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到底是人民大众创造了历史还是某个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
(1)人民群众是抄历史的创造者,不能把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相提并论.宣扬"共同创造历史"论,本质上是鼓吹英雄史观的错误,是形式上的"二元论"实质上的历史唯心论.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原理.人民群众不但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杰出的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说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是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基础.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
②杰出人物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杰出人物就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有任何作用.
③杰出人物发挥历史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功过是非,都取决于是否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④无论英雄人物作用有多大,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且杰出人物的失误,还要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来纠正.总之,最终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是人民群众.
Ⅱ 到底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还是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
英雄也是人,也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只不过比一般群众优秀一些,因为二者是包含关系,所以是群众创造了历史;而且换一种角度,不管英雄再怎么优秀,没有群众的配合,也是什么都做不成的。
Ⅲ 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还是奴隶创造了历史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题。但它同时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特殊阶段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Ⅳ 马哲辨析:英雄人物决定历史发展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把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混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原理。人民群众不但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杰出的历史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说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展开的话:
1、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唯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
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2、杰出人物对历史的作用
(1)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a. 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倡导者;
b. 杰出人物是历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c. 杰出人物是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
(2) 杰出人物作用的发挥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Ⅳ 毛概老师说历史是英雄人物创造的!!!
有一种说法是:历史是成功者编写的。有些野史和正史有很大差别。。。你懂得
Ⅵ 请讨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还是英雄人物创造的
只有敬重人民了解人民的人才能真正动员人民,知道人民力量的伟大自己的渺小,从群众中来才能了解实际情况并作出判断,以人民为基础,才具有坚强的意志正确的思想广阔的视野,不断的应对处理各种问题,走向胜利,真正的英雄是人民,了解人民所想的,根据人民需要而做,人民需要什么就创造出来什么,人民创造出来的不断走过的路就是历史,历史就是过去的事。
Ⅶ 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说的是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
1、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回创造的社会答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唯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
Ⅷ 历史是由英雄创造还是由人民创造
历史的创造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历史是无疑由他们创造的!但是英雄回也是人类的一员答,只不过英雄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可能比普通人更大更轰轰烈烈一点罢了。
有一种说法是:不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而是历史创造了英雄。常举的例子就是:假如科系嘉岛没有出生一个拿破仑,那么历史也一定会在其他地方制造出另外一个拿破仑。我感觉这个说法并不能是绝对的,这种说法虽然肯定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却大大忽视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如果你去读一下那些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的历史,你就会看到作为“英雄”他们个人的一些素养、品质等很个人的东西对历史发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那样你就不会那么绝对的说这样的观点了。
为什么会产生你所问的这样的问题呢,我觉得还是和我开始说到的英雄史观有一定的联系。因为我们的历史过去多是记述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所以给人一种错觉就是:历史是由英雄创造的。因此,随着历史多元化的发展,这样的观点会不攻自破的。
最后总结一下吧,我觉得历史是有人民创造的,英雄是人民的一部分。相对与普通人来说在历史进程中英雄起到了更突出的作用,但并非全部。
Ⅸ 到底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还是英雄人物创
以哲学“形象复与抽象制的关系”来讲,人民是社会的群体形象,而英雄是其所在时代的群体意志抽象代表者,因此,英雄也是人民群众之一员——所不同的:只是它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群体意志或意识”并率领了人民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而创造了历史……所以,不能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了历史”,而是“英雄代表人民创造了历史”才为真正的历史!!
Ⅹ 英雄是历史创造者 总结陈词
拿破仑说:民众都是“零”,是一盘散沙,是乌合之众,只有有了伟大的领袖这个“1”,这些“零”才有意义。世界各个国家,从来都不缺少“零”,但成就伟大国家之时,只是在碰到伟大的领袖之后才能实现。
纵横古今中外历史,谁要是能找到一个没有“1”,只有“零”,而又成就伟大国家和事业的事例,那你就能获得宇宙奖。
准确地讲,应该是:英雄领导人民创造历史。
辩词:1。唐太宗是英雄是因为当时天下乱了很多年,社会需要安定,而且当时突然出现那么多优秀的臣子,别的朝代可没有。而很多与人格魅力的人,有成为英雄的自身条件,比如王勃、比如李白杜甫范仲淹,都是有德有才,忧国忧民的典范,自身有英雄气质,但是也只能在诗词上能够做出一些成就,让后来人评价一下,对当时社会并没有实际意义的巨大贡献,不然李白杜甫怎么不能阻止安史之乱呢?
