用新发现的创新路径上的成功值得称许,希望这将会帮助该大陆上的国家取得真正的“经济腾飞”。不过,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洲企业以及政策制定者如何利用这一机遇。
鉴于很多非洲国家当前的“初始条件”,尤其是令人惊愕的失业率,创新会带来很大的下行风险,毕竟创新主要是为了提升劳动生产率,因而可能会降低劳动力需求。一旦取得创新,非洲的经济腾飞愿望可能会再一次遭到破坏。
⑵ 非洲电影的发展史
非洲一直被人视为「电影沙漠」,不过随著去年有「非洲电影之父」之称的塞内加尔导演奥斯曼桑宾(Ousmane Sembene)新作《割礼龙凤斗》(Moolaad?)被广泛称许为2004年世界最佳电影之一;同时在第五十五届柏林影展中,南非凭电影《卡雅利沙的卡门》(U-Carmen eKhayelitsha)获得最佳电影「金熊奖」,令非洲电影再次受到注目。
非洲大部分国家一直受殖民统治,独立后又长年处於政治与经济的混乱之中,电影当然也未能如其他西方国家甚至亚洲国家与地区般健康成长。非洲的电影发展相比起其他国家可谓起步较迟,虽然早在一九三五年,属於北非的埃及已经成立了电影制片厂Misr Studio,并在三六至四五年间年产约十五部电影,但那些影片只发行到阿拉伯世界,所以就算现在要真正谈「非洲电影」,通常比较适当的做法是剔除北边的埃及、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系的国家,集中讲「非洲黑人电影」。
首部电影六三年面世
电影史书甚少记载「非洲黑人电影」,令大众要了解这个地区的电影发展出现很大程度的困难。电影史学家普遍认为在六三年由塞内加尔导演奥斯曼桑宾拍摄的《车夫》(Borom Sarret),是第一部真正的「非洲电影」。
据知,六十年代初期,塞内加尔藉著法国经济合作部的帮助,拍摄了一些影片,《车夫》就是其中之一。该片内容讲述一个马车车夫误闯城市一个穷人禁地,展示当时的民生及阶级制度。而桑宾六六年的长片《黑女孩》(Noire de...,La)被称为第一部「非洲黑人长片」,因此桑宾就被尊称为「非洲电影之父」。该片获得一九六六年法国的尚维果奖(Prix Jean Vigo),令桑宾一举成名,也令非洲电影首次获得国际影坛的注目。
八十二岁的桑宾,在他四十年的电影生涯中拍摄了差不多十部长片,新作《割礼龙凤斗》除了曾经在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中放映,亦在康城影展的「一种关注」(Un Certain Regard)单元中获得大奖,更被喻为?四年的世界佳片之一。
电影制作将越趋蓬勃
香港的影艺戏院在十多年前曾经上映过两部「非洲黑人电影」,包括《我爱婆婆》(Yaaba)及《天问》(Tilai),两片同是由来自布基纳法索的Idrissa Ouedraogo执导,分别在八九及九?年的康城影展中得到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FIPRESCI Prize)及评审团大奖。
知名作家Roy Armes在《第三世界电影与西方》一书中指出:「黑色非洲地区工业化程度非常低,所以电影产量少……」,意思是没有工业化的基础,很多非洲国家难以制作电影及将电影发行至海外地区,参加海外影展变成其中(或唯一)的出路。另一个例子就是今年击败中国片《孔雀》赢得柏林影展最高殊荣「金熊奖」的南非电影《卡雅利沙的卡门》,这部描述黑人小镇情爱纠葛的影片,以比才(Bizet)的歌剧《卡门》的音乐配上南非的科萨语(Xhosa)台词,成为第一部获得「金熊奖」的非洲电影。
近年南非的电影制作蓬勃起来,据估计在未来十年,电影业会占国家经济的百分之十,远高於?二年录得的百分之二。
⑶ 非洲的详细历史
非洲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世纪以来,考古学者在非洲陆续发现了许多上古人类化石,其中1974年在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交界地区发现的距今320万年前的女性猿人化石,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出热带森林、开始直立行走的女人的遗骸。一些人类学者利用遗传学技术对人类的基因进行研究,认为全世界的民族共同起源于4-20万年前的一个非洲原始部落。他们认为:400-600万年前从猿分化出来的原始人类大都没有留下后代,只有非洲的一个部落生存下来,在10万前,这个部落开始走出非洲,迁到西亚,然后从西亚迁到世界各地,6万年前进入亚洲内地,4-6万年到达大洋洲,3.5万年前到达欧洲,最后在3.5万前跨越白令海峡抵达美洲。这些迁徙到世界各地的非洲部落的后裔最终形成了现代人类。
非洲是最早跨入文明社会的地区之一。公元前5000年,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居民就掌握了谷物栽培、修建水利工程的技术。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又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公元前3200年,古埃及出现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在此后近3000年的时间里,古埃及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建筑了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许多古埃及的国王(法老)东征西讨,扩大古埃及的疆域,最盛时的埃及疆土,南到苏丹,西到利比亚,北至小亚细亚,东及两河上游。扩张的同时,古埃及文化也向四周传播。埃及的象形文字传入古希腊,衍变为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后来又衍变为现代西方拉丁文。强大的古埃及存在了近3000年,在此期间,埃及多次向外扩张,也受到四周强大民族的多次入侵。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征服了埃及。从此,埃及失去了独立的地位,相继被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奥斯曼土耳其人长期统治。
