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实用简单的小发明
1.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 套洗袜 每次洗完衣服后,将成双的袜子挑拣出来晾挂往往是件烦恼的事。虽然可以在洗涤之前用饰扣将成双的袜子固定住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容易使洗后的袜子变形,穿得也不舒服,而且也不适用于女式尼龙长袜。 套洗袜...
2.什么都好奇 小发明的制做方法
这不能算是真正的发明 所谓的小发明只是靠自己奇特的思想把某些日常用品简单化而已.....
夜鸣蝉
3.帮忙想个小发明
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 套洗袜 每次洗完衣服后,将成双的袜子挑拣出来晾挂往往是件烦恼的事。虽然可以在洗涤之前用饰扣将成... ... 《江南时报》 (2004年07月23日 第三十二版) 环保双层塑料袋 实现方法:环保双层塑料袋的实现很简单,只要...
4.节约小发明的制作方法!
用碎布把啤酒瓶盖裹起来,然后再按你自己想要的形状缝在一起,可以做成杂物盒,也可以是杯垫;把不用的吸管按照你的要求可以穿成挂帘、隔断;用装冰箱、电视等大件电器的包装箱制做简单的家具如小书柜、床头柜、CD架等。只要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留意,...
5.制作小发明谁知道
来来来,俺们教你点管用的。 最简单的:做个笔筒!!家里有不用的玻璃杯子没?或者摔掉了把的茶杯什么的,试一下,只要够重能放住笔的都可以。 找块漂亮的布,或者彩纸,给杯子做件衣服。牛皮纸也挺好,包在杯子上量一下,剪出合适的一块来,接头处要多...
6.请说明一种小发明的制作方法!
自制孔明灯 (1)用薄纸剪成如图所示规格的纸片.将第一张纸片的一边与第二张的一边粘在一起,再将第三张,第四张......依次同样粘上去,直到拼成一个两端漏空,直径约60厘米的球状物....
7.科技小发明
最简单的:做个笔筒!!家里有不用的玻璃杯子没?或者摔掉了把的茶杯什么的,试一下,只要够重能放住笔的都可以。 找块漂亮的布,或者彩纸,给杯子做件衣服。牛皮纸也挺好,包在杯子上量一下,剪出合适的一块来,接头处要多留出一厘米左右的富余。找点胶水,...
8.小发明提议
我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在DVD盒里面的两边都贴上纸,左面写上你的课程表,右面写上你的座右铭。这样一个小制作就做好了。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
9. 经过简单的现场定位后,警方发现两辆事故车由于严重受损,无法快速驶离现场,已造成隧道北线严重拥堵,在隧道口仅有一辆牵引车... ...小发明第一次进入市级比赛 别小看,二年级的学生占毅鸣,他也会搞科技小发明!今年国庆节,去黄山旅游时,他发现索道缆...
我在家里,洗碗、拖地、抹桌子等只要我能做的事,我总是主动去做。我最害怕做的事是拖地,几间房子拖下来手就磨出了血泡,柜子、桌子等窄小地方不容易拖,还拖不干净。一次,我边拖边想,要是有一双拖把鞋,穿在脚上拖地那该多好呀!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既轻便、又不弯腰的拖地工具—— 鞋拖。
制作方法:1、鞋拖要比自己平时穿的鞋子大一些,便于套穿在鞋子上。
2、用碎布条作鞋底上的拖把条,拖把条上面钉一层较厚的塑料 底,既防水又耐用。
3、用布壳和防水布做成鞋帮,鞋帮的后根安上一条拉链,穿脱方便。把鞋帮和鞋底连起来,鞋拖就做成了。
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
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
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
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
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小发明项目,还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
参考资料:摘自科学探究网
❷ 小发明制作过程,要有图,要详细,小学水平。
材料:核桃、火柴棒、橡皮泥、小布条。
步骤:
1、把核桃尖朝下放在火上烧一会,再扔进冷水里,核桃会沿缝裂开。
2、顺缝将核桃掰成两半儿。
3、挖掉核桃仁,剩下空壳,在壳里面粘一小块橡皮泥。
4、用火柴和写着“梦想号”的小布条做成船帆,插在橡皮泥上。这样,一艘载着梦想的“核桃船”就可以起航了。
自制小火箭可以家中飞
火箭发射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反推力。而同样科学原理的实验在家中也可以完成,也就是说,大家可以自制一枚家庭小火箭。在本次决赛上,一号选手、来自安徽的宋向阳老师就是利用非常简单的材料,现场进行了火箭发射。
台上摆放的实验材料仅仅有4样东西,分别是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宋老师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他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但它到底能不能起飞呢?
