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爱迪生的发明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AlvaEdison )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于1847年 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7岁时,父亲经营屋瓦生意亏本,将全家搬到密歇根州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搬到这里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种疾病是造成他耳聋的原因。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8 岁时,他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到9 岁时,他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如帕克的《自然与实验哲学》。10岁时酷爱化学。11岁那年,他实验了他的第一份电报。为了赚钱购买化学药品和设备,他开始了工作。12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之间。他一边卖报,一边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图书馆看书。他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驱报》,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用所挣得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不幸有一次化学药品着火,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
1862年8月,爱迪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魄救出了一个在火车轨道上即将遇难的男孩。孩子的父亲对此感恩戴德,但由于无钱可以酬报,愿意教他电报技术。从此,爱迪生便和这个神秘的电的新世界发生了关系,踏上了科学的征途。
1863年,爱迪生担任大干线铁路斯特拉福特枢纽站电信报务员。从1864年至1867年,在中西部各地担任报务员,过着类似流浪的生活。足迹所至,包括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韦恩堡、印第安那波利斯、辛辛那提、那什维尔、田纳西、孟斐斯、路易斯维尔、休伦等地。
1868年,爱迪生以报务员的身份来到了波士顿。同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权。这是一台自动记录投票数的装置。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它会受到欢迎的。然而,一位国会议员告诉他说,他们无意加快议程,有的时候慢慢地投票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从此以后,爱迪生决定,再也不搞人们不需要的任何发明。
1869年6月初,他来到纽约寻找工作。当他在一家经纪人办公室等候召见时,一台电报机坏了。爱迪生是那里唯一的一个能修好电报机的人,于是他谋得了一个比他预期的更好的工作。10月他与波普一起成立一个“波普——爱迪生公司”,专门经营电气工程的科学仪器。在这里,他发明了“爱迪生普用印刷机”。他把这台印刷机献给华尔街一家大公司的经理,本想索价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气说出口来。于是他让经理给个价钱,而经理给了4万美元。
爱迪生用这笔钱在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他培养出许多能干的助手,同时,也巧遇了勤快的玛丽,他未来的第一个新娘。在纽瓦克,他做出了诸如蜡纸、油印机等的发明,从1872至1875年,爱迪生先后发明了二重、四重电报机,还协助别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机。
1876年春天,爱迪生又一次迁居,这次他迁到了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他在这里建造了第一所“发明工厂”,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1877年,爱迪生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他还发明了他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电话和电报“是扩展人类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声机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三大发明之一,“从发明的想象力来看,这是他极为重大的发明成就”。到这个时候,人们都称他为“门罗公园的魔术师”。
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的同时,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对电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000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一发明是爱迪生一生中达到的登峰造极的成就。接着,他又创造一种供电系统,使远处的灯具能从中心发电站配电,这是一项重大的工艺成就。
他在纯科学上第一个发现出现于1883年。试验电灯时,他观察到他称之为爱迪生效应的现象:在点亮的灯泡内有电荷从热灯丝经过空间到达冷板。爱迪生在1884年申请了这项发现的专利,但并未进一步研究。而旁的科学家利用爱迪生效应发展了电子工业,尤其是无线电和电视。
爱迪生又企图为眼睛做出留声机为耳朵做出的事,电影摄影机即产生于此。使用一条乔治伊斯曼新发明的赛璐珞胶片,他拍下一系列照片,将它们迅速地、连续地放映到幕布上,产生出运动的幻觉。他第一次在实验室里试验电影是在1889年,1891年申请了专利。1903年,他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爱迪生为电影业的组建和标准化做了大量工作。
1887年爱迪生把他的实验室迁往西奥兰治以后,为了他的多种发明制成产品和推销,他创办了许多商业性公司;这些公司后来合并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后又称为通用电气公司。此后,他的兴趣又转到荧光学、矿石捣碎机、铁的磁离法、蓄电池和铁路信号装置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制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
1929年10月21日,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人们为爱迪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德国的爱因斯坦和法国的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学家纷纷向他祝贺。不幸的是,就在这次庆祝大会上,当爱迪生致答辞的时候,由于过分激动,他突然昏厥过去。从此,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931年10月18日,这位为人类作过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因病逝世,终年84岁。
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时,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他在“发明工厂”,把许多不同专业的人组织起来,里面有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共100多人,爱迪生的许多重大发明就是靠这个集体的力量才获得成功的。他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此外,他的妻子也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爱迪生发明创造年表:
