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生物反应堆发明人

生物反应堆发明人

发布时间:2021-07-20 14:14:20

⑴ 世界上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有哪些他们的简介是什么

给你个列表吧,都是这么写滴,但是总觉得穆罕默德排第一有点意外。。。。。
1: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创始人,政治领袖

2:牛顿 发现日光十七色混合的人;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的人;微积分,二项式

创始人;四大运动定论创始人;《原理》作者;恒星起源学创始人

3:耶稣基督 基督教创始人;《圣经》作者

4:释迦牟尼 佛教创始人

5:孔丘 儒教创始人

6:保罗 基督教最伟大的使徒;《新约》作者

7:蔡伦 纸的发明人

8:古登堡 活字印刷及活字印刷法的创始人,推广人

9:哥伦布 美洲大陆发现者

10: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相对论,相对论学创始人,核能发现者

11:巴斯德 生源说创始人,细菌学创始人,疫苗创始人

12:伽利略 “无阻力时不同重量物体下落速度一样”定理创始人,惯性定律创始人,太阳黑子,卫星论创始人;日心说创始人之一

13:亚里士多德 古代史中最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地质学,物理学,解刨学,生理学,形而上学创始人

14:欧几里的 《几何原本》作者

15:摩西 犹太教创始人,率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的人

16:达尔文 进化论奠基人

17:秦始皇 统一中国者

18:奥古斯都 古罗马第一任皇帝

19:哥白尼 日心说创始人

20:拉瓦锡 基本化学理论创始人,元素说创始人,“呼吸等于燃烧”重要理论创始人

21:君士坦丁大帝 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

22:瓦特 蒸汽机发明人

23:迈克尔法拉第 发电机创始人

24:迈克斯韦 创立了一组有四个方程式的表达电磁间基本定律的方程组

25:路得 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26:华盛顿 美利坚合众国开国总统,美国解放者

27:卡尔马克思 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

28:莱特兄弟 飞机发明人

29:成吉思汗 古元国开国皇帝

30:亚当斯密 经济理论学奠基人

31:爱德华德维尔(莎士比亚) 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32:约翰道尔顿 将原子假说引入主流科学的人

33:亚历山大大帝 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

34:拿破仑伯纳巴 著名的征服者,法国皇帝

35:托马斯爱迪生 发明大王

36:安东尼凡列文虎克 微生物发现者,高倍率显微镜发明人

37:威廉默顿 将麻醉引入手术的人

38:马可尼 无线电发明人

39:希特勒 著名独裁者,征服者,前德国元首

40:柏拉图 西方主流哲学创始人

41:克伦威尔 英国议会民主制奠基人

42:亚历山大贝尔 电话发明人

43:亚历山大弗莱明 抗生素发明人

44:洛克 首位集民主立宪思想之大成者

45:贝多芬 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

46:海森堡 量子理论创始人

47:路易思达盖尔 照相机发明人

48:西蒙博利瓦尔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解放者

49:笛卡尔 法国著名数学家,科学家,哲学家

50:米开朗基罗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

51:乌尔班二世 十字军东征号召者

52:欧麦尔一世 伊斯兰教最伟大的哈里发

53:阿育王 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印度帝国创始人

54:奥古斯丁 罗马最伟大的神学家

55:威廉哈维 发现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的人

56:欧娜斯特罗瑟夫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57:约翰加尔文 著名新教神学家,道德家