宋老师划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如同出弦之箭,嗖地一声,在空中滑了一道白烟构成的弧线,飞出去一米多远。全场一片掌声。别看这个实验简单,宋老师在家已经试验了3000多次,寻找最合适的火柴重量和缝衣针的粗细,计算了大量的参数,才达到这样的效果。
实验原理:反冲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缝衣针并排放在一起,抽出缝衣针之后,留下的通道就是喷气口了。当从锡箔纸外面点火时,火柴头受热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顺着喷气口喷出,形成反冲力,“火箭”由此升空。如今的喷气式飞机、火箭的运行,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自制香皂纸
在生活中手部最容易感染细菌,因此我们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下面让我们做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当你要洗手时,用水淋湿手,然后用做好的香皂纸轻轻揉搓,即可产生泡沫,去污垢,最后用水冲净即可。
制作小兔盛物盒
1.取一只塑料瓶(饮料瓶等),在底部(如图)画一条小兔轮廓线。
2.然后沿线剪下。
3.用彩色纸剪出小兔的眼睛、鼻子、胡须,用胶水贴在瓶子上,就成了一只小兔盛物盒。
让孩子把他自己的小玩意放在里面,以培养他们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温馨提示:必须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啊!
制作小天平
温馨提示:必须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啊!
1.先将三合板切成A、B、C、D。
2.在B的底端开口。C、D的中间开口。
3.将三根细条如图中插好。
4.将A钉在B的中上段,但注意不要钉死,要能活动自如。
5.用三合板裁出月牙形的标板,并标上刻度。
6. 再裁一小条用万能胶水固定在A上,如图。
7.裁两个圆片,大小相等。
8.在上边各扎四个小孔。
9.在A的两边各切一个小槽。
10.用细线栓住圆片,天平就做成了。
接下来就可以发挥你自己的想象,把小天平装饰一下,做完实验还可以拿来当小摆设,真是一举两得啊!
核桃壳小乌龟
一、 制作材料和工具
剪刀、挂历纸、胶水、彩色笔、核桃等。
二、 制作方法
1、 将核桃从中间小心劈开,分为两半,取完整无损的一半(图一)。
2、 取旧挂历纸(或其它厚白纸)按图二剪乌龟的头、脚、尾巴及身体,身体的大小以刚好放入核桃壳为宜。
3、 按虚线将头对折后用胶水贴牢(如图三)。
4、 将核桃壳粘在身体上,再在头部画上眼睛,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小乌龟就做好了。
带刷子的干净橡皮擦
写错了字,要用橡皮擦。擦完后,纸上总会留下不少碎屑。不管是用手拍还是用嘴吹,都不卫生而又麻烦。做一块干净橡皮擦就不会这样麻烦了。
材料:大橡皮、废毛笔。
工具:剪刀、胶水。
制作方法:
1.在橡皮的一头挖一个浅浅的小圆孔 2.把废毛笔的笔头拆下来,洗净晾干。
3.把毛笔头的尖端剪去,使它变成一把小刷子
4.把毛笔头嵌进橡皮的小圆孔里,用胶水粘牢
好,干净橡皮擦做成了。每当擦完橡皮后,你就可用刷子轻轻地把纸上的碎屑“扫”拢,再倒进废纸篓里。
自制壁挂花篮
材料与工具: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制作方法:
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 3 ,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以往在教完浮沉条件的应用一节之后,我布置学生自制孔明灯,但他们制作的孔明灯都飞不起来,其原因是他们制作的孔明灯不满足起飞条件。
1 孔明灯起飞条件
孔明灯“会飞”原因是: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上升,从而排出孔明灯中原有空气,使自身重力变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了起来。
由浮沉条件可知,只有满足:
F浮>G总=G热空气+G灯
即:G灯<F浮-G热空气
时它才能上升,由此可知它的自重(包括外壶燃料的重力)要很轻才能起飞,轻到什么程度呢?
