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舞台形象创造

舞台形象创造

发布时间:2021-07-17 07:38:55

① 什么样的舞台形象是让观众过目不忘的

深入人心的

② 舞台服装对于舞台形象塑造有哪些要求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塑造舞台形象手法。它要求:一,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形象;二,有利于演员的表演和活动;三,设计应立求与全局的演出风格统一;四,应能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要求。

③ 浅论怎样运用舞台灯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800字左右

舞台灯光是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视觉舞台灯光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在一场大型综艺演出中,舞蹈是整个演出中的亮点,要想把舞蹈作品的主题表现的尽善尽美,必须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如照明灯具、幻灯、控制系统等)和技术手段,根据舞蹈的内容和动作要求,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如风、雨、云、水、闪电)等。
首先。灯光的设计应该跟舞蹈创作同时进行。
舞台上的灯光,它不仅能够为舞蹈创造适当的表演环境,更为重要的它可以将剧场内短暂的瞬间变为观众心目中的永恒。把舞蹈比做是演出的灵魂的话,那么舞台灯光就是舞蹈的灵魂。这就要求舞台灯光师参与到舞蹈编导过程,而不是在舞蹈演出的现场由灯光师操控。因此,灯光师必须合理的设计面光、顶光、侧光、脚光、天幕光、追光、电脑光、特效光等,使得舞台上立体的布景与运动着的演员统一起来,形成一幅幅移动着的画面,不仅能够创造浓厚的舞蹈氛围,而且有助于形成统一的舞蹈风格。从而发挥舞台灯光作为创造舞台艺术形象的眼睛的作用,进而幻化为无声的音乐,为舞蹈增加灵气和灵魂。这样才能赋予舞台生命与灵魂的结合。
其次,正确使用舞台照明常用灯具,选择最佳投光位置。
不同种类的照明灯具都有各自的特点:平凸透镜聚光灯可改变射出光圈的大小,投射光圈大时亮度低,光圈小时亮度高;螺纹聚光灯可在舞台上获得均匀的灯光投射效果;回光灯投光光效强、面积大、距离远,但光斑不均匀;泛光灯照射面积大,依靠反射面产生均匀光线;红光灯有均匀的泛光照明效果;PAR灯所投射出的光束借助烟雾所投射出的光速更具可视性;成像灯可投射出各种清晰的光影造型效果;效果灯可使影响的投映效果显现出亮度高、清晰度好、图像转换数字化等优越性;造型片是成像灯造型插片所在的位置在光源会聚的焦点;电脑灯集多种动态灯光照明效果于一体,按照程序自动变化的组合装置,通过控制灯具中的微型电机的程序完成转向、换色、调教、改变明暗等指令动作。因为不同灯具产生的舞台效果不同,所以灯光师在使用时,必须设计和运用上舞台灯光的投光位置,使灯光更好的为舞蹈演出服务。
1.面光。在观众席的上方天花板与舞台大幕形成45度左右夹角的位置投光开口内设置的灯光,对舞台的表演者起到正面的照明作用。
2.追光。具有可改变光圈的大小、色彩、明暗、虚实等功能,一般安装在特制的支架上追随演员移动的同时加强明亮度,提高观众的注意力,可设置在演出剧场空间的多个位置,实现对演员半身、全身、远距离、小范围的局部照明。
3.顶排光/顶排聚光。通常在舞台吊杆中纵深每隔三米左右设置一道灯光专用杆。对向舞台纵深延展的表演区空间进行必要的照明。
4.顶排泛光。在顶排聚光灯专用吊杆的一侧设置的专用吊杆安装的条形散光照明工具。可对舞台空间和吊挂软景进行色彩渲染,也可配合聚光灯表现舞台演出的意境。
5.脚光。以低角度近距离投射舞台任务或作为其他造型光的补充的反光灯光。
6.地排光。以泛光投光灯具由下而上,向舞台天幕的下半部分透光和渲染色彩。
7.天排光。与地排灯相反,是以泛光灯具由上而下,向舞台天幕的上半部分透光,多用于表现天空和渲染背景色彩。
8.柱光,也称梯光。设置在舞台的内侧,通常设置为四层,每层一般有两台聚光灯。
9.天桥光。根据演出设计的需要可在舞台内侧设置通道天桥,常设置侧天桥光、后天桥光、假台口天桥光等投光位置。
10.侧光/舞台内侧光/台口内侧光。从舞台的侧面造成光源的方向感,对任务和舞台空间环境进行造型的渲染。投光的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到照明效果,应该以舞蹈中的情绪、情节为依据。
第三。发挥舞台灯光色彩的联想作用。
投光的颜色与亮度也非常重要。灯光的色彩对观众的心理和视觉都有不同的影响。所以在创作舞蹈作品设计光与色彩的同时,也要考虑观众对色彩的联想。在舞台灯光运用的实践中,我们逐步深化了色彩意义,如:红色:热烈、激情、爱情、喜庆、火焰、愤怒、食欲、胜利、煽动、暴力等;橙色:温和、收获、夕阳、温暖、快活、温馨、喜悦、成功、辉煌、希望等:黄色:光辉、幸福、高贵、权利、靓丽、快乐、明快、嫉妒、嫌恶、野心等;绿色:自然、和平、希望、平安、朝气、亲切、青春、慈善、顺从、愿望等;蓝色:纯净、宁静、深远、理想、信任、科学、责任、大海、蓝天、安定等;紫色:神秘、嫉妒、华贵、兴奋、怜悯、逆境、欲望、幻想、浪漫、情绪等黑色:庄重、沉默、恐慌、严肃、悲哀、黑暗、势力、欺诈、苦难、怨恨等;白色:平和、明快、简洁、纯洁、恐怖、宁静、圣洁、悲伤、孤独、自由等;灰色:压抑、和谐、伤感、无奈、退却、忧郁、过去、不安、麻木、不幸等;金色:富有、财富、满足、高贵、希望、权势、向往、未来、憧憬、美好等;银色:单纯、冰冷、轻便、明快、简洁、平静、金属、协和、精致、独立等;
这种联想虽然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客观存在的情感色彩对灯光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第四、运用灯光转换方法,正确表达舞蹈的思想内含和艺术效果。
灯光的转换是根据舞蹈作品本身的情节、队形、情绪、音乐、效果为契机的。转换灯光的方式有很多,如且光、压光、渐暗、渐明、突明、突暗等。转换灯光往往对一个作品的表演至关重要。可以用灯光的设计营造出情绪、时空的变化意境,增强艺术表现力,提高舞台作品的生命力,促进舞台综合艺术的完美融合,作为舞台艺术之一的舞台灯光具有表现主题和视觉语汇的连续的舞台画面效果,从而影响观众的情绪变化,形成演员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特定氛围。
综上所述,灯光师应依据舞蹈作品设计灯光布景,会有更完整和更有感染力的作品呈现在观众眼中,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首演前,舞蹈编导与灯光师沟通,让灯光师了解编导在作品中的每个创作环节和构图、意图,从而布光。由此做出的舞台现场效果一定更体现编导作品的艺术构想,使舞台效果更加完美。