58:孟德尔 遗传学开创人,发现遗传基本原理

59:马克思普朗克 “辐射能是以团状而非连续流式辐射”说法开创人

60:利斯特 将消毒法用于手术的人

61:奥托 内燃机发明人

62:皮萨罗 西班牙著名冒险家

63:克尔特斯 墨西哥征服者

64:托马斯杰弗逊 美国著名总统,《独立宣言》起草人

65:伊莎贝拉一世 著名西班牙王后

66:斯大林 著名前苏联领导人

67:凯撒 著名罗马领袖

68:威廉一世 著名征服者,法国公爵

69:弗洛伊格 精神分析学奠基人

70:詹纳 牛痘接种术发明人

71:伦琴 X射线发现者

72:巴赫 著名音乐家

73:老子 道教创始者

74:伏尔泰 法国启蒙运动先驱者

75:开普勒 行星运动规律的发现者

76:费米 第一座核反应堆的设计者

77:欧勒 十八世纪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

78:卢梭 著名教育家

79:马吉亚维里 为统治而不惜使用一切手段的第一人

80:马尔萨斯 人口危机发现者,《人口论》作者

81:肯尼迪 阿波罗计划制定者,前美国总统

82:平克斯 避孕药发明人

83:摩尼 摩尼教创始人

84:列宁 前苏联开国总统,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缔造者

85:隋文帝 再次统一中国的人

86:达迦马 发现从欧洲到印度的最短航线

87:居鲁士大帝 波斯帝国缔造者

88:彼得大帝 俄国最杰出的沙皇

89:毛泽东 引导中国走向光明的领导者

90:培根 哲学新时代的先驱

91:福特 流水线发明人

92:孟子 儒家学派最伟大的继承者

93:索洛亚斯德 索洛亚斯德教创始人

94: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

95:戈尔巴乔夫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

96:美尼斯 古埃及创世国王

97:扎里曼 法兰西国王,萨克森的征服者

98:荷马 《荷马史诗》作者

99: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法典》作者

100:摩柯鲻罗 蓍那教创始人

⑵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大事记

1939年 发现核裂变
1942年 橡树岭被选为二战曼哈顿计划的场地
1943年 世界上第一台连续运转造价1200万美元的石墨反应堆经过9个月的建造达到临界
1944年 石墨反应堆生产出钚,为生产结束二战的原子弹所需钚的Hanford反应堆做好准备
1945年 在石墨反应堆上发现元素61(钷);在反应堆上首次开展中子散射研究(实验者为Ernie Wollan和Cliff Shull(右图); 后者因在石墨反应堆上所做的开拓性工作荣获1994年诺贝尔物理奖)
1946年 首次将反应堆生产的放射性同位素送到癌症医院;提出压水反应堆的设想 (后用于核电和潜水推力);设计出放射探测器和剂量仪
1947年 老鼠用来研究辐射对哺乳动物的遗传影响;原子委员会成立
1948年 设计用于研究反应堆的燃料成分;材料实验反应堆在ORNL设计,建在爱达荷州
1949年 在ORNL开发出普雷克斯过程,后来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从用过的反应堆燃料中回收铀和钚的方法
1950年 橡树岭反应堆技术学校成立;低流强测试反应堆首次运行
1951年 整体屏蔽反应堆开始运行;测量中子半寿命;安装5 MW静电加速器
1952年 建造ORNL第一台重离子回旋加速器;根据对被辐照老鼠胚胎的研究,ORNL告戒不要对可能怀孕的妇女进行X光检查;均匀反应堆实验首次运行
1953年 在ORNL安装当时世界上功率最大的橡树岭自动计算机和逻辑机;ORNL为军队在遥远场地使用所设计的可移动反应堆
1954年 ORNL生态计划开始;测试ORNL实验飞机反应堆;塔式屏蔽设施首次运行,为倒运的核飞机计划提供数据和利用两种不同反应物对撞分子束流首次详细研究化学反应
1955年 在联合国和平利用原子大会上ORNL小的“游泳池”式反应堆展示给艾森豪威尔总统;Alvin Weinberg 被任命为ORNL所长,在此职位历时18年
1956年 核糖核酸(RNA)被发现;展示首例骨髓移植。国家科学院委员会根据ORNL老鼠数据就辐射对人类遗传效应进行预测
1957年 在ORNL领导的影响下,对可允许的医用辐射水平和工作地点的放射性核素作出决定;ORNL第一台聚变研究装置建成
1958年 橡树岭研究反应堆开始运行;美国首次寻找高水平核废料储存地的努力由ORNL开始
1959年 发现老鼠的雄性取决于Y染色体的存在;ORNL研究人员对用于美国第一台核动力民用船只的掩映队屏蔽进行了鉴定
1960年 制作出用作个人辐射监视器的袖珍啸声器;测量化学制品对老鼠的遗传影响的实验计划启动
1961年 开始开发放射性同位素加热源,为空间卫星提供动力;在ORNL反应堆上开发出嬗变搀杂法;后用于制造电子学部件
1962年 开展辐射防护物理研究;研究反应堆竣工;借助计算机模拟发现离子沟道效应;军民研究计划启动;木实验台用放射性同位素铯-137作标记;分析表明核武器实验产生的放射性微粒具有危害性
1963年 辐射屏蔽信息中心成立;橡树岭等时性回旋加速器首次运行
1964年 成为第一个雇佣社会科学家(开始时进行军民研究)的国家实验室;在联合国大会上介绍ORNL核脱盐概念
1965年 高通亮同位素反应堆(HFIR)和熔盐反应堆运行(MSR)
1966年 石墨反应堆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性里程碑;开发出评价核临界安全的KENO蒙特卡洛代码
1967年 Walker Branch Watershed研究设施对生态系统研究开放;ORNL被选为领导国际生物计划下美国的生态系统研究;在ORNL高速离心机中分离出病毒;开发出评估辐射屏蔽保护能力的模拟代码
1968年 使用铀233,第二个熔盐反应堆运行(这是第一台使用这种燃料的反应堆);发明医疗诊断用的快速离心分析仪;用ORNL开发的区域离心机产生出超纯疫苗;设计出能更好抗中子诱导膨胀的不锈钢合金
1969年 利用新的橡树岭电子直线加速器首次进行了中子截面测量;ORNL成为与遥感结合在一起的地理信息系统的领导者;设计出Apollo 11月亮岩石收集器
1970年 提出SCALE标准,帮助确保用过核燃料的安全储存和运输;ORNL第一台用于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的托卡马克聚变研究装置运行
1971年 水生态实验室成立;获得环境影响说明所需的鱼最喜欢水温的数据;在加速器研究中确定了变形的铀234原子核的可能形状
1972年 能量守恒研究计划启动;老鼠胚胎冷冻、解冻和移植到母性老鼠中,生出健康的幼鼠;在生物反应堆中,发现花园土壤的细菌去掉来自工业废水的硝酸盐和稀有金属;发现四极磁铁大共振;广泛研究出现这些原子核大振荡的模式
1973年 对月球岩石的组成进行分析;制作出超声波鱼标记,用来测量和传送鱼最喜欢的水温
1974年 Herman Postma被任命为ORNL所长,历时14年;开发出铬钼钢;在世界范围内,用于电力事业锅炉和炼油锅炉
1975年 开发出生态系统的计算机模型,使ORNL成为系统生态学方面的领先者;开发出将核燃料密封在空间探测器用的结实铱合金
1976年 试验性的ANFLOW生物反应堆安装在橡树岭市污水处理厂;改进从煤生产液态和气体燃料并确定它们生物效应的计划启动
1978年 吉米.卡特总统访问ORNL;开发出为裂变能源研究设备添加燃料的芯块注入法,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
1979年 ORNL的中性注入器帮助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使聚变等离子体温度创造记录;ORNL帮助核控制委员会确定三里岛核电厂事故的起因和后果;发现乙亚硝基脲是诱发老鼠变异最有效的化学制品;在研究老鼠中,发现食品防腐剂中的亚硝酸盐与食品和药物胺发生反应,形成引起癌症的硝基胺
1980年 Holifield重离子研究装置(HHIRF)作为核物理用户装置对外开放;国家小角度散射研究中心开放后,HHIRF成为用户设施;国家环境研究园(12400英亩) 开放;发现新的离子注入技术能改进物质表面的性能;ORNL用氮离子注入钛合金后,制造出寿命更长的人造关节;建立计算机模型,预测电站对哈得孙河鱼的影响;ORNL研究人员启动遥控技术研究,成为世界上制造承担危险任务机器人的领先者
1981年 开发出晶须韧化、抗断裂陶瓷,用于工厂的切削工具
1982年 为提高冷冻机和加热泵的效率,制定了标准,拟订了设计;制定了绝缘标准,后被联邦政府部门采用;开发出改进的镍铝化物合金,用于钢材和汽车部件的商业化生产;在大线圈测试设备上由聚变能研究人员对超导磁铁成功地进行了测试;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成立,该中心是世界上有名的全球变化数据存储中心
1984年 利用菠菜和藻类中的光和作用,开始进行从水产生含有巨大能量氢的实验
1985年 开发出用碘123示踪的脂肪酸,用于医疗扫描诊断心脏病;田那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建立科学联盟;开发出胶铸,现商业上用于形成微涡论的陶瓷部件
1986年 ORNL确定切诺尔贝力核电站事故何时发生和为什么释放出那么多的放射
1987年 高温材料实验室作为用户装置对谋求制造能效高发动机的工业界研究人员开放;激光器用来制造高温超导材料;鉴于能源部对实验室反应堆安全管理的担忧,ORNL所有反应堆关闭
1988年 为开展聚变能源研究,利用仿星器,启动先进环形装置;Alvin Trivelpiece被任命为ORNL所长,历时12年
1989年 为核控制委员会重新颁发核电厂运行许可证,提供了“一般环境影响报告”第一草案
1990年 ORNL的酸雨研究导致控制工业上的硫和氧化氮的排放 ;原子序数对比电子显微镜看到一列一列的原子;计算机代码帮助部队更好地在战场部署兵力和装备;确认中子内存在夸克
1991年 在HHFIR上进行的中子活化分析否定了美国一位总统死于砷中毒的说法;写出软件,通过将到处分散的PC机连起来的办法解决问题
1992年 乔治.布什总统参观ORNL;发明铼188同位素产生器,在世界范围内治疗癌症和心脏病患者;发明薄膜微型锂电池;发现和克隆老鼠刺豚鼠基因;发现变异基因引起肥胖症、糖尿病和癌症;开发出图形输入语言(GRAIL),用于在计算机上识别DNA序列中的基因
1993年 发明光学活组织切片检查技术,不动手术就能发现食道中的癌症肿瘤;UT-ORNL名列前500台超级计算机
1994年 发明“芯片实验室”,现商业上用于蛋白质分析和毒品发现实验;发明质谱测定技术,用于探测污染物、爆炸物和蛋白质;开发出ALLIANCE软件,使一组一组的机器人配合工作;为在新的并行超级计算机上运行未来气候模型准备了代码
1995年 启动当时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Intel Paragon XP/S 150;发明了制造高温超导线的RABiTSTM方法;开发出超级计算机数据存储和检索超高速系统;ORNL的DNA蛋白质晶体搭载哥伦比亚号宇宙航天飞机在宇宙中生长;为海军开发出探测过往潜水艇的信号分析系统
1996年 修改了大众冷冻机模型,将能耗降低一半;发现石墨泡沫导热异乎寻常的好;设计出心跳探测器,发现藏在车内的恐怖分子和罪犯;可查找的电子簿式视窗帮助合作者通过国际网络运行实验
1997年 开发出检验俄罗斯武器等级的铀转换为反应堆等级燃料的设备;初步设计质谱仪,帮助海军发现生化威胁;第一次被批准公布在遗传上设计的微生物制造出增强受损录象带信号的VITALE,帮助警察解决犯罪问题;世界上最大的集水区实验说明干旱和大雨对森林的影响;首次被批准公布经过遗传工程处理得到的微生物
1998年 发明MicroCAT扫描仪;绘制出变异老鼠内部变化图;户外FACE实验表明胶皮糖香树在浓化CO2大气中长得更快;ORNL的技术帮助半导体公司发现引起计算机芯片中缺陷的问题
1999年 副总统戈尔在散裂中子源破土动工仪式上讲话;发明迅速探测人体疾病的多功能生物芯片;开展合金研究导致造纸厂的锅炉更新改进或新的锅炉,使其更加安全
2000年 Bill Madia 被任命为ORNL所长;两台新的超级计算机投入运行;ORNL在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竞争中,位于前100名的第四名;田那西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放国家运输研究中心;开发出节能加热泵水加热器;ORNL帮助将3个人类染色体排序;聚变能理论学家开始设计准-磁场极向仿星器
2001年 HHFIR在更换锫反射器和增加研究建筑后重新运行;为半导体公司设计出检查三维缺陷直接到数字的全息照相术;GRAIL用于《科学》和《自然》关于人类基因组排序方面具有里程碑性的论文;能源部部长 Spencer Abraham访问ORNL,将DOE的土地转给ORNL用于新的建设;与工业伙伴开发出超导变压器和高温超导电缆
2002年 ORNL-Cray伙伴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目标;UT-ORNL计算机科学联合研究所破土动工;3亿美元现代化计划开始动工兴建;能源部批准在ORNL建立那米阶段材料科学中心;人类生活家园橱窗中展示的ORNL能源技术;锕-225从ORNL运到医院治疗白血病
2003年8月1日起,Jeff Wadsworth担任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所长
2003年 私人资助的设施:在能源部立契约转让的土地上建造300,000平方英尺的设施中,将有最先进的能源和计算科学实验室。

⑶ 我国原子弹发明的时间,发明者,意义

中国原子弹研制故事

方针
毛泽东确立积极防御战略1956年初至1967年1月,早在50年代中期,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就作出了要研制原子弹的决策。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毛泽东主席确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毛主席决定,为了防御,中国也要搞原子弹。我们不首先进攻别人,但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这就是说, 如果有人进攻我们,我们要有办法对付他。这是毛主席一贯的战略思想。别人如果用原子弹轰炸我们,我们也要有办法回击他。所以,中央决定我们也要研制原子弹。
总的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要靠自己研制,同时,要争取外援 。那个时候西方国家封锁我们,中苏关系比较好,我们想争取苏联给我们一些援助。但是,有一条界线,只是争取援助,而不是搞合作、不搞共有。也就是说,搞原子弹的科研单位、工厂、各种设备与技术都是中国自己的。你来援助我可以,我欢迎你、感谢你,但是,你不能与我共同拥有,共同使用。这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大问题。所以,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你不要和我一起来共同管这个单位,管这个事情。这就是中央当时搞原子弹的方针,是毛主席高瞻远瞩确立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任务
中央决定以自力更生为主研制原子弹。后来又决定自力更生为主研制导弹和自行研制人造卫星,统称“两弹一星”。原子弹和氢弹是二机部负责,导弹是国防部五院(后来的七机部)负责。毛主席对原子弹研制有一个批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中国科学院就是按照中央确定的“大力协同”和“三家拧成一股绳”的精神,主要承担原子弹和导弹研制中一系列关键性的科学和技术任务,包括理论分析、科学试验、方案设计、研制以至批量制造所需的各种特殊新型材料、元件、仪器、设备等。至于人造卫星,则从构思到建议,都是由中国科学院提出,先后两次上马(1958年、1965年)。由以周恩来总理为主任、罗瑞卿为秘书长具体领导这项工作的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后,在国防科委的统一组织下,由中国科学院负责整个系统的技术抓总,并负责研制卫星本体,七机部负责运载工具,科学院和四机部共同负责地面测控系统。
科学院对党中央下达的“两弹一星”任务非常重视,并由裴丽生副院长具体抓“两弹一星”研究工作的安排落实。为了便于工作,在每一个研究所都安排几个拔尖的中年科学家作学术秘书,通过他们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再找其他科学家谈工作。中国科学院为了落实“两弹一星”的研制任务,把管理机构分为两个口:一个是计划局,管不承担国防任务的单位;一个是新技术局,管承担国防任务的单位。
新技术局管的单位虽然不及计划局多,但是,它管的所都是大所,参加“两弹一星”研制任务的科学研究人员占全院科研人员的三分之二。谷羽是新技术局局长,宋政是副局长,陆绶观是处长,帮助谷羽工作。谷羽是胡乔木同志的夫人,乔木是毛主席的政治秘书,住中南海。谷羽很热心、活跃、能干。她对国家计委和中央各部比较熟悉,去谈工作,互相支援、协作,很方便。有时候毛主席向她问起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有关情况,还可以向毛主席当面反映。
新技术局除了项目所需的经费、器材优先得到保证以外,还有很多非标准设备可以安排到各产业部门协助加工制造。研究室、实验基地用的非标准设备,由科学院研究所设计,由各有关产业部门按时制成,保证质量,按时交付使用。由国防科委统一管这方面的工作,派军代表驻厂监督,提出设计的研究所也可以派员驻厂监督。
自力更生为主,就是主要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展科研。当时研究核科学与核技术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还有一些分散在中国科学院的20多个研究所和其他部门的研究机构与大专院校。争取外援为辅,主要是苏联答应帮助我们在北京某地建一个7000千瓦的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这个反应堆全部归中国科学院管。此外,在另一个地方建一个浓缩铀工厂,造原子弹的关键原料是浓缩铀。