1868年10月11日发明“投票计数器”,获得生平第一项专利权。
1869年10月与友人合设“波普——爱迪生公司”。
1870年发明普用印刷机,出让专利权,获4万美元。在纽约克自设制造厂。
1872—1876年发明电动画机电报,自动复记电报法,二重、四重电报法,制造蜡纸炭质电阻器等。
1875年发明声波分析谐振器。
1876年在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它是现代的“研究小组”这一概念的创始。发明碳精棒送话器。申请电报自动记录机专利。
1877年在门罗公园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获得三项专利:穿孔笔、气动铁笔和普通铁笔。 8月20日发明了被证实为爱迪生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
1878年爱迪生宣称要解决电照明的问题。英国皇家学会举办留声机展览。改良留声机,设计微音器,扩音器,空中扬声器,声音发动机,调音发动机,微热计,验味计等。2月19日获留声机专利。7月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派克教授赴怀俄明观察日全蚀,并用他发明的气温计测量太阳周围全体的温度。8月返回门罗公园,重新投入科研实验当中。英国批准爱迪生“录放机”专利申请。9月访问康涅狄克州的威廉·华莱士。开始进行发明电灯的研究。10月5日提出等一份关于铂丝“电灯”的专利申请。
1879—1880年经数千次的挫折发明高阻力白炽灯。改良发电机。设计电流新分布法,电路的调准和计算法。发明电灯座和开关。发明磁力析矿法。
1879年8月30日爱迪生和贝尔在萨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厅各自演示了电话装置,结果爱迪生的电话比贝尔的清晰。10月21日发明高阻力白炽灯,它连续点燃了40个小时。11月1日申请碳丝灯专利。12月21日《纽约快报》报道了爱迪生的白炽电灯。12月25日对来自纽约市的3000名参观者在门罗公园作公开电灯表演。
1880年研究直升机。获得电灯发明专利权。制成磁力筛矿器。1月28日提出“电力输配系统”专利书。2月18日《斯克立柏月刊》发表了《爱迪生的电灯》一文,正式发表了电灯的发明。5月第一艘由电灯照明的“哥伦比亚号”轮船试航成功。
12月成立纽约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
1881纽约第五大街总部设立。成立一个白炽灯厂于纽约克。设立发电机,地下电线,电灯零件的制造厂。在门罗公园试验电车。
1882发明电流三线分布制。申请专利141项。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厂。 12月底美国各地建立了150多个小电站。
1885年5月23日提出无线电报专利。
1887—1890年改良圆筒式留声机,取得关于留声机的专利权80余份。经营留声机,唱片,授语机等制造和发售事业。
1888年发明唱筒型留声机。
1889年参加巴黎百年博览会。发明电气铁道多种。完成活动电影机。
1890—1899年设计大型碎石机,研磨机。在奥格登矿地亲自指挥用新方法大规模开发铁矿。
1891年发明“爱迪生选矿机”,开始自行经营采矿事业。获得“活动电影放映机”专利。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动电影视镜在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爱迪生实验室向公众展示。
1893年爱迪生实验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
1894年4月14日在纽约开辟第一家活动电影放映机影院。
1896年年4月23日第一次在纽约的科斯特—拜厄尔的音乐堂使用“维太放映机”放映影片,受到公众热烈欢迎。
1902年使用新型蓄电池作车辆动力的试验,行程为5000英里,每充一次电,可走100英里,获得成功。
1903年爱迪生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
1909年费时十年,蓄电池的研究,终于成功。制成传真电报。获得原料机、加细碾机、长窑设计专利。
1910—1914年完成圆盘式留声机,不损唱片和金钢石唱片。完成有声电影机。
1910年发明“圆盘唱片”。
1912年发明“有声电影”。研制成传语留声机。
1914—1915年发明石碳酸综合制造法,并合留声机和授语机为远写机,一方电话机可自动纪录对方说话。自行制造苯、靛油等。
1915—1918年完成发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等。
1927年完成长时间唱片。
1928年从野草中提炼橡胶成功。
㈡ 碎石机的实质意义
1、目的:在冶金、矿山、化工、水泥等工业部门,每年都有大量的原料和再利用的废料都需要用破碎机进行加工处理。如在选矿厂,为使矿石中的有用矿物达到单体分离,就需要用破碎机将原矿破碎到磨矿工艺所要求的粒度。需要用破碎机械将原料破碎到下一步作业要求的粒度。在炼焦厂、烧结厂、陶瓷厂、玻璃工业、粉末冶金等部门,须用破碎机械将原料破碎到下一步作业要求的粒度。
2、意义:在化工、电力部门,破碎粉磨机械将原料破碎,粉磨,增加了物料的表面积,为缩短物料的化学反应的时间创造有利条件。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资源的迅速减小,各部门生产中废料的再利用是很重要的,这些废料的再加工处理需用破碎机械进行破碎。 1、体外冲击波碎石机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的优点在于它的治疗过程基本是非侵入性的,患者易于接受,而且它的治疗成功率高,对人体组织的损伤较少,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2、电式冲击波波源
碎石机的波源以液电式居多,因其发展早、技术成熟、碎石效果好而被广泛采用。
液电式冲击波源是一个半椭圆形金属反射体内安置电极,反射体内充满水,当高压电在水中放电时,在电极极尖处产生高温高压,因液电效应而形成冲击波,冲击波向四周传播,碰到反射体非常光滑的内表面而反射,电极极尖处于椭球的第一焦点处,所以在第一焦点(f1)发出的冲击波经反射后就会在第二焦点(f2)聚集,形成压力强大的冲击波焦区,当人体结石处于第二焦点时,就会被粉碎。
3、压电式冲击波波源
压电式冲击波波源是一个半球的内壁安装很多压电晶体,当有高频高压电通过压电晶体时,压电晶体就会伸缩产生振动,从而使水介质产生超声冲击波,冲击波在圆球的球心(f)处聚焦,当结石处于焦点处时,就会被强大的冲击波粉碎。
4、电磁式冲击波波源
电磁式冲击波波源可分为平板式和圆筒式两种。
平板式电磁波源是一个中空圆柱体,圆柱体一端有组高频线圈,当高频高压脉冲电流通过时,线圈产生脉振磁场,根据电磁场感应定律可知,靠近线圈前端的平板金属膜就会发生振动,从而使水介质产生冲击波,平行直线传播的冲击波穿过双面凹的声透镜后在透镜的焦点(f)处聚焦,强大的冲击波可把处于焦点处的结石粉碎。
圆筒式电磁波波源是一个圆筒形绝缘体外壁安装若干组高频线圈,线圈外是一个圆筒形金属振膜,整个装置安放在一个旋转抛物线形成反射体底部,当有高频高压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周围产生脉振磁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圆筒形金属振膜就会产生震动,从而使水介质产生冲击波,冲击波平行向四周传播,碰到反射体非常光滑的内表面而反射,然后在抛物面的焦点f处聚焦,当结石处于焦点处时,就会被强大的冲击波粉碎。 矿业用破碎机也叫碎石机,是指排料中粒度大于三毫米的含量占总排料量50%以上的粉碎机械。由英国人恒安发明。破碎作业常按给料和排料粒度的大小分为粗碎、中碎和细碎。常用的砂石设备有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复合式破碎机,单段锤式破碎机,立式破碎机,旋回破碎机、圆锥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双辊式破碎机、二合一破碎机、一次成型破碎机等几种。
1、可调式
可调式细碎机主要由回转部分、护板部分和箱体部分组成。回转部的轮芯上有数个交叉非重叠排列的锤架,锤头固定在锤架上,锤头宽度大于锤架和轮廓,轮芯由数个轮廓焊成一体,固定于主轴上。主轴两端用液动轴承座支撑于机架上。护板组分成若干块固定于箱体上,保护箱体不受磨损,并形成不同形式的反击破碎腔。最新型的可调式细碎机,配置有液压装置,可十分方便的进行机身内部的维护工作,为使用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2、颚式