G灯<F浮-G热空气=ρ空气gV排-ρ热空气gV,
G灯<(ρ空气-ρ热空气)gV排,
m灯<(ρ空气-ρ热空气)V排, (1)
空气的密度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出。
把(2)式代入(1)式可得
可见其能否起飞由灯质量和气温、热空气温度和孔明灯容积共同决定。
具体数据估算如下:
设当天气温:T空气=300K(27℃);大气压强:1标准大气压,p=1.01325×105Pa;孔明灯容积:V容=V排=0.2m×0.25m×0.4m=2×10-2m3;加热后的空气温度:T热空气=500K(227℃);?空气=0.029kg/mol.代入(3)式得:
在上述条件下孔明灯总质量在9.44g时,当热空气温度升到227℃时上升。
假设在上述条件下把孔明灯质量减轻成m灯=4g=4×10-3kg,由(3)式变形并代入数据得:
即热空气温度只要升高到88℃,孔明灯即可上升。
仍按上述条件,若孔明灯质量
即m灯≥23.56g,则无论热空气温度升到多高也飞不起来。
由上面分析可知孔明灯要起飞,它的质量不能超过一定值,而且质量越小所需热空气温度越低,也就越容易起飞。
2 一种简易孔明灯
在上面分析基础上,我制成了一种极易起飞的孔明灯,课上一使用学生兴趣盎然,纷纷自己制作,也都获得了成功。
2.1取材和制作
①取一只大号极薄的塑料手提袋,手提处剪平。
②取一根长约60cm的细铜丝(可用多股软铜线中的一股铜丝),两端分别系在方便袋口子两边。
③在细铜丝中间包上适量棉花,简易孔明灯便制成了。如图。
2.2放飞
选择没有风的地方(室内也可),一人两手分别捏住方便袋底部两角,使之开口朝下,并使包有棉花的细铜丝自然下垂。再在棉花上倒上适量酒精,点燃酒精,几十秒钟后,孔明灯便会腾空而起。
2.3注意
①酒精棉花不宜太重,一般可使总质量(方便袋、细铜丝、酒精棉花的总质量)在5g以下较易起飞。
②细铜丝长度要适当,以使酒精燃烧后不致溶化塑料袋为好,并注意防止失火。
③如果想把它拉下来,事先可在细铜丝中间再系一根细铜丝让它下垂。
❸ 小学生小发明小制作
材料:核桃、火柴棒、橡皮泥、小布条。
步骤:
1、把核桃尖朝下放在火上烧一会,再扔进冷水里,核桃会沿缝裂开。
2、顺缝将核桃掰成两半儿。
3、挖掉核桃仁,剩下空壳,在壳里面粘一小块橡皮泥。
4、用火柴和写着“梦想号”的小布条做成船帆,插在橡皮泥上。这样,一艘载着梦想的“核桃船”就可以起航了。
自制小火箭可以家中飞
火箭发射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反推力。而同样科学原理的实验在家中也可以完成,也就是说,大家可以自制一枚家庭小火箭。在本次决赛上,一号选手、来自安徽的宋向阳老师就是利用非常简单的材料,现场进行了火箭发射。
台上摆放的实验材料仅仅有4样东西,分别是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宋老师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他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但它到底能不能起飞呢?