故事
制造原子弹的原料是铀-235。毛主席找到地质学家李四光,他当时是地质部部长,也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毛主席问:“中国有没有造原子弹用的铀矿石? ”李四光说:“有!但是,一般的天然铀矿石,能作为原子弹原料的成分只含千分之几。”要从矿石里把这千分之几的铀提出来,再浓缩成为原子弹的原料,最重要的是要搞浓缩铀工厂。
为了搞原子弹,中央专门成立了二机部,宋任穷任部长。他比我大四、五岁,我叫他宋大哥。我们在安徽一起工作过几个月,那是在百万大军过长江的时候,中央决定成立安徽省委,他当省委书记兼省政府主席,我当省政府副主席。
我到科学院工作后的一天,宋大哥打电话说要到我家拜访我。我说:“你不要来,我去,你是大哥呀。”他说:“不行。我一定去你那儿!”因为搞原子弹,自力更生为主,主要靠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为了工作的方便,中央决定把这个所整建制交给二机部,但是对外还叫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名义上由科学院和二机部双重领导。由于研制原子弹的任务繁重,科研力量不够,于是对任务作了分解,除了原子能所承担较大一块任务外,很多重要任务还要由科学院的各研究所来承担。当然,二机部也找中央各部来承担一些任务。不过,那时中央各部的研究机构刚刚建立不久,科技力量不强,有的能承担,有的承担不了,任务还是落在科学院肩上。原子能所整建制转到二机部后,骨干力量还不够,还要科学院支持,我们又从其他所调给他们一批科技骨干。
科学院原子能所1956年建在中关村,是当时中关村建筑最好的楼。原子能所交给二机部以后,由苏联援助建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原子能所分为两部分,大部分人迁到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那里。当时科学院搞原子能的有两个姓杨的科学家:一个杨承宗,从法国留学回来的;一个杨澄中,从英国留学回来的。他俩的名字有些音同字不同。为了区别,我们叫他们“法杨”、“英杨”。“法杨”是搞放射化学的,当时放射化学很关键。我们最重要的措施是把杨承宗等一批科学家调到原子能所原子能反应堆那里去(“英杨”杨澄中留在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所负责配合原子能所工作)。原子能所的另外一部分人留在中关村搞理论工作。原子能所交给二机部后,我给他们打招呼说,以后科学院开会你们就不要来了,你们到二机部开会去。他们党委书记、所长却每次都要参加科学院的会,因为我们当时研究科学政策、科学家政策、知识分子政策问题很多,他们非常愿意听,一定要参加我们的会。当时,科学院很有吸引力。还有从大学调去的化学家汪德熙也到了二机部。
搞原子弹,最重要的问题是浓缩铀的提炼问题,矿石里能提出的天然铀,同位素235含量只有千分之几。此外铀的提炼也很重要。所以,化学方面的科研任务很重。当时科学院有四个最知名的化学研究所都有优秀科学家担任所长,号称“四大家族”:一个是上海有机所庄长恭老先生;一个是长春应化所的吴学周先生;还有北京化学所的柳大纲先生。此外,大连化学物理所也是非常强的,那里有张大煜先生。我对三强说,科学院几个化学所承担你的任务, 哪个所能够承担什么任务你都清楚,让哪个所承担什么任务你提出来,我们安排,都选最好的人为你做工作。
当时上海有机所只有研究力量没有生产力量,不能够提供产品。我到科学院以后,让各所建立小工厂,上海市委还送给我们若干小厂,给研究所当实验工厂。而且,还选最好的老师傅。我从铁道部吕正操部长那里请来了许多老工人,很不错。我说你铁道部有几千人的机车车辆厂,选一批最好的工人老师傅,来支援科学院吧,我们各个研究所里也搞附属工厂。我们需要的仪器设备不自己搞不行。要建立研究室,要研制设备。有的买得到,有的买不到,要自己做。另外,还有很多非标准设备,科研人员设计图纸,让工厂做才行。所以,我们从铁道部选了不少老师傅。我在北京中关村专门召开老工人会,我说你们是金手艺,手是金的,能做出好多好东西!老工人听了非常高兴。另外,从部队技术兵种的复员兵中,挑选了数千名有技术的战士当工人,他们起了很大作用。
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退专家。当时受影响最大的是浓缩铀厂,关键材料苏联不给了,整个厂就停顿了。最紧迫的关键技术问题有三个:
此外,原子弹爆炸试验数据的采集,科学院也做了很多工作。那个试验主要是在空旷无人的地方进行,可以试验它的破坏力,针对各种建筑物、各种生物,包括铁笼子里面的猴子、兔子等等。因为原子弹有放射性,看它们受放射性的危害程度有多大。中国科学院有好多所,都派人到基地参加试验了。

⑷ 美丽水世界生物反应堆作用说明 subnautica生物反应堆怎么用

  1. 自动检索附近一定范围内的指定资源。(扫描时,要现在控制界面选择指定资源类型)

  2. 2.附带2枚无人机摄像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侦查。

  3. P.S.你也可以造在利危坦附近把他撞死

  4. 3、升级模块里一个是信号,可以装到人物的左上角,获取扫描信息,超有用

  5. 4、升级模块另外两个是安装在升级模版上的,一个是增加速度,一个是增加行程,(建议1速度2行程),可以侦查半径500米,然后你可以在每个分基地做一个

⑸ 世界上的所有第一次的时间发明人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导致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一场革命;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这是一本惊世核俗的书;
1901年,发现了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成为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901年,诺贝尔奖成为国际最高荣誉奖;
1902年,威利斯·开利设计了第一个空调系统;
190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冲向碧蓝的天空,这是人类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纵飞行;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电子时代;
1905年6月,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包含了一个将要改变整个世界的理论:狭义相对论;
1906年,美国发明家福雷斯特对二极管加以改进,研制出三极管,这看似小小的一步,却是人类在打开电子时代大门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
,福雷斯特因而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无线电之父”;
190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由美国芝加哥人费歇尔设计制造;
1907年11月22日,世界上第一艘现代化客轮“毛里塔尼亚”号第一次成功横渡大西洋;
1910年,同位素被发现,使人类认识并可以利用的化学元素的实际数量增加了很多倍;
1911年,有人制成了一个磁垫列车模型,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德国、日 本、加拿大、美国等对磁悬浮列车进行了反复试验;
1912年,第一块霓虹灯广告出现在巴黎大街上;
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1912年,法国人发明人造棉;
1913年,第一条汽车生产线开始应用;
1915年,魏格纳写成《海陆的起源》一书,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1917年,加拿大科学家发现细菌的天敌:噬菌体;
1921年,挪威气象学家向世人公布了大气环流图案,从而揭示出地球上空大气运动的规律;
1921年,对结核感染具有免疫作用的卡介苗进行人体试种,取得良好效果;
1923年,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诞生;
1923年,世界上第一台冰箱在瑞典问世;
1924年4月到9月,人类完成首次环球飞行;
1925年,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创立了著名的矩阵力学理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量子力学第一定律;
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第一次推出电视系统;
1928年,青霉素问世,开创医学新纪元;
1928年,大陆漂移的内在动力被发现:地幔对流;
1929年,世界上第一批石英钟问世;
1931年,拉链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1931年,世界上第一条微波通信线路在英国多佛和法国加莱之间建起;
1931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这是“人类的第三只眼”;
1932年,美国专家研制出第一台有效的心脏起博器,这一发明使很多心脏病人得以起死回生;
1932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在德国出现;
1933年,“尼龙之父”卡罗瑟斯的发明,引起一场全球性的尼龙骚动;
1935年,第一个实用雷达装置发明成功;
1936年,年仅24岁的图灵发表了奠定整个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的论文;
1937年,世界上第一架射电望远镜在英国建成;
1938年,匈牙利人比罗兄弟独立设计发明圆珠笔,使整个人类受益非浅;
1938年,中国的黄昌贤用植物激素处理西瓜雌花,第一次获得无籽西瓜;
1942年,在意大利科学家费米领导下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核反应堆成功运行,这标志着原子能时代的开始;
1943年,荷兰医生科尔夫制成了第一个人工肾脏,首次以机器代替人体的重要器官;
1945年,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爆炸;
1946年2月15日,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多用途电子数字电脑,标志着电脑时代的开始;
1946年,核磁共振现象被科学家发现,70年代以来,核磁共振技术与图象重建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194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家弗兰克·利比首次用反射性同位素碳14,准确测定了曾经有过生命的有机体的年代,碳14测年法的发明
,对于考古学、海洋学和地球科学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1947年,第一台微波炉问世,掀起了炊用炉具的革命;
1947年,第一个半导体电子增幅器——晶体管问世,成为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
1948年,美国工程师香农发表两篇有关“通信的数学理论”的文章,系统地讨论了通信的基本问题,由此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
1950年,信用卡问世,“一卡走天下”的时代到来;
1951年,美国的克罗斯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磁带录像机;
1952年,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试爆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
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生命遗传的基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4年,美国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进行处女航,宣告了核潜艇时代的到来;
1954年,苏联建成并正式启用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开始;
1954年,美国生物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有效口服避孕药,并进行了首批临床试验;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1958年,美国人发现激光,两年后的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
1959年,美国工程师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
发明于16世纪的抽水马桶在本世纪开始盛行;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飞上太空的人;
1962年,美国物理学家首次提出夸克模型,并预言这种非凡的粒子不仅存在,而且正是这种粒子构成了其他一切粒子;
196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外科医师创造了断手再植的奇迹;
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
1964年,中国一所农校的教师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找到一刻自然株,中国农业从此开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
1964年,美国贝尔公司推出电视电话;
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
1967年,南非开普敦成功进行了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1968年,美国和法国的科学家提出板块构造学说;
1968年8月11日,一艘名叫“格格玛·挑战者”号的科学考察船开始处女航,目的是深海钻探。经过15年的航行,不仅验证了大陆漂移说、
板块构造说,而且还有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机器人;
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飞船发射升空。21日11时56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
他的一小步标志着人类的一大步;
1971年4月19日,苏联用“质子”号火箭将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送入地球轨道;
1971年,世界上第一个通用微处理器问世,被称为第一代微处理器,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诞生;
1972年,CT扫描仪在英国问世,这是继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在医学诊断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1973年,世界上第一个光纤通信实验系统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建成,为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石;
1975年,美国人威廉·米勒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电子游戏机;
1976年,美国开始使用第一代无绳电话系统,移动电话逐渐成为现代“顺风耳”;
1977年,美国宣布研制出了中子弹并开始投入生产和装备部队;
1978年7月25日,一位名叫路易斯·布朗的婴儿在英国哇哇坠地,成为第一个试管婴儿;
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病人在地球上消失;
1981年4月12日,美国耗资100亿美元,第一次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上天,使之成为自由往返于天地间的航天器;
1982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研制出高纯度、高效的乙肝疫苗;
1983年,数字式电视机由美国研制成功;
1983年10月,中国一位名叫王永民的奇人发明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计算机汉字输入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1984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电脑;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标志着人体“生命之书”掀开第一页;
1991年,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环球网(万维网)正式露脸,这张无形之网使人们相互传递信息犹如在网中穿梭,十分便捷;
1993年,在与世隔绝的“生物圈2号”中生活了两年之久的8位科学家,平安地走出这一人造小世界,标志着美国“生物圈2号”计划首次试
验结束;
1993年,美国将信息高速公路列入政府建设计划,一时间信息高速公路在全世界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1994年,与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香港新机场工程、中东和平管道引水工程等一起入选世界超级工程的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5年6月,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标志着人类在空间活动中的国际合作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1997年2月24日,多利羊问世,克隆