④ 舞台如何搭建,才能有亮点

创意的舞台需要大量时间,大量的金钱、大量人力。如果手上资源有限,可以从以下5个亮点,选取其一进行舞台搭建。

亮点一:舞台搭建+LED大屏幕

LED相对其它背板比较重,所有舞台承重要好、稳定结实,这样才能保证安全。运用大屏幕后现场可按需要灵活切换画面或播放视频及素材,让舞台背景元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亮点二:舞台搭建+LED大屏幕+彩幕

运用大屏幕后现场可按需要灵活切换画面或播放视频及素材,让舞台背景元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两侧彩幕为演出节目及环节播放相应的素材,让现场气氛更加活跃,更具视觉冲击力。

亮点三:舞台搭建+背景板+投影

钢结构舞台,安全结实稳定,舞台上面铺设红地毯,背板可选用绗架绷宝丽布喷绘(性价比高,清晰度略低) 、写真布(高清喷,环保无味)或木结构表写真(高清,美观)等。

亮点四:舞台+背景板+投影镶嵌幕布

此方案相比一把投影幕布嵌入两侧舞台背板形成一个整体,更加美观大方!舞台主背板和两侧背板之间可以上下人员,方便嘉宾出场及节目表演,让舞台更有层次感!

亮点五:舞台+T型舞台+圆型舞台+LED大屏幕+彩幕

T型舞台和圆型舞台的加入让舞台更有纵深、立体感,拉近了离观众的距离、方便互动,也为演出中融入一些T台秀的节目表演提供了方便。活动主题画面、视频、PPT、现场转播、视频互动、节目素材可按需播放。

⑤ 什么叫舞台形象力

就是你的台风和着装合理,形象气质等结合的。

⑥ 怎么培养舞台表现力

浅谈演员的舞台表现力 习惯上我们把由外到内的表演方法叫做表现派,而把由内到外的表演方法叫做体验派,但是无论是体验派还是表现派的表演方法,都离不开作为表演基础的演员的表现力。那么什么是演员的表现力呢?它是演员充分体现角色,展现角色各个侧面和性格特点的综合能力。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演员的自身魅力、文化修养、形体、语言、声音、舞台形象等多方面。所以演员舞台表现力的培养也是多方面的。
今天,我只想就参与话剧《母亲》排演的创作心得来谈一下演员的舞台表现力的培养和获得。
在戏剧学院的四年学习过程当中,所学到的是沿袭了多年的表演创作方法。这就是分析人物,体验人物的思想,逻辑,以及行为方式;然后在体验的基础上再去体现,从而达到创作人物的目的。日后到了剧院参与剧目排演也多是沿用了这种体验派的表演方法,不可否认在现实题材的话剧的排演当中,这种创作方法是实用而有效的。排演起来也有轻车熟路之感。因为演员在体现人物时所表现出的行为都是有内心依据的,表演起来也非常自信。内心没有什么障碍。
然而,在大型话剧《母亲》的排演过程中,这种传统的表演模式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编剧以散点式结构方法串联本剧的故事情节,导演以浪漫、夸张的手法展示剧情。这就需要演员在内心体验不到的情况下去展现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无疑也就需要演员用一切表现手段去表现人物的内心和外形,而且这种表现是否正确,或者说是否准确。在排演的当时演员心里是没底的。只能从导演和观众的反馈中来调整、改进。以获取一种新的表现方式。用新的表现形式代替传统的表演创作方法,这种尝试是新奇的、有趣的,同时也是艰辛的。