宋老师划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如同出弦之箭,嗖地一声,在空中滑了一道白烟构成的弧线,飞出去一米多远。全场一片掌声。别看这个实验简单,宋老师在家已经试验了3000多次,寻找最合适的火柴重量和缝衣针的粗细,计算了大量的参数,才达到这样的效果。
实验原理:反冲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缝衣针并排放在一起,抽出缝衣针之后,留下的通道就是喷气口了。当从锡箔纸外面点火时,火柴头受热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顺着喷气口喷出,形成反冲力,“火箭”由此升空。如今的喷气式飞机、火箭的运行,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自制香皂纸
在生活中手部最容易感染细菌,因此我们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下面让我们做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当你要洗手时,用水淋湿手,然后用做好的香皂纸轻轻揉搓,即可产生泡沫,去污垢,最后用水冲净即可。
制作小兔盛物盒
1.取一只塑料瓶(饮料瓶等),在底部(如图)画一条小兔轮廓线。
2.然后沿线剪下。
3.用彩色纸剪出小兔的眼睛、鼻子、胡须,用胶水贴在瓶子上,就成了一只小兔盛物盒。
让孩子把他自己的小玩意放在里面,以培养他们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温馨提示:必须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啊!
制作小天平
温馨提示:必须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啊!
1.先将三合板切成A、B、C、D。
2.在B的底端开口。C、D的中间开口。
3.将三根细条如图中插好。
4.将A钉在B的中上段,但注意不要钉死,要能活动自如。
5.用三合板裁出月牙形的标板,并标上刻度。
6. 再裁一小条用万能胶水固定在A上,如图。
7.裁两个圆片,大小相等。
8.在上边各扎四个小孔。
9.在A的两边各切一个小槽。
10.用细线栓住圆片,天平就做成了。
接下来就可以发挥你自己的想象,把小天平装饰一下,做完实验还可以拿来当小摆设,真是一举两得啊!
核桃壳小乌龟
一、 制作材料和工具
剪刀、挂历纸、胶水、彩色笔、核桃等。
二、 制作方法
1、 将核桃从中间小心劈开,分为两半,取完整无损的一半(图一)。
2、 取旧挂历纸(或其它厚白纸)按图二剪乌龟的头、脚、尾巴及身体,身体的大小以刚好放入核桃壳为宜。
3、 按虚线将头对折后用胶水贴牢(如图三)。
4、 将核桃壳粘在身体上,再在头部画上眼睛,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小乌龟就做好了。
带刷子的干净橡皮擦
写错了字,要用橡皮擦。擦完后,纸上总会留下不少碎屑。不管是用手拍还是用嘴吹,都不卫生而又麻烦。做一块干净橡皮擦就不会这样麻烦了。
材料:大橡皮、废毛笔。
工具:剪刀、胶水。
制作方法:
1.在橡皮的一头挖一个浅浅的小圆孔 2.把废毛笔的笔头拆下来,洗净晾干。
3.把毛笔头的尖端剪去,使它变成一把小刷子
4.把毛笔头嵌进橡皮的小圆孔里,用胶水粘牢
好,干净橡皮擦做成了。每当擦完橡皮后,你就可用刷子轻轻地把纸上的碎屑“扫”拢,再倒进废纸篓里。
自制壁挂花篮
材料与工具: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制作方法:
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 3 ,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以往在教完浮沉条件的应用一节之后,我布置学生自制孔明灯,但他们制作的孔明灯都飞不起来,其原因是他们制作的孔明灯不满足起飞条件。
1 孔明灯起飞条件
孔明灯“会飞”原因是: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上升,从而排出孔明灯中原有空气,使自身重力变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了起来。
由浮沉条件可知,只有满足:
F浮>G总=G热空气+G灯
即:G灯<F浮-G热空气
时它才能上升,由此可知它的自重(包括外壶燃料的重力)要很轻才能起飞,轻到什么程度呢?
