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国初78位特级战斗英雄
所谓建国初全军曾授予过78位“特级战斗英雄”,事实上并没有这个说法,其实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建军之日起到现在,在这个总数累计超过4000余万人的庞大队伍当中,只有两人荣获“特级战斗英雄”的称号,即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杨根思与黄继光,其余像董存瑞、邱少云、伍先华、曹玉海、杨育才、杨连弟等人,只获得了“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杨根思(1922-1950),原名羊庚玺,江苏泰兴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第一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誉为“爆破大王”。1944年2月参加新四军,1950年9月出席过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此次会议并未授予过“特级战斗英雄”称号),10月参加志愿军。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的退路。29日上午10时,当美陆战第一师发起第8次冲击后,全排只剩下两名伤员,所有弹药全打光了。增援部队尚在途中,美国兵眼瞅着又要冲上来了。负了伤的杨根思,平平静静地把最后一个炸药包放在自己跟前,又平平静静地对那两个伤员说:“你们下去,把重机枪带下去,不能留给美国鬼子。”“连长,你……”伤员们不想扔下自己的连长。“这是命令!”杨根思斩钉截铁。“是!”伤员哽咽着给杨根思行了个庄重的军礼,拖着重机枪爬下了阵地。当杨根思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后,40多个美国兵冲了上来。他站起来一把拉着了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烟,大步向美国兵走去。美国兵根本没想到这人是来拼命的,都没开枪,一个人嘛,能怎么样!待他走到跟前,才发现哧哧冒烟的导火索,“哇”的一声扭头想跑。突然一声巨响,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
黄继光(1931-1952),四川中江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1951年参加志愿军,时为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第2营第6连通讯员。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的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1953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其为特等功,并授予其“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授予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Ⅱ 到底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还是英雄人物创
以哲学“形象复与抽象制的关系”来讲,人民是社会的群体形象,而英雄是其所在时代的群体意志抽象代表者,因此,英雄也是人民群众之一员——所不同的:只是它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群体意志或意识”并率领了人民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而创造了历史……所以,不能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了历史”,而是“英雄代表人民创造了历史”才为真正的历史!!
Ⅲ 请讨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还是英雄人物创造的
只有敬重人民了解人民的人才能真正动员人民,知道人民力量的伟大自己的渺小,从群众中来才能了解实际情况并作出判断,以人民为基础,才具有坚强的意志正确的思想广阔的视野,不断的应对处理各种问题,走向胜利,真正的英雄是人民,了解人民所想的,根据人民需要而做,人民需要什么就创造出来什么,人民创造出来的不断走过的路就是历史,历史就是过去的事。
Ⅳ 关于战斗英雄的诗句
喊一声先生,我止不住热泪潺潺
一
从最深的淤泥里挺拔
出来,就象世界屋脊上
最高的那座山峰
你因为高度而寒冷
因为寒冷而使人畏惧
因为畏惧人们终于厌倦你了
浑身泛着青光
你的眼睛渴望着鲜血
你说你要复仇
于是他们终于恨了你了
二
也曾是少年也曾是青年
也曾走过壮年,你却从不曾
变成一个老人
不需要智慧
血液里沸腾着不息的愤怒
是你那不死的青春
你的犀利穿透了坦克的钢板
在抵达敌人心脏的时候
才最后爆响
站在火山口上
你忍受着胜利
也忍受着坚强
三
男人应该是一把刀
很多人如是说
他们用这把刀切菜
砍柴刮胡子杀鸡
削铅笔吓唬别人
或者自己
他们刀光闪闪趾高气扬
这样的刀你也有一把
只是一生都没有出鞘
你的苦处
在于找不到一个
值得你拔刀的对手
四
于是你沉默了
喉咙里咳着一口化不开
又吐不出的痰
在等待中你的生命
逐渐远去
不屈的毛发日益枯干
倔强的头颅疲惫了
那里曾产生过最奔放的思想
巨大的身躯开始象岩石一样风化
曾经象山一样站立
后来你象山一样倒下
巨大的声响惊醒了沉睡的人群
此时天色开始昏暗
Ⅳ 2神话故事塑造英雄人物,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对未来的想象与创造,你敬仰哪位英雄人物请介绍一下吧!