⑹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主要成就

1、核动力与研究反应堆—从曼哈顿工程到电的产生
20世纪四十年代诞生了许多动力反应堆概念,有些发展被认为仍然有效的技术。因为认为铀非常稀少,所以一些科学家想出一种产生多余消耗钚的快速反应堆。1945年,Wigner和Harry Soodak公布了用钠冷却增殖反应堆的第一个设计。
2、反应堆化学—钷的发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战斗中阵亡的前一年,其工作影响元素在周期表中最后排序。才华横溢的英国物理学家证明在稀土钕和钐之间应该存在元素61。1941-42年美国化学家们试图造出元素61,但不能证明已经造出这一元素。
1945年,在Charles Coryell的领导下,工作在石墨反应堆上的化学家Jacob Marinsky和Larry Glendenin造出了元素61。他们通过铀的裂变和用用来自反应堆中裂变铀的中子轰击钕获得这一元素。他们在附近的热实验室和化学楼里工作,利用离子交换色层法,首次从化学上鉴定了元素61的两个同位素。
Marinsky和Glendenin在1947年的美国化学学会会议上宣布了他们在化学上证明元素61的存在。1948年,他们在马省理工学院工作时建议将元素61“钷”命名为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相传因盗取天火给人类触怒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遭受神鹰折磨)。这一想法来自Coryell的妻子Grace Mary。1949年这一名称被国际化学化学联合会所接受。
钷是在地球地壳中没有发现发射β的放射性金属,在仙女座中一个星的光谱里看到了它。钷147用于导弹中的仪器核动力电池。
3、核同位素
二次大战期间,橡树岭Y-12厂被用来电磁分离两个铀同位素,产生曼哈顿工程用的武器等级的材料。大战结束后,除了一个电磁型同位素分离器大厅外,其他所有的大厅均转为它用。剩余的设施转给ORNL,生产许多用于和平目的的同位素。
4、核医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将ORNL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转变为可恢复人体健康的试剂是ORNL核医学研究人员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20世纪七十年代中叶以来,在Russ Knapp的领导下,他们开发出用于医学扫描诊断心脏病的放射性成像试剂。该试剂已经在全世界350000病人研究中经过了试验,在日本和俄罗斯进行工业化生产,并用于治疗无数的心脏病患者。ORNL试剂是用放射性碘做标记的脂肪酸,可用来探测心脏病发作后心肌有多少还活着,预测搭桥手术或气球状的血管成型术是否会恢复所有血液流通。
5、核燃料—开发新工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橡树岭的石墨反应堆是作为一个试验工厂为展示钚的产生而运行的。ORNL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从用过的铀燃料和裂变产品中分离钚的化学工艺。他们利用沉淀从溶解在硝酸中用过的燃料中提取钚,设计和应用工艺。
6、核燃料—核工业的新设计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由Eugene Wigner领导的ORNL小组设计了水冷却释热元件,确保材料试验反应堆产生足够高的中子浓缩度,以便确定哪些支撑最好的材料可用于未来反应堆。该组设计的铀释热元件放在铝板之间,外面由铍包围,将中子反射回到堆芯。Wigner最有名的发明是将铝板弯曲,所以在非常热的情况下,它们只向一个方向弯曲,防止水冷却液流量的压缩,这决定着中子的流强。这个设计是美国研究反应堆和潜水艇堆芯的模型。
7、核燃料—国际软件
SCALE是一个易于使用用来确定核装置的设计和传输或存储数据包是否符合核安全标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ORNL开发的系统在世界范围里被用来回答核安全问题。例如:装有用完的核燃料的储存罐足以屏蔽,防止雇员达到有害辐射水平吗?罐的设计,在平板卡车或火车车厢里罐的摆放,会防止涉及不受控制地释放能量和辐射的临界事故吗?
8、核安全—了解挑战
ORNL在无数方面对核安全起作用。它培养了900多位反应堆设计和安全操作方面的工程师。实验室出版了核安全杂志已有30多年。60年代以来,ORNL已经对核临界安全具有了重要影响 — 利用工业控制防止产生在铀或钚的处理、储存和运输中发生意外不能控制的链式反应的潜在后果。ORNL的研究人员提供几个临界安全标准和管理批准这个指导原则的国际小组。
9、核脱盐—渴望解决方案
联合国估计全世界有11亿人口,几乎6个人中就有1人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一种解决的方案是从海洋里取水并把盐除掉。
10、核不扩散—降低核威胁
2002年,ORNL组与美国核安全局、国务院和国际原子能委员会的专家们一道从南斯拉夫反应堆上安全拆除50公斤的高浓缩铀。这些材料被运到俄罗斯转为反应堆级燃料。
为减少美国和俄罗斯反应堆产生的多余的武器级的钚,ORNL管理多处为轻水反应堆生产、辐照和试验基于钚的混合氧化物燃料的工作。ORNL管理和与俄罗斯从事开发生产俄罗斯反应堆所用混合氧化物燃料需要的技术。
通过将原苏联的武器研究人员固有的技术商品化和重新产业化的努力,ORNL正为他们创造有意义的工作。
11、中子散射—变化的仪器
1994年,率先在橡树岭石墨反应堆上采用中子散射开展材料研究的Clifford Shull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奖。Shull和他的导师Ernest Wollan利用中子散射确定晶体中原子在哪里。中子散射在世界上被用于研究材料的结构和动力学,开发出强力塑料、小电机中看到的改进的磁性材料、信用卡、计算机磁盘和CD盘。1945后期,用X射线散射研究固体和气体的Wollan考虑用石墨反应堆的中子研究散射。他通过让反应堆中子经过晶体产生了一个单波长中子束流,并用谱仪测量与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所发生的中子散射的角度和能量。这一信息帮助揭示物质的结构。
12、半导体—打造数字的未来
过去40年间,ORNL的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技术,产生了半导体产业,提高了该产业的经济意义。
1962年,Ordean Oen和Mark Robinson在开展晶体材料中辐射损伤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揭示离子沟道影响与固体中长排的原子平行的原子的长距离运动的计算机模拟。这一工作和Bill Appleton、Charles Moak、Sheldon Datz、Herb Krause和其他人所做的高能离子沟道实验能够了解沟道现象,帮助工业界生产具有正确特性的植入离子的半导体材料。
13、半导体—传输电力
由于有了高温超导线和电缆,未来的电网将更加有效。ORNL的研究人员与工业伙伴合作,利用1986年发现的现象所开发的高温超导线的电阻比铜线的电阻小得多。与相当的技术比较,使用这样的线的设备占用空间较小,运行费用较低,耗能较少。美国电网中超导电缆导电是同样大小尺寸铜线的5倍。因为高温超导电缆以热量形式损失很少的能量,所以电传输的损耗减少一半,从8%降低到4%。
14、离子植入材料—实在的人造关节
在ORNL,通过纯理论手段出色地发现离子沟道,最后导致制定基于加速器的计划将离子引入材料。研究人员发现离子植入能够改进许多材料的表面,包括用于制造人造髋关节和膝盖的合金。
15、环境影响分析—寻找平衡
联邦政府资助或批准的设施在建造前,必须认真检查工程的效果。在环境影响说明中,必须权衡它们的造价和效益。自1971年以来,为核电厂曾准备过这样的环境影响说明。ORNL和其他三个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涉及一个应急计划,为90个运行核电厂和那些建设中的核电厂或正在设计中的核电厂起草环境影响说明。七十年代,ORNL还涉及决定是否为提出的电厂建造冷却塔,以保护哈德逊河的有条纹鲈鱼。ORNL的工程师们开发出的一种电子标记,它通过手术植入雨中。该标记发射出超声波信号,用于观测三文鱼靠近水电大坝时的变化 — 这一信息有助于鱼安全通大坝的上游和下游。
16、环境质量—种下科学的种子
来自工业设施的放射性和有害物质对构成生态系统的动植物有什么影响?生态系统与地球大气如何发生相互作用?ORNL的研究人员帮助回答了这些和其他50多年来的其他问题,开创了生态研究的新领域。
17、空间探索—最后的前沿科学
2002年8月20日,美国国家宇航局庆祝旅行者2号宇宙探测器通过太阳系旅程25周年 — 可能是人类探索宇宙最伟大的功绩。旅行者2号向地球发回令人注目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地形、环和卫星的照片。旅行者2号距太阳足足超过60亿英里远,上面载有ORNL制造的材料。
18、石墨和碳产品—从导弹到纳斯卡(NASCAR)
石墨反应堆的名称承认石墨需要有的特性。这种形式的结晶碳被选为橡树岭的第一台反应堆和Hanford钚产生反应堆的减速器。石墨不仅将铀裂变中产生的中子减速到足以使钚形成,而且还在高温时变得更强,并抗辐射损伤。
19、先进材料—工业用的合金
材料合成ORNL第一个开发的商业化的合金是耐盐酸镍基合金-N,先由国际镍公司出售,由Haynes International公司销售。这个镍-钼-铜-铁合金是由Hank Inouye和其他人开发的,含有ORNL开发的熔盐反应堆使用的燃料。该种合金抗老化、抗断裂和抗暴露在热的含氟化物的盐引起的腐蚀。
20、先进材料—工具、涡轮机和柴油发动机
许多发明在10到15年里从实验室到工厂都不会取得成功,但ORNL的一种陶瓷发现后3年成为商业产品。这个名人遗物收藏馆的陶瓷是铝氧化物和从普通米壳制造的微观硅炭化物SiC晶须的复合材料。
21、生物技术—用细菌清除
ORNL生物技术一个早期的例子是1972年由Chet Francis所做的展示:花园土壤中的细菌能够去掉工业废水中的硝酸盐和稀有元素。ORNL在俄亥俄州的Portsmouth铀浓缩厂建了一座试验生物反应堆处理硝酸盐废物。橡树岭Y-12国家安全整套装置为处理硝酸废物的一座工厂采用了Francis的设计。在这些场地利用重组体和自然细菌处理地下废物的生物治疗在继续进行。
在1997年进行的lysimeter实验中,ORNL采用了基因工程微生物来探测土壤污染物;美国政府部门首次批准它在能源部的一个场地有控制地向环境释放。
六十年代,Howard Adler和他的助手们研究辐射对大肠杆菌的影响。一些被辐射损伤的细菌死亡,神秘的是除非它们生长在有其他细菌的情况下。最终的解释是含有来自那些其他细菌薄膜部分的酶,它把氧从介质中去掉,使得受损伤的大肠杆菌得以复原。
Adler和Jim Copeland开发出一项提取和冷藏这些薄膜碎片,和利用它们去掉来自支持厌氧微生物(在氧中死亡)液体介质的氧的技术。他们的技术有助于早发现由厌氧微生物和生产像丁醇之类的化学品引起的疾病,如破伤风和坏疽。1987年,他们成立了Oxyrase公司,继续向北美、南美、亚洲和欧洲的医院病理学和研究实验室销售诊断介质。
利用在生产除冰剂、食品添加剂、溶剂和最后是塑料中需要的将普通糖转化为琥珀酸的一种新的微生物,ORNL和美国能源部其他的国家实验室与应用碳-化学制品公司(Applied Carbo-Chemicals)一起开发了一种发酵工艺。ORNL的Nhuan Nghiem和Brian Davison在生物反应堆中开发了这一发酵工艺。应用碳-化学制品公司展示了这一很快商品化的发酵10万公升的工艺流程。
22、光合作用—发现光
发现光对研究绿色植物细胞和辐射有兴趣的几位ORNL的生物学家集中研究了光合作用。
23、生物系统—生命工厂一瞥
ORNL制定其生物研究计划,旨在确定辐射的性质和辐射对活细胞的影响。
这些研究是出于关心反应堆、原子武器试验和进入人体的放射性元素的辐射对健康的影响而进行的。辐射生物学方面的世界权威Alexander Hollaender1946年来到橡树岭,率领ORNL的研究人员开展辐射对微生物、果蝇、植物和以后是老鼠的影响的研究。他制定了一项广泛的计划,一度使ORNL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实验室。曾在ORNL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20名研究人员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
24、计算生物学—发现基因,预言蛋白质结构
ORNL的计算生物学研究人员在人类基因组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001年,《科学》和《自然》杂志特刊刊登了人类基因组草图,这两个特刊都提到了ORNL的生物信息学研究。ORNL的Frank Larimer、Jay Snoddy和Ed Uberbacher被列为那期《自然》主要论文的两作者。Uberbacher和Richard Mural开发的GRAIL发现基因工具用于这项工作,《科学》杂志的基因组计划大事记中也提到了它。
