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现代的中国创造有哪些
现代的中国创造有很多,以2019年为例,中国创造有嫦娥四号登月、海上火箭、北京大兴机场创多个世界第一、通信技术、军舰下水吨数、高铁营业里程、航天发射数量等。
1、嫦娥四号首次登月
2019年1月3号,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的月背影像图,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2、第一次海上火箭发射成功
2019年6月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将技术实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五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
3、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多个世界第一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大兴国际机场占地面积达到140万平方米,有着世界规模最大单体航站楼、世界施工难度最高的航站楼、世界最大隔震支座航站楼和世界最大无结构缝一体化航站楼。
4、第一次领跑通信技术领域
2019年5G大幕在中国稳步拉开,我国多家企业参与定制的部分5G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统计显示,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申请数量排行榜中,中企占据的份额高达三成多,位居全球榜首。
5、军舰下水吨数蝉联世界第一
2019年我国军舰共计下水9艘驱逐舰、1艘综合补给舰、1艘综合登陆舰、1艘两栖攻击舰、12艘轻型护卫舰,排水量共计20万吨,超越下水15万吨的美国蝉联世界第一。
6、高铁总营业里程稳居世界第一
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含崇礼铁路)、张家口至大同高铁、张呼高铁张家口至乌兰察布段相继正式开通运营。截止12月,我国共计11条高铁线路开通运营,高铁总营业里程达3.5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7、航天发射数蝉联全球榜首
截止2019年12月30日,中美俄欧等主要航天国家和实体,进行了超过100次航天发射,使2019年的发射继2018年之后,连续第二年超过100次。我国以34次航天发射蝉联全球航天发射榜榜首位置。
B. 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在蓝色软件巨人IBM的历史上,共产生了8位CEO,从IBM第一任CEO兼创始人托马斯-到帕米萨诺,到今年为止,IBM一共走过了94年的漫长道路,只差一步便踏入百年企业的世纪殿堂。在IBM的8位CEO中,第7任CEO郭士纳是其中最闪亮的焦点,受到了媒体的最大力的追捧。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郭士纳是IBM有史以来第一个非IT领域内的领导人,而是因为郭士纳做为最有传奇色彩的“空降兵”,在90年代初,通过执掌期间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拯救了汲汲可危的IBM。1992年,郭士纳上任之前,IBM亏损达50亿美元;1994年,郭士纳上任第二年,IBM扭亏为盈,盈利30亿美元;此后连年丰收,1998年IBM公司营业收入创历史最高记录,达到817亿美元。
这样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让我们有必要去了解,郭士纳在任职期间,究竟对IBM下了什么灵丹妙药?郭士纳本人给出来的解答是:“我们不折散IBM,IBM的优势就在于大,我们要保持一家大的公司,在这家公司里面有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服务,有硬件也有软件,可以提供整合的方向。”时至今日,IBM仍延续了郭士纳时代建立的运作体系,为全世界的客户提供整合的信息、数据、资源、及管理方法,基于软件方面的服务也占了IBM一半以上的收入。
2007年全年IBM总收入988亿美元,2008年有望突破1100亿美元,蓝色巨人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蓝色巨人的整合之道
也就是在郭士纳执掌IBM大印的期间,曾一度被业界怀疑将步入“老年期”的IBM,又焕发出了非同寻常的青春活力,重新夺回软件业霸主的地位。
为了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在经营上,郭士纳实行的一个整合资源、分散服务的具体措施就是提倡“糖果店”策略,即IBM像一家糖果店,而不是专卖店,客户到IBM来,想买什么“糖果”就能买到什么“糖果”。因此,IBM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又加了一个用英特尔处理器生产的服务器Nefinity,而在这之前,IBM从来都是用自己的处理器来生产服务器的。敢于挑战传统,破除旧俗,意味着让自己的身手更为灵活,同时尽可能让客户得到更多的应用上的好处。众所周知,IBM与英特尔同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某些领域上也存在竞争的关系,但IBM的举动表明,为了做得更专业、更包容,IBM敢于让对手进入自己的“领地”,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在2005年,IBM更是将自己的PC业务正式全盘卖给联想(Lenovo),帮助联想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卖出”实质上也是一种资源互换的手段,通过交易,IBM拥有联想18.9%的股份,忍痛割腕换来的是为自己在中国找到了强大的“代理人”,为日后的扩张打下资本基础。IBM立足全球,更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
世界性的整合无处不在
