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动发明于哪个朝代
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一传世杰作,是东汉时期发明的。
Ⅱ 最早的地震仪谁发明的
最早发明地震仪的,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张衡。
而近代的地震仪,是由意大利科学家伊吉·帕尔米里发明,它的原理是通过水银让电磁装置触发相关设备并记录相关数据,然后再显示出来。
Ⅲ 地震仪是谁发明的
我国最早的地震仪是由汉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共发生过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常会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损失。张衡对地震有过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
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中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当时没有人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责怪地动仪不灵验。没过几天,陇西传来那里前几天发生了地震,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了它的测震灵敏度还是比较高的。
Ⅳ 中国谁发明的地震仪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他于公元回13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和记答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曾记录了公元138年3月1日发生在离现今河南洛阳千里之外的甘肃陇西地震。近代的地震仪在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和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基本相似,但是时间却晚了一千七百多年。地震仪发展很快,有各种类型,灵敏度很高,并已实现了无线遥测、数字化记录等。
Ⅳ 地震了,中国发明了什么
地震仪
Ⅵ 地震仪的发明
世界上第一台地抄震仪是在公元前袭132年,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叫做侯风地动仪。近代的地震仪在18世纪90年代才制作成,其原理与侯风地动仪基本相似,地震仪发展很快,种类繁多,现有长、短周期等各种类型,并已实现了无线遥测、磁带记录、数字化等。灵敏度从放大几倍到千倍、万倍、十万倍乃至百万倍不等,周期范围从0.05秒到100。
Ⅶ 地动议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
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一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
地动仪发明的历史意义:
一是在人类面对地震灾害只能被动挨打之时,地动仪被发明出来,采取科学仪器的办法对地震实施观测和研究,从此人类手中才第一次有了工具,能够站立在地震灾害面前,第一次认识到脚下的地动和地震的源发地是有一定距离、并与晃动方向有某种关系的。隐喻了“震中、震中距、波动偏振面”的原始概念。
二是地动仪开创了一个“如何在运动系统当中测量自身运动”的科学途径——利用惯性,以及实现这种测量所需的触发机构——“施关发机”。因此其科学水平就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所有的以静态测量为基准的仪器(比如表、浑天仪、漏壶等),以至于到了18世纪、19世纪上半叶,在全世界还找不到任何一台测震仪器(包括水银验震器)能够与之相比,人们欲继续前进,必须也只能先向张衡学习。
Ⅷ 谁发明了地动移
东汉张衡所发明。只能监测地震,而不能预测地震。原件已佚。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地动仪是根据古书记载的复制品。
Ⅸ 地动术是谁造的
张衡,他发明了地动仪。
除了浑天仪外,张衡在世界科学史上另一个不朽的创造发明——地动仪,就是在他第二次担任太史令期间研制成功的。发明于公元132年(阳嘉元年)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及其方位的仪器。地动仪的发明,在人类同地震作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此,开始了人类使用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
据记载,地动仪是用青铜铸成的,形状很象一个大酒樽,圆径有8尺。仪器的顶上有凸起的盖子,仪器的表面刻有各种篆文、山、龟、鸟兽等花纹。仪器的周围镶着8条龙,龙头是朝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8个方向排列的,每个龙嘴里都衔着一枚铜球。每个龙头的下方都蹲着一只铜铸的蟾蜍,蟾蜍对准龙嘴张开嘴巴,象等候吞食食物一样。无论哪个地方发生了地震,传来地震的震波,哪个方向的龙嘴里的铜球就会滚出来,落到下面的蟾蜍嘴里,发出激扬的响声。看守地动仪的人听到声音来检视地动仪,看哪个方向龙嘴的铜球吐落了,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向。这样一方面可以记录下准确的地震材料;同时也可以沿地震的方向,寻找受灾地区,做一些抢救工作,以减少损失。
张衡地动仪的内部结构原理,史书上的记载非常简略,使人无法详知,这是很令人遗憾的。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凭借他们所掌握的现代科学知识,依据《后汉书·张衡传》的有关记载,参照考古资料,经过多方面的探索,终于考证推论出1800多年前张衡制造的地动仪的机构原理,并且设计了这座仪器的想象图。
在国外,过了一千多年,直到公元13世纪,古波斯才有类似仪器在马拉哈天文台出现;而欧洲最早的地震仪也是出现在地动仪发明1700多年以后了。
Ⅹ 古代地震仪是谁发明的
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另外,历史中的三国、隋朝时期,以及现代都有与张衡同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