位于尼罗河上游的苏丹是古埃及扩张的主要对象之一。当时,埃及人把苏丹称为努比亚。这一地区在公元前2000年就建立了国家。埃及的入侵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公元前8世纪,苏丹人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反抗运动,赶跑了埃及人,建立了库斯王国。公元前751年,库斯王国征服了埃及,建立了埃及第25王朝。库斯人在埃及的统治持续了88年。后来,库斯王国迁都麦罗埃,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库斯王国地处西亚、北非与非洲的交通要道,成为非洲东北部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库斯人掌握了冶铁技术,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冶铁中心。他们和埃及人一样,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公元前350年,新兴的阿克苏姆王国征服了库斯王国。
阿克苏姆王国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建国于公元前。公元1世纪,阿克苏姆王国开始向外扩张。到公元4世纪,阿克苏姆相继征服了埃塞俄比亚南部、库斯王国和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一些王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国家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创造了现在仍然在使用的埃塞俄比亚文字。阿克苏姆的强盛局面持续了几个世纪。公元570年,波斯人将阿克苏姆人赶出了阿拉伯半岛,随后,阿拉伯人切断了阿克苏姆的海上贸易通道。公元7世纪,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入侵使阿克苏姆王国遭到了灭顶之灾。埃塞俄比亚人逐渐退居中央高原,一直保持独立的地位。
埃塞俄比亚以南为东非地区。北起索马里半岛,南至南非北部沿海的非洲东部沿海是非洲大陆和外界进行贸易交流的重要地区。从7世纪末开始,善于经商的阿拉伯人开始迁到东非沿海的各个城市居住。在长期的交往当中,阿拉伯人和当地非洲人通婚,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斯瓦希里人。斯瓦希里人吸收了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及东亚、东南亚文化,在当地文化的基础之上,创造了具有鲜明商业城邦文明特征的斯瓦希里文化。13-15世纪,斯瓦希里文明达到了鼎盛时期。中国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时,就曾多次到达非洲东海岸,与斯瓦希里人进行贸易。
在东非内陆地区,维多利亚湖的周围,曾经出现过强大的王国,如布尼奥罗王国、布干达王国。它们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到19世纪,随着内部矛盾的加剧和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这些大大小小的王国都退出了历史舞台。
⑷ 四大发明发源地位于非洲的是什么流域,其创造了什么文字
你说的是人类的四大文明古国吧?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大约公元前3500年,也就是5500年前,人类文明出现了两大发源地: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和西亚两河流域(Mesopotamia,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音译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此后1000年,在南亚印度河流域出现了许多城邦(后来突然消逝),此后又过了大约500年,也就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再加上爱琴海地区,以及华夏黄河-长江流域。
世界最早的两河文明的伟大创建者――苏美尔人Sumerian,早在公元前4000年之前已成为两河流域下游的主体居民,创始农业。他们在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苏美尔人乃为黄种人,既不属于印欧人种,也不属于闪米特人种。原籍至今不清楚,有学者猜测可能是东方某地,但尚待考古证实。
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已出现十来个独立的城邦(城市国家),其中第一就是乌鲁克(英文:Uruk、希腊文: Ορχόη or Ωρύγεια;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幼发拉底河下游东岸,占地6平方公里或1100英亩,人口约达五万。是当时最大的城邦。居民制造铜器和陶器,建有巨大塔形建筑物,并创造图画文字,为后来两河流域丁头字(楔形文字)的源头。
⑸ 为什么人类起源于非洲,但非洲文明发展相对落后很多
考古学的材料证明,非洲各族人民很早就创造并发展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远古时代,当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故乡还处在冰川封固阶段的时候,在非洲大陆上就已出现了沸腾的生活.那时候,尼罗河流域还是不适于居住的沼泽,现在荒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却是一片河流纵横的森林和草原.大约距今一万年以前,北非气候发生了急剧变化,大草原逐渐干旱而变成沙漠.
