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论述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
什么是社会价值?
我个人认为 你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就是你的社会价值。
当你创造出一定量的社会价值同时你的自我价值就被提高。
⑵ 价值创造的价值创造的三个过程
物理过程。
只关注商品的物理属性和商品生产和物理过程。
如汽车的生产过程,由铁矿石加焦碳在高炉里炼出铁,铁再加工成汽车零件,零件再组装成整车,这就是一个汽车生产的物理过程。物理过程中我们也考虑人力的参与,但这里我们对人力的理解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的,就是说这里的人力是和畜力机械力是一样的,只考虑力量以及他所做的物理功多少,而不考虑人的参与生产的另外一面,如意愿、占有、契约、控制、命令服从等。商品生产的物理过程,是商品生产的真实过程,怎么理解这个“真实过程”?
人类社会是复杂的现象,人类社会的活动是复杂的,如果我们把经济行为笼统来考察,我们发现它比商品生产的物理过程要复杂千万倍,但它又必须以商品生产的物理过程为核心来运行。如果某种商品生产的物理过程在技术上不可能,则这种商品就不可能被生产出来,比如汽车,如果在技术上不可能或某种原材料找不到,汽车的生产就不可能实现,人类就不可能享受到汽车的便利。进一步,如果生产汽车的技术上是可能的,原材料也具有,但在制度安排上出了问题,如铁矿石被某一部落所有,而该部落认为那座山不能开采,汽车的生产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学把经济制度作为一个待定的东西,显然,制度的安排必须以商品生产的物理过程为依据!检验制度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满足商品生产的物理过程的要求。自然科学,应用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生产的组织都是从价值创造的物理过程来看待生产的。
在价值创造的物理过程中,价值就是成品的使用价值,如汽车方便我们旅行,粮食用来充饥,衣服可以保暖;他的数量特征是物理学概念上的数量,如钢铁多少吨,汽车多少辆,粮食多少公斤,衣服多少件。
工程学过程。
以商品生产的物理过程为基础,以一个企业为考察单位,以成本和利润为目标,这里价值就是均衡价格。商品生产过程就是获取利润的过程。它的目标就是不断获取利润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价值创造的物理过程符合物理规律,但价值生产的工程学过程的运行方式是:占有、契约、命令服从等。还是以汽车生产为例子,铁矿石归矿主所有,炼铁厂的老板要取得矿石就得向矿主购买,和矿主谈判,订契约,还得组织招工,支付工人工资,生产出铁来又得把铁销给汽车零件厂,然后炼铁厂老板要核算利润,如果收入减支出还有足够的特利润盈余,那么这个厂就可以不断做大,反之,如果不能赚取足够的利润,铁厂老板就当不下去了。
社会学过程。
以对人性、对社会的充分理解为基础,正确地评价价值及其来源,以整个社会健康发展为目的,引导社会创造出更丰富的真实的价值。其本质就是个哲学问题,是个价值观的问题!
很多人对使用价值的理解有偏差。把使用价值理解为纯物质属性是错误的。因为人类生存的意义已经大大超出了生物性的生存。更大的意义大于精神的自由。产品的物理属性已经沦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道具。以住房为例,如果仅从生理的需求看,一个三口之家50平米就够了,但现在人们都追求 100平米以上,且要高档装修,显然人们不是追求简单的生理满足而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正因如此,对于使用价值的理解不能用简单的“需求”二字就可以概括的。不是那种类似用营养学分析食物的价值的方法来理解使用价值。对于使用价值的理解已经上升为对人生的意义的理解。古希腊有个神话,弥达斯国王问酒神的护伴西勒诺斯:对人来说,什么是最好最妙的东西?“这精灵木然呆立,一声不吭。直到最后,在国王的强逼下,他突然发出刺耳的笑声,说道:‘可怜的浮生呵,无常与苦难之子,你为什么逼我说出你最好不要听到的话呢?那最好的东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为虚无。不过对于你还有次好的东西 ——立刻就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仅从生物性的生存来看,人生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而人类需要用道德、艺术、哲学来充实自己,来寻找生命的意义,只有我们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后,我们才能理解外界物质对我们的意义与价值,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那么漂亮的房子而不是象动物那样仅一个容身的洞穴就够了。
⑶ 价值创造的理解
稻盛和夫运用阿米巴经营模式,创造了经营上的神话;美国全食超市的发展也给出例证;海尔「人人是创客」的组织变革实践,把6万多名员工转变为自动自发的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并使每一个经营体就像一家自主经营的公司,让每个人变成自己的CEO。
这些领先企业的实践表明,今天企业的发展需要遵循「共生」的逻辑,而其带来的核心变化,就是独立个体的价值创造。
然而,任何价值创造的过程都必然伴随着失败。管理者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也必须学会接纳创新失败。
2016年12月29日,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交流对话的内容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交流从姚老师谈他一个朋友新进入一家跨国企业——华为谈起。
姚老师的这位朋友是一位技术专家,他觉得最开心的是,华为对他没有进行硬性的考核,而是让他安心研究。姚老师关注地问道:这样的管理方式,是否会得不到研发结果?