G灯<F浮-G热空气=ρ空气gV排-ρ热空气gV,
G灯<(ρ空气-ρ热空气)gV排,
m灯<(ρ空气-ρ热空气)V排, (1)
空气的密度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出。
把(2)式代入(1)式可得
可见其能否起飞由灯质量和气温、热空气温度和孔明灯容积共同决定。
具体数据估算如下:
设当天气温:T空气=300K(27℃);大气压强:1标准大气压,p=1.01325×105Pa;孔明灯容积:V容=V排=0.2m×0.25m×0.4m=2×10-2m3;加热后的空气温度:T热空气=500K(227℃);?空气=0.029kg/mol.代入(3)式得:
在上述条件下孔明灯总质量在9.44g时,当热空气温度升到227℃时上升。
假设在上述条件下把孔明灯质量减轻成m灯=4g=4×10-3kg,由(3)式变形并代入数据得:
即热空气温度只要升高到88℃,孔明灯即可上升。
仍按上述条件,若孔明灯质量
即m灯≥23.56g,则无论热空气温度升到多高也飞不起来。
由上面分析可知孔明灯要起飞,它的质量不能超过一定值,而且质量越小所需热空气温度越低,也就越容易起飞。
2 一种简易孔明灯
在上面分析基础上,我制成了一种极易起飞的孔明灯,课上一使用学生兴趣盎然,纷纷自己制作,也都获得了成功。
2.1取材和制作
①取一只大号极薄的塑料手提袋,手提处剪平。
②取一根长约60cm的细铜丝(可用多股软铜线中的一股铜丝),两端分别系在方便袋口子两边。
③在细铜丝中间包上适量棉花,简易孔明灯便制成了。如图。
2.2放飞
选择没有风的地方(室内也可),一人两手分别捏住方便袋底部两角,使之开口朝下,并使包有棉花的细铜丝自然下垂。再在棉花上倒上适量酒精,点燃酒精,几十秒钟后,孔明灯便会腾空而起。
2.3注意
①酒精棉花不宜太重,一般可使总质量(方便袋、细铜丝、酒精棉花的总质量)在5g以下较易起飞。
②细铜丝长度要适当,以使酒精燃烧后不致溶化塑料袋为好,并注意防止失火。
③如果想把它拉下来,事先可在细铜丝中间再系一根细铜丝让它下垂。
❹ 小发明家
人物:赵念 华师一附中高二(2)班学生 学生科学院"小研究员"
获得国家专利:
1.防触电保护装置
2.高效加热器
3.可识别快慢刹车的汽车安全保护系统(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小资料]
"可识别快慢刹车的汽车安全保护系统"系统基本原理:
通过识别刹车的紧急与否,产生不同的信号,并直接地传递给后面的司机,令其早做出反应;而车尾的感应装置则可以感应后车的突然接近并对碰撞作出保护反应。
喜欢"破坏"好奇心培养创造欲
赵念从小就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
四五岁的时候,她拿着闹钟,睁大了眼睛问妈妈:"为什么这个东西会动会响呢?我可不可以看看它里面是怎么回事呀?"妈妈递给她一把小起子,不一会儿,闹钟就在赵念的野蛮"摧残"下被拆得七零八落。
家里的小玩具、洋娃娃全都难逃"噩运",不是被大卸八块,就是被"开膛破肚",统统面目全非。赵念在干完"破坏工作"之后,总会大声宣布:"这个太简单了,我以后要做一个更好的!"就这样,赵念成了家里的"破坏王"。
值得庆幸的是,赵念的爸爸妈妈对女儿的破坏行为比较"放纵",甚至常常扮演"帮凶"的角色。遇到女儿好奇的问题,他们总是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探个究竟。
敢于实践:动手能力从小锻炼
赵念的爸爸从事技术工作,常常在家里摆弄一些复杂的线路。赵念总是着迷地看着爸爸工作,不时地问上一些问题,爸爸也都耐心解答。渐渐的,简单的问答已经满足不了赵念的求知欲,她央求爸爸给她一些动手的机会。
焊电路板是她的第一件差事。当赵念兴致勃勃地把焊好的电路板拿到爸爸面前"邀功"时,爸爸哭笑不得--焊锡一大团一大团地粘在了一起,电路多处短路!赵念并不气馁,虚心地向爸爸请教焊接的要领,在废弃的电路板上反复练习。当她再次得意洋洋地展示焊接"成果"时,爸爸已经挑不出毛病了。
上初中了,在物理课上学了电学原理之后,每次遇上保险丝"罢工",赵念都会抢先卷起袖子,关掉电闸,三下五除二地左拧右拧,就让家里恢复光明。
勤于思考:发明创造源自生活
赵念是个沉默内秀的女孩子,她说她自己平时喜欢思考,她的一些发明创造的小点子也都源自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曾经一段时间,电视、报纸上频繁出现有关汽车追尾事故的报告。当时,赵念就设想着要在汽车上加一种装置,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当她了解到,追尾事故的发生多是因为前车紧急刹车,后车来不及作出反应这一基本原理之后,她脑海中灵光一闪:何不给汽车刹车加个气囊,让紧急刹车发出比正常刹车更为强烈的警报信号。
然而,这样的敬报设施是可以起到提醒作用,却不能在两车相撞时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于是,赵念又开始思索着,要给汽车加个"防撞衣"。那天,她乘坐公汽,偶然目睹了一辆小货车与的士相撞的惊险一幕,庆幸的是前面那辆小货车后面载的一张席梦思床垫,竟将后面迎头撞上的的士给"弹"了回去,一场车祸奇妙地被化解了!而赵念的"可识别快慢刹车的汽车安全保护系统"也受之启发,得以进一步完善。