Ying Xu和Dong Xu开发了蛋白质结构预言和评估计算机工具盒(PROSPECT),即预言来自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计算工具。了解这些特定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对疾病的研究和发现药物至关重要。PROSPECT可在几小时而不是传统实验需要的数月就可确定蛋白质的几何结构。它是世界上最佳的预言蛋白质结构的工具之一。
25、生物医学技术—检查和预防疾病
在过去的50年中,ORNL的研究人员发明了大的仪器,小型分析仪和小的芯片,用来诊断或预防人类疾病和小毛病。
1950年,由物理学家P. R. Bell领导的ORNL的一个组发明了一种改进闪烁谱仪,测量从磷光体产生与辐射打击这些晶体成正比的光闪烁的次数和强度。多路分析仪用电子学装置将这些闪烁记录下来,能够快速对β和γ辐射能量进行分析。
1956年,Bell的组找到将电子计算机并入医学扫描仪更精确地突出吸收放射性同位素的肿瘤的方法,从而不必要开刀来检查癌。ORNL开发的这些商业型号的成像机器被用于全世界的主要医学中心,用来查出恶性肿瘤的位置,以便进行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
1961年,利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和美国国家卫生院提供的经费,由Norman Anderson领导的ORNL的一个组发现用于生产核反应堆燃料浓缩铀离心技术的医学应用。研究人员证明,根据大小和密度将物质分离成为分子组成部分的快速自旋分离机,通过去掉可造成免疫病人副作用的外来蛋白质,能够纯化疫苗。到1967年,以ORNL发明为基础的商用带状离心机为无数人生产了更为安全的疫苗。
在Anderson的引导下,Charles Scott和其他ORNL的研究人员在六十和七十年代末发明了可提的快速离心分析仪,用于全美国的医疗诊所。这些分析仪在几分钟内就能检验出血、尿和体内其他流体的成分,为医疗诊断记录下数据。
这些机器中,最著名的是ORNL的GeMSAEC,它由国家卫生院的普通医学科学处和原子能委员会共同资助。利用一个旋转15个透明管通过光束的转子,GeMSAEC将结果显示在示波器上,将数据送入计算机,在以前一次分析所用的时间里完成15的医学分析。以这一发明为基础的医学分析仪用于许多美国的诊所。
在七十和八十年代,ORNL的Carl Burtis发明了可提血液转子(blood rotor),它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根据GeMSAEC的概念加以改进。这个小的分析仪采用与光束存在的情况下的血液成分发生作用的各种试剂,旨在为诊所医师和兽医快速和同时提供人和动物血液组成部分的测量结果。该技术于1992年转让给Abaxis公司,仍然生产以该技术为基础的血液分析仪。
九十年代,由ORNL的Tuan Vo Dinh和位于Knoxville的汤姆森癌症救生中心(Thompson Cancer Survival Center)的Bergein Overholt和Masoud Panjehpour开发了一项确定食管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非外科激光技术。
这个光学传感器采用内诊镜、光纤、激光和算法规则收集和比较食道中的荧光图形(正常的恶性组织不同)。该传感器已在汤姆森癌症救生中心200个患者的1000个样品中经过试验。在占98%的试验中,光学的和外科的活组织切片检查结果一致。ORNL已经将光学活组织切片检查技术转让给了Nashville的橡树岭癌症即刻化验室。
Vo-Dinh、Alan Wintenberg和其他人发明了一种先进的多功能生物芯片系统,将来的某一天,它可在医生的办公室里很快诊断很多疾病。该项技术已经转让给了橡树岭的HealthSpex公司。
九十年代初期由ORNL的研究人员Mike Ramsey发明的“芯片实验室”的改进型号被Caliper技术公司(Caliper Technologies)商品化。这些火柴盒大小的芯片有几个比人的头发还细的通道,它们与存储器连接,所有的存储器利用微加工技术都刻在极小的玻璃板上。芯片可以用来分析DNA、RNA、蛋白质和细胞。Caliper技术公司也在销售针对发现药物的高输入输出信息通过量实验用的设备。该公司2001年的销售额接近3000万美元,比2000年增长59%。
26、智能机器—用机器人降低风险
机械操纵器早已用于高放射性物质工作屏蔽室,防止使用者接触放射性物质。从七十年代晚期开始,ORNL的研究人员就发明了遥控的灵巧伺服操作器,可在电视上看这些操作器的工作。这样的“遥控操作”技术能够使在对人太危险的放射性区域的工作成为可能。这一技术扩展了阿贡国家实验室提出的较早概念,启动了ORNL机器人的研究。从此,遥控技术便应用到核燃料再加工、军事战场弹药管理、加速器、聚变反应堆和美国能源部全国废料厂环境清理工程(如遥控等离子体弧切金属结构以拆除被污染的设备)。
27、有害辐射防护学和辐射计量学—帮助确定辐射防护的指导原则
1942年12月当芝加哥获得第一个受控连锁反应时,一些物理学家测量了工作地点的辐射强度。因为曼哈顿工程开始,所以需要用“有害辐射防护学”的方法测量由人造核素放射出的辐射和控制工作地点的放射性污染。
28、辐射屏蔽—安全第一
20世纪三十年代,Eugene Wigner发明了一个公式,表明有些材料比其他材料在接收或放慢中子散射中更为有效。这一工作确立了辐射防护研究的基础。
到1951年,在Everitt Blizard的指导下,ORNL成为进行计算以确定需要防止人和设备受到有害辐射强度辐射的铅、钢和混凝土屏蔽的厚度和配置。对于后来流产的核飞机工程,ORNL的研究人员努力工作,以找到保护由小核反应堆提供动力的飞机机组人员免受辐射的重量轻的屏蔽材料。为了给这一工作提供数据,五十年代建造了ORNL整体屏蔽反应堆和塔式屏蔽装置。
1958年,ORNL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中子传输代码和光子传输代码,它们的屏蔽配置最佳地防止人类受到中子和伽马射线的辐射。1959年,他们评估了为美国第一艘也是唯一的一艘核动力民用船只Savannah号提出的反应堆屏蔽的有效性。
1966年,橡树岭电子直线加速器开始为屏蔽代码开发者提供辐射如何与单个原子在屏蔽材料中发生相互作用方面的数据。该加速器帮助科学家们回答了像“中子辐射被原子核捕获或散射掉了多少?”和“引起原子裂变多少?”这样的问题。
1967年,ORNL开发了计算模拟代码,该代码仍然用来评价辐射屏蔽的有效性。1986年,橡树岭传输模型公布;这个第一次公开的辐射传输模拟代码能够解决极大、复杂和三维屏蔽问题。
ORNL的屏蔽研究正用于设计散裂中子源靶、医学辐射治疗和国土安全工程。ORNL的研究人员还对困难屏蔽问题的咨询请求做出反应。
29、信息中心—分享科学数据
四十年前,ORNL所长Alvin Weinberg率领总统专门小组研究解决迅速增长的数据量问题。该小组建议成立专门的信息处理中心,负责为科学界评审、分析、压缩和解释科学文献。
30、能源效率—能耗低冷却度高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ORNL率先开发出能耗低并对环境构成较小威胁的冷冻系统。之所以要这样做,原因是七十年代以来,因为进口用于燃料的石油供应不稳定造成能源价格的上涨;需要降低燃煤电厂的目标,因而削减使气候改变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及为保存保护我们的平流层臭氧层必须替换含有氟氯碳传统冷却剂。
31、能源效率—能耗低热效高
地球几乎储存从太阳接收能量的一半,起码高于人类每年需要能量的500倍。通过开发这个巨大的能源储存能力,地热加热泵为建筑物供热制冷,并提供热水。利用有不影响环境流体的地下管道,地热加热泵在冬天将来自较热地的热量传诵到建筑物,夏天将建筑物里的热量散发到较凉的地里。
32、能源效率—未来的建筑
1974年阿拉伯石油对美国禁运,美国加油站排起长队,能源价格节节盘升后,ORNL应邀作为联邦政府节能研究的计划管理者。由Roger Carlsmith领导的ORNL住户节能计划致力于减少家庭使用油、气和电(20%由燃油厂提供)的问题。因为取暖和制冷占美国平均家庭用的能量的50-70%,所以通过加绝缘切断经过墙壁不需要的热流,就可以大量降低能源消耗和支付的费用。ORNL的研究人员研究改进绝缘的方法,并计算家里和公司加了绝缘后所节省的能量。
33、化学和质谱测定法取得成功
ORNL的化学家们率先发明了在其石墨反应堆会上将钚从来自废铀燃料的其他裂变产物中分离出来,从而取得了该实验室为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承担的任务。
34、核物理和天文物理—从原子到爆炸的星球
ORNL的核物理研究始于四十年代晚期,主要是因为核飞机工程需要有关反应堆产生的中子的行为和对屏蔽材料效应的信息。1948年,Arthur Snell利用一台改进的3MV的静电加速器开始了研究。这台3MV的静电加速器是一台高压直流加速器,通过用质子轰击锂产生中子束流。1951年,安装了世界上同类加速器中能量最高的一台5MV的静电加速器。
35、高性能计算—冲击极限
50年来,ORNL在推进计算方面一直是领先者。1954年,Alston Householder领导的一个ORNL小组与阿贡国家实验室合作建了一台计算机,与世界上其他计算机相比,其速度最快,数据存储能力最大。被称为橡树岭自动计算机和逻辑发动机的这台机器,帮助科学家们解决了核物理、辐射效应和研制厄运核飞机工程的屏蔽方面解决了许多问题。
36、软件模拟—科学发现的模型
ORNL在世界范围内对用于科学发现的软件和算法具有重大影响。八十年代晚期,ORNL开发出并行虚拟机(PVM)软件。该软件的用户在九十年代中期超过40万,在世界范围内事实上成为将计算机组合成虚拟超级计算机的标准。
37、地理信息系统—跟踪地球
1969年ORNL开创了地理信息科学,10多年以后商业地理信息系统(GIS)工业发展起来。GIS是一个计算机系统,它可以收集、存储、控制和显示地理信息,包括由卫星和飞机搜集的图像。ORNL曾利用GIS将涉及局部到全球范围问题的几个多学科研究计划结合在一起。
38、运输后勤—找到捷径
为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将部队和所需要的装备从美国基地运到国外基地,最快的路途是什么?由于ORNL和田纳西大学研究人员为美国空军开发的特殊软件,美国部队和装备可比以前更快地被空运到潜在的战区。
39、生物量能量—一个木材的新世界
由于ORNL管理了20年的一项能源部计划,工业有了更有效的用于造纸、建材和家具的纸浆和木材来源。能源部生物能的供料开发计划的原来目的,是开发可转化为燃料在农场生长的可持续性的农作物。然而,由于ORNL与美国农业森林服务部门、农业研究站、多所大学和几家林木产品公司的合作,选择和开发了几种快速生长的树木和草,它们可用于木制产品和能源。白杨和柳枝稷作为典型的农作物出现。
40、聚变能源—寻找最后的能源来源
长期以来,从俄罗斯和日本到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们都在谋求开发聚变能作为丰富、安全和环境上友好的电力来源。为达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他们必须克服科学和工程学科范围内的问题。ORNL在国际聚变界以实际上在聚变科学和工程的每个学科中做出强大贡献,并在开发聚变能方面具有保持中心作用技术的实验室和闻名。
41、技术转让—从工作台到市场
四十多年来,ORNL开发的许多技术被转化为构成作为创建新公司基础的实用产品和服务项目。作为实验室的一部分,ORNL的技术转让计划及其带来的经济增长是基础科学研究的“下游的”副产品。的确,自2000年4月30日以来,利用ORNL转让技术的30家新公司,包括橡树岭地区的许多公司成立。
42、科学教育—打下基础
自从成立以来,ORNL就为教育培训和研究机会提供了资源。1946年初Eugene Wigner成为ORNL负责研究的所长后,他建立了橡树岭反应堆技术学校。该校成为几所大学核工程课程的典范,是ORNL对核能的最大贡献。该校的毕业生中有的成为核工业的领导人,包括Hyman G. Rickover船长,他来到ORNL了解美国海军是否可利用核能。
43、废料管理—结束核周期
石墨反应堆变成临界六十年后,今天,ORNL通过发现隔离核废料的安全方法,正帮助结束核的周期。最重要的工作可能关系到地质上处理用过燃料和高放射性核废料储存地的选址,它是导致国会批准丝兰山(内华达州)作为可能处理场地努力的一部分。努力的过程开始于195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召开的专门制定美国永久处理反应堆废料计划的一次会议。与会的65名科学家中,有ORNL的科学家Floyd Culler、Roy Morton、和Ed Struxness。与会者推荐采用层状盐作为高放射性废料处理的最佳方法,尽管存在其他的选项。
44、政府政策—帮助美国的科学发展
ORNL的研究已经为联邦政府的科技政策决策者们提供了重要信息,造成争论,有时成为各种法律、条例和其他政策的措辞。例如,自六十年代以来,ORNL的研究导致制定了几个规章标准,这些标准改进了核电厂运行的安全。
45、ORNL的未来—下一代大科学园区
1943年,6000多名工人开始建造大约150栋建筑物,后来它们构成ORNL。该实验室的全体工作人员正在重建这一实验室。除14亿美元的散裂中子源SNS外,3亿美元的现代化计划将会使它能够吸引下一代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到ORNL工作。私人资助的设施:建在能源部立契转让的土地上,30万平方英尺的设施里建有最先进的能源和计算科学实验。

