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取暖炉小发明

取暖炉小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17 07:22:24

① 节能减排小发明

自制蟑螂捕捉盒
捕捉盒的尺寸扩大,并将粘合剂的成分稍作调整,加厚涂层便能制成纸制捕鼠

② 一项小发明如何变成一棵摇钱树

东芝技术人员的一项小发明,帮助公司扭转了不利的形势,走出了低谷。而松下敏锐的市场眼光,也使自己赚了大钱。看来,即使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也不能固步自封。只有不断地创新,积极地开拓市场,企业才能焕发出无穷无尽的活力。

在日本,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强,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处境艰难,甚至被大企业挤垮。然而大企业也不能高枕无忧,如果不注意经营管理,不重视开发市场,也会面临从市场上被挤走的困境。电器工业中与松下、索尼、日立齐名的东芝公司也曾出现过这种情况。东芝公司依仗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在重工业领域内地位显著。但是,由于该公司过于依赖他们占有优势的重工业电气设备的制造和销售,而忽视了另一个重要而广大的市场,这就是家用电器市场。公司的决策人没有看到,新技术的发展在家用电器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给高消费的社会带来巨变,家用电器逐步占据了广阔的市场。等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在轻工业电器制造与市场占有方面已经落后了一大截。这种战略上的失误使东芝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赤字接连不断,股票价格连续下跌,内部纠纷严重。这个有名的大公司一度处在混乱之中。

东芝公司认识到,他们不能单打一地吃重型电器的老本,不能眼巴巴地看着同行在家电领域里大展宏图而自己却无动于衷。但开发新型家电谈何容易,资金不足,技术人员长期偏重大型电气设备而对家用电器经验不足,模仿别家产品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又不能侵犯专利权。但天无绝人之路,东芝公司由于技术人员的一次偶然发现而有了转机。

那时,有个技术小组,一行8人到宇奈月温泉去考察重型发电机。他们在当地的旅馆住下,晚上在房间里闲来无事,便凑到一起聊天。时值冬季,天气寒冷,大家边烤火边聊天。忽然他们被那里别具一格的取暖炉吸引住了。普通的取暖炉是一个木框罩子,下面放一个火盆。火盆与木框罩是分离的,要将取暖炉换一个地方时,必须分两次搬运,先搬木框,再移火盆,很是麻烦。而这里的暖炉与普通的不同,它的木框罩子下面有一个白铁皮抽屉,抽屉里放着木炭和煤球,抽屉与木框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一次搬运整个的暖炉。同时,由于这种暖炉下面的抽屉不是像火盆那样敞着口,所以还可以把脚伸到木框里面取暖。大家的话题于是便转到取暖炉上来。一位技术人员灵机一动,想出一条妙计:“这个取暖炉用起来比一般常用的要方便多了。咱们是搞电器的,用镍铬丝来代替煤球怎么样?比用煤球还要方便,而且还干净,用不着每次用时得先生火了。”这个意外的发现使大家兴奋不已,他们热烈地讨论起来。

回到公司,这个技术小组向公司提交了关于电暖炉的设计方案,这个新颖的设计立即得到了公司的批准。经过试制,一种新型电暖炉诞生了,东芝立即为它申请了实用新产品的专利。由于这种新型电取暖炉比原来烧煤球的炉子使用方便,而且干净、安全性好,很快受到家庭的欢迎,第一年就售出了100万个,东芝公司大大地发了一笔。

电暖炉虽小却解决了大问题,东芝公司以此为转机,逐渐恢复了元气,并打入了家用电器市场,为日后进入全盛时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虽然小小电暖炉的能量是有限的,但小发明激起的强大的精神能量是无法计算的。东芝由此树立起信心,掀起了一个创新的高潮。

