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残破创造美

残破创造美

发布时间:2021-07-20 08:43:59

『壹』 “残缺也是一种美”这句话的出处是谁说的

很多精美的作文都写有。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 上帝给了你美丽的容貌,却不给你博大的思想;上帝给了你高深的智慧,却不给你健康的体魄。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荣辱相依,福祸相倚。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一件事是十全十美的。 但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创造美,欣赏美,因为残缺也是一种美。 一说到残缺美,人们就会立刻想到断臂维纳斯。 公元1820年,在希腊的米洛斯岛上,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带着震撼人心的残缺重返尘世。断臂的维纳斯因其断臂在带给人们些许缺憾时,更多的却是把充满无边想象,“包孕着不尽梦幻”的具有崇高美学价值的缺陷留给人们,引得一些人对这种残缺美的激动和敬重甚至到了一种不可遏止的状态。 无庸置疑,人们钟情于断臂的维纳斯固然包含着对美的深刻挖掘和理性思考,但更多的是人们一种社会心理的折射。人们往往对已经得到的东西不知道珍惜,而当它一旦失去的时候,才突然发现它的价值。因此,残缺美说到底是一种空白美,是一种模糊美。 残缺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产生的不幸,是败笔之作。譬如一件染上污迹的书法作品、一件撕去半幅的绘画作品或一件打去一角的工艺品。 但残缺是完美的对应物。残缺所带给作品的并不是优美的展示,而是与美的强烈对比。书法中的“布白”,篆刻中的“残边”,都是典型的残缺造境。清人王国维在谈及竟境时指出:“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的两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之故也。” 残缺可以带来美。断臂维纳斯是世人公认的残缺美,但美的不是残缺,而是对残缺无可奈何的叹息。断臂维纳斯带给人们的是遐想美,是人们对完美的追求。 残缺可以得到美。“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的残缺表现出一种过程美。月亮经历了由残缺到圆满的过程,人们便得到一种追求圆满的享受。 残缺可以创造美。聋哑人演出的《千手观音》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但它所带给人们的是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超常的表现力和幕后的艰辛,更多地是人们对演员的惊叹和演技的赞许;齐达内在意大利世界杯中,那场最后的比赛,那个最后的动作——顶马特莱奇,又何尝不是一种残缺的美呢?而被世人称做绝妙的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莉叶》、《泰坦尼克号》,也正是因为拥有着残缺的结局,才让人去体味,遐想…… 残缺,也是一种美。它使痛苦者的心灵得到升华;它使寂寞者托起心灵的月亮;它使矛盾者感悟到真理。 咖啡没有加糖,是一种残缺,但这样的残缺却更容易使人尝到甜美;听不到,说不出是一种残缺,但这样的残缺才使生活更加美丽;失败是一种残缺,但这样的残缺使人更加珍惜成功的短暂美丽!

『贰』 能体现残缺也是一种美的诗句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的两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之故也。

  3.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6.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gǔ),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7.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è)。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8.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9. 留得住的叫幸福,留不住的叫遗憾

  10. 我欣赏着米洛斯的维纳斯,一个奇怪的念头忽地攫住我的心——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也就是说,使人不能不感到,这座丧失了双臂的雕像中,人们称为美术作品命运的、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着作品。清冈卓行(日本)《米洛斯的维纳斯》

古寺应为“大缺”,但观众可以借助挑水的老僧,借助画面上的崇山峻岭和清泉飞流去充分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画出无数各具特色的“古寺”来。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荣辱相依,福祸相倚。

1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另:

世界上并没有完美,更不可能有完美。没有绝对圆的圆,没有绝对直的线。完美的事物终有力量使它残缺。

断臂的维纳斯因其断臂在带给人们些许缺憾时,更多的却是把充满无边想象,“包孕着不尽梦幻”的具有崇高美学价值的缺陷留给人们,引得一些人对这种残缺美的激动和敬重甚至到了一种不可遏止的状态。 无庸置疑,人们钟情于断臂的维纳斯固然包含着对美的深刻挖掘和理性思考,但更多的是人们一种社会心理的折射。人们往往对已经得到的东西不知道珍惜,而当它一旦失去的时候,才突然发现它的价值。因此,残缺美说到底是一种空白美,是一种模糊美。

