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大连市技术发明奖

大连市技术发明奖

发布时间:2021-07-19 05:22:05

『壹』 请问有谁知道大连所获的城市奖项,例:最具活力奖

在欧亚大陆的东方,在渤海与黄海相拥的辽东半岛,有一个被称为“北方明珠”的美丽城市——大连,她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全球环境500佳”称号、 “CCTV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和“市民满意奖”、“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全国10个)、“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3个)等荣誉称号。2007年9月,“中国夏季达沃斯” 会议将在大连隆重举行。

『贰』 申报大连市科技进步奖对科技成果鉴定的时间是否有要求

关于申报大连市技术发明奖、大连市科技进步奖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2010年度大连市科技奖励工作,根据《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现将2010年度市科技奖励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范围
大连市技术发明奖、大连市科技进步奖
二、推荐条件
1、大连市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应该符合《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的相关规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2010年6月30日前通过科技部、省科技厅或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鉴定、验收),或授权发明专利等。
(2)申报科技进步奖所开发的项目须经过一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
(3)申报技术发明奖须提交发明专利有效性证明。
2、推荐可由单位推荐也可由专家推荐。专家推荐需要3位具有同一学科、专业领域的正高级职称的专家进行推荐。每位推荐专家每年只能推荐一项市科技奖励项目,同时应按要求独立撰写书面推荐意见(附件3),签名并加盖推荐专家所在单位公章。在市科技奖评审过程中,所推荐项目存在争议的,推荐专家负有协助处理异议的责任。
3、以下项目不可进行推荐:
(1)存在知识产权纠纷以及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有争议的项目;
(2)已获市级以上各类科学技术奖的项目。
三、推荐办法
1、采取网络和书面同时推荐形式。网络推荐同时,报送与网络申报材料完全一致的纸质申报材料原件1份、复印件2份,电子文档1份。
2、推荐项目提交的电子文档和纸质书面申报材料内容及页数,应严格按照填写说明要求提供,对于超页数(超容量)推荐的项目,不予受理。
3、科技奖励网上申报于8月20日—10月15日运行(见大连科技信息网首页右侧)。请各单位按时填报。
四、回避要求
推荐单位对推荐项目的评审专家有回避要求的,请填写《回避专家申请表》(附件4),推荐时要一并提交。
五、推荐时间及联系方式
请各单位于2010年10月13日前将材料报送到科技处(行政楼409)。 有申报意向的教师请将申报项目名称及申报奖项种类于9月10号前报科技处。
联系人:李长平 徐萍
电 话:87402152

或许会对你有用些

『叁』 2010年大连市科技进步奖公布了吗

没有吧,不清楚。我是河北的,一般我们这都是第二年公布。

『肆』 大连获得过哪些奖项

大连旅游之最
1、 中国第一个“世界环境500佳”城市
2、 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
3、 中国第一批国家卫生城市
4、 中国广场最多的城市
5、 中国市内交通最顺畅的城市
6、 中国自行车、摩托车、交通警察最少的城市
7、 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场——星海广场
8、 中国第一个海军广场
9、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服装节和最热闹的巡游表演(狂欢节)
10、中国最早的特色旅游活动——大连赏槐会
11、中国最具吸引力的烟花爆竹迎春会
12、中国最早的国际马拉松比赛
13、中国最早的冬季旅游购物活动
14、中国最大的森林国宾馆——棒棰岛宾馆
15、亚洲最长的海底通道式水族馆之一——圣亚海洋世界
16、中国最大的森林动物园——大连森林动物园
17、中国北方最秀气的自然景区——庄河冰峪沟
18、中国第一个南北极海洋动物馆——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
19、中国最大的热带雨林馆
20、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冠名的大型综合博物馆——大连现代博物馆
21、中国海洋生物标本数量和种类最多的自然博物馆
22、中国北方最大的旅游商品店—— 大连中国工艺旅游品交易市场
23、跑得最快的马家军
24、最能代表中国职业足球的实德队
25、3项世界第一的星海蹦极跳
26、中国第一支女子骑警队
27、品质最好的金刚石
28、中国最大的造船厂和机车厂
29、中国最早的轴承厂——瓦房店轴承厂
30、最鲜的鲍鱼和最有营养的海参
31、中国最早的开发区和东北唯一的保税区
32、中国第一个AAAA级国家旅游度假区——金石滩
33、世界最大、最古老的龟裂石
34、中国第一个豪华游轮主题乐园——奥丽安娜
35、最奇特的自然景观——旅顺黄渤海分界线
36、世界上最早的10个航标灯塔且仅存的3个灯塔之一——旅顺老铁山灯塔
37、中国最好的天然军港和近代史"博物馆"——旅顺
38、亚洲最大的蛇博物馆
39、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监狱陈列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
40、中国第一个世界和平公园——大连世界和平公园

『伍』 退休时曾获大连市设备管理先进个人奖加工资吗

没有规定,获得先进个人退休时加工资。

『陆』 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奖的表彰的个人对个人有什么政策的好处

当然对就业和职位晋升,工资水平有影响了啊。

『柒』 申报市级科技进步奖需要什么学历我是大连市的

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学历,只要你的项目够好,申报该奖项是有报奖说明的,一般在各个市科技局的网站上公布,只需要你的项目满足他所有的要求即可,与个人学历无关。只不过申报的时候是需要填写研发人员的,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一个团队,这个里面会要求写学历,但是总体对申报的项目而言与你的学历无关。

『捌』 大连市近三年获得中国建筑装饰奖项的有哪几家公司

万达、华润、泰达

『玖』 大连市2019年目标奖发了吗

当然是2019年目标奖发了吗?不知道你说的是哪家的目标奖

『拾』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贾振元为首的科研团队为什么能摘取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直面难题,突破应用,找准方向,简单来说,他们就是从这三点出发,取得了“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成功。

