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芥子气发明人

芥子气发明人

发布时间:2021-07-20 18:47:09

㈠ 芥子气合成方法是谁发明

1822年,德斯普雷兹发现芥子气。1886年,德国的迈尔首次人工合成纯净的芥子气;他发明的合成方法至今仍是芥子气最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先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地区对英法联军使用,并引起交战各方纷纷效仿。当时身为巴伐利亚步兵班长的希特勒作为参战士兵曾被英军的芥子气炮弹毒伤,眼睛暂时失明。

㈡ 芥子气是什么

芥子气;mustard gas
资料: 分子式:S(CH2CH2Cl)2

性质: 又称β,β′-二氯二乙基硫醚。一种糜烂性毒剂。美国军用代号H。纯品为无色有微弱大蒜气味的油状液体,工业品呈黄色、棕色至深褐色。沸点217℃。熔点14.4℃。20℃时饱和蒸气压为8.66993Pa,挥发度为0.5662mg/L,属于持久性毒剂。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对皮肤有强烈的渗透性,主要以液滴状使地面、物体染毒,作用时间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芥子气的杀伤作用是缓效性的,潜伏约2~12h,潜伏期过后相继出现红肿、水泡和溃疡,愈合很慢。经皮肤中毒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70mg/L,吸入中毒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1500mg·min/m3。对芥子气,皮肤防护和呼吸道防护都要重视,并须注意及时消毒。芥子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大规模使用,当时称为“毒气之王”。日军侵华时,曾多次对中国军民使用,造成极大祸害。

㈢ 芥子毒气的实验者是谁

1、1822年,比利时的德斯普雷兹(César-Mansuète Despretz)发现芥子气。
2、1886年,德国的维克托·梅耶首次人工合成纯净的芥子气;他发明的合成方法至今仍是芥子气最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先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地区对英法联军使用芥子气,并引起交战各方纷纷效仿,;

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皇军曾在淞沪会战、徐州会战、衡阳战役等大规模战役中使用过大量芥子气,造成中国军民大量伤亡。
不知道你需要的资料是哪个?

㈣ 芥子气的介绍

芥子气,即二氯乙基硫( 2,2'-二氯二乙硫醚,β,β'-二氯二乙硫醚,二(2-氯乙基)硫;dichlorodiethyl sulfide,dichloroethylsulfide,bis(2-chloroethyl)sulfide)的俗名,因具有挥发性,有像芥末的味道而得名。主要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可用于治疗某些过度增殖性疾病)及制造军用毒剂,并由于其在毒剂方面的广泛使用而声名狼藉。属糜烂性毒剂代表,大鼠静脉半数致死量为0.7mg/kg。皮肤是中毒的最主要靶器官之一,染毒皮肤后能够引起红斑、水肿、起疱、糜烂、坏死并容易造成二次感染,伤口愈合缓慢。较大剂量芥子气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后可致全身吸收中毒,因此芥子气中毒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装填在炮弹、火箭弹、地雷及航空布洒器或地面布洒器中使用。可单一或混装使用等。是迄今生产、储存乃至使用量最多的一种化学武器,其杀伤占已知化学战伤亡的八成以上,被称为“毒剂之王”。芥子气至今没有特效抗毒药物,仅能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㈤ 芥子气和VX哪个是毒气之王

什么毒气最毒毒性最强的毒气,并且要详细介绍和化学名
芥子毒气,学名二氯二乙硫醚(bis(2-chloroethyl) sulfide),也叫芥子气,是一种散发有害气体的液体毒剂,属化学武器中的糜烂性毒剂,中毒后无特效药。
芥子气主要通过皮肤或呼吸道侵入肌体,潜伏期2-12小时。它直接损伤组织细胞,对皮肤、粘膜具有糜烂刺激作用:皮肤烧伤,出现红肿、水疱、溃烂;呼吸道粘膜发炎坏死,出现剧烈咳嗽和浓痰,甚至阻碍呼吸;眼睛出现眼结膜炎,导致红肿甚至失明;对造血器官也有损伤;多伴有继发感染。摄入芥子气会引起呕吐和腹泻。有人认为芥子气还会导致人体发生癌病变。
芥子毒气号称“毒气之王”,德国,伊拉克在战争中使用过该化学武器,造成大规模伤亡。其最毒的地方是到今天依然没有特效药治疗,受害者得到的是终身的痛苦。芥子毒气,学名二氯二乙硫醚(bis(2-chloroethyl) sulfide),也叫芥子气,是一种散发有害气体的液体毒剂,属化学武器中的糜烂性毒剂,中毒后无特效药。
芥子气主要通过皮肤或呼吸道侵入肌体,潜伏期2-12小时。它直接损伤组织细胞,对皮肤、粘膜具有糜烂刺激作用:皮肤烧伤,出现红肿、水疱、溃烂;呼吸道粘膜发炎坏死,出现剧烈咳嗽和浓痰,甚至阻碍呼吸;眼睛出现眼结膜炎,导致红肿甚至失明;对造血器官也有损伤;多伴有继发感染。摄入芥子气会引起呕吐和腹泻。有人认为芥子气还会导致人体发生癌病变。
正常气候条件下,仅0.2毫克/升的浓度就可使人受到毒害。大约有有1%的死亡率。
由于使用最多、最为普遍和伤害较大,被称作“毒剂之王”。
芥子气的中毒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有衍生物被作为化疗药物使用。