颚式破碎机,是一级破碎的首选设备,具有破碎比大、产品粒度均匀、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修简便、运营费用经济等特点,因此被广泛运用于矿山、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学工业等众多部门。
颚式破碎机是利用两颚板对物料的挤压和弯曲作用,粗碎或中碎各种硬度物料的破碎机械。其破碎机构由固定颚板和可动颚板组成,当两颚板靠近时物料即被破碎,当两颚板离开时小于排料口的料块由底部排出。它的破碎动作是间歇进行的。这种破碎机因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能破碎坚硬物料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选矿、建筑材料、硅酸盐和陶瓷等工业部门,和圆锥破碎机相比,颚式破碎机投资少,成品片石少,生产成本低。与锤式破碎机相比,耐磨件使用时间长,生产效率高,后期投资小。
到20世纪80年代,每小时破碎800吨物料的大型颚式破碎机的给料粒度已达1800毫米左右。常用的颚式破碎机有双肘板的和单肘板的两种。前者在工作时动颚只作简单的圆弧摆动,故又称简单摆动颚式破碎机;后者在作圆弧摆动的同时还作上下运动,故又称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鄂式破碎机广泛运用于破碎抗压强度不超过320兆帕的各种物料。
颚式破碎机工作原理:在将巨大石块破碎成小石块的过程中,第一道破碎机通常称为“主”破碎机。历史最长,也最坚固的破碎机是鄂式破碎机。为颚式破碎机喂料时,物料从顶部入口倒入含有鄂齿的破碎室。鄂齿以巨大力量将物料顶向室壁,将之破碎成更小的石块。支持鄂齿运动的是一根偏心轴,此轴贯穿机身构架。偏心运动通常由固定在轴两端的飞轮所产生。飞轮和偏心支持轴承经常采用球面滚子轴承,轴承的工作环境极为苛刻。轴承必须承受巨大的冲击载荷,磨蚀性污水和高温。尽管此工作环境极为苛刻,鄂式破碎机仍需非常可靠地工作,这是保证生产效率的关键一环。
3、旋回式
旋回式破碎机是利用破碎锥在壳体内锥腔中的旋回运动,对物料产生挤压、劈裂和弯曲作用,粗碎各种硬度的矿石或岩石的大型破碎机械。装有破碎锥的主轴的上端支承在横梁中部的衬套内,其下端则置于轴套的偏心孔中。轴套转动时,破碎锥绕机器中心线作偏心旋回运动它的破碎动作是连续进行的,故工作效率高于颚式破碎机。到70年代初期,大型旋回破碎机每小时已能处理物料5000吨,最大给料直径可达2000毫米。
旋回破碎机用两种方式实现排料口的调整和过载保险:一是采用机械方式,其主轴上端有调整螺母,旋转调整螺帽,破碎锥即可下降或上升,使排料口随之变大或变小,超载时,靠切断传动皮带轮上的保险销以实现保险; 第二种是采用液压方式的液压旋回破碎机,其主轴坐落在液压缸内的柱塞上,改变柱塞下的液压油体积就可以改变破碎锥的上下位置,从而改变排料口的大小。超载时,主轴向下的压力增大,迫使柱塞下的液压油进入液压传动系统中的蓄能器,使破碎锥随之下降以增大排料口,排出随物料进入破碎腔的非破碎物(铁器、木块等)以实现保险。
4、圆锥式
圆锥破碎机,广泛应用于金属与非金属矿、水泥厂,砂石冶金等行业。适用中细碎普氏硬度≤5~16的各种矿石和岩石,如铁矿石、有色金属矿石、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沙岩、鹅卵石等
圆锥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与旋回破碎机相同,但仅适用于中碎或细碎作业的破碎机械。中、细碎作业的排料粒度的均匀性一般比粗碎作业要求的高,因此,在破碎腔的下部须设置一段平行区,同时,还须加快破碎锥的旋回速度,以便物料在平行区内受到一次以上的挤压。
中细碎作业的破碎比较粗碎作业的大,故其破碎后的松散体积就有较大的增加。为防止破碎腔可能因此引起阻塞,在不增大排料口以保证所需的排料粒度的前提下,必须通过增大破碎锥下部的直径来增大总的排料截面。
圆锥破碎机的排料口较小,混入给料中的非破碎物更易导致事故,且因中、细碎作业对排料粒度要求严格,必须在衬板磨损后及时调整排料口,因而圆锥破碎机的保险和调整装置较之粗碎作业更为必要。
西蒙式弹簧保险圆锥破碎机超载时,锥形壳体迫使弹簧压缩而使其自身升高,以便增大排料口,排出非破碎物。排料口的调整靠调整套来进行,转动固装着壳体的调整套即可借助其外圆上的螺纹来带动壳体上升或下降,以改变排料口的大小。液压圆锥破碎机的保险和调整方式与液压旋回破碎机的相同。
圆锥式破碎机日常维护
1、要满负荷生产,否则会出现产品粒度过粗。
2、生产线中的破碎比分配要合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破碎机效率。
3、要有除铁装置,防止破碎腔过铁,如果频繁过铁,则可能引起断轴事故。
4、弹簧压力不能过紧,压力过大亦会发生断轴事故,压力过小弹簧会频繁跳动,影响破碎机正常工作,并且产品粒度变粗。
5、辊式
辊式破碎机,适用于在水泥,化工,电力,冶金,建材,耐火材料等工业部门破碎中等硬度的物料,如石灰石,炉渣 ,焦碳,煤等物料的中碎,细碎作业 对辊破碎机可用于粗碎、中碎、细碎和粗磨。:轮齿式破碎机,2PGL-950×1200轮齿式破碎机主要用于破碎石灰石、粉砂岩、煤等抗压强度≤150MPa的物料。它具有进料粒度大,机器高度低重量轻,处理能力大等优点。
辊式破碎机也叫做对辊式破碎机,双辊式破碎机,辊压式破碎机,是利用辊面的摩擦力将物料咬入破碎区,使之承受挤压或劈裂而破碎的机械。辊式破碎机通常按辊子的数量分为单辊、双辊和多辊破碎机,主要适用于矿山,冶金、化工、煤矿等行业脆性块状物料的粗,中级破碎,其入料粒度大,出料粒度可调,可对抗压强度≤160MPa的物料进行破碎。特别是煤炭行业,使用本机破碎原煤,只要经过除铁、除杂、无须除矸、便可直接进行破碎,破碎出的物料,粒度均匀,过分碎率低,从而简化了选煤工艺,降低了投资和生产成本。
6、锤式
锤式破碎机,具有破碎比大,生产能力高,产品粒度均匀等特点,该破碎机是冶金、建材、化工和水电等工业部门中细碎石灰石、煤或其他中等硬度以下脆性物料的主要设备之一。锤式破碎机是利用锤头的高速冲击作用 ,对物料进行中碎和细碎作业的破碎机械。锤头铰接于高速旋转的转子上,机体下部设有篦条以控制排料粒度。送入破碎机的物料首先受到高速运动的锤头的冲击而初次破碎,并同时获得动能,高速飞向机壳内壁上的破碎板而再次受到破碎。小于篦条缝隙的物料被排出机外,大于篦条缝隙的料块在篦条上再次受到锤头的冲击和研磨,直至小于篦条缝隙后被排出。
7、反击式
反击式破碎机,具有结构简单、破碎比大、能耗低、产量高、重量轻、破碎后成品呈立方形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矿石破碎、铁路、高速公路、能源、水泥、化工、建筑等行业。
反击式破碎机是利用板锤的高速冲击和反击板的回弹作用,使物料受到反复冲击而破碎的机械。板锤固装在高速旋转的转子上,并沿着破碎腔按不同角度布置若干块反击板。
物料进入板锤的作用区时先受到板锤的第一次冲击而初次破碎,并同时获得动能,高速冲向反击板。物料与反击板碰撞再次破碎后,被弹回到板锤的作用区,重新受到板锤的冲击。如此反复进行,直到被破碎成所需的粒度而排出机外。与锤式破碎机相比,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比更大,并能更充分地利用整个转子的高速冲击能量。但由于板锤极易磨损,它在硬物料破碎的应用上也受到限制,通常用来粗碎、中碎或细碎石灰石、煤、电石、石英、白云石、硫化铁矿石、石膏和化工原料等中硬以下的脆性物料。
8、环锤式
环锤破碎机主要用途:
该系列环锤破碎机适用于破碎各种脆性物料,如煤、煤干石、焦碳、炉渣、页岩,疏松石灰石等。物料的抗压强度不超过10MPa,其表面水分不大于8%。
风选锤式破碎机应用于建材、砖瓦、煤炭、冶金、矿山、电力、轻工等工业部门,用于粉碎煤、页岩、煤渣、炭素、石灰、水泥熟料、澎润土及中硬以脆性物料。
9、冲击式
冲击式破碎机,俗称制砂机,是利用美国巴马克公司著名的“石打石”破碎机原理及技术,结合国内外制砂生产方面的实际情况研制开发而出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能低耗设备,其性能在各种矿石细破设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最行之有效、实用可靠的碎石机器。该破碎机是建筑用砂、筑路用砂、垫层料、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骨料的理想生产设备,故得到广泛应用
冲击式破碎机适用于软或中硬和极硬物料的破碎、整形,广泛应用于各种矿石、水泥、耐火材料、铝凡土熟料、金刚砂、玻璃原料、机制建筑砂、石料以及各种冶金矿渣,特别对碳化硅、金刚砂、烧结铝矾土、美砂等高硬、特硬及耐磨蚀性物料比其它类型的破碎机产量功效更高。
上面所介绍的几种砂石设备在制砂生产线以及石料破碎生产线中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颚式破碎机用于水泥、选煤、发电及建材等,适应破碎中等硬度和脆性物料,如石灰石、煤等。最大抗压强度不超过1500kg/cm2.