当东芝的电暖炉在市场上畅销的时候,香川县一位小企业的经理却在绞尽脑汁连续挖掘电暖炉的“能量”。他想,东芝可以用镍铬丝代替煤球,并取得了实用新产品的专利,它只是改变了取暖所用的材料和方法,我如果用红外线灯泡代替镍铬丝,也可以达到取暖的效果,而且在成本和性能上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样既没有侵犯东芝的专利,改善了的电暖炉也成为实用的新产品。可这样的做法未免有抄袭之嫌,使人觉得他的发明太容易了一点。然而小经理遇到了好时机,松下电器公司对东芝轻而易举的获利,早就眼红了。一听说用红外线灯泡做的取暖炉已申请到实用新产品的专利,马上找到这位经理,与他签订合同:资本、技术、经销都由松下承担。他们在香川县盖了一座专业工厂,大量生产红外线灯泡电暖炉,产品以松下的牌子推向市场。很快,松下生产的电暖炉与东芝的电暖炉在市场上的销售不分伯仲。一年以后,松下生产的速度竟达到每7秒生产一台的水平,这一产品也成为松下的一棵摇钱树。

由于这项产品被批准为实用新产品的专利,东芝公司以及其他公司不能擅自生产,东芝公司觉得忿忿不平,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发明的东西被松下公司模仿抄袭了,并对松下公司抢走了一部分电暖炉市场心有不甘。于是提出这么点小玩艺也能取得专利是不恰当的,为此告到专利厅,要求取消松下的专利权。7年后,专利厅以“思考简单”为由,决定取消这一产品的专利权,然而此时的松下公司已经赚得差不多了。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感悟财富》

③ 节能环保小发明

材料:核桃、火柴棒、橡皮泥、小布条。

步骤:

1、把核桃尖朝下放在火上烧一会,再扔进冷水里,核桃会沿缝裂开。

2、顺缝将核桃掰成两半儿。

3、挖掉核桃仁,剩下空壳,在壳里面粘一小块橡皮泥。

4、用火柴和写着“梦想号”的小布条做成船帆,插在橡皮泥上。这样,一艘载着梦想的“核桃船”就可以起航了。

自制小火箭可以家中飞

火箭发射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反推力。而同样科学原理的实验在家中也可以完成,也就是说,大家可以自制一枚家庭小火箭。在本次决赛上,一号选手、来自安徽的宋向阳老师就是利用非常简单的材料,现场进行了火箭发射。

台上摆放的实验材料仅仅有4样东西,分别是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宋老师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他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但它到底能不能起飞呢?

宋老师划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如同出弦之箭,嗖地一声,在空中滑了一道白烟构成的弧线,飞出去一米多远。全场一片掌声。别看这个实验简单,宋老师在家已经试验了3000多次,寻找最合适的火柴重量和缝衣针的粗细,计算了大量的参数,才达到这样的效果。

实验原理:反冲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缝衣针并排放在一起,抽出缝衣针之后,留下的通道就是喷气口了。当从锡箔纸外面点火时,火柴头受热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顺着喷气口喷出,形成反冲力,“火箭”由此升空。如今的喷气式飞机、火箭的运行,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自制香皂纸

在生活中手部最容易感染细菌,因此我们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下面让我们做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当你要洗手时,用水淋湿手,然后用做好的香皂纸轻轻揉搓,即可产生泡沫,去污垢,最后用水冲净即可。

制作小兔盛物盒

1.取一只塑料瓶(饮料瓶等),在底部(如图)画一条小兔轮廓线。

2.然后沿线剪下。

3.用彩色纸剪出小兔的眼睛、鼻子、胡须,用胶水贴在瓶子上,就成了一只小兔盛物盒。

让孩子把他自己的小玩意放在里面,以培养他们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温馨提示:必须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啊!

制作小天平

温馨提示:必须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啊!

1.先将三合板切成A、B、C、D。

2.在B的底端开口。C、D的中间开口。

3.将三根细条如图中插好。

4.将A钉在B的中上段,但注意不要钉死,要能活动自如。

5.用三合板裁出月牙形的标板,并标上刻度。

6. 再裁一小条用万能胶水固定在A上,如图。

7.裁两个圆片,大小相等。

8.在上边各扎四个小孔。

9.在A的两边各切一个小槽。

10.用细线栓住圆片,天平就做成了。

接下来就可以发挥你自己的想象,把小天平装饰一下,做完实验还可以拿来当小摆设,真是一举两得啊!

