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希特勒有什么成就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纳粹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战犯。1889年4月20日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一个海关职员之家。中学毕业后梦想当艺 术家,去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结果名落孙山。1913年迁居德国慕尼黑无固定职业,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1914年8月加入德国陆军,在巴俄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军衔至下士。战后退役,曾一度在慕尼黑为国防军反谍机关当密探。为寻生活出路,于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该党于次年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1921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党党魁,随即组织该党的准军事组织—武装冲锋队。1923年11月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啤酒店暴动”,企图仿效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失败后被捕入狱。在狱中口述了《我的奋斗》一书, 鼓吹废除《凡尔赛和约》,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宣扬复仇主义、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反苏反共思想。1924年底, 希特勒出狱。1933年1月在垄断资本集团和军界支持下,纳粹党发展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希特勒登上总理宝座,开始实现其称霸世界和使德国纳粹化的计划。
1939年3月15日夜间,德军奉希特勒之命向捷克首都布拉格进军。3月16日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撕毁了“慕尼黑协定”。为避免苏联卷入战争,导致德国两线作战,希特勒邀请斯大林会晤,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同年9月纳粹德国闪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❷ 中国创造的奇迹是什么
制度成功创造中国奇迹
[2299] (2009-10-05)
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和基础。一个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也必然体现在制度竞争的结果之上。如果从这个角度审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我们是不是要得出这样的结论:制度的成功决定了中国再度复兴。
中国在世界范围的落后和挨打,始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尽管随后进行了洋务运动,但却惨败于葺尔小国日本,旧的东亚体系全面崩溃,随后便全面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如果不是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中国早已被彻底瓜分(美国二十年代大学课堂上的讨论题目是:是否应该瓜分中国?)。中国之失败显然在于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要,是制度之败。到现在,这一点应该不会有异议。在美国长期生活的孙中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以美国为范本重建中国的制度,并最终于1911年取得成功,终结了晚清七十年的屈辱历史。然而,在中华民国三十八年间,别说中国再度复兴,甚至连国家统一、主权独立的历史任务都没有完成。更可怕的是,反而沿着1840年以降的下滑轨道加速沉沦:国家进一步分裂、国力进一步衰微。其实民国成立不到半年,民国元老章太炎就公开提出“民国亡国论”,实是振聋发聩、远见卓识。袁世凯称帝固然有其权力私心,但中华民国不适合中国也是其理由之一。张勋复辟固然和他个人对清王朝的愚忠有关,但同样也是中华民国的失败造成的。因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也就是历史的必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已经走过一个甲子,中国在重新赢得独立和主权之后,也再度崛起成为世界新的强国。不仅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还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到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上升到19.2%,比美国高3.5个百分点,比欧元区高6.3个百分点,比日本高11.7个百分点,超过世界所有国家。到今天,中国银行业早已超过金融帝国美国,全球十大银行中国位居前三。