初读剧本,说老实话感到很茫然,那段历史对我是那么陌生,剧中的人物离我是那么遥远。我不知该以什么形式去体现当时的人和事,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理解、看待剧中的人和事,还是回归到那个年代,以那个年代的行为逻辑去体现剧中的人物。这两种方法显然会产生不同的演出效果。前者会不会让人感到演出来的人物不伦不类,而后者又会不会让现代观众不理解而觉得可笑。
带着众多的疑虑我们去湖南体验生活,那段历史已经很遥远,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可供直观的痕迹,只有些简单的资料。缺少感性的东西,看来想要体验当时的人和事,体验那个年代人的思维逻辑、情感方式是不可能的了。理性的资料只能让我们理性的分析、设计当时的人。这跟以前习用的创作方法显然又是抵牾的——蔡和森是我党早期的创始人之一,革命烈士,是不是很概念呢?剧本中虽然看到了他有性情浪漫,性格刚毅等的影子。但用什么行为去体现呢?人物的个性、特点是要通过具体行为去体现的。话剧毕竟不是理论书籍。它要靠鲜活的人物形象去感染,打动观众。恰恰在这方面,产生不了内心视象,所以体验生活回来在做人物小品时怎么也动不起来。进入排演阶段导演在导演阐述中说要以浪漫夸张的手法来排演本剧,要求演员要充分展开想象,大胆的去创造人物,然而,体验不到怎么动呢?放弃体验?体验是在进入排练场之前对那个年代尽可能的了解和掌握,使人物的基调在脑子里基本成型,不至于偏离,进入排练场就要体现了。排练本剧只能先不管这些了。我想,那是一个狂飙年代,那个年代蔡和森等革命者的精神风貌同现代人长期处在安逸,休闲状态下的精神风貌是完全不同的。为了找到那种感觉,每次上场排练之前演员们都要进行热身活动,让自己的血液先热起来,心跳加快;然后进入排练,从外部先进入状态。有了外部的行为再去寻找内心的依据、找内心的感觉。有时即使感觉不到,内心感受不到,那只能由在场的人感觉如何,由其他人来检验是否正确了。作为演员,无疑当时内心是不自信的,自信心是在不断的调整、不断的反馈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同时,演员自身的表现力也在逐渐增强,因为要达到所需的结果,就要调动一切手段来尝试各种表现方法,无从去体验,也无须去死抱着体验。只要在场的观众——导演通过就可以了。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演员表现力的缺乏。作为一个话剧演员,其表现能力其实是很有限的,原因出在表现手段的缺乏。舞蹈演员用有韵律的形体动作做表现手段,戏曲演员有程式化的表现手段,而话剧是用近似于自然生活的语言、动作为表现手段。话剧演员的表演手段,用来表演本剧所要求的浪漫、夸张形式,显然是不够了。现实逼得演员不能不去借鉴其它艺术门类的表现方式。在蔡和森牺牲的一场戏的处理中,我就借鉴了现代京剧《杜鹃山》、《红灯记》中的程式化的表现动作。其结果是鲜明的、也是事半功倍的达到了体现人物风采的目的。从中,我感到演员表现力的提高跟借鉴、学习其它艺术门类的技巧和表现手段是分不开的。
进入演出阶段,面对观众的检验,演员的自信心不断的增强,表现力也在不断的调整中得到不断的提高。在一种演员与观众的相互刺激中,原来不敢演的、或者说不知如何去演的一些情节也敢于大胆的去尝试,最终寻找到了表现的方式。例如,蔡和森同向警予在法国面对共产党成立、两个人的孩子要降生的一场戏中,蔡和森一段激情澎湃的、近乎于宣言性的台词,如果找不到一种外部表现形式是很难说出口的。在演出中,在观众的刺激下,借助强烈的外部表现形式,将人物的内心外化、诗化,这段台词被观众认同和接受了。这是开始没有想到的。