核桃壳小乌龟

一、 制作材料和工具

剪刀、挂历纸、胶水、彩色笔、核桃等。

二、 制作方法

1、 将核桃从中间小心劈开,分为两半,取完整无损的一半(图一)。

2、 取旧挂历纸(或其它厚白纸)按图二剪乌龟的头、脚、尾巴及身体,身体的大小以刚好放入核桃壳为宜。

3、 按虚线将头对折后用胶水贴牢(如图三)。

4、 将核桃壳粘在身体上,再在头部画上眼睛,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小乌龟就做好了。

带刷子的干净橡皮擦

写错了字,要用橡皮擦。擦完后,纸上总会留下不少碎屑。不管是用手拍还是用嘴吹,都不卫生而又麻烦。做一块干净橡皮擦就不会这样麻烦了。

材料:大橡皮、废毛笔。

工具:剪刀、胶水。

制作方法:

1.在橡皮的一头挖一个浅浅的小圆孔 2.把废毛笔的笔头拆下来,洗净晾干。

3.把毛笔头的尖端剪去,使它变成一把小刷子

4.把毛笔头嵌进橡皮的小圆孔里,用胶水粘牢

好,干净橡皮擦做成了。每当擦完橡皮后,你就可用刷子轻轻地把纸上的碎屑“扫”拢,再倒进废纸篓里。

自制壁挂花篮

材料与工具: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制作方法:
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 3 ,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以往在教完浮沉条件的应用一节之后,我布置学生自制孔明灯,但他们制作的孔明灯都飞不起来,其原因是他们制作的孔明灯不满足起飞条件。

1 孔明灯起飞条件

孔明灯“会飞”原因是: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上升,从而排出孔明灯中原有空气,使自身重力变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了起来。

由浮沉条件可知,只有满足:

F浮>G总=G热空气+G灯

即:G灯<F浮-G热空气

时它才能上升,由此可知它的自重(包括外壶燃料的重力)要很轻才能起飞,轻到什么程度呢?

G灯<F浮-G热空气=ρ空气gV排-ρ热空气gV,

G灯<(ρ空气-ρ热空气)gV排,

m灯<(ρ空气-ρ热空气)V排, (1)

空气的密度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出。

把(2)式代入(1)式可得

可见其能否起飞由灯质量和气温、热空气温度和孔明灯容积共同决定。

具体数据估算如下:

设当天气温:T空气=300K(27℃);大气压强:1标准大气压,p=1.01325×105Pa;孔明灯容积:V容=V排=0.2m×0.25m×0.4m=2×10-2m3;加热后的空气温度:T热空气=500K(227℃);?空气=0.029kg/mol.代入(3)式得:

在上述条件下孔明灯总质量在9.44g时,当热空气温度升到227℃时上升。

假设在上述条件下把孔明灯质量减轻成m灯=4g=4×10-3kg,由(3)式变形并代入数据得:

即热空气温度只要升高到88℃,孔明灯即可上升。

仍按上述条件,若孔明灯质量

即m灯≥23.56g,则无论热空气温度升到多高也飞不起来。

由上面分析可知孔明灯要起飞,它的质量不能超过一定值,而且质量越小所需热空气温度越低,也就越容易起飞。

2 一种简易孔明灯

在上面分析基础上,我制成了一种极易起飞的孔明灯,课上一使用学生兴趣盎然,纷纷自己制作,也都获得了成功。
2.1取材和制作
①取一只大号极薄的塑料手提袋,手提处剪平。
②取一根长约60cm的细铜丝(可用多股软铜线中的一股铜丝),两端分别系在方便袋口子两边。
③在细铜丝中间包上适量棉花,简易孔明灯便制成了。如图。

2.2放飞

选择没有风的地方(室内也可),一人两手分别捏住方便袋底部两角,使之开口朝下,并使包有棉花的细铜丝自然下垂。再在棉花上倒上适量酒精,点燃酒精,几十秒钟后,孔明灯便会腾空而起。