残缺也是一种美,是另一种意义上美的纷呈。

(冰灵爵士)因为人们有追求完美的天性,人们认为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完善一个事物是一种美的享受,所以当人们看见不完整的事物时就想去完善它。而残缺美就正好符合了人的这种天性。当事物的残缺表露出来的时候,人们都会思考,试图通过劳动去改变它的不完美,让它更接近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所以,每个试图去填补这个残缺的人都从劳动中获得了一种享受,那是一种填补空缺的享受,一种通过自己的双手使事物变得完美的享受,那就是美的所在。换句话说,残缺美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的美是因为它并不是让人们完全被动的接受美,它引起了人们对它进行劳动,从而使人在劳动中得到享受。可以说残缺美是一种参与性的美,有一种主观能动性在里面,它是一种活着的美。从另一点来说,残缺美是一种没有答案的美,人们在完成它之前并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他需要人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就如同人们常常说的一百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残缺美同样也是这样,或者说,哈姆雷特的美,正是因为他具备了残缺美的某些特性,所以他才让人感到美。所以,残缺美给人的是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一种自我创造的自由,而每个人从中都可以创造出自己最想得到的结果,而这种结果正好就是每个人心中的完美,这就是残缺美最不同于其他美的地方。如同与其煞费苦心的希望给予读者一个完美的结果,不如让读者自己去完成这个结果,因为每个人心中的完美都有所不同。

『叁』 瑕疵创造了奇迹,甚至能铸就别样的美修改病句

【病因】语序不当,“瑕疵创造奇迹”与”铸就别样的美“调换位置,因为“铸就别样的美”的程度比“创造奇迹”的程度浅。
【修改】瑕疵能铸就别样的美,甚至能创造奇迹。

『肆』 劳动创造美有几种读法

『伍』 缺陷也能创造美的论据

马云,长相是缺陷,可是很有钱

『陆』 有谁知道关于“残缺的美”的经典句子 --急要

1、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所以美,就在于它的朦胧感能够引人遐想万千.

2、世界上没有完美,我不信,我觉得我遇到了完美,可没有多就我发现,原来那是上天给我的最大的残缺美。

3、行走在人群中,我们总是感觉有无数穿心掠肺的目光,有很多飞短流长的冷言,最终乱了心神,渐渐被缚于自己编织的一团乱麻中。其实你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多少人能够把你留在心上。

4、生活就像减法,每一页撕去,都不可以重来,所以珍惜每一天,明天你会感谢今天拼命的自己!努力奔跑迎接属于自己的辉煌!

5、人生就是一个不停放弃的过程,放弃童年的无忧,成全长大的期望;放弃青春的美丽,换取成熟的智慧;放弃爱情的甜蜜,换取家庭的安稳,爱因为不能拥有而深刻,梦因为不能圆而美丽。人生,总是带着残缺的美,因缺憾而凄美。

6、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 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7、世上没有不伤人心的感情,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它都会在你的灵魂上留下伤痕的,以伤痕为代价换得感情的喜悦,以感情的喜悦作为回报的伤痕。这世界上,没有能回去的感情。就算真的回去了,你也会发现,一切已经面目全非。唯一能回去的,只是存于心底的记忆。是的,回不去了,所以,我们只能一直往前。

『柒』 作文 ( )创造美

平凡创造美
春天是一年之中最平凡不过的季节,没有夏天的热情,秋天的妩媚,冬天的纯洁。冬去春来,春天静静的飘到我们的身边,把天气变暖和了,冬雪悄悄的容进了庄稼里。带来春风,把树吹绿了,花吹红了。让大地复苏,重新充满生机。“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平凡的春天也能创造出非凡的美丽。