乐于吃苦:实践过程是"蜂蜜拌黄连"
拿了三个国家专利,而且保持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成功的背后,赵念可吃了不少苦头。
赵念的学习很紧张,绝大部分课余时间都得花在功课上,发明制作只能见缝插针地利用间隙时间。发明设计考验人,动手制作更锻炼人。尽管精力、体力都很有限,赵念捋起袖子干起活来,可毫不含糊。
为了制作"可识别快慢刹车的汽车安全保护系统"的汽车模型,赵念从街上捡回人家装修剩下的废木板,用锯条切割成块。别看这项工作没什么科技含量,干起来还真不容易--木板比看上去的更硬,锯条比想象中的更难使。尽管不知用断了多少锯条;尽管双手都被锯磨得伤痕累累,痛得连工具都握不住;尽管最后成型的汽车模型十分简陋,甚至车轮还是个六边形……最终,赵念还是如期完成了模型的制作。
看着一堆杂乱无章的原材料在自己的手中变成有模有样的小发明,这种欢欣无法言传。实践的过程中,赵念感受很多。她说这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她说很多事情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又说又练才是真把式";她说书本上看似枯燥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之后原来那么有趣;她说这个世界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广阔……
不娇惯溺爱,多创造条件--赵妈妈谈"育儿"
赵念虽是独生子女,但我们从来不娇惯她。
赵念五岁时,她爸爸就要求她帮忙洗菜、炒菜。五岁的孩子个头还很小,得垫着一把小椅子才能勉强够着灶台。每次看到小家伙踩着椅子,垫着脚尖在那儿干活,我都特别心疼,直骂他妈妈"虐待"孩子。可转念一想,孩子迟早要独立,从小学着吃点苦,多锻炼一下动手能力毕竟还是有益无害呀。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家长的帮助。然而,这种帮助应该是有方法有尺度的,我们将之理解为:尽一切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
从小到大,对女儿提出的每个问题,我们都很耐心地解答直到她完全明白为止;她搞发明制作需要的材料,只要没有为她包办的"嫌疑",我们都尽力为她准备,如和她一起到街上捡废木板,到旧玩具市场找合适的模型汽车等等。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作用对孩子而言,远不止一些物质和时间上的支持,最可贵的是心理上的支持和依靠。
在培养女儿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些小心得,希望能为其他家长提供参考:
1、任孩子发展兴趣,并有意识地给予引导。
2、培养孩子爱思考的习惯,从身边小事找突破口。
3、给孩子尽量创造动手的机会,不能光说不做。
4、孩子取得成绩时,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帮助
❺ 小学生小发明 制作方法 图片
星空灯
所需材料:玻璃罐或者广口瓶、一张小锡纸
制作步骤:
1、把锡纸剪成内刚好能放入玻璃罐中的大小容,在锡纸背面用笔画出各星座的点阵图
2、然后用锥子或者尖针按照星座点阵在锡纸上戳出小洞
❻ 谁有关于家庭的小发明```急用
我在家里,洗碗、拖地、抹桌子等只要我能做的事,我总是主动去做。我最害怕做的事是拖地,几间房子拖下来手就磨出了血泡,柜子、桌子等窄小地方不容易拖,还拖不干净。一次,我边拖边想,要是有一双拖把鞋,穿在脚上拖地那该多好呀!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既轻便、又不弯腰的拖地工具—— 鞋拖。
制作方法:1、鞋拖要比自己平时穿的鞋子大一些,便于套穿在鞋子上。
2、用碎布条作鞋底上的拖把条,拖把条上面钉一层较厚的塑料 底,既防水又耐用。
3、用布壳和防水布做成鞋帮,鞋帮的后根安上一条拉链,穿脱方便。把鞋帮和鞋底连起来,鞋拖就做成了。
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
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
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
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
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小发明项目,还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