⑦ 唐代舞蹈在舞台美术及化妆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地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西安市舞台美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舞台美术是从属于舞台演出艺术的造型艺术。它承担着为舞台演出塑造全部环境气氛和人物形象及其有助于演出的各种造型任务。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和科学技术基础上才能完成的。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群众思想的解放,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内外各种艺术交流活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舞美艺术的各种流派、主义如象征主义、构成主义、存在主义、意识流、现代派、荒证派等,理论观念的传入,人们的戏剧及其他演艺等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更新。加上人们经济生活的改善,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多样化,演艺特别是剧本创作也出现了多品种、多样式的百花齐放。作为戏剧改革前身的舞台美术,不仅打破了以往多以幻觉性写实布景和值班布景为主的格局,在舞美设计和体现上,出现了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百花争艳、绚丽多姿的喜人景象。从八十年代以来西安市戏剧演出的舞台美术的设计与体现为例,既有用写实手法精心选择,把典型的生活环境逼真的展示给观众,如西安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小长安》中秦镇街景的舞美设计与体现;又有在“取形离形,夸张得似”的传统美学思想指导下,用简洁明快而具有特定历史印记的单一图象如瓦当、铜鼎等,将其夸张放大以渲染时代特征,结合大写意全景式的表现,既再现出宏伟壮观的历史场面和气呑山河的磅礴气势,又为演员的各种舞蹈表演提供了较为自由的空间,更有着强烈的时代美感,如西安市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剧《秦俑魂》的舞美设计和体现;还有巧妙应用平台结构,房屋支撑大红立柱,三棱柱等,紧紧结合剧情和表演而不断变换位置造型,既满足了剧情场景迅速变换的演出需要,又画龙点睛地展示了环境变化,体现了主题,突出了主要人物,如西安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毛泽东的故事》中高低平台的应用的变化,既突出了作为领袖毛泽东形象的高大,又展示了走下神坛的毛泽东日常生活的风采;而话剧《艰难时事》中几个大红立柱的设计与体现,既为多场景多时空的话剧演出提供了方便,又给人以顶天立地、威武雄伟的感觉,从而深化了该剧的主题;而易俗社整理排演的传统戏曲《三滴血》中几个三棱柱的位置和光色变化,更好地揭示了剧本深刻的内涵,又给人以新颖别致的美感,还有舞台画面典雅优美,意蕴深沉,凝炼明快,虚实相生的舞美设计与体现,如易俗社创作演出的戏曲《卓文君》中月夜丝竹的意境展示,有力的展示了文人才女的形象;而西安市儿童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童话剧《丑小鸭》中那房屋草舍,花草池塘,特别是开场时的几个蛋壳造型等的舞美设计与体现,不仅展示了一个神奇幻化的童话世界,而且加强了戏剧悬念,突出了丑小鸭不同一般的形象;易俗社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曲《日本女人关中汉》中斜坡转台的应用,延长了舞台的时空,特别是德田帮芳子拉车一场,很好的展示了二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夫妻之间的深情执爱;西安市秦腔一团创作演出的秦腔现代戏《市井民风》,以写实风格的大画幕背景,全景式的展示了以钟楼为标志的西安古城全貌,前景则以点式布景的虚实点染和霓虹灯的光色变化,展示了都市化的市井风情。前后景的有机结合,为该剧的演出创造了典型的环境气氛;西安话剧院演出的话剧《外省轶事》的布景设计与体现,则着重以舞台道具的变化和象征性艺术形象的提示来处理环境的变化,既为导演的处理,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充分展示艺术才能的自由空间,去创造各种“意在象外”的意境美,又有利于流动性小剧场的演出;西安市豫剧团创作演出的豫剧古代剧《秦祭秦王宫》舞美设计与体现中对黑天幕的应用,从感觉上加强了秦宫的纵深感,展示了皇宫深似海的肃杀气氛和该剧的悲剧基调。还有浓笔重彩、富丽豪华;淡雅清新,风格各异,五光十色的条屏式装饰性布景,更让人目不暇接,如易俗社演出的古代戏《空海在长安》,西安儿艺演出的儿童剧《绿营少年》等等。综上所述的多种多样的布景设计与体现,真正呈现出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景象!
