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中国发明的火箭

中国发明的火箭

发布时间:2021-07-17 11:19:45

『壹』 火箭是谁发明

К.E.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设计原理,R. H.戈达德试飞了第一枚火箭。

1903年,俄国的К.E.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制造大型液体火箭的设想和设计原理。1926年3月16日美国的火箭专家、物理学家R. H.戈达德试飞了第一枚液体火箭。

20世纪50年代以来,火箭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中尤以各类可控火箭武器(导弹)和空间运载火箭发展最为迅速。从火箭弹到反坦克导弹、反飞机导弹和反舰导弹以及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各类战术导弹和战略导弹。

各类火箭武器正在继续向提高命中精度、抗干扰能力、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方向发展。此外,反导弹、反卫星等火箭武器也正在研制和发展之中,在地地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载火箭,已广泛用于发射卫星、载人飞船和其他航天器等。

(1)中国发明的火箭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火箭有箭头、箭杆、箭羽和火药筒四大部分。火药筒外壳用竹筒或硬纸筒制作,里面填充火药,筒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筒侧小孔引出导火线。点火后,火药在筒中燃烧,产生大量气体,高速向后喷射,产生向前推力。

其实这就是现代火箭的雏形。火药筒相当于现代火箭的推进系统。锋利的箭头具有穿透人体的杀伤力,相当于现代火箭的战斗部。尾端安装的箭羽在飞行中起稳定作用,相当于现代火箭的稳定系统。而箭杆相当于现代火箭的箭体结构。中国古代火箭外形图,首次记载于公元1621年茅元仪编著的《武备志》中。

火箭出现后,在中国被迅速地用于军事行动和民间娱乐中。10~13世纪,在宋、金、元的战争中,已应用了火枪、飞火炮、震天雷炮等火药武器。那时的飞火炮和现代的火焰喷射器相似,是一种原始的火箭武器。

北宋后期,在民间盛行的烟火戏中,人们利用火药燃气的反作用力,制成了能够高飞和升空的“流星”(或称“起火”)、"爆竹"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从工作原理看,流星、爆竹已具有火箭的特点。

『贰』 中国什么时候发明的火箭

历史上的5月18日中国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

2007年05月18日13:50【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图为运载火箭点火起飞。

1980年5月18日至21日,中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叁』 火箭是谁发明的

是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发明的。

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现代火箭技术之父,1882年10月5日-1945年8月10日)是美国教授、工程师和发明家,液体火箭的发明者。

他于1926年3月16日发射了世界的第一枚液体火箭。戈达德共获得了214项专利,其中83项专利在他生前获得。

设立于1959年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戈达德环形山(Goddard Crater)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3)中国发明的火箭扩展阅读:

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的研究成果

他从1920年开始研究液体火箭,1926年3月16日在马萨诸塞州沃德农场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而德国的V-2火箭试验成功,已经是1942年以后的事了。

是美国最早的火箭发动机发明家,被公认为现代火箭技术之父。

1926年3月16日,在马萨诸塞州的奥本,冰雪覆盖的草原上,戈达德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液体火箭。火箭长约3.4米,发射时重量为4.6公斤,空重为2.6公斤。飞行延续了约2.5秒,最大高度为12.5米,飞行距离为56米。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成功,宣告了现代火箭技术的诞生。

1930年12月30日,戈达德研制的一枚新的液体火箭发射成功,高度达到610米,飞行距离300米,飞行速度达到800千米/小时,打破了以往的火箭飞行记录。

1931年,他在火箭发射试验中,首先采用了现代火箭目前仍然使用的程序控制系统。

1932年,他首开先河,用燃气舵控制火箭的飞行方向。同年,首次解决了用陀螺仪控制火箭飞行姿态的问题。

1935年,戈达德研制的的液体火箭最大射程已达到20千米,时速达到1103千米,是人造飞行器第一次超过音速。

戈达德共获得了214项专利,其中83项专利在他生前获得。

事实上,美国是现代火箭技术真正起步的地方,戈达德也被公认为现代火箭技术之父。

『肆』 中国发明过什么火箭

“火箭”这个词在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代就已出现。在公元228年的三国时期,魏国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装上火把,当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进攻陈仓(今陕西宝鸡东)时,魏国守将郝昭就用火箭焚烧了蜀军攻城的云梯,守住了陈仓。“火箭”一词自此出现。不过当时的火箭只是在箭头后部绑附浸满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点燃后用弓弩射至敌方,达到纵火目的的兵器。
北宋的军官冯继升、岳义方、唐福等(公元10世纪后期),曾向朝廷献过火箭及火箭制造方法。那时的火箭已经使用了燃烧效能更好的火药,但仍由弓弩射出。从而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药箭”。它用纸糊成筒,把火药装在筒里压实,绑在箭杆上,用弓发射出去。后来在原始火箭基础上做了改进,将火箭直接装入杆中间,爆时声响很大,借以恐吓敌人。