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早在公元前五千年就出现了农业,懂得了栽培谷物和兴修水利.埃及人很早就发展了天文学,早在公元前4241年,埃及人就制定出相当精确的人类最早的太阳历.太阳历一年365天,分为三季,一季4个月,每月30天,最后一个月多加5天作为宗教节假日.它每年与回归年的误差仅约四分之一天.古埃及在公元前35世纪就创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19世纪就知道如何计算正方形的边长和截头角锥体的体积,公元前21世纪左右埃及人就已经能够近乎精确地确定圆周率为3·16.
古埃及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至今巍然屹立在尼罗河畔开罗附近的宏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公元前27世纪前后古埃及的杰作;它们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丰碑.
在尼罗河中游现今苏丹一带,公元前16世纪曾兴起一个库施帝国,它有过发达的农业、炼铁业和纺织业,是远古时代世界最富庶繁荣的国家之一.它的首都麦罗埃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炼铁中心,被西方考古学家称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
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北部是古代非洲文明的重要中心.公元一世纪前后在那里兴起的阿克苏姆王国,第四世纪时曾达到高度繁荣,国内的商品交换已发展到使用金、银、铜币的程度,那时创造的文字现在基本还在使用,高达60英尺的阿克苏姆大石碑和拉利贝拉岩石教堂是闻名世界的非洲历史奇迹之一.
远古时代就居住在马格里布的柏伯尔人,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就从事农耕,修建起原始水利设施,公元前500年左右已有铜器制作.柏伯尔人公元前就建立过毛里塔尼亚和努米底亚两个王国,遗留下大批岩画艺术品.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开始从狩猎采集野生植物发展到驯养动物和培植农作物.世界上有250多种农作物都起源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西非是大部分非洲农业的发源地.高粱、油棕等都是西非的固有产品,历史遗留在撒哈拉沙漠的一些雕像和洞穴壁画是西非人先放牧后田园生活的写照.西非在公元前几千年就出现了精制的赤陶雕塑品,公元前3世纪左右进入铁器时代后,先后出现过加纳、马里、桑海等强盛的古代帝国.
在中南部非洲,到处可以看到铁器时代的遗迹,还可见到古时梯田和人工灌溉工程的遗址.建有数千幢房屋的恩加鲁卡古城遗址、建于公元500年左右的大津巴布韦石头建筑物遗址都是中南非古代文明的标志.非洲中部和南部也先后出现过一些有名的国家,诸如拥有发达农业、采矿业和对外贸易的莫诺莫塔帕王国、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刚果王国、雕刻艺术品达到相当水平的库巴王国、社会分工很发达的布干达国等.
濒临印度洋的非洲东海岸,自古以来就进行着繁盛的贸易,早在纪元前就进行铁和盐的交易.15世纪上半叶,非洲东海岸已发展到能派使者远渡重洋到中国访问.