中国汽车销售量也超过汽车王国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如果和建国时相比,GDP增长了77倍;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一,增长了一万多倍;贸易总量增长2200多倍,跃居世界第一;财政收入则增加1000多倍;人均GDP在人口增长两倍(从4.5亿到13亿)的情况下,超过3000美元,增长133倍。不仅经济如此,社会发展也是成果惊人。文盲率从80%降至3.6%,人均寿命不足35岁增至73岁。基本医疗将在今年覆盖12亿人口。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45.7%,是全球城镇化速度的两倍。这样的成就,如果不是源于制度成功,还能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一点,就是自由派人士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政法大学蔡定剑教授这样评价一种制度:“国际上的投资,大的资本的投资,人家要选择投资环境,不会选择一个没有制度保障的国家去投资”。虽然他是在肯定西方的民主制度时说的这番话的,但却是对任何一种制度模式有效的检验标准。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吸引外资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852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全球五百强(这可是十足的大资本)绝大多数都在中国投资设厂。显然,全球用资本对美国和中国的制度投了赞成票。不过考虑到在中国的投资主体是周期长、流动性差的固定资产投资,而美国更多是短期、风险性高、流动性极强的金融投资,全球对哪一个制度更有信心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在我看来,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还在于超强的纠错能力。谁都知道中国的决策素来以高效著称,但纠错的能力和效率却往往被人所忽视。新中国六十年,最大的失误有二:一是三年灾荒,二是十年文革。中国纠正这些错误一是时间短,分别为三年和十年,二是自我纠错。这一点和西方的民主制度相比,尤其明显。美国独立建国后以立宪的方式实行黑奴制长达百年。废除黑奴制后,又以法律的名义实行种族隔离长达百年。而黑奴制和种族隔离的废除与终止,也并非自我纠错。黑奴制的结束是通过一场代价极高而且惨烈的内战。北方对南方在战争期间甚至实行“杀光、抢光、烧光”的焦土政策。而种族隔离制度则是在黑人此起彼伏的和平与暴力的抗争方式才获得的,这期间惨烈的暴动曾震憾全球。
不仅制度上的纠错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就是政策性的纠错能力也是天壤之别。中国错误批判马寅初的人口论,导致人口增长失控。但中国意识到错误后,立即实行计划生育,局面迅速得到控制。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虽然也意识到人口高速增长的代价,也曾想尝试计划生育政策,但却屡屡失败。而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制度。任何政党想推进计划生育,都会在大选中败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口暴涨,并将很快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第一----正如西方所说,这是印度唯一可以超过中国的地方。还有,当中国七十年代末放弃计划经济的时候,同样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印度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后,才于九十年代实行市场经济,比中国落后十多年,这在一日千里的地球村时代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美国的次贷危机,几年前就被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发现,但却不采取任何措施。危机爆发后,他在国会举行的听证会这样辩解:不错,我是几年前就知道次贷的危害,可是如果我让银行破产、穷人失去住房,国会会批准吗?一语道出何以失去纠错能力的制度性原因。美国的次贷危机,以“两房”破产为转折点。但两房的问题二十年前就被美国学者(汤姆.斯坦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政府研究中心的经济学教授)看出,在他的努力下,国会甚至举行了听证会。然而,在两房两大巨头的游说下,在听证会上甚至不允许这位学者讲话,后来虽然成立一个委员会,但没有任何权力的委员会根本无法制衡两房。直到2007年,这位学者仍然一再撰文呼吁两房的问题,但最终等来的是危机的全面爆发。
其实西方的制度只所以失去了高效的纠错能力,只有等到危机爆发才有可能解决,原因可从邓小平的一句话中寻找到答案:1989年,西方资本曾大举撤离,邓小平当时撂下一句狠话:“资本家,资本家,资本回来了,资本家的政府还回不来吗?”可谓一语道破西方制度的本质。日本京都大学每年都做一个调查;信赖商人的比例为3%,而信赖政治家的比例则为0.3%!美国有一个说谎俱乐部,规定政治家不得参与。因为大家都是业余玩玩的,哪比的了政治人物的专业水准。