2.其实我们社会上普遍接受的“英雄”概念是因为人格魅力出众,比如李世民,文治武功当时几乎没有人能比,爱护臣民,做事的出发点往往是首先考虑到国家和人民,严于律己,人格魅力非常强。但是有人是因为做了一件看起来似乎是英雄的事,但是他们做这些事是不是出于一种伟大的造福民众的英雄精神呢?我看是满足个人私欲,炫耀自己的财富和武力。哪能算是英雄吗? 1.开场陈词,正方:谢谢主席。首先我要指出对方辩友的几个问题。不是时势造就了英雄,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每一个英雄都有着他独特的个性以及成为英雄的气质。他们超越常人的意志,正确地握大局,利用时势登上历史的舞台。他们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改变了常人改变不了的社会形势,改变了历史。英雄不甘安于现状,他们有长远的洞察力和理性的大脑,清醒的意识。与那些所谓的时雄不同,真正的大英雄不会完全被形势所左右。他们不但会认清形势,把握机会,更要会引导形势,和改造形势。当他们发现形势不利的时候,不会坐困愁城,而是想方设法,摆脱困境。当他们发现事业误入歧途时,会果断地采取行动,拨乱反正,把事业带上正确的道路。毛泽东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蒋介石数十万大兵重重包围的时候,果断地站出来,重新接掌红军指挥权。红军四渡赤水,采用声东击西,飘忽不定的战术,迷惑敌军,从而掌握了主动。最后,红军摆脱了围困,完成了长征,建立了西北根据地。正是由于毛泽东表现出了卓越的战争指挥艺术并得到红军将领们(都是能征惯战的英雄好汉)的一致推崇,在遵义会议被推举为红军的领袖,成为英雄中的英雄。正是有了毛泽东这位大英雄的领导,红军才能在1936年后无往而不胜。这就是英雄的不可代替性。我方一辩已经在立论中做出解释: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群体也是英雄。不是个人英雄造就了历史,而是人民大众。英雄只是顺应历史潮流推波助澜起了领袖的作用!!死去的个人英雄不一定能完成他的使命,但是还有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为完成这一使命而继续奋斗。最后还是“英雄造时势”啊。 2。开场陈词 什么样的环境才会有什么的英雄出来,这样的英雄才会创出相应的时势出来。
时刻在上演着沧海桑田的戏剧性场面,一轮大的行情波动可能就决定或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而在不断的大浪淘沙之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人显然是凤毛麟角。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成功者,就在于很好地把握了“时”和“势”,所谓“时势造英雄”
何谓之英雄?“所谓英雄,就是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的人。”罗曼.罗兰如是说。也许英雄就是个那么平凡的人,并非每个都有着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必定是让人可敬可佩的人。然而许久以来,有个问题都搞不清楚,究竟是时势造就了英雄,亦或是英雄改变了时势?
昔者曹操煮酒论英雄,天下之大,无一人放在眼内,‘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而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正可谓乱世出英雄。而真正得势者,可得守势者又有几人?“秦扫六合,其势何壮哉?”,姑不论秦人之残暴,能平定天下者,英雄也!而秦始皇所以得天下者,惟暴惟武,未曾有丝毫之文治之功,是故二世而亡也!此则“时势造就了秦始皇也”!
隋炀帝可谓昏君也,然京杭大运河大可与秦长城相媲美,只有够魄力者,才敢如此大胆地为人所不敢为。而正因为此,隋亡矣!不得民心,不可谓之英雄,但他却改变了时势。唐太宗皇帝,文有“贞观”,武功更可平天下,平突厥,可谓英雄否?然而又不可避免地有“玄武门之变”,是故英雄不是完人。成吉思汗率领他的蒙古大军横扫千钧,大有席卷天下之势,可谓英雄也!然大元王朝之残暴,有如秦人也,在历史的车轮中不可避免地灭亡了。乱世也,时也;英雄者,得势者也!