⑺ 20世纪谁发明了什么那国人哪年发明的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就是二十世纪的发明以及有关发明家的详情,有关发明举例解释如下:
1、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发明人瓦特)
传统的马力或者水力无法提供工业革命所需的动力,蒸汽机能量的开发为世界带来了一种更有效更强大的动力。虽说古人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机面市后,才真正开启了蒸汽机的商业价值。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蒸汽机的开发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冶金、煤矿和纺织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及纺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铁技术和煤矿业的改进,同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1804年出现的蒸汽机火车和1807年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辅助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发明人贝尔)
“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这是1876年3月10日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从此诞生了,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人类进行无线通讯的梦想则是1973年在美国纽约实现的。当时,这台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手机体积大,重达1.9 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26年后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机也诞生了,它只有寻呼机那么大,也比第一代手机轻了不少。
1964年是人类通讯史上另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观众通过电视第一次收看由卫星转播的日本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实况。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屏幕同时间观看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人们除了感叹奥运精彩壮观的开幕式和各种比赛外,更惊叹于科技的进步。这一切都归功于哈罗德·罗森发明的地球同步卫星。
1969年夏天,国际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它由四个电脑网站组成,一个在加州大学分校,另三个在内华达州。1972年,实验人员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国际互联网开始与通讯相结合。到了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1995年网络发展到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年。在电子商业浪潮的推动下,国际互联网在21世纪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3、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发明人法国人居纽)
汽车改变了人类的整个交通状况,拥有汽车工业成了每一个强大工业国家的标志。
汽车走过这样一段历史:1771年,法国人居纽设计出蒸汽机三轮车;1860年,法国人雷诺制造出了以煤炭瓦斯为燃料的汽车发动机;1885年,德国人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完成了装有高速汽油发动机的机车和装有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三轮汽车,并且成功企业化;1908年,美国人福特采用流水式生产线大量生产价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快的T型汽车。汽车的大众化由此开始;1912年,凯迪拉克公司推出电子打火启动车,使妇女也开始爱上汽车;1926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1934年,第一辆前轮驱动汽车面世;1940年,大战令许多汽车制造商停产,欧洲车商开始转向生产军用车辆;50年代,德国沃尔沃的甲壳车轿车一经推出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汽车;1970年到2000 年,日本车在亚洲走俏,丰田、本田、三菱以及日产特高技术小型车入侵欧美市场,改写了欧美牌子垄断的局面。
实际上,汽车的发明使人类的机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使20世纪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更追求自由。当然,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道路网挤占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和高昂的车费等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汽车确实载着人类向前发展,向前奔驶。
4、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发明人发明家保罗.尼普科夫)
现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没有电视。
电视的设想和理论早在1870年就出现过。1884年,德国发明家保罗.尼普科夫设计了全个穿孔的“扫描圆盘 ”,当圆盘转动的时候,小孔把景物碎分成小点,这些小点随即转换成电信号,另一端的接收机把信号重组成与原来图像相同但粗糙的影像。1926年,苏格兰人约翰·贝蒙德采用尼普科夫的“大圆盘”制造了影像机。
真正制造出画面稳定的电视是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拉基米尔·佐里金和出生在美国犹它州的菲洛·法恩斯沃思。在 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上,世界第一台真正清晰的电视开播,电视真正诞生了。