如果东西方制度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西方的制度至少有两个难以解决的困境。一是西方的政策受制于普通的选民----这是道德正确色彩浓厚但却弊端丛生。选民只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对于事关长远、全局甚至全球的事务并不关心,也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德国选民素质之高可冠全球,尤其是环保意识。但只要绿党提出增加燃油税,绿党的选票就会大幅减少。德国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唯一没有全民医疗保险的国家。近几十年历任总统都想将之建立,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奥巴马这一次以破釜沉舟之势要取得成功,声称为了医改,他宁可放弃连任,他在国会演讲也毫无退路的表示自己将是最后一位医改闯关总统。然而,既得利益者却发起了强大的反扑,把他与斯大林、希特勒并列,并扣上要把美国社会主义化的大帽子,现在鹿死谁手仍难预料。至于法国,相同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2005年公投欧盟宪法,尽管是法国人起草的,而且对法国国家利益做了很大关照,但仍被公投拒绝。而实际上,绝大多数选民都没有读过欧盟宪法草案,他们只所以投反对票仅仅是对现政府不满,而不是对欧盟宪法有不同意见。屡屡在危机中拯救过法国的戴高乐,就是在一次事关改革的公投中败北,而辞去总统职务,彻底离开政坛。当然对于民意的不合理性,西方国家也从制度上进行修补。比如,欧盟宪法公投失败后,法国新政府就不再通过公投进行表决,而是直接在议会表决通过。大家可能注意到,虽然西方号称民主和三权分立,但大法官一不是选举产生,二是采用终身制。原因在于,不是选举产生,就可以不受民意影响和左右。任期终身制,就可以不受政府控制。但根本目的还是要摆脱民意的制约。尽管有制度上的修补,但当民意走向极端的时候,仍然于事无补。希拉克时代的德维尔潘政府,为解决就业难题,推出CPE法案,以帮助青年人就业(由于法国劳工制度,老板一旦雇用员工将很难辞退。但却造成老板不愿雇人的现象。特别是青年人就业相当困难。为此,该法案决定增加老板的权力。针对青年人雇用前两年可以辞退)。这样一个改革幅度不大、针对面也不广的法案却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尽管议会通过,总统签署已成为法律,但民众却发起大规模长期的罢工、游行。最终迫使这项法律做废。这就是广场政治的效应。事实上,任何改革都是对利益的调整,总是有人得益有人受损,但国家要看是否整体上有利。但选民只会看自己。这就是票选民主的致命伤。这就是宁可通用破产,鱼死网破,民众也不会同意减少福利、减少工资、共度难关的原因。
二是西方的政治受制于财团。西方的选举民主,决定了必须有巨额的选举资金。而唯一有能力提供的只有财团。别看最后是选民在进行投票,实际上投票开始前,资本已经进行了“初选”。那些获得财团青睐的候选人才可能脱颖而出。胜选后,当然必须进行回报。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华尔街五大投行全军覆灭,但高盛集团的政治献金仍然高达数亿美元。由于政治力量对资本力量的臣服,从而使得资本处于无监管状态,不出问题,仍然可以保持繁荣,一出问题就是全局性的、崩溃性的。这也是为什么可以产生次贷危机,进而可以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前几年倒闭的全美第十七大公司安然,是布什总统最大的金主之一,71%的参议员、众议员能源委员会的23名委员中的19 人接受过安然的资金。就是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的主席也是在安然公司总裁的推荐下才获得这个职位的。这样的公司谁还能管的了?直到它自己玩完、彻底毁灭为止。同样的,这也是为什么马多夫居然能够在美国可以多年撑起一个五百亿美元的骗局。他自己在监狱中也一再声称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可以骗这么久。
资本的力量在中国虽然迅速崛起,但仍然臣服于政治权力之下,一旦资本逐利本性恶性发展,政治权力可以迅速解决。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尽管企业本身妄图收买媒体和当地政府掩盖真相,但却在最高政治权力面前碰的粉碎。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必将会是第二个“两房”。
中国的现行制度如何,从自身取得的成就,从纵向与满清、民国相比,从横向与西方相比,都可以得出无容置疑的结论。如果套用西方的话语模式,至少是“最不坏的制度”。也就是制度的成功,才创造了中国的复兴这一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文明衰落后再度复兴的奇迹。
法国巴黎 宋鲁郑
《联合早报网
❸ 希特勒的故事
不为人知的第三帝国与中华民国的友好外交
早年来自中国家庭的帮助----希特勒在自传中描述童年在维也纳的生活时,曾经提到过,在自己贫困潦倒时受到过一家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家庭的无私帮助,这个"张姓"(按原文的德语发音"CHEUNG"谐译,在英语中也可译为“程”)家庭曾无偿的一次提供给他500奥地利帝国先令作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还常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留宿.当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绘画天分时,这个善良的中国家庭还主动帮他联系了闻名的维也纳大学,希望能资助他进入大学学习."他们的帮助是无私的,是让人无法忘怀的.."希特勒曾在谈起自己往事的时候感叹道.后来希特勒掌权后合并了奥地利,但那时无论他用什么方法都再也没有找到过这家善良的恩人们.
床头的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希特勒对中国古兵法和书籍非常喜爱.具他的随行秘书说,经常可以在这位帝国元首的床头看到德文版的中国书籍.希特勒在视察法国占领区和访问意大利时都曾随身携带孙子兵法的简译本,他还经常挑灯夜读并写了大量的阅读笔记.在任命隆美尔为陆军元帅暨北非方面军总司令时,他也曾送给这位名将一本带有自己注释的孙子兵法简译本,让这位忠心的将领感激涕零.