冲击式与挤压式对比:
1、破碎比大。冲击式破碎机的破碎比可达到50以上,而挤压式破碎机很难超过20。更适合于单段破碎的场合。
2、产品颗粒好。冲击式破碎机产品的针片状百分比含量可低于10%,而挤压式破碎机的针片状百分比含量会高于15%。于是,在需要立方体颗粒的场合,通常采用冲击式破碎机来作为终破设备,生产混凝土骨料。
3、由于冲击式破碎机是采用冲击原理破碎物料,在使用中磨损甚快。这种缺陷,在相当长时期内,限制冲击式破碎机的适用范围。只能用于中硬物料的破碎。
冲击式破碎机技术特点:
1、破碎效率高,具有细碎、粗磨功能。
4、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运行成本低。
3、产品堆积密度大,铁污染极小。
4、通过非破碎物料能力强,受物料水份含量影响小,含水份可达8%。
5、产品粒形优异,呈立方体,针片状含量极低,适宜骨料整形、人工制砂及高等级公路骨料生产。
10、移动式
移动式破碎机也称为移动式破碎站,是采用自行驱动方式,使各组成部分固定于一个整体机架上,下面附加轮胎或履带形成可以移动的制砂生产线,可流动性的对物料进行破碎作业,广泛用于铁路、公路、建筑、水利、冶金等行业,特别是用于高速公路、铁路、建筑垃圾处理等流动性物料的作业,是新兴起的产量稳定、效率更高的新型环保破碎机。
移动式破碎机特点分析:
1、移动式破碎机性能可靠维修方便。
2、可现场破碎,降低物料运输费用。
3、体化整套机组,降低了物料、工时消耗。
4、作业作用直接有效,成本达到最大化的降低。
5、适应性强配置灵活,可以单机组独立作业,也可以灵活组成系统配置机组联合作业。
6、机动性灵活,为整体破碎流程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空间和合理的布局配置。
11、电路板专用
电路板专用粉碎机又称电路板破碎机,是一种先进的细碎粉碎设备,该系列产品在吸收多种破碎机优点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冲击、剪切、相互撞击、研磨等理论精心研制出来的。该设备在工作时,物料在破碎腔内可得到充分而有效的细碎,产量高、能耗低、效率高、出料细碎均匀。并且在使用该设备时,噪声低、无污染,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该设备系自动化喂料,具有净化环境、节省人力物力等优点,能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高产的需求。
12、单段锤式
单段锤式破碎机适用于破碎一般性脆性矿石如石灰石、泥质粉砂岩、页岩、石膏和煤等,也适合破碎石灰石和粘土质的混合料,在水泥行业广泛使用。
产品优势:破碎比大,可将大块原矿石一次破碎到符合入磨粒度;与传统的两段破碎系统相比,可大幅降低一次性投资和矿石破碎成本;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破碎机的出料粒度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设计;工作锤头,采用新工艺铸造,耐磨、耐冲击;篦子板经过优化设计,出料顺畅,产品粒度均匀、稳定,寿命长;机体结构密封,解决了破碎车间的粉尘污染和机体漏灰问题。
13、复合式
复合式破碎机,是一种融锤破,反击破于一体的新型高效细碎设备,具有生产能力大、破碎效率高、粉碎比大、磨蚀量小、能耗低、密封性好、运转平稳、维护方便等突出优点。在建材企业用该设备破碎石灰石、煤、煤矸石和水泥熟料等物料时,可明显降低入磨粒度,提高磨机产量,是一种较理想的节能破碎设备。
14、单段
单段破碎机,具有碎碎比大、出料粒度细、工艺简化、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泥、陶瓷、玻璃、人工砂石、煤炭、非金属矿山和新型绿色建材等行业。
15、复合型圆锥
复合型圆锥破碎机,PYF系列圆锥破碎机广泛应用在冶金工业、建材工业、筑路工业、化学工业与硅酸工业中,适用于破碎中等和中等以上硬度的各种矿石和岩石,本机具有破碎力大、效率高、处理量高、动作成本低、调整方便、使用经济等特点。
16、细碎式
细碎式破碎机,PCF细碎式破碎机综合了现有的锤式、反击式、冲击式等破碎机的优特点,集锤式、反击、石打石为一次完成,成品率5MM以下占到90%以上,而且出料粒度还可调节,使用寿命提高10倍以上,二次破碎成品率提高,减少维修次数和时间,大大降低了每吨成品的能耗,高效节能细碎机典型用途在于适应当前人工机制沙行业,是棒磨式,制沙机、冲击式制沙机、直通式制沙机的替代产品。
17、PCF环锤
PCH锤式破碎机用于破碎各种中硬且磨蚀性弱的物料,其物料的抗压强度不超过100MPa。含水率小于15%。被破碎物料可以是煤、盐、白垩、石膏、石灰石等。还可用于破碎纤维结构、弹性结构和任性较强的碎木头、纸张或破碎石棉的废料以回收石棉纤维特点是:节能,出料粒度好,噪音低,出料口筛孔可调整,筛板为锰13铸钢筛板使用寿命长。 反击式破碎机使用范围:能处理边长不超过500mm 、抗压强度不超过350MPa 的各种粗、中、细物料(花岗岩、石灰石、混凝土等),广泛用于水电、高速公路、人工砂石料、破碎等行业。
反击式破碎机性能特点:结构独特、无键连接、高铬板锤、独特的反击衬板;硬岩破碎、高效节能;产品形状呈立方体,排料粒度大小可调,简化破碎流程。
反击式破碎机工作原理:工作时,在电动机的带动下,转子高速旋转,物料进入后,与转子上的板锤撞击破碎,然后又被反击到衬板上再次破碎,最后从出料口排出。
选矿厂或砂石厂的在生产中用的最多的就是颚式破碎机。该机与其它破碎机相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
反击破启动前工作
1、漏斗是否阻塞,给矿量是否偏向一侧。
2、电机的负荷、温升、声音状况。
3、请求有空隙部位是否有摩擦表象(特别是动鄂轴部位)。
4、推力板与撑持垫间的互相合作位子是否正常,是否倾斜与串移。
5、各部轴承温度不应超出50-60度。
6、各滑腻点的油量情形,是否妥当。
7、油泵、油环等运转是否正常,油管是否阻塞。
8、运行情况(轰动及声响)是否正常。
9、各部螺丝紧固是否宽裕。
10、弹簧松紧情形是否正常。 鄂式破碎机出现于1858年。它虽然是一种古老的碎矿设备,但是由于具有构造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容易,维修方便等优点,所以至今仍在冶金矿山、建筑材料、化工和铁路等部门获得广泛应用。在金属矿山中,它多半用于对坚硬或中硬矿石进行粗碎和中碎。鄂式破碎机通常都是按照可动鄂板(动鄂)的运动特性来进行分类的,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两种类型:
1、动鄂作简单摆动的双肘板机构(所谓简摆式)的鄂式破碎机。
2、动鄂作复杂摆动的单肘板机构(所谓复摆式)的鄂式破碎机。液压技术在碎矿设备上得到应用,出现了液压鄂式破碎机。
(1)—简摆鄂式破碎机;(2)—复摆鄂式破碎机;(3)—液压鄂式破碎机。
可动鄂板的运动是借助连杆、推力板机构来实现的。它是由飞轮7、偏心轴8、连杆9、前推力板和后推力板13组成。当电动机通过皮带轮带动偏心轴旋转时,使连杆产生运动。连杆的上下运动,带动推力板运动。由于推力板的运动不断改变倾斜角度的结果,于是可动鄂板就围绕悬挂轴作往复运动,从而破碎矿石。当动鄂向前摆动时,水平拉杆通过弹簧10来平衡动鄂和推力板所产生的惯性力,使动鄂和推力板紧密结合,不致于分离。当动鄂后退时,弹簧又可起协助作用。
