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地动仪是东汉时期谁发明的

地动仪是东汉时期谁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07-18 17:39:55

1. 地动仪是谁发明的是汉朝的张衡吗

地动仪发明者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江河泛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当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木圣”(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2. 地动仪是谁发明的,发明于哪个朝代

地动仪是东汉时期张衡所发明的,此项发明对后世地震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古至今,人类最大的敌人便是大自然,它们不可预料,又具有强悍的杀伤力,随时都可能会对人类造成伤害,后来古人通过观测星象预计风雨雷电的发生,但对于破坏力极大的地震一直束手无策,直到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人类才第一次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地动仪采用精铜铸造而成,成圆形,直径八尺,顶端微微凸起,形状类似古代的酒樽,外面刻满了鸟兽等装饰花纹,地动仪内部有一根大柱位于中心位置,外分出八根小型支柱,意味着八个方位,每个方位的顶端都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底部对应着八只蟾蜍,地震发生时,龙口内的铜珠会掉落到蟾蜍嘴中,由此判断地震发生的方位,可以及时展开救治。

3. 地动仪是谁发明的

地动仪是由东汉张衡发明的。张衡除了地动仪之外还发明了候风铜鸟和演示主要星体位置的浑天仪。

《后汉书》记载该仪器曾经测出有地震,官员立即上奏皇帝,但当时京师洛阳并无感到地震,立时遭众臣诽议。几日后六百里快马来报,证实陇西(即现时甘肃省南部)发生地震,众人乃信服。

构成

地动仪以青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上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在八个主要方位上各有一口含铜球的龙头。龙头的正下方,各有一仰头张口的青铜蟾蜍,对准龙头。当某一方向传来地震时,此方向的一个火龙吐珠,正落入蟾蜍口中,发出巨响,报告发生地震,其他七只龙头不为所动。根据口含铜珠的蟾蜍的方位,可知地震发生的方向。

(3)地动仪是东汉时期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复原的候风地动仪

根据后汉书里的196个字,考古学家王振铎花了5年的时间,结合英国科学家的地震理论,于1951年制出他理解的候风地动仪。其外型的8条龙为明清风,显得比较华丽。当年美国尼克松总统来访时,曾赞赏有加。而唐山大地震时,由于其制作原理错误,所以其未能展现该有的功能。

后人们重新解读了“关”、“机”二字(关为“门闩”、机为一种“杠杆机关”),认为地动仪应为“悬垂摆原理”所操控,研究人员按此复原,最终在多次地震中进行检测并取得了成功。新近复原的候风地动仪采用圆柱体直桶腰,8条龙仅有龙首,线条简单,8只蟾蜍背部朝内顶起仪器,嘴巴朝外向上张开。此外,19世纪的英国和日本学者也曾尝试复原地动仪。

2007年,有报道称大韩民国将候风地动仪列为文化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然而此报道正文中并没有“地动仪申遗”的内容,只是提到韩国将候风地动仪印在韩元纸币上。事实上,10000韩元纸钞上所印的古代仪器是韩国高丽大学博物馆所收藏的浑天时计(又名浑天表,韩国第230号国宝)的内部结构,不是地动仪,与中国古代的浑天仪也有所不同。

4. 东汉时期的谁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地震仪是一种监视地震的发生,记录地震相关参数的仪器.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中回国东汉时代的科学答家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但此地震仪与现今各国使用的地震仪不同,只能称之为“验震器”.
候风地动仪是中国古代侦测地震的仪器,也是世界最早的地震仪.由东汉时期,南阳天文学家张衡在汉顺帝永建七年(132年)发明.


张衡(78年[1]-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中国东汉天文学家.


后汉书记载该仪器曾经测出陇西方向有地震,官员立即上奏皇上,但当时并无地震讯息,立时遭众臣诽议.三日后六百里加急来报:“甘肃发生大地震”,众人乃信服.



候风地动仪模型,考古学家王振铎于1951年复原
强震仪是一种测量强烈活动的的地震仪,简单而言就是用于测量地震的加速规.它们通常装在一个盒子里,并且已经连接到互联网上.


强震仪可以用来测量一些地面运动非常强烈,而致超出一般地震仪测量范围的地震.它们会被放置在主要的断层附近,所得的资料(如断层破裂前缘的前进速度)并非一般地震仪所能查量得到.

5. 候风地动仪是东汉时谁发明的,是用来预报什么的

候风地动仪是东汉时张衡发明的,是用来预报地震的。
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回一架测验地震答的仪器。由中国东汉时期的汉族科学家发明于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后汉书·张衡传》详细记载了张衡的这一发明。候风地动仪用精铜制作而成,员径八尺,汉八尺约合当今之一米八-九的样子,其外形像一个酒樽。地动仪里面有精巧的结构,主要为中间的都柱和它周围的八套牙机装置。

6. 谁发明的地动仪他是哪个朝代(年代)的

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创造了地动仪。

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内比较频繁。容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每条龙头的下方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6)地动仪是东汉时期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意思是,地动仪用尚好的铜建铸而成,盖好上面的盖子顶部隆起,像极了酒杯,用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间有柱子,旁边有8个通道,用来发射机关。

在《后汉书·张衡列传》中,流传下来的虽只有零星的文字记录,但直到现在,其和制造人张衡一同,仍被视为中国古代伟大科技发明的典范,并且进入教科书之中,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据史料记载,候风地动仪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消失殆尽。而现在出现在教科书中的图片,实际上是上世纪50年代一位叫王振铎的古代科技史学家根据史籍复原而出的概念模型。

7. 侯风地动仪是东汉时期谁发明的是用,来预报什么的

侯风地动仪是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是用来预报地震的。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木圣”(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8. 谁发明的地动仪他是哪个朝代的

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他是东汉时期的人物,出生在南阳的一户官宦世家。他是伟大回的数学家答、天文学家、发明家、制图家和地理学家。祖父张堪是地方官吏,曾任蜀郡太守和渔阳太守。

阅读全文

与地动仪是东汉时期谁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