鄙视日本看好中国---在轴心国结盟的初期,希特勒并没有预料到日本的发展会如此迅速.当时在美茵茨的军事基地里,他曾私下对自己的秘书长阿姆施太朗说过"和这种国家结盟简直是耻辱,他们只会在海边打鱼!"在他和一些重要将领的信笺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二分天下设想:以巴卡思坦(当时的波兰东部和苏联的交接处)为界限,西方(欧洲,中东,北非,大西洋西岸)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领土,东方(亚洲,小亚西亚,印度,太平洋西岸)为中华民国领土.因此,尽管迫于意大利的压力与日本结盟,但纳粹德国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一直都相当暧昧不明.甚至在得知南京沦陷后,德国还曾秘密支援了国军一些包括I号坦克,sdk.222在内的德制武器.
喜欢中国茶叶---1943年希特勒在波兰疗养时曾收到一个商人进献的极品中国茶叶,从此对中国茶情有独钟,虽然在公共场合为了保持"日耳曼优秀传统"而饮用咖啡,但私底下大家都知道茶叶才是元首的最爱.因此也一度引起了一股中国风的盛行.英国的特情机构MI6也曾策划用搀入剧毒的极品中国茶叶对希特勒进行暗杀的行动,但最终被盖世太保察觉并破坏.
蒋介石向德国派了大量的公费留学生。至於抗战前的大量德国军事援助那就不用说了,直到抗战开始后还不顾日本的强烈反对,小规模给中国军援,直到1941年。德国盖世太保不太找中国学生麻烦,甚至开战后亦然(看书《留德十年》)。1936年奥运会,德国出资帮助中国代表团,这些也是事实。
为什麽这样,因为曾经有过中国夫妇救过他。希特勒曾说说:“中国人并不能等同於靼鞑人和匈奴人,他们是特殊的人种,是有一些文明的人种。”并对中国表示友好,曾称赞蒋介石。他对中国,远好於当时要杀光有色人种的3K党盛行的美国和视有色人种非人的英国。
希特勒曾经被中国人救过所以在德国,有很多中国人便过得很好,比如说,蒋公次子纬国,便是德军军官。德国对中国,远好於英美。另外,希特勒承担了1936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全部费用,并称中国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有色人种,理应享受更多权利。”
很佩服种族主义的德国对当时倍受侵略的中国的友好。
阁下,既然您问到了这样的问题,自然是想求得有价值有意义的“爆料”;我很想做的让您感到满意,但是第三帝国的故事太多了,真不知该从何说起;想了一下想,感觉它与中国的交往是不为人知的,就像您简单的阐述了啊,希望您能够得到帮助。。。
❹ 希特勒的简介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Braunau am Inn,林茨,莱茵河上的Braunau),卒于柏林。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总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早年曾因暴动入狱,并在狱中写下我的奋斗一书,表达出他多方面的观点,如兼并奥地利,反犹和独裁。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国总理;通过"帝国大厦纵火案"打击异己党派。1934年8月1日德国总统兴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国总统,并将总统与总理两个职务合二为一,拥有无限的权力,并命令所有军队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员向他宣誓效忠。作为元首和总理,他成为国家政权的单独执掌者即独裁者,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一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执政期间的德国被称为纳粹德国或德意志第三帝国。
在第三帝国初期阶段,他的某些经济措施一度使得德国经济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泥潭,也因此以及富有煽动性的群众运动而获得下层民众的支持。
不过在政治体制上,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相对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倾向于极端民族保守主义的。他和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东条英机领导的日本联盟结成轴心国,这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军队在他的领导下干涉西班牙内战,扶持佛郎哥政权,并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兰、法国、苏联等国家。
国内方面,他实行法西斯式的一党恐怖专政,仇视且排斥其它非纳粹政党和思想,包括共产主义运动,他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即为关押共产党之用,他还鼓吹民族优越,仇视其它民族。在国内建立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等独立于国防军外的纳粹军事组织。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的第三帝国期间,德国以及其占领国领土上大量建造死亡集中营,犹太人以及其他人种的遭到了大屠杀。根据粗略估计,期间总共有约600万犹太人、数千万其它人种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屠杀。
在战争方面,希特勒在军事上摒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模式,创立了并且实践了闪电战、空军支援等新型战争模式,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1945年4月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当天夜里希特勒与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30日15时30分,希特勒夫妇双双自杀身亡。1945年5月8日夜,纳粹德国正式投降。德国战败.
