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防控发明

防控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19 17:16:05

① 历史上有什么事前预防的成功案例或者名人

张衡——发明地动仪
张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发明就是“地动仪”了。那个时期,经常发生地震。有时候一年好几次。发生一次大地震,就会给老百姓和国家带来很多的伤害。
当时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征兆,认为是鬼神造成的。张衡却不信神邪,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能测出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
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像一个酒坛,四围铸着八条龙,龙头伸向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只张着大嘴的蛤蟆。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告诉人们那边发生地震啦。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动仪正对着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这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呀。可是,那天洛阳一点地震的迹象也没有,更没有听说附近有什么发生了地震。于是,朝庭上下都议论纷纷,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过了没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伙儿这才真正的信服了。
张衡虽然后来在政治上并不顺利,但是,他的这些科学发明和实验在我国科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业绩。

② 树木保护小发明

尽自己的一份力
自从开展重庆山水园林活动以来,立刻涌出了许多积极参加的人。他们的眼里只有一个目的地:为山水园林行动做出一点应进的事。保护山水,保护森林!
在我的眼中,有不少这样积极的人,可是在我的印象中,那位老人才是最积极的。
老人是一名退休的教师,住在一个小巷里。
老人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去公园溜达几圈,看看花草树木。有时,帮植物浇浇水,施施肥,哼几首小曲给植物听。做完这些,老人满面笑容,坐在树阴下,静静听风吹落叶声;小鸟的喳喳声;路人的欢笑声,在他耳边回荡着,老人嘴角向上翘了翘,快乐的气息在老人身边漂浮。
“啪啪啪”雨点打在娇嫩的花朵上,随着“节奏”花瓣一片一片落下来。看到这一幕,老人有点心疼了不顾三七二十一,匆忙跑下去,心想:这老骨架子哪能跑啊!唉,为了尽力,加油!把雨衣盖在花朵上。观看一下,才微微一笑走开了。
老人经常游山玩水,每当看见小河中有垃圾老人就用树杈把垃圾把弄过来,丢进垃圾桶。有时,垃圾太远,弄不过来,老人就会费尽心思,想尽办法。不管费多长时间,都一定要成功。
每当是晴天,老人早上总会去山找空处播下种子,然后浇水施肥。在老人的悉心照顾下,一棵棵小树茁壮成长。老人开始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欣慰。便鼓励更多的人植树,为环境而做出贡献。路过的总是摇摇头,走开了。只有少数人听信了,却没有行动。老人并没丧气,比以前更加努力。但天长日久,老人就不想再劝下去了。
春天时,老人更加用功。为了保护环境,制定了个计划。每天早上早起床,载几棵树。为了让树木享受最好的阳光浴,5点钟就上山栽树。老人吃力地提着水桶浇水。汗水一滴一滴地流。像小雨下了起来。他又把野草拔起,种些花朵。忙了一大阵子,才差不多了。这时,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老人载的小树。他笑了!
夏天来了,热得狗都在直吐舌头,何况是人。有钱人家吹空调,穷人家摇扇。可是,这对夫妇和大家不同。他们在辛辛苦苦栽养的树下,挂着吊床、望着明月。在这凉爽的树下,几路风轻轻吹过。养的狗,也在树阴下睡着了。
炎热的夏天度过了,秋天来了。这段时间,老人没什么忙的 ,就经常看树叶飘落的时候。别人忙着丰收,而老人种的确是普普通通的树,什么也没有。老人并没有为自己的一份努力而后悔。
一年四季,老人的生活一直这样重复着。
冬,到了。冷风嗖嗖地吹,吹乱了老人平日整齐的头发。老人并没有退缩,顶着风寒冒着雪,把枯草绑在大树上。看着大树穿上白色的外套,帅气极了。老人发出了会心的一笑。
曾经有人问过这位老人叫什么名字。他却笑呵呵地摇摇头不说话。那人不明白,又寻问了一次。老人还是不说话。那人又寻问了多次。终于,老人忍不住了开口了“我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心。只有一颗为人民服务,尽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就行了”老人说完,那人感动了,不仅被话感动,是老人的行动打动了他的心。
这种精神、这种话语,只有经过才能说出口。老人的行为震撼了我的心!

③ 生物防治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公元304年左右晋代嵇含著《南方草木状》和公元877年唐代刘恂著《岭表录异》都记载了利用一种虫蚁防治柑橘害虫的事例。19世纪以来,生物防治在世界许多国家有了迅速发展。