她是一个自卑的女孩,因为家境不好,又相貌平平。每当那些家境富裕的漂亮女孩们聚在一起谈论流行趋势时,她总是躲得远远的。于是她努力学习,她希望能以优异的成绩摆脱自卑。她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从班上中等到中上等,最后成了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尽管这样,还是没能让她摆脱自卑的阴影,家境不好始终让她闷闷不乐。
一次,她的班上有一位同学家出了车祸,父母都在这次车祸中丧生,这位同学处在被迫辍学的边缘。她很同情他,于是把自己存了很久的零花钱全给了她,并且还常常去他家帮助他,安慰他。女孩渐渐发现,原来帮助别人是一件能使别人高兴也能使自己开心的事。她开始帮助那些困难的人。然后她快乐起来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大家都很喜欢她,她抛弃了自卑,重拾快乐,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上了高中,每天都在快乐中度过,但她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而那些从前家境富裕的漂亮女孩子却渐渐在她的身边消失了。经过她年复一年的努力,在高考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被一所名牌大学录取了。
当她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她回想从前,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平凡之中往往隐藏着非凡的魅力,需要你用心去挖掘、去体会,你会发现平凡也能创造出非凡的美丽!

『捌』 以缺口创造美为题写一篇高中作文

1

放弃也美丽

人生中有多少个选择需要我们去解答,多少分岔路口需要我们去走过。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对的,因为它没有正确的答案,它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创造。每一个路口的选择,都必定有一个拥有,有一个放弃。不能拥有的遗憾,会让我们更绻缩,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这条路走完,再回头看看,这条走过的路,比以前更美丽,这就是我付出的努力。 人生的道路就是一张无止境的答卷,里面是无止境的选择题,在眼前一个个ABC中,甚至更多的选择中,你永远只能选择一个,放弃更多的,因此,学会放弃,也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程。 学会了放弃才能卸下人生的包袱,轻装上阵,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转机,度过风风雨雨;因为懂得放弃才能拥有一份成熟,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把一次作文比赛的机会放在我面前,而我却用短短的三个字“我放弃”而与此告终,我便与这个机会擦身而过。或许我该责备当时的我如此胆怯,但是我没有后悔,因为后来,我发现,去参赛的同学以优异的成果回来了,这时,我才发现,我做的这个放弃是对的:她比我更需要这个机会,且能比我更好的完成这个任务! 或许有一天(这一天可能在很久很久以后),你突然发现,以前我所放弃的竟然是如此美丽。(但是,要注意:放弃也要有选择,不要一味的放弃,我们要学会弃坏从好。) 是的,人生如戏,每件事物都是自己生命唯一的导演,只有学会放弃的人生才能彻悟人生,笑看人生,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让我们尽自己的努力,让美丽的放弃变得更有价值吧! 学会放弃,将伤心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欢笑; 学会放弃,将失去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学会放弃,让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共同走过的脚印! 原来,放弃是如此美丽!

2

失败也美丽

有人遭遇了失败,从此一蹶不振,有人却大胆宣言:“失败是成功的开始!”有人被巨石挡道停步不前,有人却把巨石当成奋进的阶梯。有人哀叹冬天的寒冷,岁月的流逝,有人却高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是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失败的勇气,有人痛恨失败,可他却不知失败也美丽。

失败好比一根大棍,当你挨了“当头一棒”时,千万不能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而应再鼓斗志,不断探索,努力前进。

记得小学毕业升入初中时,由于不适应中学的教学方法等原因,成绩始终不佳。几次较大的考试,一向成绩不错的我竟落到中下,顿时,我陷入失望的深谷,觉得天不再那么蓝,草不再那么绿,校园生活不再那么多姿多彩,甚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终日闷闷不乐。后来,在一日读书时看到一句话:“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此失去自信……”这句话引起我的思考。我想:“只有懦夫才把失败当做不可逾越的障碍,而勇士却把失败当成进步的阶梯,我开始暗暗使劲,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于是,我笑了,面对灿烂的阳光笑了,失败,其实并不可怕,挫折不会打倒我,它们只是成长之路上必不可少的风暴。有了它们,我们成长之路不至于太过平顺而失去乐趣,成长的乐趣还要从失败中去寻找。

