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创新的例子有哪些
1、北斗全面覆盖:中国人的全球梦
7月31日,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作为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北斗系统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运控、星间链路、应用验证七大系统组成。从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26年的发展历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2000年建成北斗一号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12年建成北斗二号区域系统,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实现了中国人的“全球梦”。
② 新中国重大发明创新有哪些
你也是来初一的把!Me too。。。侯氏制碱自法(侯德榜),人工合成胰岛素(钮经义),中国杂交水稻(袁隆平),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王选)
参考资料:我这里只有五个!
时间 重大发明 发明者 意义
1939 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 世界上制碱工业上的重大突破
1964 人工合成胰岛素 钮经义 为人类认识生命 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一大步
1973 中国杂交水稻 袁隆平 为水稻大幅度增产开闭了新的途径
1992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王选 为汉字告别铅字印刷术开辟了通径
2001 数字机械化 吴文俊 国家和人民在新时期科技和创新的进步 转
③ 中国的创新怎样
增强国家的来自主创新能力源12大措施 :
1.政府加大科学投入,特别是基础科学以及航天、生物、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的投入。
2. 政府应大力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全球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
3. 政府采购时,要首先考虑采购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 大力改善科技人员的待遇,用高薪吸引优秀人才。
6.对自主创新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7. 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8. 企业设立专项科研开发资金,按一定的产值比例,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9.新。
9.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资金变为技术、技术变为资金、资金变为更高层次技术的良性循环。
10. 建立高科技创业资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宽裕的发展环境。
11. 引进国外高科技人才。
12. 改变目前应试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
④ 中国创造了哪些世界之最
中国的世界之最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算筹是圆形竹棍,它长二十三点八六厘米、横切面直径是零点二三厘米。到公元6、7世纪的隋朝,算筹长度缩短,圆棍改成方的或扁的。根据文献记载,算筹除竹筹外,还有木筹、铁筹、玉筹和牙筹。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如六千七百零八表示为⊥ ,遇到零的时候用空位表示),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最早最长最宽的道路
最早最长最宽的道路是我国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为了调兵方便命大将蒙恬调动20万民工用4年时间完成的,这条路北起九源(内蒙包头市)南至云阳(陕西淳化)横贯陕西、甘肃等省14个县,全长900多千米宽164米。
人工磁化方法的最早实践
我国11世纪的《武经总要》一书中,关于指南鱼的人工磁化方法,是世界上人工磁化方法的最早实践。
这一方法的原理,是先把铁叶鱼烧红,让铁鱼内部的分子能动增加,从而使分子磁畴从原先的固定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然后使烧红的铁叶鱼沿着地球磁场方向位置,通过强大的地磁场迫使运动着的分子磁畴顺着地球磁场方向重新排列(由无规则排列到规则排列),这时铁鱼就被磁化了。最后,"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使它迅速冷却,把分子磁畴的规则排列固定下来,同时也是淬火过程。最后"以密器收之",可能是把指南鱼放在天然磁石旁边让它保持磁化或继续磁化。这种利用地球磁场的作用使钢针磁化的方法,领先欧洲四百多年。
最古老的天文钟
巧 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诞生在我国。它是我国北宋天文学家苏颂、韩公廉等人建造的水运仪象台。它高约十二米,宽七米,分作三层。上层放浑仪,用来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为了观测方便,上面覆盖了九块活动屋板,作用和现代天文台可以开合的球形台顶相同,堪称现代天文台圆项的鼻祖。中层放浑象,它是一个球体,在球面布列天体的星宿位置。浑象一昼夜自转一圈,不仅形象地演示了天象的变化,也是现代天文台的跟踪机械--转仪钟的祖先。下层设木阁,又分成五层。每层有门,到一定时刻,门中有木人出来报时。木阁后面装置漏壶和机械系统,起到控制水轮运转速度的作用,使水轮只能间歇运转,而转速由漏壶的流量决定。这是相当于今天的钟表机械中的关键部件--一组使机轮运转变慢、控制速度恒定的锚状擒纵器,因而,它又堪称钟表的祖宗。
这座利用水力运转的仪器象台,是远远早于欧洲同类装置的一项重大发明。国际上曾对它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很可能是后来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最早的光学实验
世界上最早的光学实验,是我国二千四五百年前,由杰出科学家墨翟和他的学生进行的。
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为什么会出现这奇怪的现象呢?墨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光线像射箭一样,是直线进行的。人体下部挡住直射过来的光线,穿过小孔,成影在上边;人体上部挡住直射过来的光线,穿过小孔,成影在下边,就成了倒立的影。并且还指出,人的位置离墙壁由远及近,暗室里的影也由小变大,倒立在墙上。这在世界上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世界上我国最早发现太阳黑子,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与太阳黑子有关的记载,在战国时期及汉代也有不少与太阳黑子有关的记载,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载是汉书卷二十七五志下之下:"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河平元年是公元28年。我国古代非但有世界公认的最早黑子记录,而且数量很多,记录很详细。从汉河平元年到明末为止,共有一百多次太阳黑子记录,这些记录既有准确的日期,又有黑子形状、大小、位置甚至变化的情况,对太阳黑子的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最早的有关物理学基本理论著作