飞轮由于鄂式破碎机是间断工作的,即有工作行程和空转行程,所以,它的电动机的负荷极不均衡。为使负荷均匀,就要在动鄂向后移动(离开固定鄂板)时,把空转行程的能量储存起来,以便在工作行程(进行破碎矿石)时,再将能量全部释放出去。利用惯性的原理,在偏心轴两端各装设一个飞轮就能达到这个目的。为了简化机器结构,通常都把其中一个飞轮兼作传递动力用的皮带轮。对于采用两个电动机分别驱动的大型鄂式破碎机,两个飞轮都制成皮带轮,即皮带轮同时也起飞轮作用。
偏心轴或主轴它是破碎机的重要零件,简摆鄂式破碎机的动鄂悬挂轴又叫心轴。偏心轴是带动连杆作上下运动的主要零件,由于它们工作时承受很大的破碎力,一般都采用优质合金钢制作。根据中国资源状况,大型鄂式破碎机的偏心轴以采用锰钼钒、锰钼硼和铬钼等合金钢较为合适。小型鄂式破碎机则采用45号钢制造。偏心轴应进行调质或正火热处理,以提高强度和耐磨性能。主轴一般采用45号钢材。
连杆只有简摆鄂式破碎机才有,它是由连杆体和连杆头组成。由于工作时承受拉力,故用铸钢制作。连杆体有整体的和组合的两种,前者多用于中、小型鄂式破碎机,后者主要用于大型鄂式破碎机。为了减少连杆的惯性作用,应力求减轻连杆体的重量,所以,中、小型鄂式破碎机一般采用“工”字、“十”字形断面结构,而大型鄂式破碎机则采用箱形断面形式。对于液压鄂式破碎机来讲,连杆体内还装有一个液压油缸(活塞),在机器超负荷时起保险作用。
调整装置它是破碎机排矿口大小的调整机构。随着破碎齿板的磨损,排矿口逐渐增大,破碎产品粒度不断变粗。为了保证产品粒度的要求,必须利用调整装置,定期地调整排矿口尺寸。
鄂式破碎机的排矿口调整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
1、垫片调整。在后推力板支座和机架后壁之间,放入一组厚度相等的垫片。利用增加或减少垫片层的数量,使破碎机的排矿口减小或增大。这种方法可以多级调整,机器结构比较紧凑,可以减轻设备重量,但调整时一定要停车。大型鄂式破碎机多用这种调整方法。
2、楔块调整。借助后推力板支座与机架后壁之间的两个楔块的相对移动来实现破碎机排矿口的调整。转动螺栓上的螺帽,使调整楔块沿着机架的后壁作上升或下降移动,带动前楔块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推动推力板或动鄂,以达到排矿口调整的目的。此法可以达到无级调整,调整方便,节省时间,不必停车调整,但增加了机器的尺寸和重量。中、小型鄂式破碎机常常采用这种调整装置。
3、液压调整:2012年来还有在此位置安装液压推动缸来调整排矿口的,鄂式破碎机采用液压保险装置,既可靠安全,又易于排除故障。这种破碎机的连杆上装有一个液压油缸和活塞,油缸与连杆上部联接,活塞与推力板支座衔接。正常工作时,油缸内充满压力油,活塞和油缸相当于一个整体连杆。当破碎腔进入非破碎物体时,连杆受力迅速增大,油缸内油压突然增高,推开液流阀,压力油被挤出,活塞与油缸松开。此时,连杆油缸虽然仍随偏心轴的转动而上下运动,但连杆活塞不动,故推力板和动鄂亦不摆动,起到保险装置的作用。随着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破碎机必将获得广泛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连杆头上的螺栓或飞轮上的销钉(键),作为鄂式破碎机的保险装置是不够合适的。鄂式破碎机 简称鄂破,该系列产品具有破碎比大、产品粒度均匀、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修简便、运营费用经济等特点。鄂破机 ( 颚破机 ) 广泛运用于矿山、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学工业等众多部门,破碎抗压强度不超过 320 兆帕的各种物料。
㈢ 破碎机的发展史
古代的破碎机械是在蒸汽机和电动机等动力机械逐渐完善和推广之后相继创造出来的。1806年出现了用蒸汽机驱动的辊式破碎机;1858年,美国的布莱克发明了破碎岩石的颚式破碎机;1878年美国发展了具有连续破碎动作的旋回破碎机,其生产效率高于作间歇破碎动作的颚式破碎机;1895年,美国的威廉发明能耗较低的冲击式破碎机。
美国人E.W.布莱克(Black)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颚式破碎机。其结构形式为双肘板式(简单摆动式)颚式破碎机。由于颚式破碎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可靠、维护方便,体积和高度较小等优点。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破碎坚硬、中硬、软质矿石和各种物料,如各种矿石、溶剂、炉渣、建筑石料、大理石等。
通常使用的颚式破碎机的破碎机为4~6,而小型颚式破碎机有时可达到10.大、中型破碎机的给料力度可达1000~2000mm,其产品粒度可达20~250mm,小型破碎机和新型细碎用颚式破碎机所得产品可以更细一些。颚式破碎机即可用于粗碎作业,也可用于中、细作业。特别是被用于井下破碎作业和中、小型移动式破碎装置。
颚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是借助于活动颚板周期性地靠近或离开固定颚板的摆动运动,使进入破碎腔的物料受到挤压、劈裂、弯曲和冲击作用而破碎。破碎后的物料靠自重或颚板摆动时的向下推力从排料口排出。按照其颚板的运动轨迹、结构形式、动颚悬挂以及动颚肘板支撑方式不同,颚式破碎机是利用两颚板对物料的挤压和弯曲作用 ,粗碎或中碎各种硬度物料的破碎机械。其破碎机构由固定颚板和可动颚板组成,当两颚板靠近时物料即被破碎,当两颚板离开时小于排料口的料块由底部排出。它的破碎动作是间歇进行的。这种破碎机因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能破碎坚硬物料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选矿、建筑材料、硅酸盐和陶瓷等工业部门。
到二十20世纪80年代,每小时破碎800吨物料的大型颚式破碎机的给料粒度已达1800毫米左右。常用的颚式破碎机有双肘板的和单肘板的两种。前者在工作时动颚只作简单的圆弧摆动,故又称简单摆动颚式破碎机;后者在作圆弧摆动的同时还作上下运动,故又称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
㈣ 颚式破碎机的发展史
颚式破碎机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产品不断改进提高,目前出现了种类比较齐全的颚式破碎机,本文详细分析颚式破碎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1、1806年出现了用蒸汽机驱动的辊式破碎机;1858年,美国的布莱克发明了破碎岩石的颚式破碎机。
2、1878年美国发展了具有连续破碎动作的旋回破碎机,其生产效率高于作间歇破碎动作的颚式破碎机;1895年,美国的威廉发明能耗较低的冲击式破碎机。
3、19世纪中旬北美席卷的采金热潮对颚式破碎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世纪50年代,人们研制了多种类型的颚式破碎机,并在大范围内使用。至上世纪末期,颚式破碎机在全球范围内已取得70项专利,即全世界存在70多种不同结构的颚式破碎机。
4、1858年艾利·布雷克取得双肘板颚式破碎机的专利权,目前常用的颚式破碎机之一就是布雷克设计的。另一款常用的颚式破碎机是单肘板颚式破碎机,由近代设计师设计。