2.3注意

①酒精棉花不宜太重,一般可使总质量(方便袋、细铜丝、酒精棉花的总质量)在5g以下较易起飞。

②细铜丝长度要适当,以使酒精燃烧后不致溶化塑料袋为好,并注意防止失火。

③如果想把它拉下来,事先可在细铜丝中间再系一根细铜丝让它下垂。

④ 科技小发明怎样制作一个取暖的东西

如图所示:


电热丝制热源利用凹镜面反射型的取暖器。不管台式、立式都可版以像电扇一样摇头权;有些具有远红外功能,没有噪音。制热速度较快。缺点是电热丝较为脆弱,开启状态下较大的震动可能会对电热丝造成损坏。

电热丝的直径厚度是与最高使用温度相关的参数,直径越大的电热丝,越容易克服高温下的变形问题,延长自身的使用寿命。

电热丝在最高使用温度以下运行,应当保持直径不低于3mm,扁带厚度不小于2mm。电热丝的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也与电热丝的直径和厚度相关。

电热丝在高温环境中使用,表面会形成保护性氧化膜,氧化膜存在一段时间后又会发生老化,形成不断生成和被破坏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电炉丝内部元素不断消耗的过程,直径和厚度较大的电炉丝元素含量更多,使用寿命也就较长。

(4)取暖炉小发明扩展阅读:

蓄热式取暖器的工作原理是:用耐高温的电发热元件通电发热,加热特制的蓄热材料——高比热容、高比重的磁性蓄热砖,低导热的保温材料将贮存的热量保存住,按照取暖人的意愿调节释放速度,慢慢地将贮存的热量释放出来。