战国时期的《墨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物理学基本理论的著作。《墨经》全书包括《经上》、《经下》、《经上说》、《经下说》四篇。论述的物理学内容有力学、声学和光学等,最早提出"杠杆原理"、"浮力原理"等。其中最精辟、最受人推崇的是几何光学部分。更令人惊叹的是,在两千多年前《墨经》中已经出现了现代原子学说的萌芽思想,这无论在哲学发展史上还是在科学发展史上都占据一定的地位。《墨经》在古典哲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品。
中国的世界之最
1.最早的兵书是春秋孙武的《孙子兵法》
2.字数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3.最早的报纸是西汉的《邸报》
4.最早的传记文学是西汉的《史记》
5.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是春秋的《诗经》
6.记载时间最长的历史巨著是孔子的《春秋》
7.世界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
8.最高的宫殿是布达拉宫
9.最长的石窟画廊是敦煌莫高窟
10.最大的内陆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11.最早的立体地图是宋代沈括绘制的《使契丹图》
12.最大的广场是北京天安门广场
中国之最
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
第一部字典: 《说文解字》。
第一部宪法: 1954年9月20日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领导的。
第一次党代会: 一九二一年七月(实际不是一日)在上海召开,共有13位代表参加。
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的人: 王稼详。
第一个中国象棋冠军: 杨官麟。一九五六年第一届全国象棋赛。
第一个大油田: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
第一颗氢弹爆炸: 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
第一颗人造卫星: 一九七0年四月二十四日。
第一颗同步卫星: 一九八四年四月发射的试验通信卫星。
气温最低的地方: 黑龙江省呼玛县漠河。最低达52.3℃。
气温最高的地方: 新疆吐鲁番盆地。最高达48℃。
人数最多的姓: 张,目前有说李姓。
使用最多的汉字: 的。
最长的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
最大的山脉: 喜玛拉雅山。
最大的河: 长江,长6300公里。
最大的佛像: 四川省乐山县的大佛,高71米。
最大的喇嘛塔: 妙应寺白塔,高50.9米。该塔建于1271年,历时8年。
最早的军事著作: 《孙子兵法》。
最早的词典: 《尔雅》。
最早的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是鲁迅在1918年发表的。
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
写人物数最多的书: 《水浒》,共写了787个人。
最早的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
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 毕升 。
最早的皇帝: 秦始皇(公元前246~210年)。
最后一个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1909~1911年)。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1662~1722年),在位61年。
国际之最
最快的速度: 光速,每秒299796公里,是宇宙速度的极限。
最低温度: -273.15℃,宇宙最低温度,称为绝对零度,分子停止运动,只能接近而不能达到。
最轻的金属: 锂,密度很小,能浮在煤油上。
最重的金属: 锇,比水银的密度还大,放在水银里都会沉底。
最重的气体: 氡,比空气重8倍。
最重的鸟: 大鸨,最重的雄鸨体重达16公斤。
比重最大的液体: 水银。
沸点最低的是氦: 沸点-268.9℃。
熔点最高的是钨: 熔点3300℃。
地球上的最低气温: -88℃。
地球上的最高气温: 63℃。
最长的河: 尼罗河,长6671公里。
最深的海: 大西洋的加勒比海,最深处达7680米。
面积最大的海: 太平洋的珊瑚海,达4,791,000平方公里。
最大的岛: 丹麦的格陵兰岛,面积2,175,600平方公里。
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位于西亚。
最大的群岛: 南洋群岛,位于亚洲东南部,由12000多个岛屿组成。
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
最高的高原: 中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最低的盆地: 中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54米。
最大的沙漠: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面积达600-800万平方公里。
最大的海湾: 孟加拉湾。位于印度洋东北部。
最长的运河: 中国的京杭运河,长1794公里。
最大的瀑布: 委内瑞拉南部的安赫尔瀑布,水头高达17054米。
飞得最高的鸟: 鹫,最高达海拔9000多米。
最早的磁浮铁路:1982年由德国修建,长31.5公里
速度最快的磁浮列车: 实验时速高达580公里,由日本制造
含植物蛋白最多的食品: 黄豆----36.3克/100克。
含钙最多的食品: 虾皮---2克/100克。
含铁最多的食品: 黑木耳----185毫克/100克。
含磷最多的菌藻类食品: 紫菜----457毫克/100克。
含维生素A最多的食品: 鸡肝---5万单位/100克。
含维生素B1最多的食品: 花生米----1.03毫克/100克。
含维生素B2最多的食品: 羊肝----3.57毫克/100克。
含维生素C最多的食品: 鲜枣----380毫克/100克。
⑤ 中国创新能力什么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十一五”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外技术储备急于获得新市场,这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主动选择创造了条件,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可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支付较低的成本;二是国内人才和科技储备已有相当基础,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这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三是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提供创新的广阔空间;四是我国公共财政实力大大增强;五是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对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大,按要素参与分配已成为重要的分配原则,国家在税收、折旧、财政和投资等方面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⑥ 新中国重大发明创新有哪些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在语文学界出现了“电子计算机是方块汉字的内掘墓人,也是拼容音文字的助产士”;“汉字行将就木”等议论。
但是,古老的汉字并没有因此而衰亡,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文化工作者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发明创造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中文电子出版系统。
继开创世界印刷术之先河的毕升,再创了印刷术的辉煌。尤其是多种汉字输入法的发明和应用,使汉字输入电脑速度超过了拼音文字。
⑦ 中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哪些硕果