『伍』 中国火箭发展史

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它自身携带燃烧剂与氧化剂,不依赖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气中,又可在外层空间飞行。火箭在飞行过程中随着火箭推进剂的消耗,其质量不断减小,是变质量飞行体。现代火箭可用作快速远距离运送工具,如作为探空、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的运载工具,以及其他飞行器的助推器等。如用于投送作战用的战斗部(弹头),便构成火箭武器。其中可以制导的称为导弹,无制导的称为火箭弹。

大家知道中国是火药的故乡,也是火箭的祖先。中国人发明火箭这样一个事实已经被世界所公认。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火箭,不过当时这个火箭还不是采用喷气推进的,而是在箭杆上绑上柴草、棉布。浇上油,点燃用弓箭射出去。到了唐朝末年和宋朝初年的时候,这个时候火药替代了早期的易燃物,就成为了真正利用喷气推进的火箭。当时火箭用于战争,就是这个,左边带着箭头就是飞枪剑,右边这个带了一个刀,就叫飞刀剑。宋朝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烟花爆竹,这些爆竹也是喷气的原始火箭。明朝时期的毛元仪在他的著作里面就记载了30多种火箭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像其中有飞火飞天、火龙出水等。中国是从明朝开始发射火箭的,大明史嘉靖年间,万户进行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成为现代载人飞行先驱,现在月球和火星均有以其名字命名的环形山。全世界最早的宇航员,他那次升天中壮烈殉职。最后在189米高空中爆炸。启动装置为36筒火箭,外置安全带和座椅,4个气球,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震撼的场面!可以这样说古代火箭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为现代火箭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世界火箭的起跑线!
从1970年4月,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开始,到今年10月底,我国已经完成研制生产并正式发射过的长征运载火箭的型号有9种,它们是: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丙改,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捆,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以及长征四号。其中,长征二号丁和长征四号由上海航天局研制,其他7种火箭都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火箭已经累计发射了49次,成功42次,两次由于星箭协调原因而失败,总成功率为87.75%。


一、 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是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它的一、二级火箭采用当时的成熟技术,并为发射卫星做了适应性修改,第三级是新研制的以固体燃料为推进剂的上面级。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首次发射,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1971年3月3日,长征一号火箭第二次发射,把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准确送入轨道,又一次取得圆满成功。相对于70度倾角、440公里高的圆轨道,长征一号火箭的运载能力为300公斤,此火箭共进行了两次发射,均获得成功。长征一号的研制成功,揭开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二、 长征二号

随着推力为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推力为50吨的YF-77氢氧发动机先后完成长程试车,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审批立项,中国新一代、组合化的运载火箭系列长征-5 号的研制也进入关键阶段。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系列以120吨和50吨两种发动机为基础,构成5米直径、3.35米直径和2.25米直径三种模块,形成“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其中5米模块包含两个50吨级的YF-77发动机,3.35米模块则包含两个120吨级的YF-100发动机。模型便是长征-5号运载火箭系列中最为强大的型号,以5米模块(2个50吨YF-77)为芯级,以4个3.35米模块(2个120吨YF-100)为助推器。

『陆』 中国火箭是谁第一发明的


.
布朗
(
德国人
)
13
世纪时
,火箭已被中国做为武器之用
;
但飞往外太空的火箭却是
20
世纪后才制造的版
;
20
世纪后
,美国的哥权达特
.
苏俄的卓可夫斯基
.
德国的奥贝尔特等人投入研究的行列使火箭得以复苏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德国的芬
.
布朗开发完成了
v2
号火箭
;
军用武器中
v2
号火箭是外太空火箭的原形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投诚于美国的芬
.
布朗
,在美国陆军继续研究外太空火箭
,美国藉芬
.
布朗之力
,快速提升制造火箭的技术
;
1969