贮存热量的多少可根据室外温度的高低人为加以调节。钢制喷塑的外壳则对整个设备起到保护和美化作用。

⑤ 做一个小发明

多用拔火筒
我家煤球炉要用拔火筒拔火,每次用完,火筒很热.我想,应该利用这
些热,替人们做事.因此,我在拔火筒外,焊了一个水壶.这样,火也拔起
来了,壶里的水也烧热了,又省煤,又有热水用.
车永
烧不烫的锅耳
用普通铝锅烧饭,当炉火很旺的时候,火苗会把锅耳烧得很烫,甚至把
锅耳烧坏.
为了使火苗烧不着锅耳,我在锅耳下边缠上一圈铁丝,再把一块铁片剪
两个缺口,插在锅耳下方的铝片上.铁片里端卡在锅沿下边,铁片中部有铁
丝支着,就掉不下来了.
这块铁片可以挡住火苗,使火苗烧不着锅耳,端锅再也不烫手了.
姚永仙
锅盖挂钩
从锅里盛饭时,往往要把锅盖放在桌子上,这样容易烫坏桌面,或把蒸
馏水流到桌子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种锅盖挂钩.像图示那样,
先找一块圆木塞,粗细要和锅盖钮的内径差不多.再用铅丝弯一个钩,钩的
直端插到圆木塞里,把木塞塞入锅盖钮里.掀开锅盖,就可以把它挂在锅沿
上,又方便,又卫生.
王振平
不掉盖的水壶
一般的水壶,冲开水时,壶盖往往容易掉出来,烫人.用手抵住壶盖,
也不安全.
我在水壶口两端边缘上,将铝片剪开,折成两个弯卡.然后在壶盖上锉
两个缺口.当灌满冷水后,把盖上缺口对准弯卡盖下,旋转一个角度,盖就
卡住不会掉了.这样灌开水时就放心了.
涂大船
防掉盖子的水壶
我很愿意帮妈妈做家务事,但却害怕灌开水.因为我家的铝壶盖子很松,
开水快倒光的时候,盖子常常会自己翻下来.滚热的蒸汽正好冲到手上,烫
得我好疼.
后来,学校号召我们搞小发明.我想:能不能想个办法,使壶盖在灌开
水时不掉下来呢 经过反复琢磨和实验,终于想出了这个既简单又有效的办
法.在一根3—4寸长的铝片或铁片的一端卷一个筒,穿一根铁丝,先弯一个
铁丝方框,再把方框紧紧绑在壶梁上.灌水时,壶梁倾斜,铝条自动下垂,
正好把壶盖压住,壶盖就翻不下来了.
田 波
防烫的小垫圈
刚做好的菜很烫,直接放在桌上,容易把桌子或塑料桌布烫坏.我制作
了一个小圆环,把碗碟放在圈上,就不会烫坏了.
找一块比较硬实的纸板,剪成宽3厘米的长条,弯成一个圆圈,用订书
钉把两端钉在一起.最好比菜碗或碟子的底圈稍大一点.然后,我在圆圈上
开一些小孔.
滚烫的菜碗放在小圈上,热空气从小孔里散出来,不会烫坏桌子和桌布.
你担心纸圈经不住碗的重量吗 我曾做过试验,把小圆圈放在椅子上,
一个人坐上去也压不坏呢.
刘 革
方便箅
现在农家做饭也用上了铝箅[bì] 子.算下煮面条或米粥,算上蒸菜很方
便.但它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往锅里下米和面时,须端出箅子;一家
人若不一起吃饭,为了让晚吃饭的人能吃上热饭,就要把饭菜都温在锅里,
盛饭时,把箅子端上端下,挺麻烦.
我设计了一个方便箅.在原来的箅子上靠近边缘处挖一个能客下勺子的
孔,在孔上面安一个小铝箅,小箅上拴一圆坏,便于掀开,它的边缘要能灵
活地固定在大箅上.这样,要盛面条或粥,只要打开小箅就可以了.
方便的淘米器
你帮过妈妈淘米煮饭吗 淘米简单,倒水就麻烦了.一不小心,米就会
流失,不但浪费,妈妈还会皱眉头说:"唉!真是越帮越忙!"
怎么办,动个脑筋吧!用粗铁丝围成饭锅大小的圆圈圈,上面加半圈铁
丝网(网眼应比米粒小).你看!这一来就不怕米流失了.要注意,粗铁丝
的缺口不要绑住,使用的时候才能伸缩自如!
给油瓶戴"围巾"
妈妈炒菜,每次倒油以后,总有些油顺着瓶颈往下流.油瓶放到哪里,
就在哪里留下一圈油迹.油容易沾灰,所以油瓶表面沾满了灰尘,很不卫生.
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拿一块布条缠在橡皮筋上,做成一个圆环,套在瓶
颈上.这样,油流到外面,马上被布条吸收了,不会再流下去.从此油瓶外