直面难题

传统加工方式严重制约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为此,贾振元团队研究多学科交叉融合,开辟了适应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的新理论体系

民航客机结构重量每降低1%,其油耗可减少3%至4%;高铁每减重1%,其能耗可减少6%至7%……

对于“一克重就是一克金”的高端装备领域来说,不管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只有减轻重量,才能提高结构效率、提升装备性能。

为此,一场由“减重”而引发的先进材料之争早已蔓延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高端装备领域减重增效的优选材料,其用量越多,表明装备性能越先进。”贾振元说。

然而,工艺技术的滞后难以支撑材料的创新运用,这让碳纤维复合材料一经亮相就遇上了不小的难题。贾振元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传统加工只能采取手工方式,低质低效,加工构件极易出现毛刺、撕裂和分层等损伤,并且加工损伤是随机的、不可控的,达不到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的高性能要求,严重制约了材料的推广应用。

“从2005年到2009年,我们虽然也曾较好地解决了若干航空航天企业复合材料构件加工中遇到的难题,但是加工质量提升到一定程度就受限,原因在于工程中沿用的是传统金属等均质材料切削理论,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和结构与之完全不同,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团队骨干高航说。

经过反复研讨,贾振元果断提出:“必须突破传统金属等均质材料切削理论体系的束缚,开辟和建立适应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的新理论体系、从理论到工程同时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

要建立理论体系,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实践上的难题倒逼贾振元团队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开疆拓土,重新打造一番新天地。为此,团队加大材料、力学、机械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力度,从碳纤维复合材料特性上和材料去除过程中彻底弄清楚加工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而研究低损伤加工的原理和构件高性能的保证方法。

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终于,贾振元团队在一系列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揭示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去除机理和加工损伤的形成机制,提出了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的切削理论,建立了切削力和切削过程动态仿真模型,实现了切削理论的源头创新。

突破应用

贾振元团队尝试工艺创新,研发出13台套数控加工工艺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我国航空航天多个重点型号复合材料构件加工的关键装备

“国外大公司花费大量经费与时间,耗时耗力,最后摸索出的经验是企业的核心机密,不会告诉我们。”贾振元说,“我们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没有基础研究作支撑,不可能实现”。

有了扎实的理论创新作后盾,再埋头钻研实践应用,就完全是一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贾振元团队提出了微刃力小化抑制损伤原理,在一个个螺旋槽切削刃上开出分屑槽,形成微齿,实现加工过程的“微元去除”;通过巧妙设计工具以及切削运动的配合,发明了“反向剪切原理”,实现了表层纤维有效切断。此外,还研制出9个系列的制孔、铣削等刀具,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高质加工,寿命高于进口刀具2倍至7倍,价格仅为1/6至1/4。

不仅如此,他们大胆尝试工艺创新,发明了在位随行加工方法、低应力柔性工装和随动除尘装置,研发出13台套数控加工工艺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我国航空航天多个重点型号复合材料构件加工的关键装备。

自2010年起,新研制的技术装备和刀具开始投入应用,使复合材料加工损伤由原来的厘米、毫米量级减至0.1毫米以内,实现了从无法加工或手工加工到低损伤数字化加工的跨越,加工技术跃升至国际领先水平。

高航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有一次,他带着学生鲍永杰到一家航空企业推广他们的刀具,企业不相信刀具性能,硬是提出“让刀具连续加工100个孔”的考题。师徒俩就在现场拿来复材板,实实在在地钻出100个孔,每个孔都很光滑,最终赢得了企业的信任。

如今,基础理论和加工技术双向护航,让一把把满载匠心巧思的刀具和系列加工工艺技术与装备书写着“中国制造”的传奇——

某新型航天装备舱段,某飞行器构件异形深腔,某航空装备机翼结构中的大厚板边缘轮廓及超大孔,某系列直升机旋翼及尾端,大型客机机身筒段复材/铝叠层验证件,高铁复材车身试验件……这些大国重器关键构件的加工难题都被贾振元团队一一攻克,为国家重大装备、重点型号研制、定型及批量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已成功应用于航天一院、航天三院、中航工业和商飞等企业。

找准方向

贾振元团队认为,搞科研要加大原创性基础研究,形成企业需求拉动,搭建起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一条创新链

“做科研要找对路子。”这是贾振元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刻苦的人很多,关键在于找准方向。道走对了,可能事半功倍;道走错了,你费大力气、绕大圈子也不一定成功。”

“我们的难点在于弄清楚问题是怎么产生的。由于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损伤的因素非常复杂,加工产生损伤的形式多种多样,整个研究过程都充满挑战。”团队成员王福吉说,“无论是创建理论研究模型还是发明新工具、设计新工艺,都要经过成百上千次实验”。

此项技术发明从理论到实践,在研究方式与研究方法上获得了多个“首次”,持续创新贯穿于贾振元团队每位成员的研究过程。

“贾老师桌上总是放着各种关于复合材料的书,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找相关研究生和教师一起探讨项目技术方案和存在的问题。”王福吉回忆道。

身兼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一职的贾振元不忘初心,坚守在科研一线。但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其中的责任和压力有多大,“我甚至连吃饭时、睡觉前都在琢磨课题的研究”。

凝聚众力突破国家重大需求难题,这是贾振元团队一贯秉承的科研态度。贾振元告诉记者:“搞科研一定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这种意识来自他30多年坚持深入企业、服务生产一线的深切感悟,“我们工科教师如果单纯从学校角度搞研发,没有企业应用拉动,研究成果就很难‘落地’,可能撂荒在实验室里,没有形成生产力”。

阅读全文

与大连市技术发明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