化妆、服装,是舞台演出中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重要手段。而戏剧演出的化妆和服装,更是创造角色外部形象,帮助演员表现复杂内心情绪的重要手段。八十年代以来,西安市戏剧艺术的化妆、服装设计和体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惊人的进步。首先在塑型化妆方面,西安易俗社创作演出的秦腔现代戏《西安事变》中周恩来总理的肖像化妆,开创了戏曲现代戏塑型化妆的先河。继而在西安的戏剧舞台上出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林伯渠、彭德怀等众多以假乱真的领袖人物的肖象化妆,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而其他戏剧,特别是戏曲演出的新编古代戏的人物化妆和服饰,打破了以明代服饰为主体的程式化规制,不仅重视对人物身份、年龄、个性、职业特征,习惯等外部形象的塑造,而且注意对特定时代、民族、国籍、地区和特定情境的展现等。如易俗社创作演出的古代戏《冼夫人》的化妆、服饰,充分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特征和服饰特点,又发挥了戏曲化妆服饰的装饰性特点;而西安市话、儿艺演出的童话剧《金发小姑娘的故事》、《丑小鸭》的化妆、服装,不仅塑造了形象生动的动物,人物的形象,而且展示了童话世界幻化的艺术美;西安市歌舞团创作演出的《长恨歌》的化妆、服饰,既注意了人物的唐代特征和舞台形象的当代美感,又便于演员灵活多变的舞蹈动作发挥及服饰变换,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舞台效果。由于各院团舞美艺术家的精心创造,不仅给戏剧舞台增添了新的光彩,而且留下了众多典型人物的外部形象造型,如易俗社创作演出的古代剧《卓文君》,为了塑造卓文君这个汉代才女的典型外部形象,根据女演员的脸型,给额际头发衬上发垫,将头发加高梳起,括住耳前脸颊代替了贴片子的装饰性,呈现出汉代妇女的发式特点。头戴一朵淡黄色菊花,发髻用淡兰色纱巾包裹,突出了卓文君心灵高洁,女中英才的新寡形象。服饰设计上,给脖子加项箍以取代“搭领”,把园领古装改成对门襟领,把一尺五长的衣袖改成一尺宽的衣袖,把原来的扣带板前端加宽成弧形;当垆的围裙设计成方形,以梅兰竹菊花型镶边,服装外加罩一层白纱,使服装色彩不直露艳乍,给人以清新淡雅,含而不露的朦胧美感。使演员的身材更加窈窕大方,舞姿更为飘洒而富有韵味,成功地塑造了卓文君的典型外部形象,可谓戏曲人物造型的范例。还有市歌舞团演出的《长恨歌》中杨玉环的玉环发造型;易俗社演出的《珍妃泪》中清代的头饰、服饰设计,《空海在长安》的唐代人物外部造型;市豫剧团演出的《情祭秦王宫》的秦代帝王形象造型和五一剧团演出的《翠花姑娘》中翠花的发髻造型等。在戏曲现代戏的人物造型上,克服了以往在化妆、服饰设计体现上的纯写实性的自然主义倾向,采取适当的夸张,注意发挥戏曲的装饰美和歌舞美的特点,有的放大了衣袖,有的加了花边和适当的装饰等,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景象。这充分说明新时期西安舞台美术在人物外部形象设计体现方面,不仅追求当代风采的形式美,且从剧本的内在需求出发,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为本去进行创造,从而对戏剧的演出真正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舞台灯光和音响效果,是创造舞台艺术形象的眼睛和耳朵,是舞台的生命和灵魂。在当代的舞台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电脑自动化的程控技术,不断更新的光源,音响设备、器材,为舞台艺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手段,为舞台美术家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正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腾飞和技术进步,才使西安市各剧团的灯光、音响设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可控硅调光台,调音台的普遍应用,新的光源、灯具、音响设备如激光、自动追光灯。新式天幕投影灯,各种新型效果灯,立体声、混声音响,电脑灯等等科技产品投入和使用,加上新时期以来,西安舞美工作者的思想解放,开拓进取,探索创新等二者的结合,才促进西安市舞台美术的设计,制作的综合体现水平,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和发展,出现了不少新的表现形式。如易俗社创作演出的古代戏《冼夫人》的舞台美术,采取条屏式装饰性布景,在大幕不关闭的情况下,随着剧情的变化,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条屏等实景采取拉扯、升降变化,结合天幕幻灯淡出淡入的自动切换和上下场演员随身撤换大道具的方法来变换场景,使影视艺术的蒙太奇手法和戏曲捡场人的作用巧妙的结合起来,既保持了传统戏曲转场形式而不切断观众思绪的长处,又有着形式新颖,出神入画,“韵味”无穷的美感,大大提高了该剧演出的艺术效果;再如西安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轩辕黄帝》,通过光色变化和产体声、混声音响的结合,很好地渲染了洪荒时代的环境气氛,如大夏河一场光色变化中的“细胞”滚动造型,既展示了大夏河如花的环境,又给观众耐人寻味的深思;而氏族之间撕杀争斗时立体声音响则让人心惊胆颤;西安市歌舞团演出的《长恨歌》中,应用紫外线灯照射下产生的荧光效果和自动追光特写光的巧妙应用,形象的展示了唐明皇对死去的杨贵妃的思念之情,和梦中相见的神气幻化意境。