非洲不是如一些西方学者所描绘的那样只是“狮子出没的地方”,而是在远古时代就有高度文明的大陆.非洲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⑹ 非洲是人类的起源,但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没有在非洲产生
首先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其实是两回事。由于我是手机上网,具体的回答我回家在跟你说。
为什么说人类起源和文明发展是两回事呢?我举个例子,比尔盖茨发明视窗软件那会,他说要让全世界的电脑都用上他的视窗系统。最后中国的盗版视窗终于帮他实现了这个理想。为什么在WIN系统在中国必须依靠盗版才能发展呢?当然是市场限制了它的发展。WIN系统要想发展必须依靠几个条件。
1.这个国家有一定数量的电脑
2.这个国家有一定数量会使用电脑的人
3.这个国家有一定数量买的起电脑和软件的人
一个商品的发展就需要这样的条件来支持他,当全世界都开始使用视窗系统或者他的山寨版时,这个所谓的系统其实就是来源于微软。
文明的发展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1.需要约100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
2.有河流或是海洋
3.至少10000年的气候稳定并且适合居住。
弹丸之地是不会有什么大发展的,地少,农作物就会受限制,人口发展也会跟着受限制,这是最根本的条件。其次资源也会很少,人类从石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器都是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表现,同时开采、加工技术的提升也使文明得到发展。
河流和海洋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几个文明古国里面都有非常著名的河流,如埃及的尼罗河,巴比伦的两河(底格里斯和幼发拉比),印度的恒河,中国的长江黄河。河流不仅带来了富饶的水产并且对农田的灌溉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埃及的尼罗河就是典型的例子。同时靠近海洋于河流的文明也促使了他们航海技术的发展,而航海技术牵扯到了很多学科,比如工程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并且远洋的船只还可以将文明传播到其他地区,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中国的文字和佛教传到小日本就是很好的说明。
气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古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肯定是比不上现人的,就汶川地震我们都无法预测更别说古人了。一场火山,地震,或是海啸很可能将刚发展成型的文明彻底毁灭,庞贝城就是这样的例子。而像地壳移动那样,地表突然由温带进入两级,或者突然由冰带进入温带,由此引发的冰川洪水简直可以毁灭一切文明。
因此文明的形成是偶然中的必然产物。非洲符合这些条件的貌似只有埃及,并且埃及还经历了一次气候大变革,很久以前的埃及地是一片绿洲,公园6000年前才慢慢变成沙漠的,但幸好是变沙漠,要是变成南极埃及就算是玩完了。因此人类的迁徙只会在符合条件的大陆里才会发展成大规模的文明。
在说人,人类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这只是一个猜测,其实也有他的道理,例如物种是会迁移的,很久以前有些大陆是相互连接的,并不是像现在这样隔着海和洋。同一祖先的动物因为大地的分离而分居两地,经过几十万年或者几百万年的演化,他们根据各自的环境都进化出了各自的特点,看起来他们像是两个物种,但实际上几百万年前,他们是一个妈生的。
人类也可以这样,人类来自非洲的共同祖先,因为环境的变化,或许是为了探索外面的世界,或许是因为自然灾害他们分散开来,他们遍布世界各地,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演化出了不同的人体结构。非洲人经常要晒太阳了,所以就很黑,而且身型比较瘦小,我指的是原住民,不是打NBA的,这样的身材就可以很好的避开紫外线。而我们亚洲人不用那样晒太阳自然也不会很黑,也不会那样瘦了,这就是演化。
天知道我们几百万年前是不是一个妈生的。EVA(伊娃),我们的妈。
⑺ 非洲有哪些著名的发明家急!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哪些著名的黑人科学家?
1.本杰明 班纳克 (1731-1806)
本杰明·班纳克Benjamin Banneker (1731-1806) 美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发明家。为第一个被美国总统任命公职的黑人。乔治·华盛顿曾让他参加“哥伦比亚特区工作委员会”,勘探新首都。1791年自制一只木钟,走时准确无误。1773年开始天文计算,曾准确预报1789年日蚀。
2.罗伯特瑞力克斯 (1806--1894)
诺伯特瑞利克斯(1806年3月17日–1894年10月8日)是一位出生在路易斯安那,讲法语的克理奥尔语的发明家,被广泛认为是最早的一个化学工程师,他发明的开创性的注意多效蒸发器。本发明是在制糖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它允许在较低的温度下蒸发节能手段。
3、查尔斯 德鲁 (1904-1950)
美国非洲裔 内科医生 外科医生 医学研究者 临床实用血库的发明人。这个人很有意思 他发明的血库 使得医院的输血成为可能 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但是他本人却因为车祸受伤 医院不接收黑人病人而耽误了治疗 死了 (1950年的美国种族歧视)
4.丹尼尔 哈勒 威廉 博士 (1858-1931)
美国非洲裔 内科医生 第一例成功开胸手术的实施者
5.加勒特·摩根 (1877--1963)
美国非洲裔 发明家 实用交通信号灯 专利防毒面具
