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明创造原理组合原理应用

发明创造原理组合原理应用

发布时间:2021-07-18 16:07:30

『壹』 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哪些技巧

(1)缺点法。

缺点法,是指从操作方法、使用对象、功能结构等方面去寻找物品版的缺权点,通过改正这些缺点来形成创造目的的一种方法。

(2)希望法。

希望法,也称希望点列举法,就是从社会和个人愿望出发,通过列举希望来形成创造目的的课题。这是寻找发明课题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3)组合法。

组合法,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已有的技术原理或不同的产品,通过巧妙的结合或重组,从而获得整体功能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创造方法。

(4)扩大法。

发明技术中的扩大法,就是使现有物品的某些方面数量上变大、变多、或者质量上变好。它包括扩大体积、延长寿命和增加用途等方面。

(5)移植法。

移植法是将某一领域或某种物品已见成效的发明原理、方法、结构、材料、元件等,部分或全部引进到别的方面。从而获得新成果或新产品。

(6)拓展法。

将某产品不断向外进行拓展思维,所发现的有实用价值的新思维,并将其设计成可操作的工程。

(7)延伸法。

在同一个方向上考虑思维下一步下一步的工程。从而把发明不断的推向高尖端。

(8)排除法。

将所有的错误选项排除在外之后,剩下的选项都是正确的。

『贰』 试举出组合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其实组合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话,主要是指根据一些实际的案例计算它的总数,你根据这个原理去参照实际的例子即可。如你搭配各种礼品,可以计算下有多少种。

『叁』 为什么说组合发明是当今发明创造使用最多的方法

组合创造法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说、技术或产品的一部分进版行适当的叠加和组合,权以形成新学说、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发明创造方法。组合的思维基础是联想思维。在发明创造领域,组合原理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在大学生的发明创造活动中,组合原理属于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发明创造原理之一。

『肆』 什么是组合发明法

橡皮和铅笔是两项不同的技术成果。一位贫穷的画家威廉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发明了把橡皮包在铅笔头上的铅笔。他获得了专利。他把这个专利和专利权卖给了拉巴地布铅笔公司,使该公司每年仅专利费一项收入达50万美元。有一家音乐工业公司的技术员豪斯菲尔德,把超声检查仪与计算机图像识别两项技术组合起来,发明了能够进行人体内探测的CT扫描仪器,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这项发明技法叫组合法。它是在创造发明中,把多种技术成果综合在一起,构思出新颖的设计和独特的功能的方法。

组合法是详细构思设想的有效途径。有人对1900年以来的480项重大成果进行了分析,发现从1950年以后,组合型的成果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突破型发明的数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技术。组合型的技术发明使技术更加完善、成熟。组合法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有了某个创造性设想,或者谋求某种特殊功能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原理的组合、内插式组合、辐集式组合等三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明设计。