面和放油瓶的地方总是干干净净的.隔一段时间,要把布条换下来洗一下.
这种办法还可以用到酱油瓶或其他瓶子上.
王晓辉
自动瓶盖
妈妈烧菜的时候,倒油倒酱油总要两只手操作.一只手拿瓶子,另一只
手取下瓶盖,很不方便.
我设计的自动瓶盖(如图),用一条铁片,一截铅丝和一个螺母就可以
制成.倾倒油瓶,重力使螺母下垂,自动揪开瓶盖;油瓶直立,重力使螺母
复位,瓶盖又自动盖好.这样,可以腾出一只手来拿勺子,再也不手忙脚乱
了.
只要把铅丝支架松一松,把自动瓶盖拆下来,然后换上一个瓶塞,就可
以到商店买油了.
方便饭菜挂罩
夏天存放饭菜很不方便.放在竹篮里吧,孔大,苍蝇能爬进去,篮底面
积又有限,放不下多少.
我设计的饭菜挂罩很简单:用铅丝弯五个圆盘,用四根结实的线绳连结
起来.上面装挂钩,外围用网眼窗纱罩住,搭接处可用尼龙搭扣封住.
用时,把挂罩挂起来,把碗放在各层圆盘上.苍蝇蟑螂都进不去.不用
时,可以折叠存放,不占地方.
王宏
烤馍器
妈妈正忙着做饭,弟弟非要急着吃烤馒头,一个火怎么能同时派两个用
场呢 做一只简易烤馍器,就帮大忙了.
找一个漏了底的小铁盆,把底剪掉.在盆壁上剪出几个长9厘米,宽7
厘米的长方形,把长方形铁片向里掰一掰(见上图),就成了烤馍盒.做饭
的时候,把盆倒扣在火上,把馒头切成片放在烤馍盒中.这样,上面炒菜,
下面的馒头片也烤好了.
崔 芳
自动防溢装置
煮饭的时候,如果没人在锅旁边,水开时饭锅很容易溢出来,这一直是
件很恼人的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种自动防溢装置.构造如图所示:在锅
盖钮处固定一块圆铁片,在两个锅提把间搭一条木横梁,在正对锅盖钮处装
一块磁铁(可以用扬声器的磁铁),仔细调整磁铁与圆铁片的距离,使得锅
盖稍一掀开,就能被磁铁吸上去.在横梁上,还可以用旧闹钟改作一个报警
铃.先把闹铃发条上满,当锅盖被吸开时,能撞开闹铃钮自动报警.
有了这套装置,煮饭时就可以放心了.开锅的时候,只要锅里的泡沫稍
稍把祸盖顶起一点,磁铁会立即把锅盖吸开,这样就防止了溢锅.同时闹铃
报警,呼叫主人.
卢毅
简便机械手
鸡蛋刚在开水里煮好,用手去拿会烫手.
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你来试试看,包你满意.
准备一个洗衣夹和两把调羹,如图绑好.瞧!拿热鸡蛋多方便!怎么样
这个方法不错吧!
水开报警
妈妈让我烧水.我一边烧水,一边学习,好几次丢下书本看水开了没开.
怎么办呢
我把水壶盖顶上的顶钮旋下来,按壶顶口大小削一块小木塞.找一只金
属哨子,照着哨嘴的大小,在小木塞上开条槽.把哨嘴插入槽里.
烧水时,把带有哨子的木塞塞在壶顶口.水一开,哨子便"嘟嘟嘟"地
叫起来.这样可以等听到哨子响以后再去灌开水,多方便啊!
刘中
余温热水
为了充分利用两用炉的热量,我用铁皮焊制了一只弧形水箱,用铁丝将
它紧紧地固定在两用炉的炉壁上.水箱的顶部开一个洞,装上漏斗灌水,水
箱的下部装上一个水龙头放水.这样既不影响做饭取暖,而且随时有热水可
用.
石静
油满自动停灌
我家煤油炉上用的煤油指示计断了,妈妈加油的时候,因为看不清加满
了没有,油常常溢出来.
我想了一个办法,在煤油瓶的瓶塞上装了一长一短两根空心塑料管.长
的那根一直插到接近瓶底,露在外边的那头和短的一般齐.灌油的时候,将
两根塑料管同时插到煤油炉的注油孔里.这时候,短的那根塑料管往煤油炉
里灌油,煤油炉里的空气顺着长的那根塑料管跑到煤油瓶里.当煤油炉里的
油灌到油面和长塑料管的管口相平的时候,长塑料管里不再有空气流动,煤
油瓶里的油也就不再流动,这时候你就知道油已经灌满了.
关勇
自动水位报警
每天晚上我都要帮妈妈把水缸挑满,因为屋里暗,看不清楚,往往挑得
太多,水从缸里漫出来,流了一地.
于是我做了一个自动水位报警器,就像图上画的那样.浮在水面上的是
热水瓶上用的软木塞.软木塞上插了一根铁丝或铜丝,上面焊了一小片薄金
属片.贴墙钉了一个硬铁丝做成的圈架,用来固定软木塞使它不至于乱漂动.