全剧以粉色追光作为杨贵妃特写光的主色调,最后一场的光色变化中,让粉色光斑在不同方位出现。随着唐明皇的捕捉,时隐时现,以光代人,光人共舞,展示了唐明皇的内心世界和独特新颖的视觉效果。豫剧《情祭秦王宫》秦王登基大典一场的混声拟音应用,则把私生子赢政登基时外强内虚的复杂心理鲜明的展示在观众面前等。这些都是现代科技的艺术再现和艺术创造的科技升华。至于新材料的应用,不仅给舞台美术的表现制做带来了便利和新的光彩,如塑料、玻璃钢制作的各种道具制品,头饰带荧光色的面料、而且拓宽了舞台美术走向市场的道路。如市歌舞团演出的《秦俑魂》制作的秦俑,做为艺术品被外商购买陈列;西安市秦腔二团舞美工作者创造的天然石色制作的条屏字画,给艺术市场增添了新的专利产品等,都是科技进步给舞台艺术创造带来的新的辉煌。
新时期西安舞台美术的发展变化,不仅体现在舞台演出方面,而且在舞台美术、学术交流理论研究成果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自1981年4月14日“剧协陕西分会舞台美术学会”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观摩、讲座、参观、报告、研究等活动。使西安市的一些优秀舞美作品,不仅参加了全省、全国的舞美展览,而且参加了世界性的舞美展览,如市歌舞团《秦俑魂》的舞美设计图和《长恨歌》的舞美,服装设计图,参加了在布拉格举办的国际舞美展览,不仅给西安市赢得了荣誉,也大大推动了西安市舞台美术的发展进步。并相继在全国及省市刊物上发表了不小西安市舞美工作者撰写的理论文章等。而由龙宝诚、高非、安华主编的美术辞林《舞台美术卷》的出版发行,不仅填补了我国舞台美术没有专业系统工具书的空白,而且给广大舞美工作者学习掌握全面知识、技能、理论等,提供了方便,对舞台美术进一步的发展提高,将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这也是新时期西安舞台美术辉煌成绩的重要成果。
总的来看,新时期西安市舞台美术的发展是巨大的,成绩也是显著的。但也存在着不足和问题。
首先,随着表演艺术品种的增多,娱乐场所的开放,影视艺术的普及和家庭化,加之话剧等外来演出艺术的民族化和地方戏曲剧种的现代化方面,从内容到形式都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难以满足当代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和多层次的选择,戏剧演出门庭冷落,每况愈下,特别是城市演出市场日益缩小,剧团改革举步艰难。在此境况下,众多剧团日常演出的舞台美术,普遍出现了因陋就简,少花钱能凑合就凑合,甚至粗制滥造的倾向,面对市场竞争,有些新剧目的演出,不是以演出内容和技艺赢人,而是以光怪陆离的豪华外包装的舞美表现来招揽观众,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有些参加会演、比赛,力争获奖晋京的剧目,在装饰性舞美设计与体现方面,有过份追求豪华性外表的趋向。
再者,作为从属于演出的舞台美术,它是幻觉性的。它的创造与体现,应是以一当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廉价的材料做出精彩高档的效果,以减少演出成本。但一些新创作演出的剧目,为了在舞美上“创新”,在设计体现上有追求大而全的不惜工本的倾向,在服装头饰面料的应用上,有求实求真,追求高档化和买现成的现象。这些都是不附合舞台美术设计和体现的特点要求的。另外,装饰性、写意性布景的制作体现,因省时省钱而得到普遍应用,也出现了雷同化,模式化的趋势,特别是条屏式装饰幕的应用。这都应给予重视纠正。
更值得重视的是,由于剧团经济困难,舞台美术既是一个花钱多而让剧团头疼的部门,又是个易于走向市场好赚钱的行当。为了改善生计,不少舞美工作者以自己的一技之长,纷纷改行从事它业,有的则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对自己从事的专业,不学习不钻研,而是全身心开拓付业,特别是舞台美术设计人员和高级技术师普遍老化和后继乏人的景况,更让人担忧。而众多剧团舞台设备简陋陈旧,更难以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
以上这些不足和问题,若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解决,特别是后继无人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舞台的发展进步是难以维继的。
21实际是高科技发展和信息共享的时代,具有悠久历史的西安古城,将以现代文明的旅游名城和高科技快速发展的大都会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都市文明重要标志的剧场建设必将得到加强和发展。而唯一能让演员直观表演和与观众直接的感情交流所产生震撼心灵的美感,愉悦的戏剧艺术,也将走出低谷而再度辉煌。因此,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舞台美术的发展前景将是无限广阔的,走向是丰富多彩的。