『伍』 TRIZ理论及应用的目录

第1章绪论
1.1triz理论概述
1.2triz理论的诞生
1.3阿奇舒勒的发现
1.4发明等级
1.5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及九大经典理论体系
1.6应用triz理论的一般过程
1.7triz理论需要改进的地方
1.8如何学习triz理论
第2章创新思维方法
2.1创新思维
2.1.1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2.1.2创新思维的特点
2.2思维惯性
2.2.1什么是思维惯性
2.2.2思维惯性常见的表现形式
2.3传统创新思维方法
2.3.1试错法
2.3.2头脑风暴法
2.3.3列举法
2.3.4设问法
2.3.5焦点客体法
2.3.6六顶思考帽法
2.4triz创新思维方法
2.4.1九屏幕法
2.4.2小人法
2.4.3金鱼法
2.4.4stc算子
2.4.5最终理想解
第3章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3.1技术系统进化过程曲线
3.1.1s曲线
3.1.2triz中的s曲线
3.2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3.2.1提高理想度法则
3.2.2完备性法则
3.2.3能量传递法则
3.2.4协调性法则
3.2.5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3.2.6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3.2.7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3.2.8动态性进化法则
3.3具有进化潜力的进化路线搜索方法
3.4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应用
第4章资源分析
4.1资源分类
4.1.1现成资源
4.1.2派生资源
4.1.3差动资源
4.2资源考察
4.3资源利用
第5章40个发明原理
5.1发明原理1:分割
5.2发明原理2:抽取
5.3发明原理3:局部质量
5.4发明原理4:非对称
5.5发明原理5:组合
5.6发明原理6:多用性
5.7发明原理7:嵌套
5.8发明原理8:质量补偿
5.9发明原理9:预先反作用
5.10发明原理10:预先作用
5.11发明原理11:预先防范
5.12发明原理12:等势
5.13发明原理13:反向作用
5.14发明原理14:曲面化
5.15发明原理15:动态化
5.16发明原理16:部分超越
5.17发明原理17:维数变化
5.18发明原理18:机械振动
5.19发明原理19:周期性作用
5.20发明原理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
5.21发明原理21:快速
5.22发明原理22:变害为利
5.23发明原理23:反馈
5.24发明原理24:中介物
5.25发明原理25:自服务
5.26发明原理26:复制
5.27发明原理27:廉价替代品
5.28发明原理28:机械系统的替代
5.29发明原理29:气压与液压结构
5.30发明原理30:柔性壳体或薄膜
5.31发明原理31:多孔材料
5.32发明原理32:改变颜色
5.33发明原理33:同质性
5.34发明原理34:抛弃与再生
5.35发明原理35:物理/化学参数变化
5.36发明原理36:相变
5.37发明原理37:热膨胀
5.38发明原理38:加速氧化
5.39发明原理39:惰性环境
5.40发明原理40:复合材料
第6章矛盾与矛盾的解决
6.1技术系统中的矛盾
6.1.1矛盾
6.1.2基于triz的矛盾分类
6.1.3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的关系
6.2技术矛盾的解决
6.2.1技术矛盾的描述
6.2.2阿奇舒勒矛盾矩阵
6.3物理矛盾的解决
6.3.1物理矛盾的描述
6.3.2解决物理矛盾的分离原理
6.3.3应用分离原理解决物理矛盾的步骤
6.3.4分离原理与40个创新原理的对应关系
第7章物-场模型分析方法
7.1物-场模型的概述
7.2物-场模型的类型
7.3物-场分析的表示方法
7.4物-场分析的一般解法
7.5物-场模型的构建步骤
7.6物-场模型的分析实例
第8章发明问题的标准解法
8.1标准解法分类
8.2标准解法的构成
8.3第1级标准解法:建立和拆解物-场模型
8.4第2级标准解法:强化完善物-场模型
8.5第3级标准解法:向超系统或微观级转化
8.6第4级标准解法:检测和测量的标准解法
8.7第5级标准解法:简化与改善策略
8.8标准解法的应用
第9章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
9.1ariz概述
9.2详解ariz-85
9.2.1第一阶段:建构与分析原有问题
9.2.2第二阶段:移除实体限制
9.2.3第三阶段:分析问题答案
9.3发明meta-算法
9.3.1meta-算法
9.3.2meta-ariz
9.3.3smart2000t-r-i-z
第10章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简介
10.1本体论
10.2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平台pro/innovator
10.3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平台pro/innovator2005的安装
10.3.1pro/innovator2005的安装环境要求
10.3.2iwintlicensemanager的安装
10.3.3pro/innovator2005在server端的安装
10.3.4pro/innovator2005editor的安装
10.3.5pro/innovator2005的安装
10.4pro/innovator模块
10.4.1“项目封面”和“项目描述”模块
10.4.2“系统分析”模块
10.4.3“问题分解”模块
10.4.4“解决方案”模块
10.4.5“创新原理”模块
10.4.6“专利查询”模块
10.4.7“方案评价”模块
10.4.8“专利申请”模块
10.4.9“报告生成”模块
10.5利用pro/innovator软件解决机车柴油机油耗超标问题
10.5.1问题概述
10.5.2问题关系图的形成
10.5.3问题求解
10.5.4方案评价和实施方案列表
参考文献

『陆』 写出组合创造法中的三种主要模式,并举例说明。

组 合 法

组合创新是很重要的创新方法。有一部分创造学研究者甚至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人们认为不能组合在一起的东西组合到一起。日本创造学家菊池诚博士说过:“我认为搞发明有两条路,第一条是全新的发现,第二条是把已知其原理的事实进行组合。”近年来也有人曾经预言,“组合”代表着技术发展的趋势。