5、在80年代,我国颚式破碎机专家王宏勋教授和他的学生丁培洪硕士,他们引用了“动态啮角”的概念,开发了GXPE系列深腔颚式破碎机。这种颚破相比同种规格颚破,在同种条件下,处理能力提高了20%~50%,齿板寿命平均提高1~2倍,大大延长了颚破的使用寿命。红星重工的颚式破碎机本身有动颚板和定颚板,运行时,定颚板固定,动颚板向定颚板靠近和远离,石块因此可以被挤压破碎并排出。
详细:http://shanao.surfphpseo.com/espsj/2016-06-13/6.html
㈤ 体外碎石机的发展应用
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国外统计,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在成人人群中为2%-3%,仅美国每年因尿路症住院者达30万以上,约10万人以上接受手术治疗。在体外冲击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的诞生之前尿路结石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取石。
该机的发明源自一个意外现象的启示。冲击波是在某一介质中(水、空气等)由于能量的突然释放而产生的高能量压力波。六十年代初,西德道尼尔航空公司的科技人员就发现当飞机高速穿过雨云时,可产生一种冲击波可使飞机内部的器件受损,而飞机的外壳却完好无损,这一现象引起了物理学家的重视,1963年该公司成立了冲击波研究室。1966年该研究室的一位工程师偶然接触到正在工作的冲击波靶子,他的身体产生了如同电击一样的感觉,这位博学的工程师立即意识到这是冲击波进入人体后产生的效应。1969年由西德国防部资助,该公司开始了《冲击波与动物组织间的相互关系》这一课题的研究。他们发现,当冲击波经过两种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其程度取决与界面上两种介质的声阻抗差。由于绝大部分机体组织和水的声阻抗接近,所以冲击波在水中传播和通过机体过程中没有明显的能量损失,也不会造成伤害,只有肺组织由于空气与组织邻界面上的高声阻抗差,而对冲击波特别敏感。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即在机体内于测量的金属探针容易被冲击波击碎。这一消息传到慕尼黑大学外科研究所的爱森波格(Eisenberger)教授耳中。当时他正在研究尿路结石的治疗问题,这个现象立即引起了他的思考,使他开始了冲击波碎石的研究。爱森波格与道尼尔公司冲击波效应研究室人员通力合作,终于在1972年证明了经水传播的冲击波能够粉碎离体肾结石,这一成功是体外冲击波碎石史上的第一里程碑,它开辟了尿路结石治疗的新纪元。史密特(Schmidt)和爱森波格将这一成功誉为结石治疗上的革命。1974年1月ESWL研究被正式列入西德联邦研究和发展课题该研究在慕尼黑大学外科研究所由史密特、爱森波格及乔斯(Chaussy)教授等人与道尔尼公司研究人员合作进行。该研究小组第一年解决了冲击波的聚焦问题。冲击波由电极放电产生。聚焦问题的解决使碎石系统有了一个基本的骨架。之后又解决:X线定位的问题,于1978年初研制成功一台带有两套X线系统的新型碎石机,实践证明对肾结石采用两套X线系统交叉定位比超生定位准确,经一系列实验为ESWL用于人体奠定了基础。终于与1979年9月研制成功带有X线定位系统的Dornier HM-1碎石机。到1980年西德慕尼黑路德维哥麦西米兰大学泌尿外科乔斯等将该机首次用于临床治疗肾结石病人。经4000次冲击波后病人那块顽固的结石被完全击碎了,几小时后尿中排出了结石碎粒,2天后X线检查患者肾区结石影像消失了,这次成功试验使尿石症的非手术治疗成为可能,成为八十年代医疗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成为泌尿外科学发展的里程碑。
在此后2年间,在慕尼黑应用HM-1碎石机治疗了220例病人,证实大多数尿路结石用冲击波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尿路结石者免遭手术之苦的梦想终于实现。科学是没有国界的,1983年HM-[1]型碎石机问世后,ESWL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世界上德国、法国、美国、以色列、意大利和日本等许多国家生产体外冲击波碎石机。1985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碎石机至今,已有20多家生产厂家。国内接受ESWL治疗的患者已达10万人之多。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碎石机性能的改进,ESWL的适应症不断扩大,从单纯的肾结石到输尿管、膀胱结石,从单侧单发到双侧双发,从小的结石到大结石,鹿角状结石,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果。75%的尿石症可单纯用ESWL治疗,20%的需ESWL和腔道泌尿外科技术联合治疗,而真正需要开放性手术者不足5%。据国内外多数医疗单位的报告,ESWL的成功率在95%以上,治疗3个月后随访,结石排净率达85%需再行开放手术者约占1%。
在大力推广ESWL治疗的同时,各国也进一步开发和研制更优秀的新型碎石机。已研制出具有X线和B超两种定位系统及可移动式的新型碎石机。这样,阻光结石和非阻光结石都能定位。大多数碎石机多采用无水槽,水囊式碎石机,从应用来说,已经生产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胆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和通用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从其结构上来说,冲击波发生源的原理各异,采用的定位方式不一。冲击波发生源有液电冲击波,压电效应、聚能激光、电磁感应和微爆炸等多种原理产生的冲击波。力求使作用于结石的冲击波性能更为理想,结石的定位装置,患者的监护系统及治疗操作系统不断改进,使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性能日趋完善。
㈥ 粉碎机械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公元前两千多年就出现了最简单的粉碎工具——杵臼。杵臼进一步演变为公元前200~前100年的脚踏碓。这些工具运用了杠杆原理,初步具备了机械的雏形,不过,它们的粉碎动作仍是间歇的。
最早采用连续粉碎动作的粉碎机械是公元前四世纪由公输班发明的畜力磨,另一种采用连续粉碎动作的粉碎机械是辊碾,它的出现时期稍晚于磨。公元二百年之后,中国杜预等在脚踏碓和畜力磨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以水力为原动力的连机水碓、连二水磨、水转连磨等,把生产效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些机械除用于谷物加工外,还扩展到其他物料的粉碎作业上。
近代的粉碎机械是在蒸汽机和电动机等动力机械逐渐完善和推广之后相继创造出来的。1806年出现了用蒸汽机驱动的辊式破碎机;1858年,美国的布莱克发明了破碎岩石的颚式破碎机;1878年美国发展了具有连续破碎动作的旋回破碎机,其生产效率高于作间歇破碎动作的颚式破碎机;1895年,美国的威廉发明能耗较低的冲击式破碎机。
与此同时,粉磨机械也有了相应的发展,19世纪初期出现了用途广泛的球磨机;1870年在球磨机的基础上,发展出排料粒度均匀的棒磨机;1908年又创制出不用研磨介质的自磨机。二十世纪30~50年代,美国和德国相继研制出辊碗磨煤机、辊盘磨煤机等立轴式中速磨煤机。