首先,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教兴国的方针指引下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的经济生活将大大得到的提高,精神文明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作为现代文明的大都会西安,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发达,科学技术的高速进步,为满足国内外游客的多层次需要,演出场所的舞台设备将更加现代化,将会出现镜框式、伸出式、圆形、转台、升降台、小剧场等多种形式,戏剧品种和样式更加异彩纷呈。因此,未来的舞台美术设计与体现,继续向多极化发展将是主要趋势。
再者,当代舞台美术是“科学技术的艺术再现和艺术的科技升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电脑应用的普及,舞台光源的不断更新和多样,必然产生更多的舞台新型灯具和自动化设施,器材及新材料等。可以预料,未来舞台美术的设计与体现,将会更加程控自动化,舞台空间将会更加多维化和立体化。特别是电脑灯光的应用和多样化,光色变化的无限自由和造型的丰富多彩,液晶屏幕,投影技术的高科技化等。应用灯光造型和光色变化,来创造随心所欲的舞台设计造型,制造环境气氛、意境,以满足舞台演出的各种需要,将是其主要手段。灯光将真正成为主宰舞台演出的生命和灵魂。
现代化的发展,将为推动戏剧和其他演艺艺术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物质基础的技术条件。随着话剧、舞剧等外来表演艺术的更加民族化和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戏剧特别是传统戏曲艺术将借助现代科技,尤其是影视艺术的蒙太奇表现手法而腾飞,而使传统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将得到神气幻化的发扬光大,为戏曲表现现代生活,提供广阔的天地和自由。从舞台美术的体现来讲,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是以演员的表演为转移,以唱白的表演交代场景(如:“走一山又一山”“骑马来之在汾河湾”的唱词),结合砌末的应用点化,音响效果的渲染(如锁呐拟音的马嘶),形成意象性表现剧中场景转换和环境气氛变化为重要特征。正是这一美学特征,为戏曲艺术表现大千世界提供了时空“无限”自由的天地。所以传统戏曲艺术对天地人间及江海湖泊,“阳间阴间”真实的幻化的各种生活,都能借助想象的翅膀得心应手的加以表现,且有着神奇的艺术效果。自话剧写实性布景引入戏曲舞台以后,它的负面影响,就是破坏了戏曲艺术传统美学特征的发挥和发展。现代舞台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程控自动化的应用,为戏曲艺术插上现代化的翅膀而腾飞则创造了条件。就戏曲艺术意象性表现场景变化的美学特征来看,它和影视艺术的淡出淡入,化出化入,推拉摇移,自由切换衔接转换场景的蒙太奇手法是极其形似的。只是戏曲是以虚为主虚实相生,影视是是以“真实”为主而已。所以,未来戏曲艺术的舞台美术设计与体现,在应用虚实相生的“中性景”和写意性,装饰性等多种形式的同时,应借用现代科技,将戏曲意象性的造景特征和影视艺术的蒙太奇手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发扬传统戏曲艺术固有的美学特征,也为戏曲表现万紫千红的现代生活提供无限的自由,从而使戏曲艺术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出现新的辉煌。这是其它表演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应受到戏剧界的高度重视。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和舞台美术设计体现、制作的高科技化,专业化和工业化。舞台美术要很好地服务 于演出并走向市场,从改革的角度讲,未来的舞台美术设计,制作,体现,将以企业化的设计生产和多方配合为其主要手段。因此,今后的演出单位只应留少数的舞美技术操作、装置人员外,应联合组建西安市舞台美术设计、制作发展公司。这样既有利于舞台美术的现代化,又可避免重复和材料设备的闲置和浪费。修旧利废,拆旧翻新,以减少演出成本。还可开拓市场,用现有的舞台美术成品服务社会;腾出的库房场地可开展其他产业,联合公司还可开展日常服装设计制作,工艺品制作,化妆美容,装饰装潢,灯光音响设计、安装,技术培训等服务。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现代舞台美术高科技化发展的需要,西安市文化主管部门要特别重视对新一代舞美工作者的培养。随着经济基础的加强,要加大舞台设备的革新换代和科技投入,以利于剧团的演出和提高。作为舞台美术工作者本身,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和思想素质,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还要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掌握。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舞台美术是当代最新科学技术的艺术展示,也是戏剧革新的先声。因为没有新的舞台美术设计、体现手段,就没有新的戏剧表现形式。舞台美术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开拓创新,才能适应未来舞台美术高科技化发展的需要,创造出更加熣灿绚丽的业绩,使戏剧艺术走向新的辉煌。