其实我们现在读到的所有的神话故事都是由人们自己加工出来的,所以神话故事里的这些英雄人物,他们的精神就是人们特别渴望的那种精神。
Ⅵ 有人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也有人认为历史是英雄人物创造的你的看法
是人民创造的
Ⅶ 纪念战斗英雄的名言u
要想做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往往是要么成功要么成仁 ——希契科克
天鹅有飞翔的翅膀,英雄有自己的 ——蒙古
英雄失时把头低;凤凰落架不如鸡 ——莎士比亚
有卓越智力作用指导的胆量是英雄的标志 ——克劳塞维茨
英雄生于四野,好汉长在八方 ——民谚
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唐·韩愈
有钱四十算年老,无钱六十逞英雄 ——民谚
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 ——伏契克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有勇气在自己生活中尝试解决人生新问题的人,正是那些使社会臻于伟大的人!那些仅仅循规蹈矩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泰戈尔
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是蝴蝶,可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泰戈尔
长青树不是不落叶,而是落叶即生,所以生命之树长青.
真伟人不是无过失,而是知过即改,所以革命光华常在.--李健强
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茅盾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一个真正的人,他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对胜利的回答是谦逊.--吴运铎
在世界的进步中起作用的不是我们的才能,而是我们如何运用才能.--布雷斯福德·罗伯逊
江出也要伟人扶.--袁牧
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东西,但是没有比人更伟大的人.--索福克勒斯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孙中山
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尽有诸流,则亦能兼达众才.--刘邵
当我像嗡嗡作响的陀螺一样高速旋转时,就自然排除了外界各种因素的的干扰,抵抗着外界的压力.--比埃尔·居里
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作到.--居里夫人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 --巴尔扎克
为争取未来的一代,我决不顾个人成败得失. --安徒生
我坚持奋斗55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开耳文
为伟大的主义而死的人,绝对不算失败.--拜论
得万人之兵,不如闻一言之当.--佚名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为伟大的主义而死的人,绝地不算失败.--拜伦
星星在它们的运行轨道上,是给那些永恒不变的规律管辖住的;在我们观察了它们的无穷大去研究无穷小的时候,我们发现,就是电子的运行轨道,也是受这同一的宇宙律管辖的.--萧伯纳
伟大的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索福克勒斯
伟人只在事业上惊天动地,他时常不声不响地深思熟虑.--克雷洛夫
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伏契克
哪个伟大的事业,当它开始的时候,不是走极端呢?伟大的事业成功之后,在一般人的眼里,才像是可能的事.--司汤达
伟人只在事业上惊天动地,他时常不声不响地深思熟虑.--克雷洛夫
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行.--奥维
所有的伟人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爱默生
圣人百世之师也.--孟子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孟子
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庄子
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庄子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不论而不议.--庄子
小人则以身殉利,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庄子
林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老子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
圣人之于万事也,如慈母之为弱子虑也.--韩非子
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李世民
善在深闺人未识.--白居易
安危须杖出群材.--杜甫
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墨子
若是真豪杰,决无有不识豪杰之人.--李贽
古来忠烈士,多出贫贱门.-崔膺
量才授职,则政成事举.--白居易
收揽天下才,尽过不可遗.--刘过
用违其才志不展.--苏辙
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则世无可用之才也.--薛宣
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鲁迅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鲁迅