总的来说,组合是任意的,各种各样的事物要素都可以进行组合。例如,不同的功能或目的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组织或系统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机构或结构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物品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材料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技术或原理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方法或步骤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颜色、形状、声音或味道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状态可以进行组合;不同领域不同性能的东西也可以进行组合;两种事物可以进行组合。多种事物也可以进行组合。可以是简单的联合、结合或混合,也可以是综合或化合等。

一、成对组合

成对组合是组合法中最基本的类型,它是将两种不同的技术因素组合在一起的发明方法。依组合的因素不同,可分成材料组合、用品组合、机器组合、技术原理组合等多种形式。如材料组合,一般是对现有的原料不满意或希望它能满足某种要求,与另一种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起来,从而获得新材料,例如诺贝尔为了使稍一震动就爆炸的液体硝化甘油做成固体易运输的炸药,将硝化甘油和硅藻土混在一起;用品或机器组合常将两个用品组合成一个用品,使之具有两个用品的功能,使用方便,如保温杯,带电子表的圆珠笔,带收音机的应急灯,有起罐头功能的水果刀等,这种用品组合一般是以一种用品的形式和功能为主,将另一种用品巧妙地置于该用品的形体之内,使之不仅增加功能,同时又给人以新颖、华贵的感觉,机器的组合常是把完成一项工作同时需要的两种机器或完成前后相接的两道工序的两台设备结合在一起,以便减少设备的数量、提高效率。它比用品组合复杂的多,如某厂用灰浆搅拌机拌灰浆时需加入麻刀,由于麻刀成团,需预先抽打疏松后方能加入搅拌机。为使灰浆与麻刀搅拌均匀且节省人力,他们把弹棉机的有关机构与搅拌机结合,先弹开麻刀,再用风力吹人搅拌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而技术原理组合的例子就更多了,如将金属0 昿貣A和B按各种不同的比例混合,当达到某一比例时,其熔融点比A与B各种金属的熔融点都低,这就是所谓低共熔结晶现象,此种现象是金属学的人门知识。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焊锡便是利用铅和锡的低共熔现象。铅和锡的熔点分别为327℃和232℃,然而铅和锡混合后却生成了熔点为183℃的合金(即焊锡)等;还有的组合是以某一特定对象为主体,通过置换或插入其他技术导致发明或革新的方法,如在音响设备上加上麦克风的功能出现了卡拉OK机,彩电设备中加上录放装置产生了录像机,洗衣机中插入了甩干装置,出现了全自动漂洗与甩干的功能等,也有人把这种组合叫做内插式组合。

以上各种成对组合,若把对象增加也能形成更多的组合创造。

二、辐射组合

辐射组合是以一种新技术或令人感兴趣的技术为中心,同多方面的传统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技术辐射,从而导致多种技术创新的发明创造方法。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新技术或令人感兴趣的技术进一步的开发应用;这也是新技术推广的一个普遍规律。现以人造卫星这种新技术为例,看它所引起的辐射组合。如图6-2所示,人造卫星技术成功以后,它与各种学科的辐射组合,发展了卫星电视转播、卫星通讯转播。卫星气象预报、卫星导航、全世界的时间标准、生物进化科学,以及对月、行星、恒星等宇宙研究的各技术等。

这种辐射组合的中心点是新技术,若把这个中心点改为一项具有明显优点,具有人们所喜爱的特征,也可以考虑用辐射组合来开发产品。例如闪光技术,小电机等也有许多辐射组合的新产品。以家用电器为例,由于电进人家庭,由电的辐射组合,现已发展了众多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空调机、电炉、电饭堡、洗碗机、电热毯、抽油烟机、电烤箱、电取暖器、电子游戏机、电吹风等等。此外,还有一种类似辐射组合的方法,即某事物寻求改进或创新,把此事物做为中心点,与一些与改进事物毫不相干的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强行组合,形式上与辐射组合相似,这种组合大多数可能是无意义的、荒唐的,但往往也可以从中找到有价值的方案。可以对于这种组合有人又叫它为焦点组合法。该法实质上是焦点法和强制联想法的结合。