事实上,不只IBM,几乎所有世界级的大企业,都看到了企业未来做大做强的成功方向,看到了“整合资源”为自己带来的突破性发展。2007年新闻集团50亿美元并购了道琼斯公司(创立于1882年),扩张了自己在全球的综合性媒体版图;2006年GOOGLE以16.5亿美元收购了视频娱乐平台YOUTUBE(创立于2005年),巩固了自己在视频共享领域方面的领先地位;2005年雅虎以10亿美金把雅虎中国“陪嫁”给阿里巴巴(创立于1999年)获40%股份,利用自己的强大的搜索技术促进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而2008年国际上较大的一笔收购,是今年4月底得到欧盟委员会的批准,全球第三大软件企业甲骨文公司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另一家美国软件企业BEA系统公司,通过收购,使得甲骨文公司在“中间件”软件业务上获得了强势的开发能力,进一步主导软件市场的格局。
“硬件”的整合与“软件”的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世界级大企业在整合资源的方向上有“硬件”与“软件”之分。跟甲骨文整合BEA系统公司的业务相比,新闻集团、GOOGLE、雅虎等公司所整合的资源都是“硬件”,因为BEA公司提供的“中间件”业务是真正意义上的“软件”,而这个“软件”,实质上就是基于企业化管理的整合系统。这个系统就是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即“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整合的内容,包括统一的营销系统、财务系统、制造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集中的数据中心等,SOA系统解决了选用了某一产品的企业用户如果想要通过网络进行企业级的软件应用,必须要面对一个由多种操作系统、多种网络协议、多种硬件设施所编织成的网络的难题。
C. 中国设计的创作现状如何
1 世纪-回睦
中国发明了造纸和印刷术,创造了记载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信息传载媒体。纸和印刷术提供了记载视觉信息的媒介,不仅使平面设计有了艺术表现的空间,更深远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面向二十一世纪,全球文化差异逐步缩小,地域界限在淡化。新的科技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更趋一体化。设计在现代文化和商业中变奏,中国设计又当何去何从?
追溯历史,从西方到中国,“设计”的演变不难看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认知度及属性。美术-工艺美术-商业美术-美术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设计。从工艺美术到设计概念的转化在二十世纪经历了繁杂并混沌的过程。设计在西方发展了百年。而在中国,现代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今天的设计产业,从功能和形态上可分: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设计三大领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摄影、插图、印刷出版物的平面设计、影视多媒体、网页设计、形象设计等范畴不断丰富设计内容。
2 改革-开放-设计
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设计的进步。设计作为新兴行业的兴起得益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剧了市场竞争,社会对设计从认知到认可。经历着萌芽、发展、成熟、发达的进程.毋庸置疑,设计与经济和商业互动,商业的繁荣突出了设计的竞争,设计也是文明社会对高品质生活质量的需要。作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体,设计更能体现现代文化多样性和人性的多元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的多元化和市场的发展,中国社会与经济赋与新兴产业新的机遇和挑战。设计行业作为知识型的服务产业和新兴交叉学科,在企业竞争中扮举足轻重的作用。日甄成熟的消费市场对品牌服务、产品包装、广告和形象设计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设计崭露端倪。随着消费的观念正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转化。设计更强调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和人性化 。
设计群体逐步壮大。1999年上海平均每天132家企业成立,北京大小设计公司多达3000家。在深圳为先导,许多设计工作室和公司已形成一定规模,并树立了设计产业化的典范。顺应经济发展,从地域上自南向北,从沿海到内地,特别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汇集了大批设计师。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深圳、上海、宁波、厦门、山西、桂林、武汉、黑龙江、东北、华东等各地平面协会如雨后春笋成立起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不断参与国内外设计交流、参加国际展览和出版并获奖。中国设计师不再闭门造车,而更为开放并走向国际。1998年在捷克布尔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中,中国设计师的入选数量居第四位。近几年留学欧、美、日近百名中国设计学子也将会对设计在中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国际设计界同仁已预见中国设计的时代已经到来。
中国即将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市场的重要部。这也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同时对我国各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品牌竞争的白热化市场竞争中,中国产品和服务将面临消费者的选择。无论从初级产品到强档品牌的形成、企业形象的形成到新市场的开拓,设计在 产品设计和品牌形象、环境设计、新媒体中都起着影响甚至决定市场的关键作用。尤其是随着关税的降低,国内商品的价格优势将会逐渐消失。因而强化品牌意识、注重设计质量,正被更多明智企业家所意识到。设计的价值和设计师的作用可见一斑。设计在商业、文化、社会中的价值正逐步体现。
3 迟到的设计教育