5、电脑:人类未来的希望(发明人艾克特)
1946年2月4日,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代表、著名的科学家一起挤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房间里。当一位陆军将军轻轻按下电钮后,占满整整三堵墙的机器立即亮了起来,人们热烈鼓掌,高声欢呼:“ENIAC活了!”并且向总工程师埃科特祝贺。“ENI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6、世纪重大发明--胰岛素(发明人梅宁和明考斯基)
在人类尚未发现胰岛素之前的19世纪,糖尿病还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患者经常在饱受极度的饥渴之后,死于营养不良。“糖尿病”这个名字就源于患者尿中含有高糖。但那时人们对真正的病因并不清楚。
1889年,梅宁和明考斯基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人为地从狗的身上摘除了胰腺,于是这只狗得了糖尿病。这就证明,糖尿病是由胰腺功能失调、胰腺的分泌物缺乏所引起的。1901年,美国病理学家尤金·奥佩研究了胰腺分泌的神秘物质。1909年,这种物质最终被命名为“胰岛素”。正是它帮助人体细胞吸收糖分。为肌体提供必需的能量。直到20世纪20年代,时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教师的班廷和他的学生贝斯特,在糖类代谢专家麦克劳德的协助下,第一次从狗的胰腺中提取了胰岛素,并注射到另一只因摘除胰腺而得了糖尿病的狗体内,狗的血糖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1922年1月11日,班廷为十四岁的患者汤普森提供了第一针胰岛素,其血糖下降了25%,十天后经过再次注射,血糖下降了75%,由于胰岛素剂量的增加,汤普森成为依靠胰岛素活下来的世界第一人。仅过了一年,即1923年,胰岛素开始大批量生产。实验室提取法以惊人的速度转为商业化生产工艺,并迅速扩展到全球,使以往致命的病魔不再可怕。因此,班廷和麦克劳德于同年荣获得诺贝尔奖。
由于糖尿病具有易染性和能遗传的特点,所以此病患者的数量持续增加,对胰岛素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如何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以替代从数百万动物的胰腺中分离的方法,已成为各国科学家探求的目标。50年代中期,弗雷德里克·桑格终于发现了胰岛素的结构,它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蛋白质分子,由于这一发现,他于1958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新中国诞生之初,生物学家便开始对人工合成胰岛素进行集体攻关,并于1963年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获得人工合成胰岛素。现在我国和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正在运用基因工程制造胰岛素,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可以说,从发现、提取,到人工合成胰岛素,科学家们经历了上百年的不懈探索。如今胰岛素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依然是众多糖尿病患者不可或缺的药物。
可以想像,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身组织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对基因密码的破解,终究有一天会以一种新的医疗观念和手段,直接作用于人的免疫系统,彻底战胜病魔。

⑻ 科学家的发明的详细资料

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发明

二十世纪即将过去,回首过去的百年历史,法新社联合其他几家世界著名的通讯
社,评出了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发明。

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
传统的马力或者水力无法提供工业革命所需的动力,蒸汽机能量的开发为世界带
来了一种更有效更强大的动力。虽说古人在公元前 2世纪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
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机面市后,才真正开启了蒸汽机的商业价值。许多历史学家认为,
蒸汽机的开发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冶金、煤矿和
纺织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及纺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由于英国拥
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铁技术和煤矿业的改进,同时加快了工
业化的步伐。1804年出现的蒸汽机火车和1807年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大大改善了运输条
件,辅助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飞机:人们在评价飞机对人类的贡献时,常常把它作为二十世纪中最耀眼的发明。
1903年,自行车商出身的怀特兄弟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带有发动机的飞机。19
30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福兰克·惠特尔注册了第一个关于喷气式发动机的专利,精明
的德国人利用此技术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并于1939年成功地进行第一次
飞行。1949年,英国的彗星—Ⅰ号喷气式航空班机正式投入运营。美国人大有后来者
居上之势,其波音家族在航空竞争中风头出尽,波音-747大型客机以其快捷舒适、安
全可靠独占鳌头,赢得各航空公司的青睐。据飞机设计专家预测,下世纪的飞机将是
载员更多,速度更快,安全性更可靠。有消息说,美国正在设计载客 700人的巨型超
音速客机,以取代目前由英法合造的时速为2160公里的协合式超音速客机。

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
汽车改变了人类的整个交通状况,拥有汽车工业成了每一个强大工业国家的标志。
汽车走过这样一段历史:1771年,法国人居纽设计出蒸汽机三轮车;1860年,法
国人雷诺制造出了以煤炭瓦斯为燃料的汽车发动机;1885年,德国人本茨和戴姆勒各
自完成了装有高速汽油发动机的机车和装有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三轮汽车,并且成功
企业化;1908年,美国人福特采用流水式生产线大量生产价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
快的T型汽车。汽车的大众化由此开始;1912年,凯迪拉克公司推出电子打火启动车,
使妇女也开始爱上汽车;1926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
1934年,第一辆前轮驱动汽车面世;1940年,大战令许多汽车制造商停产,欧洲车商
开始转向生产军用车辆;50年代,德国沃尔沃的甲壳车轿车一经推出就成为最受欢迎
的汽车;1970年到2000年,日本车在亚洲走俏,丰田、本田、三菱以及日产特高技术
小型车入侵欧美市场,改写了欧美牌子垄断的局面。
实际上,汽车的发明使人类的机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使20世纪人类的视野更加
开阔,更追求自由。当然,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道路网挤占土地资源、大气污染
和高昂的车费等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汽车确实载着人类向前发展,向前奔驶。

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
现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没有电视。
电视的设想和理论早在1870年就出现过。1884年,德国发明家保罗·尼普科夫设
计了全个穿孔的“扫描圆盘”,当圆盘转动的时候,小孔把景物碎分成小点,这些小
点随即转换成电信号,另一端的接收机把信号重组成与原来图像相同但粗糙的影像。
1926年,苏格兰人约翰·贝蒙德采用尼普科夫的“大圆盘”制造了影像机。
真正制造出画面稳定的电视是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拉基米尔·佐里金和出生在
美国犹它州的菲洛·法恩斯沃思。1932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规范的
电视节目。在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上,世界第一台真正清晰的电视开播,电视真正诞
生了。从此,人类开始步入了电视时代。今天,人们利用卫星、有线、空空发送器等
途径,将电视信号传播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这是1876年 3月10日电话发明人亚历
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从此诞生了,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
一个全新的篇章。
人类进行无线通讯的梦想则是1973年在美国纽约实现的。当时,这台世界上第一
个实用手机体积大,重达1.9 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26年后的今天,世界
最小的手机也诞生了,它只有寻呼机那么大,也比第一代手机轻了不少。
1964年是人类通讯史上另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观众通
过电视第一次收看由卫星转播的日本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实况。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
一次通过电视屏幕同时间观看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人们除了感叹奥运精彩壮观的开幕
式和各种比赛外,更惊叹于科技的进步。这一切都归功于哈罗德·罗森发明的地球同
步卫星。
1969年夏天,国际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它由四个电脑网站组成,一个在加
州大学分校,另三个在内华达州。1972年,实验人员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
子邮件,这标志着国际互联网开始与通讯相结合。到了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
商业用途。1995年网络发展到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年。在电子商业
浪潮的推动下,国际互联网在21世纪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青霉素:人们称青霉素是本世纪最有贡献的药品,它的发明者是英国细菌学家亚
历山大·弗莱明。1928年,这位发明家在一次细菌培养实验中偶然地发现有一种后来
被称为青霉素的霉菌正吞噬他在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菌。根据弗莱明研究的成果,英国
牛津大学的研究者们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提炼这种霉菌的办法,并投入医学
治疗试验。1943年,为了医治在二战中负伤的战士,盟军开始将青霉素投入工业生产。
在半个多世纪中,青霉素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并促使人们开始重视抗生素家族的研
究开发。

核裂变:原子时代开始于1942年。为了打败轴心国法西斯,美国最高当局决定启
动旨在研制原子武器的“曼哈顿工程”。年底,作为“曼哈顿工程”的一部分,第一
个核反应堆在芝加哥大学一个体育设施下面建成并开始运行。19 45年的7月16日,一
团蘑菇云从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研究中心腾空而起,世界上第
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年的8月6日和9日, 美国先后将两颗取名为“胖子”和“小
男孩”的原子弹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顷刻间,将两座美丽的城市夷为平地,杀死
了数以万计的无辜百姓。日本天皇随后宣布无条件投降,原子弹似乎为赢得二战的胜
利立了大功,殊不知人类从此便生活在可怕的原子武器的阴影中。今天,热爱和平的
人们呼吁和平利用原子能,造福于人类,可是面对超级大国的核武库,人们不禁怀疑,
下世纪还会升起“蘑菇云”吗?