三、形态分析组合

形态分析组合也称形态分析法,是瑞典天文物理学家卜茨维基于1942年提出的,它的基本理论是:一个事物的新颖程度与相关程度成反比,事物(观念、要素)越不相关,创造性程度越高,即易产生更新的事物。该法的做法是:将发明课题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的基本因素,找出实现每个因素功能所要求的可能的技术手段或形态,然后加以排列组合得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筛选出最优方案。

例如,要设计一种火车站运货的机动车,根据对此车的功能要求和现有的技术条件,可以把问题分解为驱动方式、制动方式和轮子数量三个基本因素。对每个因素列出几种可能的形态。如,驱动方式有柴油机、蓄电池,制动方式有电磁制动、脚踏制动、手控制动,轮子数量有三轮、四轮、六轮、则组合后得到的总方案数为2×3×3=18种。然后筛选出可行方案或最佳方案。

形态分析组合的一般步骤

(1)确定发明对象:准确表述所要解决的课题,包括该课题所要达到的目的及属于何类技术系统等。

(2)基本因素分析:即确定发明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因素),编制形态特征表。确定的基本因素在功能上应是相对独立的,在数量上应以3?个为宜,数量大小,会使系统过大,使下步工作难度增加,数量大多,组合时过于繁杂很不方便。

(3)形态分析:要揭示每一形态特征的可能变量(技术手段),应充分发挥横向思维能力,尽可能列出无论是本专业领域的还是其他专业领域的所有具有这种功能特征的各种技术手段。在形式上,为便于分析和进行下一步的组合,往往采取列矩阵表的形式,一般表格为二维的,每个因素的每个具体形态用符号Pj表示,其中j代表因素,j代表具体形态。对较复杂的课题,也可用多维空间模式的形态矩阵。

(4)形态组合:根据对发明对象的总体功能要求,分别把各因素的各形态一一加以排列组合,以获得所有可能的组合设想。

(5)评价选择最合理的具体方案:选出少数较好的设想后,通过进一步具体化,最后选出最佳方案。

由于所得方案是在各种方案中选出的,因此形态分析组合的特点是具有全解系性质。

另一特点是具有形式化性质,它需要的主要不是发明者的直觉和想象,而是依靠发明者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及精通与发明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第三个特点是该法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它不仅运用于发明创造,而且也适用于管理决策,科学研究等方面,从而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该法的发明者F·茨维基利用形态分析组合法解决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其中设计新功能喷气发动机是他的最大成就,也是形态分析组合法达到的高峰。下面将此例介绍如下,其一般步骤为:

(1)确定发明对象:设计新功能喷气发动机。
(2)基本因素分析:选择了11项形态特征:

P1——燃料来源(化学媒介体);
P2——牵引力产生方式;
P3——牵引力调节类型;
P4——牵引力调节方式,
P10——动作状态,
P11——燃料性质。

(3)形态分析:将每一形态特征的可能变量,用矩阵表的形式列出: P11P21——内部、外部化学媒介物;
P12P22——内源、外源牵引力;
P13P23P33——自身调节、外力调节、无调节;
P14P24——内部、外部调节;
P16P26P36P46——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四种方式;
P17P27P37P47——发动机在无空气的空间、空中、水中、地下四种做功的能力;
P18P28P38P48——推进运动、旋转运动、振动运动或局部无运动;
P19P29P39 ——气体燃料、固体燃料、液体燃料;
P110P210——连续动作或非连续动作;
P111 P211——自然燃料、引燃料。

(4)形态组合:选每种基本因素中的可能变量组合。如
P11P12P13P14P15P16P17P18P19 P110P111
共有方案数
N=2×2×3×2×2×4×4×4×3×2×2=36864

(5)评价选择最合理的具体方案:在36864种方案中评价筛选,最后选定的最佳解决方案是组合而成。

『柒』 组合发明法为什么是发明创造使用最多的

组合创造法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说、技术或产品的一部分进行适当的叠加和组合,以形成新学说、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发明创造方法。组合的思维基础是联想思维。在发明创造领域,组合原理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在大学生的发明创造活动中,组合原理属于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发明创造原理之一。

阅读全文

与发明创造原理组合原理应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