市场来不及等待姗姗来迟的设计教育,就土造出多如粉尘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发泡的市场。当我们发现过内外企业在形象、产品、服务、管理上巨大差别时,在恍然发现设计师的匮乏,社会对设计的需求在增大,而合格的设计师从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1999年,开设有设计科系的中国高等院校系已达到400多家(台湾未计)。综合大学也在加设设计院系,美术院校加大设计比重。无锡轻工大、广州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相继成立设计学院(分院),促使了设计教育的规模化。全国专业报考排名设计类列13位。仅江苏1999年招收设计专业的学生就有4500人。设计教育教育刚刚进入市场化阶段,教学方式正从技能型向素质型转化。
让我们值得注意的是,相当地方师资紧俏不足,办学条件参差不齐,迎合市场一哄而上而盲目扩招将给业界的未来发展带来潜在的不利影响。传统工艺美术型的教育已严重滞后市场的需要,以致于学生毕业不得边干边学,而缺乏市场的开拓设计能力。而以美术、装饰的技巧为教学内容的教育更是造成设计千孔一面、方法单调的主要原因。设计教育变革应从普及化到专业化、分层次地发展。教育内容和结构都应改变固步自封的模式,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做较大的改革。新科技、新思想、新设计意识和形态的变化,新型的设计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
D. 什么是中国好设计
福田繁雄,1932年生于日本,1951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毕业于东京国立艺术大学,1967IBM画廊个展(纽约),1997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1998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曾任日本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四川大学、东京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国际广告研究设计中心名誉主任,2009年1月11日晚上10:30时于东京因脑溢血过世。冈特·兰堡(GunterRambow,)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1958~1963年(20岁~25岁)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1960年22岁的冈特·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冈特·兰堡(德国)GunterRambow1963年(25岁)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1964~1973年在斯图加特和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创个人设计事务所。1974年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GI)。同年,36岁的兰堡受聘为卡塞尔综合学院图形设计教授。1987年(49岁)任卡塞尔视觉传达教授。1993年(55岁)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1997年(59岁)担任江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广告设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冈特·兰堡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国际著名设计大师,毕业于美国Cooper州立艺术学院,1954年创立著名的波什平(Pushpin)集团公司,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AIGA会员,导向了20世纪新美国视觉设计运动,他与福田繁雄(日)、岗特兰堡(德)并称“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E. 如何看待中国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向如何认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求答案。200字左右
楼主可能是想写作文?不知道。但是如果不是作文本身而是真的讨论这个问题的话,我有一点感觉。因为我是艺术生,在校,学校是中国几大顶尖艺校之一,具体就不透露了。“中国创造”其实真的还只是一句口号。很难真的实现,首先这个行业里的人受了十几年中国这种刻板保守的教育,很难真的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就像这个题目,无数老师给无数学生出过无数次了,这就是毫无创意的体现,创造是一定紧跟在创意后边的。因为学校里的都是艺术生吗,其实感觉挺大的,没什么人会真的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充其量就是拿它当一个口号。中国搞艺术的,大部分连生计都保证不了,少部分能保证,是因为家里有钱,这种人学艺术基本就是玩。再剩下的,你还得有天赋,不然怎么艺术创造。
所以这么几轮筛下来,全中国“可作战部队”总共也不剩多少了。就像很多战争,号称几百万雄师,真打起来一星期就再见了,都是虚架子搭的好而已。你像美国,顶尖的艺术大学都是在其它专业上也特别好,全世界都有很大的认同感。再看中国,北电中戏,给除了艺考生以外的人什么印象?走后门,潜规则,砸钱,纨绔子弟不学习的出路。
艺术设计能稍微好一点,但是其实原理差不多。
所以要是真问,不考虑作文成绩,个人认为,基本不可能,至少特别特别难。几千年的保守思想和几十年已经自成一派的腐儒教育,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这才是根深蒂固的问题。
F.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设计师应该做什么
这其实是牵涉到思想层面的问题,不要去解决表象的,内层的不改变,表象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价值观没有改变根本就没有创造!
看看这个:
中国民主之路
这条通往民主的路到底还有多长?能否真正实现?
民主,从孙文先生埋下种子开始,至今仍未发芽;鲁迅的呐喊也未能喊醒睡意朦胧的中国人。是什么造就了我们对社会的漠然?是什么让我们的价值观变得畸形扭曲?是什么在影响中国的民主进程?