据古书《南方草木状》的记载,在南方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手提着一种口袋上街叫卖,这种口袋是用席子做成的,口袋中放有许多树枝树叶,枝叶上挂着虫茧,虫茧看上去就像薄絮,里面裹着一种虫蚁。这种虫蚁颜色为赤黄色,比普通的的蚂蚁要大一些,卖的时候连同薄絮一起卖掉。原来,南方盛产柑橘,柑橘树上有一种害虫,专门为害果实,买这种虫蚁就是为了防治这种柑橘害虫,如果没有这种虫蚁的话,橘子会被害虫吃得无一完好。这种利用虫蚁防治柑橘害虫的记载,就是已知最早的生物防治。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用虫蚁防治柑橘害虫以外,还有很多利用益鸟和青蛙防治害虫的例子。人们从益鸟吃虫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养鸭治虫。明代有个名叫陈经纶的人就在名为《治蝗笔记》中详细地记载了自己发明养鸭治虫的经过。陈经纶曾从菲律宾的吕宋岛把甘薯引种到福建进行试种,以后他和他的子孙们又积极致力于在各地推广甘薯种植,甘薯成为普通大众的食粮,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陈经纶和他一家。养鸭治蝗便是他在推广甘薯种植的过程中发明的。有一年,陈经纶在教人种甘薯时,看到天边飞来了一群蝗虫,把薯叶全给吃光了,一会儿又飞来了几十只鹭鸟,把蝗虫又给吃掉了。他从中受到启发,认为鸭和鹭的食性差不多,于是便养了几只鸭子,放在鹭鸟活动的地方,结果发现,鸭子吃起蝗虫来,比鹭鸟又多又快,于是就号召当地老百姓大量养鸭。每当春夏之间,便将鸭子赶到田地里去吃蝗虫。后来,这种方法果然成为江南地区治蝗的重要办法之一,不少的治蝗书中也都提到了这种治蝗办法。

明、清时期,养鸭还不仅用来治蝗,同时还用来防治蟛蜞。蟛蜞,是螃蟹的一种,以谷芽为食,因此成为稻田害虫之一。明代,珠江流域地区的人们已开始养鸭来防治蟛蜞对水稻的为害。养鸭治虫,是中国历史上利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防治技术,它不仅可以消灭害虫,保护庄稼,同时,还能促进养殖业的发展,起到化害为利的效果,是中国生物防治史上一项了不起的发明。

④ 关于生物防治的事例

这个属于生态学里消费者控制
比如稻田生虫了 可以在此稻田投放该虫的天敌来达到生物防治的效果从而避免使用农药的毒害
但是请注意一定要研究投放的生物的食物链 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⑤ 口罩的发明来源于谁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就是中国。
13世纪初,口罩只出现于中国宫廷。侍者为防止气回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答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这就是最原始的口罩。
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域。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开始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

⑥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科学防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科学防控防控,那么说就是我们一大家一齐行

⑦ Jenner发明接种牛痘苗预防天花的重大意义

重大意义:

自从18世纪末英国医生詹纳发明牛痘疫苗,人类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天花,而后又发明了更多疫苗,一步步降低了霍乱、脊灰、鼠疫等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

197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终于宣布天花已完全绝迹,这是人类历史第一个消灭的传染病。最后一例发生在英国,那还是在1978年。天花传染性强,共用被褥与当面接触就可传染。临床表现为重感冒,随后全身红斑伴有痛疼,出现在脸上的水泡可毁容,造成麻脸。

在牛痘疫苗的研究过程中,英国的玛莉.孟塔古夫人(Lady Mary Wortley Montagu, 1689-1762)占有重要的地位,她把东方国家接种人痘的技术(源自于中国)引入英国,间接促成了后来简纳医生研发出更安全的牛痘疫苗。

(7)防控发明扩展阅读

历史

早在三千年前,埃及法老王时代-拉米西斯便死于天花。

16-18世纪,天花几乎占领了世界各地,且有超过60%全球人口遭受天花的威胁。

感染天花的症状背痛、脓痂、水泡、倦怠、发高烧

天花脓痂变化:1-4天、5-10天、1-14天、15-27天

天花病毒易侵犯免疫力低的人而且只会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染。

琴纳发现挤牛奶的少女因为从牛身上得到牛痘,所以不会得天花。

1976年,全球推行天花疫苗接种

1980年五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根除天花。

接种天花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方式之一。天花疫苗取自一种被称作“牛痘”的活体病毒,其本身就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如引起全身大面积溃疡,对于一些接受过器官移植、患有癌症和湿疹的免疫能力低下者更具有致命的杀伤力。

⑧ 谁发明了防治狂犬病的疫苗

狂犬病是被疯来狗咬伤后得的一种源可怕的疾病。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决心要征服它。他早年在治疗“鸡霍乱病”及“炭疽病”时,掌握了制造疫苗的方法——把病菌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仅毒性减少,而且还有抗病的能力。

他根据已有的经验,把患狂犬病的兔子的脑的浸出液无菌静藏分为1天,2天,3天……14天,一天一组共储藏了14组,分别给健康的狗在脑部进行注射,结果,除了14天这一组外,其他组实验的狗全死了。

一个月后,他又给这组存活的狗在脑部注射保存了13天,12天,11天……的有毒浸出液,这些狗竟安然无恙,但作对照实验的狗全部死去了。

巴斯德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防治狂犬病的疫苗。

1885年7月,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给一个被疯狗咬伤的9岁小孩注射疫苗,结果取得了成功。

⑨ 我国关于防御自然灾害的科学技术或发明是什么

比如防御自然灾害方面的高射炮,就是为了减轻雹灾发明的。

⑩ 中国有什么关于防御自然灾害的发明

中国有关于防御自然灾害的发明,很多我们的古人,我们的祖先就有张衡制作的地震仪,这就是典型的防御自然灾害地震的发明。

阅读全文

与防控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