01 做出来的是天才,做不出来的是人才
任正非说,在华为,研发创新做出来的是天才,做不出来的是人才。
华为的容错率是很高的,它放手让大家去做,在研究上允许大家犯错误,给予研究人员时间和空间安心去做。假设一个新研究项目能够做出来,那华为就获得了天才;假设一个新研究项目做不出来,华为就得到了人才。
因为能够成功的项目非常少,所以做出来的就是天才。而项目失败的研究人员,经历过失败,知道失败的滋味,同时努力过、奋斗过,所以一定可以更好地总结过去,不重复犯错误,继续前进,这正是公司所要得到的人才。
科研本来就是试错的过程,没有试错,哪会有创新?创新本来就是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每次创新都会成功,那也就不是创新了。所以,能够创新成功的项目本身就少之又少,研究人员一旦成功也就可以称为天才了。
我们鼓励创新,就要接纳创新失败,如果一旦失败或者犯错,就淘汰并给其贴上标签,那么就不会有人敢去创新。华为会包容创新上的失败,不会因为失败而否定大家。
02 华为“金钱变知识,知识变金钱”的启发
如果宽容失败,是否在创新上的尝试太过发散呢?
任先生回答说不会。华为是一家有战略耐心的公司,所有的创新和尝试,都是在主航道上做出的选择,由战略做出界定。所有创新项目的选择,已经通过战略做出筛选。任先生将张开的双手慢慢收拢,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把所有的信息广泛纳入到战略框架下,然后筛选出与战略相适应的项目。这些筛选出来的项目才会进入公司创新项目集群中,组合各种资源付诸实施
⑷ 如何理解: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
人类经济活动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经济,经营而互通有无,商品交换,社会分工,创造出更多物质。
⑸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原理
“价值的抄创造与实现”原理(通袭俗讲就是“怎样实现人生价值”原理).内容包括三条,其中第一条: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原因就是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引申开来就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⑹ 如何理解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社会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个体的奋斗。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
1、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2、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行时间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⑺ “物的价值在于实现价值,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这句话对不对
有一定道理,但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因为这里的价值这个词没有保持同一性,偷换概念了。
⑻ 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明怎样实现向钱看和向前看的统一
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通过个人的奋斗与努力,劳动与奉献去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另一个方面,也从中获得社会对个人的认可与回报。而真正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向钱看,只注重个人从社会与他人获得金钱与物质的回报,这是不科学的人生价值观。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向前看,明确真正的人生奋斗方向,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科学的价值观指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人生。
⑼ 什么是价值以及怎么创造价值
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本质维系与发展,为人类一切实践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价值是定义人本身存在的核心概念,其是人这一存在与发展的本质。
人类一切自我解放行为,即本质规律(人性)下对于自我的创造及再创造并最终达成对于这一规律的本质以维持及发展。
简单的表述就是人类一切实践中具有对于自我的维持及发展所在的本质,一切价值形态都脱离不了此范畴,不能脱离此范畴。
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如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经济学价值,法律价值等等。
这些价值的存在是人在不同领域发展中范畴性规律性本质存在。同时由于意识上存在一些概念化的维系与发展人类的思想没有形成实际的物理力量,此类价值单独定义为名义价值。
价值创造是指企业生产、供应满足目标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及其成本结构。在价值创造的物理过程中,价值就是成品的使用价值。
影响价值创造的因素主要有:投资资本回报率;资本成本;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它们是影响财务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
价值创造能力:
企业根据顾客的需求和偏好创造优异顾客价值能力,它是整合研究开发能力、产品生产能力以及员工能力等要素的核心能力。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试图构建坚实和持久的竞争地位以获得持续发展,必须拥有一系列的短期竞争优势 ,并持续地改变和破坏它们。
企业的生存发展历程,就是价值创造能力不断迁移,持续获得短期竞争优势的过程。
在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竞争优势是短期的,建立在原有价值创造能力基础之上的竞争优势经常会受到削弱。
为获得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克服认知惰性并防止认知对立,适时主动地构建新能力,并在开发利用原有能力和构建新能力之间保持均衡协调。
以平衡企业的现时生存与未来发展,顺利平稳地实现价值创造能力的迁移, 获得新的短期竞争优势,这种短期竞争优势的持续获得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