。阿波罗十一号成功地登陆月球表面

『柒』 中国第一个火箭是谁发明的

明初,陶成道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万户,
原名陶广义,后被朱元璋赐名“成道”。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技巧。一次炼丹事故后,转为试制火器。元末,吴王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相投,献火神器技艺。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从此陶成道被人称为“万户”。明初,陶成道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晚年,陶成道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捌』 中国发射的所有的火箭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发射记录
发射序号 运载火箭 发射日期 卫星 任务 发射基地 结果 备 注
1 CZ-1 F-01 1970.04.24 东方红一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播送东方红乐曲
2 CZ-1 F-02 1971.03.03 实践一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运行8年多
3 CZ-2 F-01 1974.11.05 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失败 光学侦察卫星
4 CZ-2C F-01 1975.11.26 第1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3天后返回
5 CZ-2C F-02 1976.12.07 第2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3天后返回
6 CZ-2C F-03 1978.01.26 第3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3天后返回
7 CZ-2C F-04 1982.09.09 第4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8 CZ-2C F-05 1983.08.19 第5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9 CZ-3 F-01 1984.01.29 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败 发射成功,星未入轨
10 CZ-3 F-02 1984.04.08 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125°上空
11 CZ-2C F-06 1984.09.12 第6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2 CZ-2C F-07 1985.10.21 第7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3 CZ-3 F-03 1986.02.01 东方红二号甲实验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103°上空
14 CZ-2C F-08 1986.10.06 第8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5 CZ-2C F-09 1987.08.05 返回式卫星(搭载法国微重力实验装置)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6 CZ-2C F-10 1987.09.09 第10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A)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8天后返回
17 CZ-3 F-04 1988.03.07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1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87.5°上空
18 CZ-2C F-11 1988.08.05 返回式卫星(搭载德国微重力实验装置)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8天后返回
19 CZ-4 F-01 1988.09.07 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20 CZ-3 F-05 1988.12.22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2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110.5°上空
21 CZ-3 F-06 1990.02.04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3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98°上空
22 CZ-3 F-07 1990.04.07 亚洲1号通信卫星(美国休斯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1
23 CZ-2E F-01 1990.07.16 巴基斯坦科学实验卫星/澳星模拟星 LE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一箭双星。外星2,外星3
24 CZ-4 F-02 1990.09.03 风云一号B/大气1号甲/乙(气球卫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三星
25 CZ-2C F-12 1990.10.05 第12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A)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8天后返回
26 CZ-3 F-08 1991.12.28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4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败 发射成功,星未入轨
27 CZ-2D F-01 1992.08.09 第13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B)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15天后返回

『玖』 为什么最早的火箭是中国发明的

“火箭”一词根据古书记载,最早出现在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在敌我双方的交战中,人们把一种头部带有易燃物、点燃后射向敌方、飞行时带火的箭叫做火箭。这是一种用来火攻的武器,实质上只不过是一种带“火”的箭,在含义上与我们现在所称的火箭相差甚远。唐代发明火药之后,到了宋代,人们把装有火药的筒绑在箭杆上,或在箭杆内装上火药,点燃引火线后射出去,箭在飞行中借助火药燃烧向后喷火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使箭飞得更远,人们又把这种喷火的箭叫做火箭。这种向后喷火、利用反作用力助推的箭,已具有现代火箭的雏形,可以称之为原始的固体火箭。我国明朝人:万户火箭的发明最早出现在中国,在中国古代的记载中,火箭的含义比较广泛,公元1128年南宋政权建立后,南宋、金和蒙古频繁交战,各方都使用了火器。 1161年11月,金国侵略中原时,南宋军队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雳炮”重挫金军,这是人类历史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火箭武器。

『拾』 火箭是中国发明的吗

火箭的发明最早出现在中国,在中国古代的记载中,火箭的含义比较广泛,比如在电影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箭头点燃,靠弓弩发射的竹箭也称为火箭,而真正的火箭是在火药出现后才发明的。从唐末到宋初火药武器开始使用,但由于其配方和制作方法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不足以作为推进的燃料。随着火药配方和制造技术的进步,12世纪初研制成功了固体火药,并把它用于制造火器和焰火烟花,在使用这些火器与烟花特别是手持使用时,人们感到火药燃烧会产生很强的后坐力,于是有心人在这种启示下发明了新的火药玩具。大约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出现的玩具“穿天猴”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利用反作用原理的火箭,将这种原理的火箭作为武器使用具有相当的杀伤力,所以在战争中也开始频繁地使用它。
公元1128年南宋政权建立后,南宋、金和蒙古频繁交战,各方都使用了火器。1161年11月,金国侵略中原时,南宋军队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雳炮”重挫金军,这是人类历史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火箭武器。连年的交战使火箭技术逐渐被金和蒙古所掌握,于是当时各方兵工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火药制造,在这种情况下火药的配方有所改进,制造工艺渐趋成熟,其燃烧速度和爆炸力也得到增强。13世纪蒙古在先后三次的大举西征中,采用了南宋的火器技术,用汉人工匠制造大炮。当时在欧洲战场使用的火箭已有多箭齐发的火箭筒,这种集束式火箭发挥了绝大的威力,使欧洲人大为吃惊。当然在这几次西征中,阿拉伯人从中掌握了火药和火箭的技术,并进一步把它传入了西方。
明代中国火箭发展进入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出现了很多种类的火箭,除了单级火箭,还发展了各种集束火箭、火箭弹和原始的多级火箭,并且对各种火箭的制造、应用、配备和发射剂原料配比及加工制造等都作了详尽的叙述。在当时的水、步、骑兵中火箭武器已作为必备的武器,甚至还有专门的火箭部队,有关火箭武器的使用、布阵、作战技术和管理也都有条例规定。明代的《武备志》中曾有过这些火箭的记载。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发明的火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