6、詹姆斯·韦斯特(1931---)
美国非洲裔 发明家 在上世纪发明麦克风 在手机和聚合箔电极领域获得47项美国专利和超过200项国际专利
7.梅杰米森(1956---)
美国非洲裔 物理学家 美国航空航天局 宇航员 第一个进入太空进行科学研究的黑人女性
Mae Jemison (born October 17, 1956)
8.埃米特 查佩尔 (1925-- )
美国非洲裔 科学家 研究者 获得14项美国专利 发现了发光生物体的化学原理。
9.欧内斯特·埃弗雷特就 (1883--1941Ernest Everett Just (August 14, 1883 –October 27, 1941)美国非洲裔 生物学家 作家 成就为对卵细胞受精和细胞结构的研究
10.乔治·华盛顿·卡弗 (1864-1943)
美国非洲裔 科学家 发明家 探险家 农业科学的杰出先驱George Washington Carver (January 1864 –January 5, 1943)
⑻ 非洲诞生了最早的智人,为何却没有把非洲发展起来
因为非洲虽然诞生了最早的智人,但是非洲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和环境的原因,第一批智人很多都去了别的地方发展。所以并没有带给非洲很好的发展,而且非洲当时没有发展出农业,这一方面就落后别的国家很多了。
而且,非洲的人民也是非常随遇而安,没有任何的上进心。虽然非洲一直落后于别的地方,没有发展起来,但是他们国家的人民也并没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顺应现实,觉得这样也挺好,所以非洲虽然诞生了最早的智人,却依然没有发展起来。
⑼ 为什么非洲的文明一直没有发展
考古学的材料证明,非洲各族人民很早就创造并发展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远古时代,当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故乡还处在冰川封固阶段的时候,在非洲大陆上就已出现了沸腾的生活。那时候,尼罗河流域还是不适于居住的沼泽,现在荒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却是一片河流纵横的森林和草原。大约距今一万年以前,北非气候发生了急剧变化,大草原逐渐干旱而变成沙漠。
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早在公元前五千年就出现了农业,懂得了栽培谷物和兴修水利。埃及人很早就发展了天文学,早在公元前4241年,埃及人就制定出相当精确的人类最早的太阳历。太阳历一年365天,分为三季,一季4个月,每月30天,最后一个月多加5天作为宗教节假日。它每年与回归年的误差仅约四分之一天。古埃及在公元前35世纪就创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19世纪就知道如何计算正方形的边长和截头角锥体的体积,公元前21世纪左右埃及人就已经能够近乎精确地确定圆周率为3·16。
古埃及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至今巍然屹立在尼罗河畔开罗附近的宏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公元前27世纪前后古埃及的杰作;它们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丰碑。
在尼罗河中游现今苏丹一带,公元前16世纪曾兴起一个库施帝国,它有过发达的农业、炼铁业和纺织业,是远古时代世界最富庶繁荣的国家之一。它的首都麦罗埃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炼铁中心,被西方考古学家称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
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北部是古代非洲文明的重要中心。公元一世纪前后在那里兴起的阿克苏姆王国,第四世纪时曾达到高度繁荣,国内的商品交换已发展到使用金、银、铜币的程度,那时创造的文字现在基本还在使用,高达60英尺的阿克苏姆大石碑和拉利贝拉岩石教堂是闻名世界的非洲历史奇迹之一。
远古时代就居住在马格里布的柏伯尔人,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就从事农耕,修建起原始水利设施,公元前500年左右已有铜器制作。柏伯尔人公元前就建立过毛里塔尼亚和努米底亚两个王国,遗留下大批岩画艺术品。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开始从狩猎采集野生植物发展到驯养动物和培植农作物。世界上有250多种农作物都起源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西非是大部分非洲农业的发源地。高粱、油棕等都是西非的固有产品,历史遗留在撒哈拉沙漠的一些雕像和洞穴壁画是西非人先放牧后田园生活的写照。西非在公元前几千年就出现了精制的赤陶雕塑品,公元前3世纪左右进入铁器时代后,先后出现过加纳、马里、桑海等强盛的古代帝国。
在中南部非洲,到处可以看到铁器时代的遗迹,还可见到古时梯田和人工灌溉工程的遗址。建有数千幢房屋的恩加鲁卡古城遗址、建于公元500年左右的大津巴布韦石头建筑物遗址都是中南非古代文明的标志。非洲中部和南部也先后出现过一些有名的国家,诸如拥有发达农业、采矿业和对外贸易的莫诺莫塔帕王国、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刚果王国、雕刻艺术品达到相当水平的库巴王国、社会分工很发达的布干达国等。
濒临印度洋的非洲东海岸,自古以来就进行着繁盛的贸易,早在纪元前就进行铁和盐的交易。15世纪上半叶,非洲东海岸已发展到能派使者远渡重洋到中国访问。
非洲不是如一些西方学者所描绘的那样只是“狮子出没的地方”,而是在远古时代就有高度文明的大陆。非洲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183105/answer/238920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