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各乡镇发放宣传物品写个简报怎么写
一是把握方向,发挥好“喉舌”作用。围绕“三大任务”、“五个黄骅”,结合乡镇特点,突出宣传加快经济发展的好思路、好举措、好成效,营造宣传思想工作大环境、大氛围,助推经济大发展、快发展。二是把握主题,发挥好 “鼓劲”作用。常郭镇宣传思想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好党和政府全局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动出击,先后策划报社、电视台来常郭采访12次,针对我镇传统的三车配件行业、设施食用菌、植树造林等工作进行宣传,扩大影响。三是把握根本,发挥好“凝聚”作用。这个根本就是解决好群众的难点热点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常郭镇结合植树造林、农村改厕、新农村建设等和农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工作,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主动出击,大力宣传,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创新方法,找准宣传思想工作的新突破
一是由“虚”变“实”,增强实效性。通过大力宣传,群众认识到植树造林对环境的好处和个人的收益,种植积极性大增,今年常郭镇植树造林面积在全市名列前茅;常郭村改厕工作快速推进,得益于宣传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一做法得到了沧州市及我市领导的一致肯定和认可。宣传工作虚功实做,才能使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二是由“旧”变“新”,增强时代性。常郭镇由“传统宣传”变为“现代宣传”,建立《今日常郭》网络平台,打造常郭宣传的新形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等手段,对群众进行开放式、多渠道的理论灌输和思想引导,实现宣传速度和覆盖面达到最快和最大,工作总结《乡镇宣传 工作简报》三是由“等”变“跑”,增强主动性。立足乡镇特点,组织人员深入村庄、企业一线,挖掘线索,积极宣传常郭产业优势、文明生态村建设、改厕等让群众受惠的工作。
三、练好内功,力促宣传
② 20世纪中国的六项重大发明创造
1,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根据解密的资料,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中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
2,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3,1965年,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它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由于蛋白质和核酸两类生物高分子有生命现象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人工合成了第一个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便突破了一般有机化合物领域到信息量集中的生物高分子领域之间的界限,在人类认识生命现象的漫长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最后,合成胰岛素工作的简报发表于1965年《中国科学》(Science China)。
胰岛素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结构与功能研究、晶体结构测定等结构生物学亦从此开始。多肽激素与类似物的合成,在阐明作用机理方面提供了崭新的有效途径,并为我国多肽合成制药工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4,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5,1943年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创立侯氏制碱法,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此方法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克服了氨碱法的不足,曾在全球享有盛誉,得到普遍采用。变换气制碱的联碱工艺,是我国独创,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侯德榜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纯碱工业的创始人。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使合成氨和制碱两大生产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学术界也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
6,1975年5月北京大学汉字信息处理研究室,由王选教授等主持工作,综合运用精深的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历经15个寒暑,研制开发成功“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世界上最浩繁的文字──汉字告别铅字印刷开辟了通畅大道。对实现中国新闻出版印刷领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它引起当代世界印刷界的惊叹,被誉为中国印刷技术的再次革命。
(2)发明物品简报扩展阅读:
侯氏制碱法的发展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从欧洲进口纯碱的道路被阻断,而当时垄断中国纯碱市场的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却囤积居奇,碱价暴涨。看到这种情况,范旭东先生于1917年在实验室成功制出了碱。1920年成立“永利制碱公司”,1922年请来侯德榜先生作为技术指导,他全身心的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
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把工厂迁到四川,新建了永利川西化工厂。
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食盐,也就是氯化钠,而四川的盐都是井盐,要用竹筒从很深很深的井底一桶桶吊出来。由于浓度稀,还要经过浓缩才能成为原料,这样食盐成本就高了。另外,索尔维制碱法的致命缺点是食盐利用率不高,也就是说有30%的食盐要白白地浪费掉,这样成本就更高了,所以侯德榜决定不用索尔维制碱法,而另辟新路。