伟人有三种:生下来就是伟人,努力而成为伟人,被强迫成为伟人.--莎士比亚
人,并不是因为处于一个极端而显出其伟大.人的伟大是在同时到达两个极端,而能够使中间所有的部分都感到满足.--巴斯卡
在世界上随着众意而生活是容易的,在孤独中遵着己意生活也是容易的,但伟人在人群中,也常以保持自主完美之境.--佚名
无限的慈悲,是所有真正的伟人至高的礼物,至高的遗产.--拉斯金
真正的伟人,有着异感,认为并不是他们本身伟大,而是伟大本身借着他们身体表现出来而已.他们能看到他人身上某些崇高的品质,对人永远抱有宽大的心怀.--拉斯金
每一个真正显示了本领的杰出人的,即每一个成了社会力量的杰出人物,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普列汉诺夫
如爱尔维修所说,每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马克思
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使过去不可能发挥的天才发挥出来.--列宁
伟大的人物总是通过某些弱点同他们的时代联系在一起.--歌德
伟大人物的伟大成就不应归于他个人的所谓"天才",而应归功于当时社会动态和他接触到的前辈和同辈的教益,他只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他播种的庄稼.--歌德
任何人,即使是最伟大的人,如果他将一切都归功于自己,他就将无法前进一步.--歌德
Ⅷ 是时代创造了英雄人物,还是英雄人物开创了一个新
RAID即独立冗余磁盘阵列,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让用户认为只有一个单个超大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Ⅸ 是时代创造了英雄人物,还是英雄人物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时代和英雄是紧密联系一起的。比如,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典》,版生活的时代使拿破仑成功权,而拿破仑顺应了这个时代。又如,鲁迅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这个伟大的人物没有出现在对的时代,因而那时中封建毒害的人们没有去敬仰他。实在是可惜。
Ⅹ 战斗英雄的故事
杨根思(1922--1950)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
黄继光(1930年--1952年)原名黄继广,四川中江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代理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上甘岭战役。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任务,他两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并荣立三等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597.9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任务。他勇敢地冲向敌地堡,用手雷炸毁敌几个火力点后,敌一残存的火力点还在顽抗,部队前进依然困难。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7处负伤,手雷也已全部用光。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全歼美7师5个连,夺回阵地。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年团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为缅怀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乡中江县兴发乡也改名为继光乡。立特等功,获特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许家朋(1931-1953)安徽省绩溪县人,1951年5月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0团第9连战士。 1953年7月6日夜,在反击石砚洞北山战斗中,他所在的突击排突入敌阵地后,为敌暗堡猛烈的机枪火力所阻,爆破手爆破未成,英勇牺牲。许家朋从牺牲的爆破手身边拿起炸药包向敌暗堡扑去,在距敌10余米处两腿负伤,就夹着炸药包爬行。在逼近敌暗堡后,发现炸药包受潮失效,他猛然挺立起来,扑向敌碉堡机枪眼,双手紧抱敌机枪脚,胸膛紧抵枪口,整个上身都钻进了枪眼,阻止了敌人机枪发射,保证了攻击部队迅速攻占主峰,全歼守故100余人。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张桃芳--我志愿军英雄狙击手
22岁的年轻战士,志愿军214团8连狙击手张桃芳,就是他在金化郡上甘岭狙击战中,用442发子弹,歼敌214名,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 张桃芳可以说是一个神话人物,是一个天才,他在中国狙击历史上的地位是无法超越的。 1954年,24军选拔战斗英雄支援空军飞行员队伍建设,经过体检,214团仅张桃芳一人合格,进入徐州第5航空预备学校和济南空军第5航校1团学习。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空军高密第1训练基地担任歼击机飞行员,飞行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歼击机,但在随后换装新式歼击机后,身体不适应高空缺氧,由空军司令刘亚楼亲自批示,转到防空兵,任防空兵某部营长,后来历任坊基地警卫连副指导员、上海空军政治学校学员、山东潍县基地警卫连指导员、济空地空导弹第九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地空导弹九团副团长等职务。 1985年6月,张桃芳退职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