“失败乃成功之母。”因为有了失败的教训,成功才能让你更加欣喜。让我们微笑着面对失败,迎接成功。

风雪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蓝天山色。在这个世界上,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生命之舟刚起航。人生的道路虽然充满坎坷。但我依然坚信可以找到属于我的阳光,因为我知道,失败也美丽。

追问:
有没有普通点的?少点字的有吗?
回答:
给分不,一上午了一个给分的都没有。
追问:
你写给我我就给你分咯
回答:
花开一次也美丽

她是一个并不漂亮的小女孩。上台表演的机会永远也不会轮到她。但这次是一个例外。

老师从教室外慢慢的走进来,说;六一节我们表演《白雪公主》XXX演公主,XXX演王子,XXX演巫婆,XXX演小矮人,她很惊讶的望着老师,''她?她一点都不漂亮。”同学们小声说。

她放学之后,看见路旁的迎春花开的多么艳丽,多么芬芳。也许是同学们的不放心,也许是老师认为她不漂亮,总之老师把她又一次叫进办公室。对她说;“你把角色让给XXX吧,你把台词让给XXX吧,老师最终,让她演一个不露脸的角色。续诉最后的结局

她回家的路上,看见路旁的迎春花任人糟蹋,她哭了,回到家她妈妈似乎知道了今天的事,她妈妈没有安慰她,反到,到楼下去摘了一朵凋谢了的迎春花说:“花开一次也美丽。”

在表演开始的一分钟前,她的同学给了她一个信封,说是她妈妈给她的,她打开信封里面划出一朵凋谢了的迎春花。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花开一次也美丽。”

她最后的续诉让人感动,这次花开了,不是会凋谢的花。

平凡也美丽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朵花可以点缀春天的美丽,一颗螺丝钉可以带动机器的运转。尽管世间繁华万千,但你依然可以发现:其实平凡也美丽。

上下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地在田间劳作,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凡中,我们告别野蛮步入文明,我们走过春夏秋冬,唐宋元明清……平凡中,我们有了身上的衣口中的食,更有了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与文明。万物皆在平凡中孕育。

对于人们来说,平凡是美,平凡是真,平凡是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是人生中相互扶持的拐杖,它似梦的天使,无时无刻不环绕着你。用心倾听,你才知道它的美,你就会明白其中草药真谛。

平凡不是平庸,它是一种比伟大更值得尊敬的品格。平凡不是平淡的,平凡是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美。有些人热爱生活,他们视坎坷为考验,视不顺为动力,构起平凡的风帆,远航到人生的大洋之中,让生命之舟随之远航,永不颠覆,永不迷失方向。

平凡,何尝不美丽?
追问:
我晕!普通点的没有吗?
回答:
花开一次也美丽-这个不普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改一下就行了,我又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怎么能写的你直接抄就行。
追问:
好啦!不为难你啦!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吗?加我吧1197474243

