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疆的囊是用人尿吗
馕在新疆的历史悠久,古代称为“胡饼”、“炉饼”。馕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馕大都呈圆形,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间薄,边沿略厚,中央戳有许多花纹,直径足有40-50厘米。这种馕大的要1-2公斤面粉,被称为馕中之王。最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叫“托喀西” 馕,厚约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细的一种小馕,还有一种直径约10厘米,厚约5-6厘米,中间有一个洞的“格吉德”馕,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一种。馕的花样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丰富。
馕“字由来
”馕“源于波斯语,在历史上它还有其它称号。《突厥语词典》称馕为”埃特买克“和”尤哈“。中原人称馕为”胡饼“,在敦煌遗书中,共有26种饼的名称,”胡饼“是其一。据记载,胡饼自汉代传入中原后,就成为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东汉时,甚至在宫廷里都曾兴起过胡饼热。由于胡饼本身具有易于制作、便于携带、久存不坏、适合旅途携带等特点,也成为商旅行人的最佳选择。张骞凿通西域后,频繁的商业贸易活动使胡饼在内地一些地方普及,而”胡饼“这一名称从汉到五代、宋一直在中原流行,说明它对中原的饮食文化有强烈的影响。 馕是新疆各族兄弟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馕是一种圆形面饼。先以麦面或玉米面发酵,揉成面坯,再在特制的火坑(俗称馕坑)中烤熟。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五十多个。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 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西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未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 馕极耐贮存,是维吾尔族家庭常备的主要食物,新疆其他民族也爱食馕。因此城镇都有烤馕、卖馕的小作坊(俗称馕房)。维吾尔族家家会制作烤馕。食馕时通常要配以茯茶、奶茶或肉汤。
编辑本段馕的传入
一般认为馕是从中西亚传入我国的,它是农耕文明的结果。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在烤坑中烤制出来的才叫馕,反之,即使形状类似,也不能称为”馕“,它是有特指的。馕在新疆的历史十分悠久。有人认为它是维吾尔族人发明的,但是考古出土的证据却不能印证这一点。1972年,新疆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了残馕,其制作形式和现代维吾尔人的主要食品馕完全一样。经专家鉴定,这些残馕是公元640年的葬品。而我们知道,维吾尔族的祖先回鹘人这时还在漠北高原。 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黠戛斯出兵10万,攻占了回鹘汗国的牙帐,回鹘汗国灭亡,部落四散。南逃的回鹘为唐朝收编,安置于淮河南北,后来融合于汉族。东奔的回鹘投靠契丹,逐渐融合于其中,所以辽时有”契丹半回鹘“的俗谚。被黠戛斯掳掠的回鹘融人黠戛斯人中,西进的有一部分留在河西走廊,演变为现在的裕固族,另—部分进入吉木萨尔、吐鲁番,以后逐渐进入到塔里木盆地,并先后建立了甘州回鹘国、西州回鹘国、龟兹回鹘国、喀喇汗王朝西回鹘国。这时候已经是吐鲁番出现陪葬馕几百年以后的事了。可见,馕最先由维吾尔族发明一说还不能成立。但是,馕的确是由维吾尔族人民使其发扬光大了,现在,馕不仅是维吾尔族喜爱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成为其他很多民族喜爱的食品。
编辑本段馕的做法
一般见到的只是馕的最基本的一两个品种,其实馕的品种很多,《突厥语大词典》中提到了11种馕,1984年出版的《维吾尔族食谱》则详尽地介绍了20种馕的制作方法。虽然馕的品种很多,但古今制馕的主要原料和基本方法是不变的。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小麦粉或玉米面粉)、芝麻、洋葱、鸡蛋、清油、酥油、牛奶、糖、盐。用发酵面或死面制作。 《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巧莱克馕“现在称”托喀西馕“,其大小如一般茶杯口,厚约1厘米,是加工最精细的小圆馕。”告尔丹馕“最厚,直径10厘米多,中间有小窝,汉族人称 馕
