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进行公司费用分析
如何呈现出一份完美的费用分析报告,这是每个财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会计人员如何呈现出一份完美的费用分析报告?
一、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个企业主要分析的对象有:
1、人力成本分析
人是企业产生效益的主要资源,用人成本也是企业关心的。主要侧重于人工效率分析,如何提高人工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
2、主营成本分析
主营成本是企业经营的主要成本,也是分析的重点。主要侧重于成本利润率分析,如何降低成本利润率;
3、专项费用
今年新增加的专项费用,比如本期立项的工程、本期开展的活动、本期新产品的研发费用。专项费用分析主要侧重于“投入—产出”的分析,企业对新增费用比较关注投入能带来的收益,或者投资的回报;
4、其他波动较大费用分析
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所有事后结果分析,剖析原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现根本问题,对已经发生事情进行总结反思,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本点一定是在事前。做费用分析的目的也一定是为了更好的为企业的决策服务。
二、用财务数据说话
首先进行总体分析,总体分析是做数据趋势的判断,主要方式:
1、是单一数据的同期比、预算比、或者几年数据的趋势分析;
2、是费用使用效率指标的同期比、预算比等;
单一数据的对比分析让我们对费用的整体情况有个把握,但不管是增加还是降低,每个数据波动都是一个疑问,带着这个疑问结合指标分析,判断重点分析对象。
然后开始指标分析:
(1)成本率
成本率指标的计算,为了识别成本费用结构波动;
不管异常出现在哪个方向,主营业务成本和人工费用必须进行剖析,如果有异常则带着疑问去剖析,如果没有异常则带着“能否更好”的心态去剖析。所以总体指标分析,仅仅分析的是趋势,让我们知道问题点,从而带着问题去做明细分析。
(2)人工指标
人工效率指标一般包括人均收入贡献、人均利润贡献、人均工资、每元工资带来的收入等;
人工效率指标表示公司对人的投入能带来的产出,我们的目标是合理减少投入增加产出;对这一指标的计算帮助我们看出本年度的人工效率趋势,便于识别问题点进行明细分析。
(3)其他成本指标
①材料使用效率指标: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单位产品物料消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单位面积能源消耗、日均能耗)、材料损耗率等
②物品使用效率指标:
固定资产周转率、单位宣传费带来的收入、人均办公用品、单位面积维修费等。
对成本使用效率指标的计算帮助我们判断成本费用趋势,发现问题点,在明细分析阶段剖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最后是期间费用分析
期间费用每个企业基本相同,期间费用主要的分析方法:
1、销售费用
评价销售业绩,主要用“投入—产出”分析,如活动费、广告费、销售佣金,付出的费用有没有产生目标效益。
2、管理费用
评价管理效率,主要对预算对比和同期对比波动大额的费用进行明细分析。
3、财务费用
评价资金管理成效,主要针对公司业务的特殊性,对pos手续费、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等进行明细分析。
4、人工分析
评价人工效率,各期间费用中涉及人工成本单独作为分析对象,需要人事部门的专业数据分析。
三、编写一份完美的费用分析报告
1.抛出分析的结论,吸引被报告者的眼球
对于分析类的报告,使用者往往最先关注的是分析得出的结论,抓住分析的结论就抓住了报告使用者的眼球。
2.用数据对结论加以支持
任何财务分析都是在准确无误的数据支持下完成的,只有具备足够的数据支持才能使分析的结论让人信服。
3.提出建议对策
好的财务分析是为企业服务的,没有解决方案的分析等于没有分析,所以财务分析最具有实践意义的部分就是以专业的角度对分析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❷ 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句话对不对
❸ 企业长期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不能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效益,还算作资产吗
如果只是闲置不用,并不能判断不能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效益,比如做废铁卖,也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
如果确定不能带来经济效益,那么应该转入清理,将固定资产清理掉。
否则还应该算作资产。
❹ 我想知道各企业如果经常发生不能入账的费用都怎么处理
想办法用其他的费用票充当 但要合理
❺ 现因甲方说抢工所创造产值与正常工期所创造产值一样,不计取抢工费用,合理吗
建设工程抢工期所创造的产值,只能说是,使得承包合同企业缩短了工程服务周期带来了效益的提速,完全是提供工程服务企业的内部管理事务,不属於工程造价清单的取费项。应通过合同另行约定。