❺ 希特勒在1939年前是一位完美的元首
希特勒在发动对波兰的战争之前,在德国搞的经济建设还是非常棒的。使德国无论从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方面又重新回到欧洲第一的位置。
❻ 希特勒的事迹
希特勒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其次它的演讲能力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无人能望其项背的能力“。
创建大众汽车公司
战争期间创造出新种作战方法,推进了世界军事历史的进步。
二战期间德国新型武器不断涌出,战争期间德国将星璀璨,培养出了大批军事人才,加快了现代化军事的步伐
❼ 敦刻尔克奇迹是希特勒造成的
很大的原因是希特勒对英国的妥协还抱有幻想,而三十万人的被歼灭显然就会让英国人恼羞成怒,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第三帝国内部的争权,戈林为了他在帝国内第一继承人的位置与其他的元帅们争功,第三就是希特勒对于前线的战事不是绝对的放心,他怕自己的装甲部队没有足够的实力在短时间内吃掉对方
❽ 险些饿死街头的希特勒是如何逆袭成为德国领袖的
人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也许正是因为他体验过人间疾苦,明白当时社会的丑恶面貌,才会下定决心做一个人上人,我国古代很多强大的王朝领袖都是从底层走出来的,其中刘邦就是最典型的一个。
总之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讲究的是厚积薄发,只有你积累到一定实力的时候,才是你真正大展拳脚的时候,毕竟中国有句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❾ 关于希特勒的纪录片
希特勒的“三把火”
希特勒把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的第一把火,烧向了失业现象。上台后的第三天,他就在广播电台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声称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农民,维持给养和生存基础!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在纳粹当局的努力下,到1938年,德国失业率降到了1.3%,而同期美国失业率为1.89%,英国为8.1%,这样对比一下,纳粹党宣传自己“创造了消灭失业的经济奇迹”,还真不全是在自吹自擂。
希特勒上任后的第二把火,烧向了德国几乎陷于停顿的经济状态,宣称要尽快让德国经济发动机高速并持续地运转起来。从1932年到1937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这些实在的数据表明:纳粹当局的确在不长的时间里,创造了德国经济复兴的奇迹。
希特勒对内烧的第三把火,是重建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会福利政策。希特勒上台后大力推选社会保险制度,增加和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在通过“劳动美化活动”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的同时,还扩大了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纳粹的属下工会劳动阵线,在疗养胜地鲁根岛等地,修建了一批疗养院和旅馆。仅1937年1年内,全德就约有1000万工人享受到了这项福利。
如果说希特勒上任后对内烧的“三把火”,让除了犹太人之外的大多数普通德国人得到了实惠,因而在政治上支持拥戴纳粹当局的话,希特勒对外也烧的“三把火”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大国。这让德国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都大大增强,更加坚定地支持希特勒和纳粹党。
希特勒对外烧的第一把火是秘密重整军备。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使德国的空军力量超过英国,陆军力量也超过法国。
对外希特勒烧的第二把火,是收复失地和和平扩张。根据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战败的德国一共丧失了拥有7325000人口的73485平方公里的国土,莱茵河地区则被“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明确规定为“非军事地带”。希特勒上台后,经过一番折冲,不仅收回了萨尔地区、派兵占领了莱茵非军事区,而且在1938年3月让奥地利“回归”德国后,又把有350万人口的捷克苏台德地区纳入了德国版图。
希特勒对外烧的第三把火,则是通过举办1936年柏林奥运会,以最隆重的仪式,在德国人面前向全世界宣告了德国的重新崛起。希特勒亲自担任柏林奥委会大会总裁。他下令用16吨铜铸了一座奥林匹克巨钟,建筑了一座高达70米的希特勒钟塔,建了一座能容纳10万人的运动场,建了一个可容纳2万名观众的游泳池,并修建了比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村,1936年8月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希特勒宣布开幕。会场上飘扬着纳粹旗帜,德国运动员通过主席台时,行纳粹礼,高呼“万岁———希特勒!”德国第一次通过电视播放了奥运会比赛盛况。在这次奥运会上,德国获金牌33枚、银牌26枚、铜牌30枚,拿了世界第一。通过举办奥运会,希特勒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和平英武的政治家形象。
❿ 希特勒创造了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帝国,有人说他是个恶魔
不能,亚历山大是胜利者所以伟大。拿破仑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所以伟大,希特勒只给世界带来灾难,倘若他打赢了二战,他就是伟人,可惜他没有。唯一的优点是他演讲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