之为”窝窝馕“。”艾曼克馕“直径可达50厘米,成为馕中之王,这种馕每个要用1—2公斤面粉,中间薄而脆,边沿厚而软,中央戳以花纹。 ”埃特买克“指熟得很好的油馕。这些馕一般都是用发酵面烤制的。还有一种油馕,是用死面揉入清油或羊油,擀薄后烤制而成,《突厥语大词典》称之为”琵斯凯其“,现代维吾尔人称之为”喀克齐馕“和”比特尔馕“。另有一种加工更为精细的死面馕,该馕用一层面一层油拧在一起,擀薄后烤制,现代维吾尔人称之为”喀特玛馕“,《突厥语大词典》称之为”亚哈馕“。这种馕多用于节日喜庆时招待宾客。把肥羊肉切碎,加上油、盐、洋葱和一些佐料,然后包在发酵的面里,制成肉馕,现代维吾尔人称”阔西馕“。《突厥语大词典》里还介绍过现在一般市面不曾见到的”甜肉馕“,它是”把肉煮得烂熟后,掺酥油和糖,再煮得变稠,然后和面烤制食用。“在馕的表面抹一层冰糖水,烤熟后表面亮晶晶的,这种甜馕现代维吾尔人称为”酉克曼馕“。 馕,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五十多个。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 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 馕坑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用馕坑(吐努尔)烤制,馕坑呈圆形,以土烧制而成。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沫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帮助他走完充满艰辛的旅途。通过这个美好的传说,各族人民把馕看做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 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各族人民喜爱烤馕就不足为怪了。 烤馕是吐鲁番维吾尔族最主要的面食品。”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可以一日无馕。“足以证明馕在维吾尔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据说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考古学者曾在古墓出土过古代的馕
② 新疆的馕究竟有几种吃法
③ 求南疆馕坑肉和架子肉配料及详细做法
新疆架子肉是我最爱的新疆美食之一,它是新疆南部的一道特色美食,也叫馕坑肉,今天就说说勾魂摄魄的架子肉是怎么制作的。
制作新疆架子肉要选用当年的羯羊或周岁以内的羔羊,宰杀后去掉羊肉和内脏,再把羊肉切分成若干块,洗净待用。
接下来就可以调制腌料了,这是新疆架子肉美味好吃的关键所在,很多店家都有自己的祖传秘方,绝不外传。基本的做法就是把生鸡蛋磕入小盆中,再加入姜黄、胡椒粉、孜然粉、精盐、精制面粉等十几种调料和香料,拌成糊状后均匀的涂抹在洗净的肉块上,腌制1小时。
新疆架子肉之所以也叫馕坑肉,是因为这种美食是用馕坑烤制出来的。利用腌肉的时间,用无烟碳将烤馕用的馕坑点燃,使坑内温达到120到150度以上。
等到羊肉块腌制入味以后,取出来挂在专用的烤架上,再把烤架放入炽热的馕坑内,边烤边取出明火,堵住坑口,连焖带烤,约莫经过30分钟的烤制后即可烤熟。
烤好的架子肉外脆里嫩,味美异常,吃的时候再配点凉拌洋葱,清爽、够劲儿!有荤有素,有主食!
新疆架子肉的做法并不止上述一种,家庭制作架子肉通常选用带骨的羊排肉,切成块放入盆中,再切一个洋葱也放入盆中,放入适当的盐,打上一个鸡蛋,然后搅拌,腌至15分钟后放入烤箱,20分钟左右就好了。吃的时候配上一碟皮牙子那就叫绝啊!
达瓦昆架子肉的味道和烤制方法,也与其它地方的架子肉不同,他们喜欢选用精瘦的羔羊嫩肉,用锋利的刀切出肉卷,把调料镶入肉中,肉表要涂一层特殊的料汁,腌制25分钟后将入味的肉挂上烤架后放入炉坑,合上盖,旋转地烤制上20分钟。这样烤出的架子肉色泽金黄,鲜嫩可口,肉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1、新疆的凉拌洋葱在当地称为皮辣红,就是用洋葱(新疆人称洋葱为皮芽子)、辣椒和西红柿一起凉拌。
2、架子肉好吃的秘诀关键是肉的腌制和烤架。园台体的铁架和炉坑是特制的,没有一般的烤肉的烟薰火燎,在恒定的温度下,均匀的受热,烤制出来的架子肉才色、香、味俱全。
④ 新疆馕的花色有多少啊
这个是不固定的,正常应该有三四种的样子,它都是根据时间的长短决定颜色的。
⑤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有哪些特色美食
1、风干牛肉干,这种食品应该算是蒙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其保质期特别的长,而且热量很高,肉质也特别的肥美,口感非常不错。
⑥ 我爱发明CCTV史永君的馕坑烤肉机多少钱规格是多大
1585
⑦ 馕怎么好吃
烤馕是维吾尔族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食品,也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别具特色的一种食品。今天教大家如何在家自制烤馕,接下来一起学学吧。
工艺:烤
口味:咸鲜味
时间:<15分钟
热量:较低热量
配料:
面粉160克 、 酵母粉2克、鸡蛋10克 、 水85克、细砂糖10克、食盐2克、植物油10克、白芝麻5克、椒盐2克
烹饪步骤:
0.面团材料:酵母粉2克、温水85克、面粉160克、细砂糖10克、盐2克、植物油10克
馕面材料:全蛋液10克、白芝麻5克、椒盐2克
1.混合面团所有材料,用手揉光
2.盖上盖子或保鲜膜,28℃环境醒置20分钟,取出面团擀成中间薄四周略厚的烤馕面坯
3.馕坯放入模具,用馕针均匀的扎眼,一定要插穿,在烤的过程中才不会鼓起
4.在馕坯上刷上清水,撒上适量的芝麻,用手按一按(芝麻不会脱落)
5.盖上保鲜膜,室温醒置8分钟后,表面刷上全蛋液,撒上椒盐
6.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上下火200度,中层烤12-15分钟,上色满意后出炉,即可食用
烹饪小贴士:
自己制作烤馕非常简单,过程也不复杂,如果有石板,效果更好,这次偷懒,下一次准备用石板,只是石板预热时间较久,制作时间要多准备一点
放在硅胶模具里,完全不粘,唯一缺点就是模具有点略小,馕坯再擀制大些,中间再薄些,就会更香脆了
⑧ 新疆特色的烤包子,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
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在神奇的大新疆,有一些
只有在此地,才能吃到“大”美食
烤包子,新疆人最爱的美食之一!