这些粉碎机械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粉碎作业的功效。但是,由于各种物料的粉碎特性互有差异,不同行业对产品的粒度要求也彼此不同,于是又先后创制出按不同工作原理进行粉碎作业的多种粉碎机械,如轮碾机、振动磨、涡轮粉碎机、气流粉碎机、风扇磨煤机、砂磨机、胶体磨等。
到了70年代初期,已制造出每小时产量为5000吨、最大给料直径达2000毫米的大型旋回破碎机,和可将物料磨细到粒度小于0.01微米的胶体磨。
㈦ 第一台破碎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哪国人发明的
最早采用连续粉碎动作的破碎机械是公元前四世纪由公输班发明的畜力磨,另一种采用连回续粉碎动作的答破碎机械是辊碾,它的出现时期稍晚于磨。公元二百年之后,中国杜预等在脚踏碓和畜力磨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以水力为原动力的连机水碓、连二水磨、水转连磨等,把生产效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些机械除用于谷物加工外,还扩展到其他物料的粉碎作业上。
近代的破碎机械是在蒸汽机和电动机等动力机械逐渐完善和推广之后相继创造出来的。1806年出现了用蒸汽机驱动的辊式破碎机;1858年,美国的布莱克发明了破碎岩石的颚式破碎机;1878年美国发展了具有连续破碎动作的旋回破碎机,其生产效率高于作间歇破碎动作的颚式破碎机;1895年,美国的威廉发明能耗较低的冲击式破碎机。
与此同时,粉磨机械也有了相应的发展,19世纪初期出现了用途广泛的球磨机;1870年在球磨机的基础上,发展出排料粒度均匀的棒磨机;1908年又创制出不用研磨介质的自磨机。二十世纪30~50年代,美国和德国相继研制出辊碗磨煤机、辊盘磨煤机等立轴式中速磨煤机。
㈧ 体外碎石机的工作原理
体外碎石机主要由(1)体外冲击波发生源;(2)冲击波的触发系统;(3)冲击波与人体的耦合;(4)结石定位系统;(5)计算机控制操作系统;(6)治疗床组成。冲击波的发生源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心脏部分。
(1)液电冲击波发生源,是由德国道尼尔公司发明最早应用于冲击波发生源,其技术成熟可靠,是大部分体外冲击波发生源,采用该发生源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有;德国道尼尔公司的Doner、美国Medstone International公司的Medstone、法国Northyate Rrseareh公司的SD系列及我国研制生产的各种型号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其起点是更换电极频繁,一般治疗一例患者就要更换一次电极。另一点是电极尖在放电过程中有损耗,使极尖距离增大,造成焦点漂移。其优点是,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能量大,特别适用于大结石和肾鹿角结石的治疗。由于冲击波的产生是爆炸性的,不但噪声大,而且高压电流对患者的心脏造成一定的危险,必须采用心电R波触发确保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2)电磁冲击波发生源;其产生的原理是高压线圈发生脉冲磁场推动金属振膜在水振动产生冲击波。电磁式冲击波波源焦点压强较低,约为液电式的一半,焦区长,第二聚点脉冲时间较液电长,波形差,频率成分低,因此碎石次数增多,效率差,且人体组织受损面大,其优点是聚点稳定,不易偏移,无需要更换电极,但发生器价格高且要定次更换。对患者心脏无危险,一般采用呼吸触发,当有特殊医疗需要时也可以采用心电R波触发,无噪音。该冲击波发生器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和梅兹大学合作研究发明的。道尔尼公司的Compact、西门子公司的Lithostar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都采用电磁冲击波发生源。
(3)液电复式脉冲波源;其原理是高压在水中一次放电,在特定的时间在产生双脉冲的冲击波(能产生空化效应的双脉冲)。液电复式脉冲源一次放电在vs内产生2个脉冲,具有液电单式脉冲的波形性能充分利用空化效应的作用。所谓空化效应就是一定电力的冲击波在水中震动,使溶解于水中的气体释放出来,气体在冲击波运动极短的时间内膨胀、崩溃,这种现象叫空化效应。第一次冲击波在结石周围,及内部产生大量的微细细胞,因此该气泡从产生到膨胀破裂一般只需要数vs左右,在第一次冲击波产生的气泡最高端时,来第二次冲击波,加剧气泡的膨胀破裂。从而增加了结石的压力、拉力,提高了碎石效应,并且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软组织划伤。根据报道,复式脉冲可以提高40%碎石效果,而且损伤也相对减少。复式脉冲源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发展方向。
㈨ 安迪生发明了什么东西
1868年10月11日发明“投票计数器”,获得生平第一项专利权。 1869年10月与友人合设“波普——爱迪生公司”。 1870年发明普用印刷机,出让专利权,获4万美元。在纽约克自设制造厂。 1872—1876年发明电动画机电报,自动复记电报法,二重、四重电报法,制造蜡纸炭质电阻器等。 1875年发明声波分析谐振器。 1876年在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它是现代的“研究小组”这一概念的创始。发明碳精棒送话器。申请电报自动记录机专利。 1877年在门罗公园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获得三项专利:穿孔笔、气动铁笔和普通铁笔。 8月20日发明了被证实为爱迪生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 1878年爱迪生宣称要解决电照明的问题。英国皇家学会举办留声机展览。改良留声机,设计微音器,扩音器,空中扬声器,声音发动机,调音发动机,微热计,验味计等。2月19日获留声机专利。7月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派克教授赴怀俄明观察日全蚀,并用他发明的气温计测量太阳周围全体的温度。8月返回门罗公园,重新投入科研实验当中。英国批准爱迪生“录放机”专利申请。9月访问康涅狄克州的威廉·华莱士。开始进行发明电灯的研究。10月5日提出等一份关于铂丝“电灯”的专利申请。 1879—1880年经数千次的挫折发明高阻力白炽灯。改良发电机。设计电流新分布法,电路的调准和计算法。发明电灯座和开关。发明磁力析矿法。 1879年8月30日爱迪生和贝尔在萨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厅各自演示了电话装置,结果爱迪生的电话比贝尔的清晰。10月21日发明高阻力白炽灯,它连续点燃了40个小时。11月1日申请碳丝灯专利。12月21日《纽约快报》报道了爱迪生的白炽电灯。12月25日对来自纽约市的3000名参观者在门罗公园作公开电灯表演。 1880年研究直升机。获得电灯发明专利权。制成磁力筛矿器。1月28日提出“电力输配系统”专利书。2月18日《斯克立柏月刊》发表了《爱迪生的电灯》一文,正式发表了电灯的发明。5月第一艘由电灯照明的“哥伦比亚号”轮船试航成功。 