『玖』 关于残缺的美的例子

残缺与美的关联使人们很自然的想到断臂维纳斯。尽管维纳斯是残缺的,断了一只手臂,仍凝聚了人体形象美的魅力,"人体由于力,或者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①它即表现出了对健康、匀称、和谐充满活力的形象美的向往和歌颂,又表现出对人的生命,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类的热爱。残缺的维纳斯毕竟是令人遗憾的,艺术家们试图让其完美无缺,续接的手臂或举或抬,或屈或展,或空或实,诸多方案均不理想,最终放异至善至美的举动,保留了维纳斯的残缺----人们发现残缺本身也是一种美。
断臂维纳斯所表现的是一种美的残缺,是对有着无穷魅力遗憾之余的感叹。而二胡曲《二泉映月》所带给人们的却是一种由残缺创造出来的震撼之美,是在残缺的逆境中走出辉煌。如果说前者是残缺的形象美,而后者则是残缺的内在美,前者是美的残缺,后者是残缺的美。
《二泉映月》原非此名,乡亲们称之为"依心曲"作者阿炳自称"自来腔",在酒肆茶楼挂牌卖唱时也曾称之为"惠山二泉"。《二泉映月》是一九五0年,扬荫浏、曹安和在无锡为阿炳录音时,阿炳参照《听松》(阿炳的另一首二胡曲)在现场起的名。贺绿汀曾言:"《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它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是描写《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②贺绿汀所言是正确的,结合阿炳的身世,联想《二泉映月》曾有的三个名字,"依心曲"、"自来腔"、"惠山二泉》,不难看出:乡亲们称之为"依心曲"认为是阿炳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曲子,阿炳自称"自来腔"是自本就要说出的心中的苦衷,"惠山二泉"恰恰是表述了阿炳对光明的渴望。谁能还给阿炳一双明亮的眼晴,唯有惠山二泉在阿炳心中成为无边的遐想。惠山二泉本是"天下第二泉",而在阿炳心中它变成了两个泉,两个映着月光的清彻明亮的眼晴。
阿炳在无锡雷尊殿长大,他的实名叫华彦钧,其文为道观中民乐高手,尤其琵琶最精。阿炳自幼随父学习音乐、竹笛、二胡、三弦、琵琶,打击乐器无所不精,技艺在青年时代就已成熟。后来家庭败落,加之身体多病,被赶出道观,不久眼疾无治,双眼失明,走上街头卖艺。对一个盲人, 人们更多的是同情,是对社会丑陋现象的感慨,阿炳卖艺的形象丝毫引不起人们美的感受,但阿炳的琴声却唤起人们的共鸣,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美的震撼。这种美的震撼产生于残缺的形象外表,创造了残缺的艺术行为。这种创造出来的残缺美与形象的丑是那么的不和谐,是那么远,却又那么近,美的琴声发自内心,流于心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作为一个自然人,阿炳是残缺者,他双目失明,清瘦病态的脸庞上永远挂着一付墨镜,破旧的长衫相依着心爱的二胡、琵琶,一年四季,无论是万木复苏的春天,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季,无论是秋高气爽的秋月,还是寒风凛咧地冬日。一根探路的竹杆没有变化的敲打着无锡街巷的石板路,告诉人们一位盲人走过来了,他永远呆在这黑暗的世界里。
作为一个社会人,阿炳是心灵至美者。"形象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③阿炳眼瞎心明,身残而心灵至美,是真君子。古罗马哲学家普洛丁指出:"美也就是善,从这善里理性直接得到它的美。在美后面的我们把它叫做自然的善,美是摆在善前面的。美是理式所在的地方,善在美后面,是美的本质"。④阿炳的美蕴藏在他的琴声里,他卖艺不行乞,受赠不言谢,饿死不媚俗,他的琴声从不为利益所动,他的琴声是正义之声,是真、善、美之声。