㈥ 在二战中哪些国家制造过芥子毒气在哪里制造的

芥子毒气号称“毒气之王”,德国、伊拉克、日本 在战争中使用过该化学武器,造成大规模伤亡。其最毒的地方是到今天依然没有特效药治疗,受害者得到的是终身的痛苦。 1822年,德斯普雷兹(Despretz)发现芥子气。1886年,德国的迈尔(Meyer)首次人工合成纯净的芥子气;他发明的合成方法至今仍是芥子气最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先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地区对英法联军使用,并引起交战各方纷纷效仿。当时身为巴伐利亚步兵班长的希特勒作为参战士兵曾被英军的芥子气炮弹毒伤,眼睛暂时失明。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有12000吨芥子气被消耗于战争用途;因毒气伤亡的人数达到130万,其中88.9%是因芥子气中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曾在中国东北地区秘密驻有负责毒气研究和试验的516部队、731部队;并在抗战初期的淞沪战场、徐州战场、衡阳保卫战等大规模战役中使用过大量芥子气,造成中国军民死亡近万人。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也使用过芥子气对付伊朗军队。

㈦ 芥子毒气是谁发明的

1822年,比利时的德斯普雷兹(César-Mansuète Despretz)发现芥子气。
1886年,德国的维克托·梅耶首次人工合成纯净的芥子气;他发明的合成方法至今仍是芥子气最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先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地区对英法联军使用芥子气,并引起交战各方纷纷效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皇军曾在淞沪会战、徐州会战、衡阳战役等大规模战役中使用过大量芥子气,造成中国军民大量伤亡。

㈧ 什么是芥子气

芥子毒气,学名二氯二乙硫醚(bis(2-chloroethyl) sulfide),也叫芥子气,是一种挥发性液体毒剂,属化学武器中的糜烂性毒剂,中毒后无特效药。

芥子气主要通过皮肤或呼吸道侵入肌体,潜伏期2-12小时。它直接损伤组织细胞,对皮肤、粘膜具有糜烂刺激作用:皮肤烧伤,出现红肿、水疱、溃烂;呼吸道粘膜发炎坏死,出现剧烈咳嗽和浓痰,甚至阻碍呼吸;眼睛出现眼结膜炎,导致红肿甚至失明;对造血器官也有损伤;多伴有继发感染。摄入芥子气会引起呕吐和腹泻。有人认为芥子气还会导致人体发生癌病变。

正常气候条件下,仅0.2毫克/升的浓度就可使人受到毒害。大约有1%的死亡率。

由于使用最多、最为普遍和伤害较大,被称作“毒剂之王”。

芥子气的含氮类似物称为氮芥,毒性比芥子气小,其衍生物被作为肿瘤化疗药物使用。

历史
1822年,德斯普雷兹(Despretz)发现芥子气。1886年,德国的迈尔(Meyer)首次人工合成纯净的芥子气;他发明的合成方法至今仍是芥子气最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先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地区对英法联军使用,并引起交战各方纷纷效仿。当时身为巴伐利亚步兵班长的希特勒作为参战士兵曾被英军的芥子气炮弹毒伤,眼睛暂时失明。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有12000吨芥子气被用于战争;因毒气伤亡人数达到130万,其中88.9%是因芥子气中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曾在中国东北地区秘密驻有负责毒气研究和试验的516部队;并在抗战初期的淞沪战场、徐州战场等大规模使用过芥子气,造成中国军民死亡近万人。在两伊战争中芥子气也曾经被使用。

物理性状
芥子气的凝固点高,作为毒剂,一般不在冬季等气温低的情况下使用;比重大、溶解度小,在水中大部沉于水底,少部分呈油状薄膜漂浮水面,可造成水源长期染毒;容易挥发,毒剂(气)甚至可以透过棉衣,伤害人体,并且极易扩散。

