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费利克斯·霍夫曼的发明海洛因
1897年8月21日,拜耳公司的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在实验室里合成了一种叫做二乙酰吗啡的物质。止痛效力远高于吗啡(11日前,他刚成功将阿斯匹林制成药物)。海洛因(Heroin)的名字由拜耳药厂注册,该字或源自德文heroisch一字,意指英雄。对此他的老板们喜出望外,他们认为这种东西可以替代能让人上瘾的止痛药吗啡。当证实一些用于实验的鱼、海马和猫吞下这些药物依然能够活命之后,公司的家属包括孩子也开始试着服用,没毒死人,也没有人上瘾。于是在合成后不到一年,在没有进行彻底的临床试验的情况下,公司便将它上市销售。
拜耳公司的老板们认为发明这一物质是“英雄般”的事迹,因此取了这个名字(“海洛因”在德文中意为“英雄”)。故事接下来就是药品历史中最荒谬的一页。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拜耳公司还在销售高纯度的名牌海洛因。世界各地都对这种药效强劲、用途广泛的药品欢呼雀跃,成千上万的病人争相服用。很久以后,它才逐渐被看做是恶魔般的毒品。
自1898至1910年间,该药上市时,以不会上瘾的吗啡作招徕,更曾用作儿童止咳药,后来始发现该药在肝脏中会转化成吗啡,令拜耳药厂大为尴尬。
米歇尔·德·里德尔在他著述中讲了海洛因问世、上市和作为药品最终没落的故事。
里德尔描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时代,那时候,世界似乎是颠倒的,大家都很狂热。在这段“美好的旧时光”里,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洛因生产商。拜耳公司的总裁们自豪地说:“海洛因真是个好生意。”大部分医生称赞它是高品质、安全的药物,具有神奇的药效,能止咳、止痛和治疗其它所有疾患。
从婴幼儿、成年人到老人都是海洛因的消费者。它以粉末、混合剂或栓剂的形式被服用,妇女还使用含有海洛因的卫生棉条。海洛因无处不在——为得到它不必铤而走险去犯罪,而且拜耳公司的海洛因在药店里库存充足,不是用锡箔纸遮遮掩掩包成小包,而是装在考究的药瓶里,一瓶就有25克,这种剂量在今天足以造成数十人吸毒过量,在火车站的厕所里孤独地死去。
B. 左手天使右手魔鬼:他发明了阿司匹林,同时也创造了海洛因,他是谁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使用得好,他就像天使一样帮助你,如果你使用的不好,他也会像魔鬼一样毁灭你。在世界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物,他发明了镇痛的良药阿司匹林,11天后又发明了毒品海洛因,他就是著名的药物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那么他为什么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如此大的转变呢?
01为缓解父亲的疼痛,费利克斯霍夫曼苦心研究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在远古时期,为了躲避野兽的侵害,经常东躲西藏。在战争炮火的威胁下,生命随时都可以失去。除此以外,人类还一直受到病毒的侵害,一直被病痛所折磨。
由于科技水平和医疗水平的落后,在古代时期,人们生病以后全凭自愈。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一些小病,但却可以要了古人的命。比如,我们现在骨折了,去医院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治好。但是在古代,只能忍受痛苦,或者在疼痛中死去。
延长人类的寿命,寻找治病的良药,一直都是智慧古人的伟大梦想。中国的李时珍为了寻求更好的药物,尝尽了千百种草药,记载了千百种药材,这期间不知中毒了多少次,不知失败了多少次,最终写完《本草纲目》,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医生发现海洛因是更容易让人上瘾的毒品时,海洛因已经全球泛滥,费利克斯霍夫曼已经没有力量把卖出去的海洛因全部收回来,只能允许它任意泛滥。从此以后,全球吸食毒品的人数越来越多,戒毒药物却迟迟没有发现。
04小结
费利克斯霍夫曼为了帮助自己的父亲缓解疼痛,于是决定潜心研究,寻求治病良药,最终发现了阿司匹林。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正是由于这种不放弃的态度,他才获得了成功,成为了著名的医药学家。
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都无法预知一种新产品的功效。就像费利克斯霍夫曼他发现了海洛因,本来是希望他像英雄一样拯救人类,但是却无形之中把人类推向了毒品的深渊。因此,作为后人的我们,一定要理性对待科学。
C. 20世纪初,海洛因被发明科学家发明海洛因的初衷是何目的
主要是用来止痛的,止痛效果比吗啡强好几倍,后来医生甚至建议在治疗疼痛、抑郁、支气管炎、哮喘甚至胃癌时都可以使用海洛因。
D. 阿司匹林的发明者,为何在11天后又发明了海洛因
说起阿司匹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毕竟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镇痛,消炎药物,基本所有的药店中都有出售这款药物。据了解,阿司匹林已经被人类使用了上百年的时间了,期间它为无数人减轻了痛苦,而它也因此誉为是医药史上的三大经典药物。但是,你知道吗?发明出阿司匹林的人是一个“天使”,但同时他也是一个“魔鬼”,因为他前脚刚发明出阿司匹林,后脚(11天后)就发明出了害人不浅的海洛因。那么,这个即使魔鬼又是天使的人是谁呢?