作为一个音乐,他给人们留下了巨作----《二泉映月》。阿炳自幼在道观中长大,道家朴素的自然辩证法思想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阿炳的世界观,天人合一。对立平衡的观念也无不进入阿炳的艺术创作。在阿炳的心中,世上万物有圆有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分为二,变幻无穷。阿炳因残缺而弥补,因弥补而得全,在《二泉映月》中,他弥补的天衣无缝,创作出天人合一的竟境。人们只看到飞针走线,却理不出一丝一缕的痕迹,人们只听到剪走刀飞,却寻不到一边一角的残缺,所有的只是变化中和谐的旋律,空旷的天籁之音。
上天似乎是不公的,从小在道观中长大的阿炳从小就失去母爱,世俗的偏见使他亲生只能当做养子认,道观的恶习逼他远离道场,几乎所有年轻人的不幸都集中压在了他的身上。苦难远不止这些,生活的窘迫又夺取了极具音乐天赋青年的双眼,从此在黑暗的世界又丧失了最后一点光明的希望。世道的不公让阿炳的行动更加的不自由,行走中乐器失去了支撑,从此二胡上多了根绳子,它将二胡与阿炳连在了一起,多了根绳子的二胡和阿炳,使行走中飘出的琴声多了股被束缚的压抑。
上天终究是公正的,"天不绝人心绝人"。昔日活泼好动的阿炳从演艺的喧闹中跌入黑暗的寂静世界,使阿炳受尽了生活的磨难和心灵的洗礼,现实世界的光明与黑暗一起融入属于他自己的音乐世界,失明的双眼化为惠山二泉,他用心中的双眼,冷观时世艰辛,笑览世态炎凉,将生活的全部感受都注入琴声,他用顽强的生命力和倔强的抗争力支撑起二胡的身姿,奏出貌似残缺却洋溢着美伦美幻的《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的残缺美,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演奏手法和独特的韵味。阿炳在双目失明之后,走路须人引领,边走边位。即使在茶楼酒肆也往往是站立演奏,无奈的演奏姿势,使得阿炳不得不采用适合站立演奏的技法,从而形成不同于正常人的演出手法。阿炳大多是将二胡挂在身上,演奏时换把不方便,他常常是一整段音乐在同一把位演奏,一个手指可以将几个音奏出,换把时略有停顿。这即是直立演奏的特点,也是音乐风格的特点所在。《二泉映月》定把滑指,空弦音运用的很多,独特的演奏手法,鬼斧神工地增添了乐曲的空旷感和滑指的独特韵味。人们不但没有感到丝毫的不舒服,反而觉得是难以替代的绝妙,是难以想象的神来之笔。
残缺不是美。残缺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产生的不幸,是败笔之作,是粗心大意的破坏。诚想有谁会将一件完整的艺术品故意造成残缺。比如:将一件书法作品染上污迹,将一件绘画作品撕去半幅,将一件工艺品打去一角,或者将断臂维纳斯再载去一只手臂,如果有那一定是心理变态,是对美的仇恨和嫉妒。《二泉映月》也如此,没有人对阿炳的失明感到美,也不会对阿炳行走艰难的边走边位的形态叫好。所有的是对盲人的同情和演奏艰辛的感叹,残缺是阿炳的不幸,街头卖艺是他的谋生手段,边走边拉造就了独特的演奏手法,创作出"二泉映月"是阿炳音乐天赋和强烈谋生欲望所致,缺一不可,恰到好处。
残缺不是美,残缺是完美的对应物。残缺所带给作品的并不是优美的展示,只是残缺与美的强烈对比才产生美。书法中的"布白",篆刻中的"残边",都是典型的残缺"造境"。清人王国维在谈及竟境时指出:"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的两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之故也"⑤篆刻中古印的残印边缘的破损所表现出来的古拙美,已为人们所推崇,即使是新治印,也有击边的程序。书法中的"计白当黑"就是把空白作为一种表现因素,虚实,黑白的处理是作品意境的结构,使作品产生一种空灵,含蓄的魅力。试想如果没有了这些"击边""布白"的残缺,而是整齐化一,天地比齐的布局,又何来生动的感受,残缺更鲜明地表明了主题。《二泉映月》优美、和谐的乐声,从一个双目失明,手法怪异的艺人手中奏出,这是一个极大的反差,绝妙的挑战。阿炳所创造的竟境绝非造境,也不是一时的乘兴而"作",而是心灵深处情绪宣泄的"写境"之作。