毛泽东可谓大英雄也,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中;中国革命若非他,兴许结局就会改变了。然而时势造英雄者,偶然性是很大的。如果陈独秀等中共早期领导人能坚持正确的领导,也许他们就是英雄。机会是平等的,所以英雄莫问出处。邓小平之改革开放的提出,正是由于社会之需要,顺应时势之发展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所以如果若非是他,兴许另外一些领导人也会提出这个改革开放来的。
现今我们美好的生活是由无数无名英雄用他们的青春,用他们的血泪,用他们的生命所换来的。正是由于这些无名的英雄,所以大英雄才更显得出他们的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就是故英雄乃得人心者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得势;失道者,失势。时也,势乎?势者,命也!荀子有言曰:制天命而用之!英雄未必可以改变时势,但时势却是造就英雄的摇篮。
3. 谢谢主席,大家好: 问世间时势何物,叫英雄生死相许,看英雄多少故事,最销魂时势三弄,“出师一表真明世"的诸葛孔明最终也因“时不利”而落得“常使英雄泪满襟”而今天对方辩友却高“唯心主义”的伟大旗帜,以“个人主义”的错误思想为指导,将镜中花水中月般的观点“英雄造时势”广而告之,难以令人信服,对方辩友说时势是暂时的,但字典中的解释是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且造为主的造就。而对方又说英雄是主观的,客观时势如何为主观所造呢?对方辩友今天理论上曲解定义,事实上难以自圆其说,价值上有陷入主观唯心主义泥潭,这样的观点总能让人信服。 我方坚持认为时势造英雄,华仔曾唱到:“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今天,盼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更显时势发展到一定时期才有英雄登上历史舞台,即我方的“时势造英雄”。 第一:从理论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无数人的努力与积累才有牛顿创建经典力学的英雄时刻;正是无数人的探索与投身中国革命,才有共产党就中国的英雄壮举,荀子有言“之天命而用之”英雄未必改变时势,但时势一定是英雄的摇篮,而事实本身具有的客观性更决定了它不可能为英雄所造,引用陈凯歌导演的一句话:历史刮的旋风从来不是朝一个方向的,往往让身在其中的人分不清南北西东。 第二:从事实层面看,浪花淘尽,方有英雄驰骋;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看历史长空,是什么让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正是“铁骑满郊锱,风尘恶”的时势召唤;论政治风云,是什么让人民的儿子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正是龙的传人不断反抗外来侵略的时势必然;品生活百态,是什么让超级女生,想唱就唱;快男好男,我型我秀,正是百姓呼唤平民偶然英雄的时势感染;苍茫大地,问谁主沉浮,英雄人物还看时势造,黯淡了的刀光剑影,远去了的鼓角争鸣,纵观五千年泱泱历史,不由感悟:时势造英雄。 第三:从价值层面看,只有承认时势造英雄才能更好的理解英雄,这么多的英雄让历史的天空群星闪烁,但历史的天空本存在,非星星创造,英雄奇迹来自平凡,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有承认时势造英雄,才能更好的看待生活,《无间道》中有人说:“时势改变人,人改变不了时势”切记“黎明百姓长久,英雄悲喜短暂,一部清史等闲看”应以平常心泰然处之,只有承认时势造英雄,才能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在“有高枝可依,有甘泉可饮,看百风来仪,今朝共唱齐天乐”的湘大沃土上,“学屠龙之技,学绣虎之能,喜群贤毕集,他日都成架海梁”。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时势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行也不行,无论你是英雄还是狗熊,不服不行。千言万语汇一句,划破长空,震撼苍穹,时势造英雄!!!在创造历史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时势造英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是:英雄造时势,人民群众是自然数后面的无数个“零”,没有“1”,再多的零还等于零。因此历史是英雄人物创造的。英雄人物的行为观念、性格爱好,包括发生在英雄人物身上的偶然事件,都会对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笔者以为,时势造英雄或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与英雄造时势或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是并行不悖的。问题只在于,历史唯物论所说的“历史事实”,同“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观点中人们所谓的“历史事实”,指称的不是同一个内容。让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看一看二者的区别:
历史进程的制度决定与个人决定布什父子在两次海湾战争中,一次捍卫他国主权,一次消灭恐怖元凶,都赢得了改变世界历史的巨大影响,他们二人也因此成为创造当代历史的英雄人物。在唯物史观看来,布什父子的历史创造活动从社会发展总体角度而言,依然是一定物质条件的产物。也就是说,海湾战争极其历史后果,并不完全是他们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时势造就的。因为在这两大历史事件中,虽然作为总统的布什父子,其个人意志和行为选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美国总统的制度性权力,国际政治力量的实际格局,9·11后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确切的说,一、美国总统体制赋予布什父子特殊的权力地位;二、美国在国际政治活动中占据的主导与支配地位;三、美国民众的政治意愿及参众两院态度观念的变化。四、当然,还有萨达姆发动入侵科威特的战争、本·拉登策划9·11恐怖袭击,所造成的那种令人愤慨的特殊国际国内舆论环境等等,这些条件作为两次创造历史活动中起基础和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布什父子不能选择和改变的。但是,在具体的历史事实研究者看来,或者说在英雄创造历史观点持有者看来,既定的体制条件和社会时势,只能说明布什父子有可能、有能力、有权力创造这样的历史,选择这样的历史行为。但选不选择、采取不采取直接出兵的战争手段,或者如何采取,战争决策能否获得国会的批准,战争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后果如何,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布什父子可以自主选择的。或者说,这两大历史活动的许多具体表现(如是否发动战争,何时发动战争、以怎样的方式发动战争,如何控制国内外的局面,战争能否达到目的,付出的代价是否巨大,能不能取得胜利,并有效解决战后一系列的问题等等,即平常人们所谓历史的具体内容事实方面),都是布什父子自主选择的产物,是他们历史创造活动的结果,不是时势所能事先决定的,也不是时势必然带来的。马恩所谓“并非英雄创造历史,而是历史创造英雄”。指的是:产生英雄、实现重大历史功绩的制度条件、社会环境或者说时势,不是英雄人物所能创造和改变的。而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运动带来的。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美国总统这个权力体制,没有国际政治目前存在的单极化格局,没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与9·11袭击造成的国际舆论和人心向背的变化,发动两场海湾战争,并创造出相关奇迹的布什父子的历史活动就不可能进行,更不可能成功。实际上,人们说马拉多那创造足球运动的历史奇迹,乔丹创造了篮球运动的历史奇迹的时候,人们说邓小平创造了改革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奇迹时候,人们并没有否认也没有忘记,如果没有现代足球、篮球运动规则及其竞赛体制,如果不是既定的政治权力地位,如果不是10年文革积累的大量矛盾问题所带来的民众渴望改革的社会环境,上述历史奇迹就不会发生。只是人们把这些基础性的条件和环境视为不言而喻的前提,忽略不提罢了。人们从不要求历史活动者创造出超越制度条件的奇迹。这一点,从人们不要求拳王阿里创造足球运动的奇迹,不要求郭凤莲创造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奇迹中,可以看出来。人们所以说上述英雄人物创造了的历史,是因为,同是足球或者篮球运动员,张三、李四、王二,没有取得类似马纳多那、乔丹那样的业绩,没有做出那样大的历史贡献,而马、乔做到了。同是处于中国或苏联这样的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地位,面临近乎相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华国锋、毛泽东、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没有做出的选择,没有实现的影响,没有成就的功绩,邓小平做出了,实现了、成就了。
英雄人物怎样创造历史时势造英雄的观点还认为,在当时巴黎那种各类矛盾交织、社会秩序混乱,无政府状态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下,法国没有拿破仑,历史也会或早或迟或好或坏的创造出一个拿破仑式的人物,充当法国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充当建立法国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领袖人物。20年代的中国,在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民众盼望秩序和统一的社会环境下,世界上没有蒋介石,历史也会或早或晚、或好或坏的创造出一个蒋介石式的铁腕人物,实现中国社会政治权力统一,完成建立正常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历史任务。国内外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历史需要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人物总会出现。这其中,根本的原因是,在20年代那样的历史环境下,或者说在当时那样的社会制度条件下,非蒋式的人物不可能取得政治领域的成功。不可能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竞争中胜出,不可能成为控制中国政治军事力量的领袖人物。甚至可能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保证。这可以从没有武装力量作基础的政党、政治集团以及社会名流鼓吹政治经济改革的一次次失败中看出来,也可以从宋教仁、廖仲恺等著名政治领导人在政治上处于强势地位情况下却遭暗杀的事例中得到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