至于海洛因的发明者霍夫曼,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包褒贬不一的,有人认为他是天使,发明出了阿司匹林这种治病良药,但也有人认为他是恶魔,因为他发明出了海洛因这种毒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E. 毒品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
毒品最早起源于德国。
在奴隶社会,人们种植、采集毒品原植物用于消遣取乐、医治疾病或宗教、部落的庆典活动。9世纪,罂粟作为药品输入唐朝国都长安。
清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一场灾难深重的鸦片之害降临华夏大地,并引发了1840年和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
清末民初,胶东人“抽大烟”也广泛流行,且讲究的是“胶州灯、寿州斗、张潘的烟签子、蓼兰竹的烟枪杆子、刘鸣岐的角雕烟盒子”。
1806年,德国化学家F·W·A·泽尔蒂尼从鸦片中分离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传入中国后即称为“吗啡”。
1874年,英国化学家C·R·赖特最先以吗啡和乙酐合成白色晶体———海洛因。1925年《日内瓦禁毒公约》规定,除科学需要和合法医疗外,严禁非法使用海洛因等。
(5)海洛烟那个科学家发明扩展阅读:
吸毒危害:
(1)身体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中国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
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F. 海洛因的历史
首页有
G. 海洛因是什么国家发明的
1874年,任职伦敦圣玛莉医院的化学家伟特(C.R Wright)最先利用吗 啡 加上双 乙 酰,在炉上燃煮,增强效力,合成出海 洛 因。该化合物之后送到英国曼城奥云士学院(Owens College)研究。该学院把海 洛 因注射到犬只及白兔体内,它们当时有惊恐、渴睡、瞳孔放大、流大量口水、有欲吐的迹象、呼吸最先加速然后纾缓,心跳减弱而不正常等。海 洛 因发明后,最初原用作强效止痛药。
H. 中国什么时候出现海洛因
中国最早出现海洛因是在清末,海洛因开始出现在国内各地西药房,供人直接口服,几乎包治百病。
最初的海洛因曾被用做戒除吗啡毒瘾的药物,后来发现它具有比吗啡更强的药物依赖性,即成瘾性更强。而且其成瘾性是阿片类药物中发病最高、危害最大的一种,研究认为这是以强迫性连续用药、高复发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复发性脑部疾病,机制极其复杂。
I. 谁发明的毒品
毒品分好多种类,并无确切的某个人发明了毒品。
● 从毒 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 品、 半合成毒 品和 合成毒 品三大类。天然毒 品 是直接从毒 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 品,如鸦片。半合成毒 品 是由天然毒 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海洛因。合成 毒 品 是完全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如冰 毒。
● 从毒 品 对人 中 枢 神 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 制 剂、 兴 奋 剂和 致 幻 剂等。抑 制 剂 能抑 制 中 枢 神 经 系统,具有镇 静和放 松作用,如鸦 片类。兴奋剂 能刺 激中 枢 神经 系统,使人产生兴奋,如苯丙胺类。致幻剂 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如麦司卡林。
● 从毒品的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 和 精神药品。麻醉药品 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品,如 鸦片类。精神药品 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如 苯丙胺类。
● 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 传统毒品和 新型毒品。传统毒品 一般指鸦片、海洛因等 阿片类流行较早的毒品。新型毒品 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 冰毒、 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的 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在我国主要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在歌舞娱乐场所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