乌鲁木齐市西北路马木提烤包子店烤出“直径1.56米,32公斤羊肉,7公斤洋葱,26公斤面粉,1公斤 枸杞,600克香料,300克清油,烤40分钟出炉。”
在家也能做出香喷喷的烤包子
1、和面,边加水边拿筷子搅和,等面到雪花状开始揉。这样开始可以不用沾手。和出来的面有韧劲儿!
2、揉到面团表面光滑后盖上保鲜膜醒发(二三十分钟就行了)。个人建议盖保鲜膜之前面团上抹层清油,一是为了烤起来香,而是为了好把面团从盆子里拿出来。
3、开始剁馅儿(建议还是买现成的羊肉馅儿,剁起来麻烦),把羊油单独切出来(这是关键好吃的地方!)两边都入胡椒粉,孜然粉和盐腌着,至于咸淡就看天分了!(个人建议可以稍微多放点儿盐,因为本身包子皮是没味儿的)
4、然后开始切洋葱(切的时候一定要速度,不然哭死!),我自己发明的放了些青椒。切好就和肉拌均匀(羊油无需拌入)。
5、把面切成条(切记切面的时候案板上撒点面粉),再切成块儿,擀成圆形,大小就比饺子皮大一倍。
6、在包子皮周围抹上蛋液。
7、把馅儿添在皮中间(这个示范的瘦肉多了点儿,最好是一半瘦肉,一半肥肉,当然还是看个人口味!)
8、把皮像叠被子一样叠起来
9、将锡纸放入烤盘,抹上一层清油。
10、把包子均匀的排布在烤盘上,并刷上蛋液,如果想烤焦烤黄脆一点的话就多抹点儿蛋液!(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预热烤箱230°十分钟)
11、上管温度可以210°左右,下管温度可以稍高。烤的过程中随时观察烤包子的状况,根据情况再调节温度都可以。
12、烤箱定18分钟即可出锅,这样外焦里嫩,很好吃的哟。都说羊油多放点就会更好吃的,当然这是根据不同地方的口味决定的。老板,打包一箱烤包子!
⑨ 关于新疆馕的资料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相似。在面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末等作料拌馅烤制的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50多种,还有窝窝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
⑩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我需要写一篇500——800字,我爱新疆的作文!!!!!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新疆还停留在巍巍天山、荒茫大漠上,停留在一曲羌笛、几声胡笳的凄美音色里,而如今的的新疆早已不是故人眼中的模样。高楼林立的城市,日新月异的农村,四通八达的公路,让所有来过新疆的人惊叹,然而更使他们赞叹的是这里奇特壮美的景色和独具一格的异域风情。 走进新疆,走进美丽的巴音郭楞,去领略享誉海内外的湖光山色、沙漠风光、草原风情、雅丹地貌。 巴音郭楞,蒙古语的意思是“美丽富饶的流域”,在全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巴州拥有53种,占全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总量的71.6%,占新疆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85%,湖泊、大漠、草原、高山、冰峰以及众多的历史文物遗址形成了一个大的旅游资源格局。辽阔的地域,悬殊的高差,大自然的恩赐,加上人类历史的钟爱,形成了巴音郭楞博大、神奇、独特、多元的自然与人文旅游景观,成为旅游观光的圣地。 放眼巴音郭楞辽阔的版图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沙漠,沙漠腹地沙丘类型复杂多样,远远眺望宛若栖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旺盛的蒸发使地表景物飘忽不定,这时候常会出现“海市声楼”的幻景。 在塔里木河流域生长着占我国90%以上的胡杨,当然这里的胡杨是目前世界最古老、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原始胡杨林群落。每次当我走进那些经历无数岁月洗礼的胡杨树,我都凝神观望,驻足思索,内心常会涌起一种久违的英雄情节。 美丽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绿草茵银、牛羊成群,地势起伏辽阔,植物种类繁多。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思为“富饶的泉水”。这里幅员辽阔、地势平坦、水草丰美,遍地是优质的“酥油草”。每到仲夏季节,草原上鲜花盛开,争奇斗艳,羊群象白云游荡,雪莲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间。一年一度的草原东归那达慕盛会在这里举行。于200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博斯腾湖景区涉及三县一市,这里湖边曲径通幽、云影倒映,观不尽的水上风光,数不清的奇卉异鸟,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在诗话营造的天地。 巴音郭楞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的神奇自然景观,更有那因历史而被人津津乐道的人文景观。从张骞凿空西域到班超保丝路安全畅通;从马可波罗涉足罗布沙漠到斯文赫定发现楼兰遗址;从吐尔扈特东归到人民解放军进疆屯垦;从马兰人创建的丰功伟绩到塔里木石油会战结出的累累硕果;从古至今生活在巴音郭楞这块热土上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浓郁古朴的民俗民风;所有这一切都从不同层面展现着巴音郭楞的人文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