12月成立纽约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 1881纽约第五大街总部设立。成立一个白炽灯厂于纽约克。设立发电机,地下电线,电灯零件的制造厂。在门罗公园试验电车。 1882发明电流三线分布制。申请专利141项。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厂。 12月底美利坚合众国各地建立了150多个小电站。 1885年5月23日提出无线电报专利。 1887—1890年改良圆筒式留声机,取得关于留声机的专利权80余份。经营留声机,唱片,授语机等制造和发售事业。 1888年发明唱筒型留声机。 1889年参加巴黎百年博览会。发明电气铁道多种。完成活动电影机。 1890—1899年设计大型碎石机,研磨机。在奥格登矿地亲自指挥用新方法大规模开发铁矿。 1891年发明“爱迪生选矿机”,开始自行经营采矿事业。获得“活动电影放映机”专利。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动电影视镜在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爱迪生实验室向公众展示。 1893年爱迪生实验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 1894年4月14日在纽约开辟第一家活动电影放映机影院。 1896年年4月23日第一次在纽约的科斯特—拜厄尔的音乐堂使用“维太放映机”放映影片,受到公众热烈欢迎。 1902年使用新型蓄电池作车辆动力的试验,行程为5000英里,每充一次电,可走100英里,获得成功。 1903年爱迪生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 1909年费时十年,蓄电池的研究,终于成功。制成传真电报。获得原料机、加细碾机、长窑设计专利。 1910—1914年完成圆盘式留声机,不损唱片和金钢石唱片。完成有声电影机。 1910年发明“圆盘唱片”。 1912年发明“有声电影”。研制成传语留声机。 1914—1915年发明石碳酸综合制造法,并合留声机和授语机为远写机,一方电话机可自动纪录对方说话。自行制造苯、靛油等。 1915—1918年完成发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等。 1927年完成长时间唱片。 1928年从野草中提炼橡胶成功。 1868年10月11日发明“投票计数器”,获得生平第一项专利权。 1869年10月与友人合设“波普——爱迪生公司”。 1870年发明普用印刷机,出让专利权,获4万美元。在纽约克自设制造厂。 1872—1876年发明电动画机电报,自动复记电报法,二重、四重电报法,制造蜡纸炭质电阻器等。 1875年发明声波分析谐振器。 1876年在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它是现代的“研究小组”这一概念的创始。发明碳精棒送话器。申请电报自动记录机专利。 1877年在门罗公园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获得三项专利:穿孔笔、气动铁笔和普通铁笔。 8月20日发明了被证实为爱迪生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 1878年爱迪生宣称要解决电照明的问题。英国皇家学会举办留声机展览。改良留声机,设计微音器,扩音器,空中扬声器,声音发动机,调音发动机,微热计,验味计等。2月19日获留声机专利。7月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派克教授赴怀俄明观察日全蚀,并用他发明的气温计测量太阳周围全体的温度。8月返回门罗公园,重新投入科研实验当中。英国批准爱迪生“录放机”专利申请。9月访问康涅狄克州的威廉·华莱士。开始进行发明电灯的研究。10月5日提出等一份关于铂丝“电灯”的专利申请。 1879—1880年经数千次的挫折发明高阻力白炽灯。改良发电机。设计电流新分布法,电路的调准和计算法。发明电灯座和开关。发明磁力析矿法。 1879年8月30日爱迪生和贝尔在萨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厅各自演示了电话装置,结果爱迪生的电话比贝尔的清晰。10月21日发明高阻力白炽灯,它连续点燃了40个小时。11月1日申请碳丝灯专利。12月21日《纽约快报》报道了爱迪生的白炽电灯。12月25日对来自纽约市的3000名参观者在门罗公园作公开电灯表演。 1880年研究直升机。获得电灯发明专利权。制成磁力筛矿器。1月28日提出“电力输配系统”专利书。2月18日《斯克立柏月刊》发表了《爱迪生的电灯》一文,正式发表了电灯的发明。5月第一艘由电灯照明的“哥伦比亚号”轮船试航成功。 12月成立纽约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 1881纽约第五大街总部设立。成立一个白炽灯厂于纽约克。设立发电机,地下电线,电灯零件的制造厂。在门罗公园试验电车。 1882发明电流三线分布制。申请专利141项。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厂。 12月底美国各地建立了150多个小电站。 1885年5月23日提出无线电报专利。 1887—1890年改良圆筒式留声机,取得关于留声机的专利权80余份。经营留声机,唱片,授语机等制造和发售事业。 1888年发明唱筒型留声机。 1889年参加巴黎百年博览会。发明电气铁道多种。完成活动电影机。 1890—1899年设计大型碎石机,研磨机。在奥格登矿地亲自指挥用新方法大规模开发铁矿。 1891年发明“爱迪生选矿机”,开始自行经营采矿事业。获得“活动电影放映机”专利。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动电影视镜在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爱迪生实验室向公众展示。 1893年爱迪生实验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 1894年4月14日在纽约开辟第一家活动电影放映机影院。 1896年年4月23日第一次在纽约的科斯特—拜厄尔的音乐堂使用“维太放映机”放映影片,受到公众热烈欢迎。 1902年使用新型蓄电池作车辆动力的试验,行程为5000英里,每充一次电,可走100英里,获得成功。 1903年爱迪生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 1909年费时十年,蓄电池的研究,终于成功。制成传真电报。获得原料机、加细碾机、长窑设计专利。 1910—1914年完成圆盘式留声机,不损唱片和金钢石唱片。完成有声电影机。 1910年发明“圆盘唱片”。 1912年发明“有声电影”。研制成传语留声机。 1914—1915年发明石碳酸综合制造法,并合留声机和授语机为远写机,一方电话机可自动纪录对方说话。自行制造苯、靛油等。 1915—1918年完成发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等。 1927年完成长时间唱片。 1928年从野草中提炼橡胶成功。 参考资料:http://www.sosobiz.com/today/02/0211/0211ads/07155044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