据报道,近年来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天宫、天眼、蛟龙、大飞机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创新驱动取得了累累硕果。
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体系正加快成型,创新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项目方面发挥着领先骨干作用,基于市场机制的开放创新平台不断涌现,有效整合了全球创新资源,形成了共享经济下的颠覆性创新,加快了信息化、数据科技带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希望中国科技创新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⑧ 20世纪中国的六项重大发明创造
1,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根据解密的资料,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中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
2,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3,1965年,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它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由于蛋白质和核酸两类生物高分子有生命现象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人工合成了第一个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便突破了一般有机化合物领域到信息量集中的生物高分子领域之间的界限,在人类认识生命现象的漫长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最后,合成胰岛素工作的简报发表于1965年《中国科学》(Science China)。
胰岛素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结构与功能研究、晶体结构测定等结构生物学亦从此开始。多肽激素与类似物的合成,在阐明作用机理方面提供了崭新的有效途径,并为我国多肽合成制药工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4,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5,1943年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创立侯氏制碱法,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此方法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克服了氨碱法的不足,曾在全球享有盛誉,得到普遍采用。变换气制碱的联碱工艺,是我国独创,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侯德榜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纯碱工业的创始人。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使合成氨和制碱两大生产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学术界也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
6,1975年5月北京大学汉字信息处理研究室,由王选教授等主持工作,综合运用精深的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历经15个寒暑,研制开发成功“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世界上最浩繁的文字──汉字告别铅字印刷开辟了通畅大道。对实现中国新闻出版印刷领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它引起当代世界印刷界的惊叹,被誉为中国印刷技术的再次革命。
(8)中国的创新创造了什么扩展阅读:
侯氏制碱法的发展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从欧洲进口纯碱的道路被阻断,而当时垄断中国纯碱市场的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却囤积居奇,碱价暴涨。看到这种情况,范旭东先生于1917年在实验室成功制出了碱。1920年成立“永利制碱公司”,1922年请来侯德榜先生作为技术指导,他全身心的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
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把工厂迁到四川,新建了永利川西化工厂。
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食盐,也就是氯化钠,而四川的盐都是井盐,要用竹筒从很深很深的井底一桶桶吊出来。由于浓度稀,还要经过浓缩才能成为原料,这样食盐成本就高了。另外,索尔维制碱法的致命缺点是食盐利用率不高,也就是说有30%的食盐要白白地浪费掉,这样成本就更高了,所以侯德榜决定不用索尔维制碱法,而另辟新路。
他首先分析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缺点,发现主要在于原料中各有一半的比分没有利用上,只用了食盐中的钠和石灰中碳酸根,二者结合才生成了纯碱。食盐中另一半的氯和石灰中的钙结合生成了氯化钙,这个产物都没有利用上。
后来他终于想到,能否把索尔维制碱法和合成氨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制碱用的氨和二氧化碳直接由氨厂提供,滤液中的氯化铵加入食盐水,让它沉淀出来。这氯化铵既可作为化工原料,又可以作为化肥,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食盐的利用率,还可以省去许多设备,例如石灰窑、化灰桶、蒸氨塔等。于是他又带领技术人员,做起了实验。一直进行了500多次试验,还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才把试验搞成功,使设想成为了现实。
这个制碱新方法被命名为“联合制碱法”,它使盐的利用率从原来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此外,污染环境的废物氯化钙成为对农作物有用的化肥——氯化铵,还可以减少1/3设备,所以它的优越性大大超过了索尔维制碱法,从而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
⑨ 新中国重大发明创新有哪些不是五个,越多越好
1.李四光:陆相成油理论
发明简介:20世纪50-60年代,"陆相盆地生油理论"和"陆相盆地成油理论"指导了大庆油田的发现。人们一直认为只有在海相地层中才有可能出现的大的油田,我们的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只要条件适宜,陆相沉积也可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论。
影响:李四光的“陆相成油理论”让中国人彻底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为咱中国人长了一回脸。大庆、大港、胜利等地连续建成大油田,陆相成油理论的作用功不可没。
2.矮秆籼良种
发明简介:籼稻 ,一种一年生的禾草,水稻的一种,米粒细而长,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食物,谷壳和其他副产品可饲养家畜,稻杆用来造纸。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
影响:高秆品种的最大弱点是不耐肥,容易倒伏,稀植低产。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3.第一座原子反应堆