我们总是感叹自己命不好,感叹我们国家的体制不好,感叹我们的教育制度不好,感叹社会上的人多么的冷漠,我们有想过自己吗?我们有换位思考过吗?当大部分的人处在同样的位置会做出同样的事情时,有想过为什么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身居政府要职时,你是否会像现在的官员一样腐败?答案肯定是:会。有多少人思考过这背后的问题?
儒家思想大家都不会陌生,很多人不愿相信我们现在的社会问题是儒家思想造成的,甚至还会有很多人为它辩护。
我们把问题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孔子儒家思想的诞生。儒教教化人要崇官、敬官和做官,实行人治而非法治,就是说官是来驯化民众和治理社会的,形成了整个社会以“官”为本,把“官”作为奋斗目标和崇拜对象,形成“官本位”的价值导向(比如:“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官本位”思想至今仍存在于大多少国人心中。
“官本位”不仅体现在为官者一切以官为本,更体现在局外人——平民百姓也以官为本,把“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崇拜对象。公务员考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公务员职位严重溢出的情况下,还有那么多人去抢几个职位,我们的价值观已经严重扭曲,我们只是想获得能把别人踩在脚下的权利。
目前,钱和权的价值观主导着中国,在钱和权面前,绝大部分中国人折服了,成为了金钱的奴隶,认为有钱就可以傲视一切,认为有权就可以高人一等,把民主和人权踩在脚下。钱只是我们生存的一个工具,权不是天生的,是众多公民赋予的,我们要认识到钱和权的本质。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统治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世袭制,就是让直系或旁系亲属不需要太多的付出就可以获取大量的财富和权力,也是不平等的制造者之一。世袭阻碍了创新,世袭阻碍了进步,世袭磨灭了奋斗的激情,世袭让我们愿意得过且过!
我们自以为破除了世袭制,我们自以为解放了思想。回头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做的跟以前所做的有多大区别?我们的价值观依然在一个家庭圈子里面,我们绝大部分人所做的也仅仅是为自己的家庭罢了!我们不愿意做为己之外的事情,而价值恰恰就是体现在做为己之外的事情上。
跪,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下跪,一个多么常见的动作!人为什么要跪着说话?因为跪着,别人听着才舒服,才能听进去;因为跪着,才“足以”表达真情,社会已不相信言语;因为跪着,才能使人宽恕,满足别人的心理;因为跪着才能获取信任,可当做信用。这是中国文化中畸形的部分,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奴颜婢膝,对内骄横跋扈的文化心理基因。
我们知道什么是民族责任感吗?这种责任感早已被遗忘,在中国这种责任感也只能在要亡国时才能被唤醒。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早已不知民族责任感为何物, 或者说,民族只是强加在我们头上的一个词语,而我们内心深处根本不存在什么民族。
信仰,没有;梦想,没有;凝聚力,没有!我们有什么?我们有相互攀比的内心;我们有爱慕虚荣的心理;我们有强烈的控制欲;我们会因占一点小便宜沾沾自喜,也会为了占一点小便宜而大打出手;我们有仇恨,而且世代相传!我们做任何产业认为应该是赚钱的,赔钱就是不合理这样的畸形心态。对未知领域我们不敢涉足,害怕失败,害怕嘲笑!
我们迷茫了,出现了今朝有酒今朝醉这种末世心态,我们不再考虑自己死后社会会如何,我们不再考虑环境的破坏对未来会怎样,我们不再关心周围的事只是去做好自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是为了索取!当我们来到古稀之年时,回头想想我们的生活,我们做过什么?我们还有什么没做?我们也只是过了安逸或者糜烂的生活以及传宗接代罢了!想想我们当年的激情,也不过是燃之即逝,我们没能把激情继续,我们没能把梦想付出行动。那个时候再懊悔,有用吗?“有的人活着,其实他已经死了”,这句话不仅在过去,现在也是这样!我们要一直做这种“活死人”吗?
我们到底缺少什么?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我们缺少勇气,我们缺少思想的洗礼!仔细观察历史及现在的中国,不难看出,中国的礼仪只是:权高对权低,长辈对晚辈,年长对年轻,富有对贫贱者们的一种特权而已!其实我们内心深处只想别人对自己先行礼,或者只想别人对自己行礼,当然没有多少人会承认这个事实,但它毕竟存在。社会的封闭导致我们的思想只是:人原始的本性加杂着畸形的礼仪。
思想,就是存在我们脑海中的意识,左右着我们的行为、言语。思想决定着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思想决定着我们的选择!