他首先分析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缺点,发现主要在于原料中各有一半的比分没有利用上,只用了食盐中的钠和石灰中碳酸根,二者结合才生成了纯碱。食盐中另一半的氯和石灰中的钙结合生成了氯化钙,这个产物都没有利用上。
后来他终于想到,能否把索尔维制碱法和合成氨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制碱用的氨和二氧化碳直接由氨厂提供,滤液中的氯化铵加入食盐水,让它沉淀出来。这氯化铵既可作为化工原料,又可以作为化肥,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食盐的利用率,还可以省去许多设备,例如石灰窑、化灰桶、蒸氨塔等。于是他又带领技术人员,做起了实验。一直进行了500多次试验,还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才把试验搞成功,使设想成为了现实。
这个制碱新方法被命名为“联合制碱法”,它使盐的利用率从原来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此外,污染环境的废物氯化钙成为对农作物有用的化肥——氯化铵,还可以减少1/3设备,所以它的优越性大大超过了索尔维制碱法,从而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
③ 如何写简报
简报写法:
一、报头
1.简报名称一般用套红印刷的大号字体。如有特殊内容而又不必另出一期简报时,就在名称或期数下面注明“增刊”或“XX专刊”字样。秘密等级写在左上角,也有的写“内部文件”或“内部资料,注意保存”等字样。
2.期号,可写在名称下一行,用括号括上。
3.编印单位。
4.印发日期写在与编印单位平行的右侧。
在下面,用一道横线将报头与报核隔开。
二、报核
报核,即简报所刊的一篇或几篇文章。简报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它的形式也较灵活。大多数是消息,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果和穿插在叙述中的背景材料。除了消息,还有别的文体,所以,不是每篇简报都有这几项内容。
1.简报的标题类似新闻的标题,要揭示主题,简短醒目。
2.导语通常用简明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概括全文的主旨或主要内容,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导语的写法多种多样,有提问式、结论式、描写式、叙述式等。导语一般要交待清楚谁(某人或某单位),什么时间,干什么(事件),结果怎样等内容。
3.主体用足够的、典型的、有说服力的材料,把导语的内容加以具体化。
4.结尾或指明事情发展趋势,或提出希望及今后打算。如果主体部分已经把事情说清楚,那就不必再加尾巴了。
5.背景:即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环境条件和历史情况。背景可以穿插在各个部分。
三、报尾
在简报最后一页下部,用一横线与报核隔开,横线下左边写明发送范围,在平行的右侧写明印刷份数。
注意:
1、字体要够大。太细的话,摆出来也没有人可以看到,就失去了意义。
2、切忌在简报内插入表格,特别是资产损益表之类的表格。没有人有心机去细阅每一行细字所表达的内容。
3、切忌贪心,在每一版塞入太多内容。每一版内最多放四、五行。太多的话,也最多分成两版或三版表示。要是你发觉你的内容超过三版,那表示你的简报不够简洁。
4、对小学生作的简报,要活泼简明;对大学生作的简报,要清楚而不含糊。在会议室作简报,可以讲得快一点;在学校的礼堂简报,因为回音的影响而要慢慢讲。当时间不够,就要对内容有所删减。所以要事前计划可以怎样放弃而不会遗漏最重要的内容。
④ 如何编写一篇精美的简报
如何写好简报
一、简报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一)简报的含义
简报,从字义上说,就是情况的简明报道。它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及时反映情况、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揭示问题而编发的一种内部文件。 简报是简明扼要地反映情况、交流信息。
简报很多种名称,可以叫“××简报”,也可以叫“××动态”、“××简讯”、“情况反映”、“××交流”、“××工作”、“内部参考”等等。
(二)简报的作用
简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简报可以上行,迅速及时地向上级反映本单位本系统的日常工作、业务活动、思想状况等,便于上级及时了解情况,分析问题,作出决策,有效地指导工作。
2.平级机关之间交流经验、沟通情况
简报也可以平行,用于平级单位、部门之间交流经验、沟通情况,以便于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工作。
3.向下级通报情况,传达上级意图
简报还可以下行,用来向下级通报有关情况,推广先进经验,传达上级机关意图。
二、简报的种类和特点
(一)简报的种类
简报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很多不同类型。按时间划分,简报可分为定期简报和不定期简报;按发送范围分,有供领导阅读的内部简报,也有发送较多、阅读范围较广的普发性简报;按内容划分,简报可以分为工作简报、生产简报、会议简报、信访简报、科技简报、教学简报等等。下面主要介绍四种类型:
1.工作简报
这是为推动日常工作而编写的简报。它的任务是反映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工作经验,报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工作简报又可分为综合工作简报和专题工作简报两种。
2.会议简报
这是会议期间为反映会议进展情况、会议发言中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议决事项等内容而编写的简报。一些规模较大的重要会议,会议代表并不能了解会议的整体情况,譬如分组讨论时的重要发言,有价值的提案等,需要依靠简报来了解会议的基本面貌。重要会议的简报往往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即通过多期简报将会议进程中的情况接连不断地反映出来。会议简报一般由会议秘书处或主持单位编写。
⑤ 大学生捐赠活动工作简报
写清捐赠的对象、捐赠者、捐赠物品或捐款额。还可以写一下为捐赠活动作的准备,动员等等,最后还可以写捐赠物品的去向,如何送达灾区等
⑥ 2020年疫情防控发放疫情防控物品简报怎么写
首先介绍目前疫情的基本情况,要实事求是,不搞虚假,现在全世界对于疫情的报道都会被关注,其次讲述疫情的控制结果和疫情防疫物品的使用,最后还需要明确疫情物品的使用要求和相应的监督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