⑧ 如何理解关于形象化

戏曲艺术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创造出舞台形象,再现剧本文学的内涵。演员通过唱念做打塑造剧中人物,把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精神气质转化为鲜明的外部形象。戏曲之特别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就是追求艺术的美感。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在给观众美的享受,也包括穿着打扮。戏曲的形象化突出体现在两点:歌舞化和节奏感。歌舞化就是把语言诗句音乐化、形体动作舞蹈化,把听觉和视觉形象都作了艺术加工,达到了视听同享的效果。节奏感就是唱腔念白有节奏,形体动作有节奏,使唱念做打有节奏地进行,使表演达到和谐统一。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都善于捕捉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心理活动,能用简练概括的手法表现出丰富的性格品质,把人物的感情活动化为鲜活的形象。梅兰芳大师当年赴苏联访问时,曾在一次聚会上穿着便装即兴表演了一些戏曲片段,全靠优美生动的外部造型(眼神、手势、身段)表现出角色的气质和神韵。一位在场的外国戏剧家看后深为赞叹:“西方有哪个演员比得上梅兰芳,穿着日常西服,在一间挤满了专家和评论家的普通客厅里,不用化装,不用灯光,当众示范表演而能如此引人入胜!”这就是中国戏曲鲜明的形象感染力。
在创造舞台形象时,很多时候需要采用虚拟的手法以克服舞台的局限。一千里路虽然很长,在舞台上转一圈就算走完了。几声更鼓一敲,夜尽天明。手执一根马鞭表示正在策马飞奔,摇动一支船桨就意味着荡舟江河。演员可以在几乎是一无所有的舞台上表现出异彩纷呈的场景和千姿百态的事物。如《三岔口》这出戏,尽管演员是在灯光通明的舞台上,却表现的是黑夜中的一场搏斗。戏曲表演的这种虚实结合,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接受。虚拟就是抽象的东西,但能够形象地表现出来。在舞台上交互运用形象与抽象两种表现手法,达到了艺术的完美与和谐。
形象化问题正是科学传播遇到的难题。文学艺术总能给人以视觉或听觉欣赏的形象,而科学成果着重于抽象的概念,难以被公众理解。为了展示科学的奥妙,就需要把科学成果形象化,李政道先生解说科学主题约请画家作画正是这个用意。可见,当前困扰科学家的就是苦于找不到恰当方式,把抽象的科学概念形象化的表现出来,以便在科学家与公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得以进行情感交流。尽管科学成果达到了巅峰地步,但对于公众却处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境况,在过街天桥上标出的那个物理公式又有几个过路人知晓它的涵义。这样介绍科学又有多大意义?这个问题影响着科学知识的大范围普及与传播,从长远看对于科学的发展也是不利。伪科学就是在人们不了解真正科学的情况下得以生存。戏曲的例子能把抽象的虚拟化解为形象,对解决这个问题应当有所启示。

阅读全文

与舞台形象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