物理特性 状态和颜色 纯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工业品为黄色、棕色或深褐色油状液体,含杂质越多则颜色越深。挥发性中等,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气味 纯品有略带甜味的大蒜气味,工业品有较浓的大蒜气味或芥末气味
凝固点 14.43℃
沸点 219℃(部分分解)
比重(20℃) 1.27
蒸气比重 5.5
挥发度(mg/L,20℃) 0.57
溶解度(20℃) 0.081%
持久性 夏天:开阔地5到24小时,森林3到5天;冬天:3天到数周
渗透性 能渗透皮肤、布、皮革、橡皮等物质

合成方法
芥子气由硫二甘醇与二氯亚砜作用而得。
毒害机理
硫原子的亲核性产生邻基参与作用,使得氯格外容易离去,形成强亲电试剂锍离子。后者攻击DNA的鸟嘌呤碱基,形成交联DNA,干扰基因复制与表达,从而诱发胞溶作用,产生组织坏死、水肿乃至癌变。

急救办法
在染毒12小时内用30%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染毒部位皮肤可以有效减轻痛苦。临床上常用注射谷胱甘肽配合口服维生素E来治理芥子气中毒。 芥子气怕碱,所以残毒可以用石灰水消毒。

㈨ 人类最后悔的十大发明

人类最后悔的十大发明分别是:毒品、香烟、核武器、塑料、抗生素、汽车、火药、化学武器、农药、基因工程。

人类最后悔的十大发明

毒品:最早的毒品,应该是鸦片,早在新石器时期,中亚和埃及地区就有罂粟。如今,世界上有将近3亿人吸食毒品,沉迷毒品的人将近三千万,每年二十万人死于毒品,而且毒品交易造成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处于贫穷和战乱以及恐怖犯罪的阴影下。

香烟:烟草含有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上百种有害物质,对人体产生全面的危害,并诱发肺癌等多种癌症,但是讽刺的是作为一种成瘾性物质,烟草却不属于毒品。但是香烟每年导致将近500万人死亡。

核武器:按照危害指数,既成功又后悔的发明,排名第一,当属核武器。核武器威力巨大。投一颗原子弹在陆地爆炸,方圆十几公里内都得移为平地。而且,一旦投放过的地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适合生存。

塑料:虽然有人认为塑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是塑料的危害绝对有资格称为人类最后悔的发明之一。塑料的分解周期极长,有害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持续伤害,除了毒性,塑料会反复的进入海洋动物和鸟类以及其他各种动物的食道,造成消化道堵塞引起的大量死亡。

抗生素:人类肌体中的各类微生物都是有抗药性的,它习惯了一种药物的药效之后,微生物立马产生新的觉醒,从而变得比之前强大。为了不让抗生素对人类病痛无力回天的那一刻到来,我们就要做大增强自身体质,减少人体药物依赖的产生。

汽车:汽车的发明,给地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原本躺在地下的石油,从地下挖出来燃烧。由于燃油的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会加速地球变暖,全球变暖以后,会导致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从而会给地球带来生态失衡。这种危害是巨大的,会影响全人类。

火药:中国人发明火药的用途,最为纯正不过了,就是为了炸个响,有个面子,喜庆喜庆。可是后来传到西方以后,就成军事打击和防卫的重要手段。延伸到近代和现代,就是枪械子弹,各种导弹。这些武器都是为战争杀人而准备的。因此,火药的发明,既非常的成功,也非常的害人,不知道伤害了多少生命,是不是最后悔的发明呢?

化学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弗里茨·哈伯是氯气、芥子气等毒气的发明者,他发明的化学武器,造成近百万人的伤亡。作为一种无差别攻击的武器,化学武器成为战争狂和恐怖分子的最爱,并至今威胁全人类。

农药:由瑞士化学家穆勒发现其具有杀虫功效并大规模推广,在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危害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事实上,很多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至今仍然让人谈农药色变,在杀虫的利益和对人体与环境的危害上,科学家一直在小心平衡。

基因工程:公平的说,转基因技术如果像目前一样安全可控,是造福人类的,但是这种技术的潜在邪恶在于未来,如果转基因技术进一步发展, 那么跨越种族的生物嵌合将会变得越来越容易,人类本身和其他动物的嵌合也必然会发生,这种事情从很长远的未来看,十分邪恶。

㈩ 化学武器是谁发明的

化学武器的发明者是弗里茨·哈伯(1868一1934)。

作为氯气、芥子气等毒气的发明者,哈伯已内经容臭名昭著,一战中哈伯担任化学兵工厂厂长,负责研制、生产氯气、芥子气等毒气,造成近百万人的伤亡。

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氮的科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因此获得1918年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

阅读全文

与芥子气发明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