我们被“人之初,性本善”虚伪的面纱蒙盖着,掩盖人天生为己的本性,不愿意相信“人性本恶”的本质。
我们寄希望于英雄的出现,英雄不会出现!我们寄希望别人去做,自己去围观,别人也是孤掌难鸣!我们寄希望于自然的改变,社会自然的改变犹如两千年的封建史那么漫长!我们在索取的时候不想想为什么索取;我们在愤怒的时候不想想为什么愤怒;我们在被压迫的时候不想想为什么被压迫;我们在被殖民的时候不想想为什么被殖民;我们被鄙视的时候不想想为什么被鄙视!我们迷失了思考的方向,迷失了生存的意义,我们还乐在其中!
我们因为懦弱、虚荣、渴望得到肯定而需要夸奖和赞美;因为自卑、思想落后、缺乏自信而不愿意听到指责和批评。缺乏自我检讨的勇气,缺乏积极面对的心态,逃避自身的缺点!面对别人的指责,不但打死都不承认,而且内心充满了憎恨!
思想被禁锢后,我们只会墨守成规,我们只会去模仿,我们甚至不愿意接受先进的思想,认为先进的思想会侵蚀我们,会毒害我们,为我们的落后找借口;思想自由,则能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加丰富,人的价值更容易得到体现,人与人之间将不再冷漠,人生的追求将更加精彩.而思想一旦被禁锢,就很难打开,因为那是在儿时植入的记忆。
如果你认为自己会败,那么你已经败了。如果你认为自己不敢,那么你已经退缩了。如果你想赢,却又没有把握,几乎可以断定你没有胜算。如果你认为自己会输,那么你已经输了。成功开始于人的坚强意志,一切都是由心境所造。社会在变化,你身在社会中就会产生作用力,向前或向后由你决定!
不要被眼前的安逸迷失方向,不要让得过且过的思想占据我们的灵魂!改变从我做起,从我们自己开始!民主就在前方!
G. 中国好设计是怎么回事
一、“中国好设计”的起源
“中国好设计”评选活动的开展得益于中国工程院开展的重大咨询项目《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该项目于2013年8月启动,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和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担任项目组长,通过组织近20位院士、100多位专家,经过两年在地方、行业和企业的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项目取得了重要成果。2015年2月,由项目组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创新设计的建议》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产业界引起广泛关注。《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将“提高创新设计能力”作为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路甬祥院士和潘云鹤院士都强调如何将创新设计新理念向社会广泛传播。路甬祥院士提出“一个创新的民族不是光靠几个或者上万个设计师支撑的,而是全民都要有创新创意的文化,全民都能关注创新设计的理念才能真正取得成功,我们有没有可能搞个‘中国好设计’?”。潘云鹤院士也指出“项目研究成果,不仅要向中央报告,还要向设计界、产业界和社会公众广泛传播创新设计的理念”。
二、“中国好设计”的内涵
“中国好设计”简言之就是创新设计。创新设计是一种具有创意的集成创新与创造活动,它面向知识网络时代,以产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绿色低碳、网络智能、共创分享为时代特征,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服务模式创新于一体,并涵盖工程设计、工业设计、服务设计等各类设计领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正有力支撑何引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因此,在“中国好设计”评选活动中所推选、评价的就是具备创新设计特征的案例。
三、开展“中国好设计”的意义
一是向社会各界广泛传播创新设计理念。向社会各界广泛传播创新设计内涵,通过提升创新设计能力实现对“三个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支撑作用,使创新设计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二是营造全社会重视创新设计的社会环境。建设有利于设计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搭建设计师沟通交流平台;
三是鼓励创新设计人才成长。鼓励创新设计人才成长,培育扶持青年设计人才创新创业,培育造就国际化设计团队;
四是提升创新设计成果转化水平。加强创新设计成果市场推广,满足用户需求,引领创造新的市场。
H. 中国好的设计网站。平面设计类的
视觉中国,红动中国,站酷。
奥美,正邦,早晨设计。(设计公司,有充足的案例与先进的设计理念)
I. DND道恩设计85尺为什么能获得德国红点设计的“中国好设计”奖项
DND道恩游艇设计公司的85尺在设计方面难度极大,生产成本最高的产量化作品。它除了优雅大方的时尚外观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功能上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同时在船体、结构的设计上突破了技术难点。
J. 中国好的产品设计公司有哪些
风云派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