残缺不是美,但残缺可以带来美。断臂维纳斯是世人公认的残缺美,但美的不是残缺,而是对残缺无可奈何的叹息----假如不残缺会更美。维纳斯带给人们的是遐想美,是人们对完美的追求。人们多次进行这种举动,为维纳斯接了多个断臂,结果均不理想,只好保持现状,并不是讲残缺了好,而是人们心中有无数个完美的维纳斯,对那只断臂有更高的要求,断臂带给人们无尽的美的遐想。同样阿炳的残缺表现在《二泉映月》中时,我们明显的感到不正常,独特的指法,异常的把位,带给我们不同寻常的音色,这音乐是新奇的,在常音中从未出现过,但你对此又丝毫改变不得。一旦改变了这貌似残缺的技法,也就失去了独特的韵味,"有我之境"则"无我自境",残缺改为完整则面目全非。
残缺不是美,但残缺可以得到美。月亮的残缺表现出一种过程美。"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从银钩倒挂的弯月,到玉盘高悬的圆月,月亮经历了由残缺到圆满的过程,人们得到一种追求圆满的享受。借助于月亮的圆缺,将这一自然现象演绎为社会现象。更多的借物拟人,寄托人们的情感。阿炳《二泉映月》的泉中月,陈振铎《弓桥泛月》的桥边月,古人《汉宫秋月》的宫中怨月,天华先生《月夜》下的无奈之俗月,的民间俗月,一轮皓月当空,诉不尽的深情,讲不尽的话语,"今月曾经照古人",月的残缺丝毫没有减少人们对它的情感信任,而是将此做为事物发展的必然,是过程中的正常展示。
残缺不是美。但残缺可以创造美。《二泉映月》所表现出来的美就是因残缺而创造出来的美。聋哑人演出的《千手观音》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但它所带给人们的是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超常的表现力和幕后的艰辛,更多地是人们对演员的惊叹和演技的赞许。《二泉映月》则不仅仅是因为这是盲人创作的作品,世上盲人何止千万,盲艺人也不乏技艺精者,但只有阿炳创作出了《二泉映月》这样感撼世界的乐坛佳作。它不同于维纳斯的"残缺遐想美",也不是书法,篆刻作品中的"残缺对比美",更不是月亮的"残缺过程美",《二泉映月》是由残缺而创作的"残缺创作美",改变了残缺的不足,化短为长,如同一块玉料,大小、轻重、凸凹、色别等终有差异,"观玉十年,动工一时",《二泉映月》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是由残缺的无奈而升华为美妙的残缺美。
残缺不是美。阿炳残缺的不仅是失明,而是家庭的肢离破碎,故土的伦陷屈辱,道观的抛异世人的鄙视,这些都构成阿炳后半生的悲剧色彩。沉重深厚的悲剧意识压在充满多愁善感的阿炳身上。中国历来有东西南北诸调都来源于同一个悲剧故事之说"凄凉的东音,怀乡的西音,思亲的南音,离别的北音。"⑥东西南北都是悲音,除了标明悲剧是个永恒的主题外,也为阿炳的残缺,为《二泉映月》的残缺美做了很好地解析:即有遭抛弃的恨,又有离别的苦,即有怀乡的情,又有怨世的愤,都是围绕着人的失和落为内涵,表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复杂和关系的错综,与其说《二泉映月》风景如画,不如说是阿炳心中悲怨蕴织。
残缺不是美,残缺出于无奈。断臂维纳斯终究还是不断臂的好,阿炳的失明也毕竟是人间悲剧,《二泉映月》流淌出来的苦水仍是不如惠山二泉照的月光美。《二泉映月》说到底是无奈之作,是阿炳的求生之举,这反映了阿炳自强自立的人生观,更多地展示了阿炳深厚的艺术功力和音乐创作天赋。阿炳的时代,二胡的内弦一般用二弦,外弦用子弦,而阿炳却多用老弦,用阿炳自己的话讲:"可以用的久一些。"阿炳用起来,演奏内弦高把位时竟毫无噪音,这是常人所不能的,显示了阿炳极高的功力。阿炳行走,站立演奏多有不便,在演奏中多以短弓见长,缩短行弓距离,保持了运弓的力度,演奏风格细腻深刻,纯朴苍劲。由于是直立演奏,琴筒无支撑,给换把定位造成困难,阿炳采用常滑指与一指伸展滑音,给音色增添了独特的韵味。老弦,短弓见长,定把滑指,正是这些正常人所不为的残缺之举,为我们演绎出了《二泉映月》。残缺的无奈是有限的,而创造的有为是无限的,阿炳带给人们的正是他自残缺中创造出来的震撼人们心灵的美,残缺的悲情美。
残缺不是美,阿炳是不幸的,阿炳在黑暗中远离了我们。残缺创造了美,我们是幸运的,阿炳为我们留下了永远的月光。阿炳用残缺创造了美,使我们丝毫感觉不到《二泉映月》的残缺。《二泉映月》是完美的,它甚至没有给后人留下一丝改动的空间----因为它是由残缺创造出来的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天上如此,地上如此,《二泉映月》亦如此。