❼ 小学生小制作小发明
创新小发明制作方法1、自制羽毛球
准备材料: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
制作过程:
1.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
2、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3、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4、自制手电筒
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制太阳灶
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6、自制 彩色蜡烛
材料:彩色蜡笔、蜡
制作方法:
1.找一个废弃的罐装饮料桶(如1.25升的可乐瓶子),整齐地剪去盖子的部分,把蜡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热水中,并搅拌里面的蜡,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开水。不过要请父母帮忙,或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这个步骤。
3.把熔化的液体倒人一个形状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块儿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哟。至于原因嘛,往下看。当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蜡烛芯的线。
4.原来的蜡冷却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蜡笔液倒入其中(彩色蜡笔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这样把不同颜色的蜡一层层加上去,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7、自制壁挂花篮
材料与工具: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制作方法:
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 3 ,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8、自制蟑螂捕捉盒
取一张220×150(mm)的硬纸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为捕捉面。取一张塑料膜,剪成与盒底相同大小,涂上粘合剂铺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关键在于粘合剂。粘合剂有两个作用:一是将蟑螂引入盒内,二是将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诱剂的调制:将40%的肉粉、50%的面粉、10%的豆饼混合,总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剂是20克松香与10克菜油混合,加热至胶状后,把引诱剂与粘合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成了粘合剂。
把调好的上述糊状物均匀地涂在已衬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画好的虚线向内折,最后把舌片b插在凹口a内。
由于松香与菜油混合物的不干性,可使诱饵的粘性长达一个星期。将捕捉盒置于蟑螂出没的地方,因为盒内较暗,兼有蟑螂喜欢的诱饵,所以蟑螂会爬进盒内争食诱饵,被粘其上。粘满后,既可将纸盒压扁弃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调换涂有诱饵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将捕捉盒的尺寸扩大,并将粘合剂的成分稍作调整,加厚涂层便能制成纸制捕鼠器。
❽ 小学生科技小发明
比如一个小风扇,只需要一个小马达,两节5号电池,还有一些短导线,一个实心的塑料回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答硬纸片!
首先把实心泡沫掏空,用导线连接好小马达,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马达的转子轴漏出泡沫),在把导线连到电池上,也塞如泡沫内,用剪刀把小纸片剪成行,套在小马达的转子轴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