❻ 税收筹划能给企业创造多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日趋完善,税收筹划将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税收筹划是使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税收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种依法征收同时也是对纳税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行为、所得等的法律确认,即依法纳税后的财产、行为、所得等是法律认可并受法律保护的;税收可视作经营费用,是企业纯利润的减项,企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不纳税或少纳税,就意味着花少量的费用获得同样的法律认可和国家法律保护;税收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政府根据市场规律制定的产业政策、产品政策、消费政策、投资政策等无一不在税收法规上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在仔细研究税收法规的基础上,按照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安排自己的经营项目、经营规模等,最大限度利用税收法规中对自己有利的条款,无疑可以使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其次,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促进力。企业经营管理不外乎是管好“人流”和“物流”两个流程。而“物流”中的“资金流”对企业经营如同血液对人体一样重要。税收筹划是一种高智商的增值活动,为进行税收筹划而起用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必然为企业经营管理更上一层楼奠定良好基础;税收筹划主要就是谋划资金流程,它是以财务会计核算为条件的,为进行税收筹划就需要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会管理,从而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员,规范的财会制度,真实可靠的财会信息资料是成功进行税收筹划的条件。创造这些条件的过程,也正是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过程。
第三,税收筹划是维护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保证。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企业或个人做出一些违法行为往往是由于对一些人或事想不开即心理不平衡,同时又找不到摆平的方法造成的。尽管我们已经进行了好多年包括税法宣传在内的法制教育,尽管人们已在生活中感受到纳税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但纳税仍然是极容易引起人们心理不平衡的事情。如果没有税收筹划,偷逃税就会成为人们寻求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有关资料显示的各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偷逃税成风就是明证。在政府和社会成员商品意识、法律意识较强,平等竞争较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已经基本建立的今天,企业要想通过偷逃税来获取物质利益,结果会得不偿失。一方面由于税收法规及相关法律日益健全,税收征管日益严密,执法力度日益加大,偷逃税成功的概率越来越小,而一旦被发现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轻则补税罚款,重则拘役或判刑;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和社会成员法律意识、平等竞争意识日益增强,偷逃税者会因其破坏了平等竞争环境而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谴责,使其名誉扫地,而失去信誉的企业将无法在竞争中生存。这双重损失使得偷逃税者望而却步。那么,怎样既保持企业良好形象,又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呢?一句话说得好:野蛮者抗税,愚昧者偷税,精明者进行税收筹划。
第四,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内容。企业经营决策无非是决定企业经营中的“六个W”,即: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 When(什么时候做),Where(在什么地方做),Who(谁来做),How(怎样来做)。这六大元素无一例外的与一定的税收政策相关。企业经营决策者在决定这六大元素时,将税收作为一个重要条件,根据政府制定的有关税法及其他相关法规设定若干方案,进行精心比较后择优抉择,就会收到同样的投入赚取更多利益的效果,否则会相反。
总之,税收筹划是在经营中寻求企业行为与政府政策意图的最佳结合点,成功的税收筹划往往既能使经营者承担的税收负担最轻,又使政府赋予税收法规中的政策意图得以实现,对政府、对企业都有利。因此,政府对税收筹划持鼓励态度,税收筹划将成为企业经营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❼ 如何使社会与企业创造的财富产生最大的效益
要想让社会财富最大化,就必须要在政府管理方面,用最小的成本,让社会回本身所具有的财富,发挥到最大答价值。
要想企业创造的财富财富最大化,就要降低成本、费用、增产增收、提高劳动生产率,用最小的付出换回最大的效益。
❽ 为什么说投资和经营活动不能创造公司价值
你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
在财务管理中所说的是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不能创造公司专价值。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来自于属经营活动创造现金的能力。主要是因为第一,投资活动不是主营业务,它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具有可持续性,从长期来看是不能增加企业价值的。第二,因为负债的资本成本较权益资本是低的,但在承认资本市场有效的情况下,企业资本结构的的变化能迅速传递到市场上,市场对该变化能迅速做出反应,即当你负债资本的比例增大时,企业的筹资风险也就加大,当这种变化传递到市场中,股东对这个变化的反应是加大股东要求的投资报酬率,因此,此时负债筹资给企业降低的资本成本会迅速被股东要求的增加的报酬率所抵销,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筹资活动是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