发明简介:1958年6月30日,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已经正式运转。反应堆是使原子核分裂维持链式反应的一种装置,它是目前利用原子核内部能量的主要形式。我国新建成的这座原子反应堆是重水型的,热功率为7000枣l万千瓦,主要用途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制造同位素。它是用铀作燃料,用重水作慢化剂和导热剂,所以叫做实验性重水型反应堆。6月13日下午,这座反应堆开始发生链式反应,并逐步提高功率。
影响:1958年6月30日,新华社报道了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已经正式运转,回旋加速器已经建成,正在准备进行科学研究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跨进了原子能时代。
4.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发明简介: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影响: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质。过去世界普遍认为生命体是天然的,大都认为人工合成生命体是不可能的,中国人首次让它变成可能。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5. .两弹一星
发明简介:“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影响:以邓稼先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挑选了20多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缺乏资料的“真空”状态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罗布泊的戈壁沙滩上空点燃神奇之火,生成原子弹爆炸特有的“蘑菇云”。研制成功原子弹两年零八个月后,1967年氢弹研究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零四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表明中国的核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卫星的国家。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6杂交水稻
发明简介: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籼型杂交水稻比传统水稻增产30%以上,它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
影响: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袁隆平2001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许多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了加剧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杂交水稻的诞生,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肚子问题,还为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为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7.神舟系列
发明简介: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5号飞船。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神舟”6 号发射成功。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2008年9月25日,神七任务作为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此次任务将突破和掌握航天员空间出舱的关键技术,首次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实行航天员太空行走,将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
以上是七个新中国成立后的较大发明。硬说近十年的话就算2000年至2010年吧,我给楼主一个列表,不明白可以问问我,简介下哈,网络打字实在有限:
1.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
发明简介: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神舟系列 不解释了
3.李官奇:纤维原创技术
发明简介:2001李官奇----世界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纤维原创技术 。历时10年艰辛探索,从榨过油的豆粕中,神话般提取世界第八大人造纤维,并拉丝成线、纺纱成布、染色成衣。
4.李登海:玉米杂交种
发明简介:李登海将杂种优势与群体光能利用的理论融为一体,提出了株型与杂交优势互补的论点。选育了30多个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组配了30多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5.磁轴承(MagneticBearing,简称MB),又称为磁悬浮轴承
发明简介:我国“拉推磁路”理论已问世25年了。其创始人甘肃省的李国坤教授运用该理论最新研究的科技成果“磁悬浮轴承”。它是利用磁力作用将转子悬浮于空中,使转子与定子之间没有机械接触的一种新型、高性能轴承。与传统的滚珠轴承、滑动轴承以及油膜轴承相比,磁轴承不存在机械接触,转子可以运行到很高的转速,具有机械磨损小、能耗低、噪声小、寿命长、无需润滑、无油污染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高速、真空、超净等特殊环境中。
6.视频编码标准关键支撑技术
发明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参与完成的AVS视频编码标准关键支撑技术。
7.徐道华:“水博士活氧整水器”
发明简介:该设计把对普通自来水的深度活化处理系统,精巧地设计成一个看似普通的水龙头里,普通家庭只需接上“水博士整水器”,就可以全面提升居家生活的饮用水质量。
8.代旭升: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
发明简介:2003年,代旭升经过3个月的苦心钻研,研制出“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彻底解决套管气外排造成的浪费和大气污染,一举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仅胜利油田年创效益1000多万元。
9.龙芯
发明简介:龙芯(英语:Loongson,旧称GODSON)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开发的通用CPU,采用简单指令集,类似于MIPS指令集。第一型的速度是266MHz, 最早在2002年开始使用,龙芯2号速度最高为1GHz。龙芯3号还未有成品,而设计的目标则在多核心的设计。
⑩ 中国创造有哪些
中国创造就是版权持有者是中国,由中国创新,发明。而中国制造的产内品版权不属于中国,中容国只是简单的生产和加工。所提供的是简单的劳动力而不是知识智慧和脑力。
早在2007年经合组织(OECD)称,在研发支出方面,中国去年取代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增长了1倍以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的全球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再创新高。其中,由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超过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专利局的总和,名列世界第一,中国专利申请增量占全球总增量的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