『拾』 如何懂得欣赏残缺的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残缺”就是人生,人生也许正是因为带有某些缺陷才显得更真实。残缺并不可怕。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在残缺中欣赏美,品味美,创造美。

假如给你一枚硬币,你如何想办法将世界遮起来。答案很简单——把那枚硬币放到眼前。很多时候,我们正是把自己的缺陷放在了眼前,导致自己不见天日。

上帝给了你美丽的容貌,却不给你博大的思想;上帝给了你高深的智慧,却不给你健康的体魄。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荣辱相依,福祸相倚。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一件事是十全十美的。但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创造美,欣赏美,因为残缺也是一种美。

一个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圆想要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于是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因此滚动得非常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鲜花,它和虫子们聊天,也充分地感受阳光的温暖。它找到许多不同的碎片,但它们都不是它原来的那一块,于是它坚持着找寻……直到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碎片。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动得太快了,错过了花开时节,忽略了虫子。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它毅然舍弃了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

也许正是失去,才让我们完整;也许看似残缺,有时却是一种完美。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虽然上臂残缺,但她的立姿依然优美绝伦:她侧身而立,重心落在右脚,左腿微微抬起,两脚正好成丁字步,显示了其“全部贞静羞怯的美和娴静动人的魔力。”正因为其残缺,所以成就了另一种美丽。

残缺不是美,但残缺可以带来美。断臂维纳斯是世人公认的残缺美,但美的不是残缺,而是对残缺无可奈何的叹息。断臂维纳斯带给人们的是遐想的美,是人们对完美的追求。

残缺不是美,但残缺可以得到美。“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的残缺表现出一种过程美。月亮经历了由残缺到圆满的过程,人们便得到一种追求圆满的享受。

残缺不是美,但残缺可以创造美。聋哑人演出的《千手观音》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但它所带给人们的是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超常的表现力和幕后的艰辛,更多的是人们对演员的惊叹和演技的赞许。

曾有位女孩有一副婉转动听的歌喉,但却长着一口龅牙,十分难看。

有一次,她去参加歌唱比赛。在台上表演时,她总是有意识地去掩饰自己难看的牙齿。这样一来,她的表演让评委和观众们都觉得好笑,结果以失败告终。

长了一口龅牙,应该说是一种缺陷。如果你只盯着自己的缺陷,那它只会告诉你,自己是多么的不完美,是多么的不幸。可是如果把缺陷从眼前挪开,站远了去打量,这种缺陷有时却可以成为优点。

赛后,一位发现了这位女孩出色音乐内质的评委在后台找到了她,很认真地告诉她:“你会成功的,但是你必须忘掉你的牙齿。”

后来,在这位评委的帮助下,女孩慢慢忘记了自己长着龅牙的生理缺陷。在一次全国大赛中,她的极富个性的表演令所有的观众评委都为之倾倒。她终于脱颖而出。

她后来成为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卡丝·黛丽。她的龅牙同她的名字一样响亮,甚至代表了她的形象,成为了一种美丽的象征。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为自己平庸或者丑陋之处感到自卑,却忽略了自己的价值。其实只要善于发现,我们完全可以从自认为丑陋的身上中找出有价值的东西。在《圣经》上有这么一句话:“上帝关了一扇门,又会打开另一扇窗。”这话不无启迪。

世上的每个人都如同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他们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大些,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这么看来,缺陷也是一种美,它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因为没有雨,大地会化作一片荒漠;因为没有悲伤,人类的心会变得寂寞、无情而傲慢。正如罗曼·罗兰说:“凡事不妨保留一点缺陷,缺陷就正是希望的所在。”有缺陷,才会产生想要把缺陷补足的欲望,这欲望才可激发向上力、创造力、革新力、活力。物满则溢,乃是千古不易之理。

阅读全文

与残破创造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