计算机:人类未来的希望
计算机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基础,但它是因战争而诞生的。1943年,为破
译德国的密码,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设计了第一台名为“巨人”电动机械式计算机,
虽然这仅仅是一台用于解码的假想计算机,但却开创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先河,从此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1946年2月4日,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代表、著名的科学家一起挤在宾夕法尼亚
大学的一个房间里。当一位陆军将军轻轻按下电钮后,占满整整三堵墙的机器立即亮
了起来,人们热烈鼓掌,高声欢呼:“ENIAC活了!” 并且向总工程师埃科特祝贺。
“ENI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1947年,晶体管计算机问世;1959年,集成电路计算机诞生;1970年,具有科学
计算、数据处理以及过程控制功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产生;从80年代开始,新
一代微型计算机异军突起,遍及全球,它集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
于一体,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的领域和获取新的知识,在此基础上,人类迎来了网络新
时代,到处响起“网络计算机”的呼声,地球从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

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码
10多年前,科学界就预言说,21世纪是一个基因工程世纪。人类基因工程走过的
主要历程怎样呢?1866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神父发现生物的遗传基因规律;18
68年,瑞士生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发现细胞核内存有酸性和蛋白质两个部分。酸性部分
就是后来的所谓的DNA; 1882年,德国胚胎学家瓦尔特弗莱明在研究蝾螈细胞时发现
细胞核内的包含有大量的分裂的线状物体,也就是后来的染色体;1944年,美国科研
人员证明 DNA是大多数有机体的遗传原料,而不是蛋白质。
1953年 2月28日,英国著名遗传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向剑桥大学鹰联谊会宣布
说他“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克里克和他美国的同行詹姆斯·沃森多年来一直致力于
生命科学的研究,终于从细胞核中发现了决定生命遗传的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分子结
构,破译了人类、植物和动物的遗传密码。这个发现初步揭示了生命的秘密,增强人
类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和医治,也促进了人类对改善食物结构的研究。在下世纪的前20
年,人类就可能通过采用基因治疗的办法消除遗传缺陷,进而攻克癌症、心脏病、血
友病、糖尿病以及其它致命的机能失调症。人类对 DNA分子结构的研究成果,无疑是
对人类研究生命、治疗疾病具有极大的作用,但是也使人们面临着因此而造成的道德
危机,比如克隆技术的发展,就给人类自己出了个难题。
1980年,第一只经过基因改造的老鼠诞生;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1999年,
美国科学家破解了人类第22组基因排序列图;未来的计划是可以根据基因图有针对性
地对有关病症下药。

避孕药:1954年,美国医师格雷戈里·平卡斯发明了避孕药,它是由两种抑制女
性排卵的激素组成的混合物。避孕药之所以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
原因就在于它把妇女从被动的生育中解放出来,进而引发了富有意义的性和社会方面
的深刻变革。有了避孕药,妇女们可以自主地控制生育,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要
小孩,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何时怀孕。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禁固妇女性自由的枷锁,
使她们有权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工作,最终扩大妇女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的影响。

登月:人类航天史上迈出一大步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刹那所说的名言“对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
对人类来说,这是迈出一大步”牢牢铭记在地球人的心上。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全世界 5亿电视观众都看到了“黑黝黝”的画面,画面
深处传来一个来自外太空的声音:“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舱已经登陆!”接
下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宇宙飞船上的两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问休
斯顿宇航中心:“我们不想休息四小时,我们想马上登月。”休斯顿回答:“同意立
即登月!”接着,阿姆斯特朗背朝外,开始从九级梯子缓缓爬下。全世界 5亿人都看
到了这一场景。
登月确确实实是人类航天科技的一大进步,因为正如最后一名登月者塞尔南上校
所说的:“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
个思想也就开阔了。”

⑼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一百个瞬间的发明人发明年份发明人国度是什么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在此世纪之交,由《钱江晚报》策划撰稿、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展现给少年读者,意义深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是迎接21世纪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的必由之路。

书 名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

作 者
路甬祥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04-01

目录

1图书简介

1、图书简介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飞机的发明,第一枚火箭的升空,门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青霉素的发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的发明,集成电路的出现,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的建成,激光的发现,PC机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多利”克隆羊的降生……日新月异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改变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科学技术确实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人们渐渐建立了走一条与自然协调,利于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展现给少年读者,意义深远。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语言简明,通俗易懂,是一本极佳的少年儿童自然科学科普读物。

其中,有一些被选入小学生五年级教书本!



1.量子理论:普朗克的丰碑

2.《梦的解析》:一本惊世骇俗的书

3.X射线:让我们永远铭记伦琴

4.诺贝尔奖:国际最高荣誉奖

5.空调:这里四季如春

6.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

7.“飞行者”1号:划时代的飞行

8.第一只电子管诞生:世界进入电子时代

9.相对论:科学的新纪元

10.真空三极管:“放大”了的电子世界

11.洗衣机:解放妇女劳动力

12.“毛里塔尼亚”号:海上“移动城市”

13.同位素:揭示元素新奥秘

14.磁悬浮列车:会“飞”的列车

15.霓虹:不夜的明珠

16.维生素:让生命之树常青

17.人造棉:大众消费大众爱

18.第一条汽车生产线:每一分钟生产一辆车

19.大陆漂移说:大陆本是一个整块的

20.噬菌体:细菌的天敌

21.环流图案:勾勒出大气层运动的轨迹

22.卡介苗:赶走结核病

23.彩色胶片:把你的微笑留下

24.冰箱:开启了一个“清凉世界”

25.环球飞行:让梦想升空

26.量子力学:揭开微观世界的奥秘

27.电视:打开新世界的窗户

28.青霉素:细菌的克星

29.地幔对流:大陆漂移的内在动力

30.石英钟:精确把握每分每秒

31.拉链:天衣无缝

32.微波通信线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

33.电子显微镜:人类的第三只眼

34.心脏起搏器:给人的心脏加把力

35.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

36.尼龙:开辟了纺织新天地

37.雷达:人类的“千里眼”

38.图林机:图林的杰出贡献

39.射电望远镜:让我们走进太空

40.圆珠笔:书写工具之王

41.无籽西瓜:满足人类新口味

42.首座核反应堆:人类登陆原子新世界

43.人工肾脏:人造的血液清洗厂

44.原子弹爆炸:“小玩意儿”震惊世界

45.埃尼阿克:信息时代的启明星

46.核磁共振:打开“黑箱”的钥匙

47.碳14测年法:考古学的时钟

48.微波炉:炊用炉具的革命

49.晶体管: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

50.信息论:让信息传播更灵通

51.信用卡:一卡行天下

52.录像机:昔日重来

53.氢弹爆炸:推动人类和平利用核能

54.DNA破译:揭示生命奥秘的金钥匙

55.核潜艇:隐蔽杀手

56.第一座核电站:恶魔变天使

57.避孕药:为优生优育作出杰出贡献

58.人造地球卫星:开发高远位置资源

59.激光:人类的希望之光

60.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人类忠实的耕耘者

61.第一颗气象卫星:看云识天气

62.抽水马桶:冲去生活的烦忧

63.“东方”1号:加加林飞离地球

64.夸克模型: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65.断手再植:中国医生的创举

66.IBM360:身价50亿美元的电脑

67.杂交水稻:开创稻谷培育新纪元

68.电视电话:天涯若比邻

69.人工合成胰岛素:中国人的骄傲

70.心脏移植:把我的心放在你的心里

71.板块构造说:地球像积木

72.深海钻探:海底世界真奇妙

73.智能机器人:像人一样聪明

74.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75.“阿波罗”飞船:从地球到月球

76.“质子”号火箭:将人类送入太空

77.PC的诞生:计算机走向大众

78.CT扫描仪:二十世纪的“照妖镜”

79.光纤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

80.游戏机:电子时代的时尚娱乐

81.移动电话:现代“顺风耳”

82.中子弹:但愿它的诞生就是终结

83.试管婴儿:人类的新孩子

84.告别天花:恶梦完了

85.“哥伦比亚”号:人类的登天之梯

86.乙肝疫苗:人类健康有保障

87.数字式电视机:未来电视的雏形

88.五笔字型:中国汉字再创辉煌

89.多媒体:电脑魔术师

90.人类基因组工程:掀开生命天书

91.环球网:二十一世纪的大众媒体

92.“生物圈”2号:去别的星球生活

93.信息高速公路:新世纪的生存之道

94.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

95.航天器对接:科学在太空握手

96.克隆羊:生物学界的大地震

97.“探路者”号:首访火星的使者

98.人机对弈:挑战人类自我

99.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起源

100.“曙光”号升空:建设国际空间站

阅读全文

与生物反应堆发明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