然后,利用干电池在墙上装了一个电灯的线路.这样,当水倒到一定水位的
时候,铁丝上的金属片就会和固定在上面的金属片相接触,使线路接通,灯
泡就会自动发亮.它告诉我,缸里的水已经满了.
朱健荣
捣蒜的一个新方法
夏天,人们经常用蒜调凉菜.但是,在碗(或其他器具)里捣蒜的时候,
蒜会从碗里蹦出来.
我有一个方法,不会使蒜从碗里蹦出来:用一块纱布,绑在捣蒜锤的把
上,纱布刚好盖在碗上.捣一下,纱布也随着捣蒜锤落下来,盖严了碗,蒜
就不会蹦出来了.
做煤球不脏手
有时候买来的煤球碎了,就要自己做煤球,往往把手弄得很黑.到了阴
雨天气,煤球还不容易干.我自己动手做了个做煤球器,既不会弄脏手,又
不用在碎煤球末中加水,做出煤球来不要太阳晒,可以随做随用.
找一根700毫米长的自来水管,做一根直径和水管内径相等的50毫米长
的圆木柱,再找一根700毫米长,比木柱细一些的钢筋(或木棍),插在木
柱里,另一端装上把手,放进自来水管内,做媒球器就算做好了.
当你把自来水管往煤里一插,管里就有了许多煤,再用力拿住把手往下
压,压几次就把手轻轻往下一推,一个煤球就出来了.
俞晖
两用小铁铲
我家有把小铁铲,用来铲垃圾,蜂窝煤灰等东西.小铲铲了东西,不容
易端平,小铲里的东西常常往下掉.有时用手或扫帚压住铲里的东西,拿着
很别扭.我设计了一把两用小铁铲,使用效果很好.
找一根较粗的,比小铁铲柄长的铁丝,一端按小铁铲铲面的大小,做成
环形.环形的下端敲扁,向下扩成90°角(如图).最好能在环形铁丝边沿
装一块薄铁皮,成勺形.铁丝的另一端,绕一圈后,缚在小铁铲把柄的端头
(如图).
铲上东西以后,用手捏紧把柄与铁丝,铲里的东西就再也掉不下来了.
松开铁丝,铁丝向上弹起,铲里的东西倒出来很方便.
王 刚
改良簸箕
提着簸箕去倒垃圾,最怕刮风.一刮风,簸箕中的垃圾被吹起来,灰尘
和纸屑满天飞.即使不刮风,碎纸也容易撒在地上.于是,我在簸箕上加了
个盖,使用时,把盖子打开,扫进垃圾以后,把盖子放下来.这样,既卫生
又美观.
李廼丹
让蟑螂进瓶
一天,我把喝过的汽水瓶放在门后,第二天看见里面有一个蟑螂,怎么
也爬不出来.于是,我就在家里有蟑螂的地方放了好几个汽水瓶,瓶里装一
点有味的东西,吸引蟑螂.这样,蟑螂闻到气味,就往瓶里爬,只要一进去
就出不来了.
徐东昕
液控水龙头
我们这里自来水的供水时间不定,家家备有水缸,来水时把缸注满.可
是,有时上班时才来水,有时夜间来水,这样用水很不方便.如果能在来水
时自动把水注满,然后自动关闭龙头就好了.
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液控水龙头,龙头柄上接一段连杆,连杆与浮球杆
和浮球相连.浮球放在水缸里,无水时浮球下降,通过连杆把龙头打开.水
注满缸后,浮球升到水面,通过连杆把龙头关闭.这样,不用人来照管,我
家的水缸总会注得满满的.
水中吸管
我家水缸底常常堆积许多污物,很不卫生.我做了一只小小吸水管,可
以除去这些污物.找一根长与水缸差不多高,直径约为3~3.5厘米的竹筒.
除了在竹筒的一端留下两个节头以外,其他节头用烧红的小铁棍烫通.再在
节头下部一厘米左右的地方开一个小孔(如图),吸水管就做好了.
用手指抵住小孔,把打通节头的一端放入水缸底部.放开小孔,水下压
力把空气从小孔排出,污水流入筒内.再用手指抵住小孔,把吸管提出水面.
这时候空气的压力把管内污水托住,使它流不出来.只有放开小孔的时候,
污水才会流出来.
这样连续几次,就可以把水缸底的污水吸干净.
郑学武
虹吸管淋浴器
把一个小铁块拴在塑料管的一头,沉入厕所的水箱中,塑料管的另一头
装上蓬蓬头,就制成了虹吸管淋浴器.
用的时候,先往管内充满水,把上头插入水箱,就可以喷水了.不用时,
只要把莲蓬头挂得比水箱内水面稍高的地方,就不流水了.
茅涌
自动下水道塞
现在,不少家庭都把自来水装进室内,同时也装了下水管道.但是,下
水管道往往没有水封弯,下水道里的臭气可以冒进室内,很不卫生.为了随
时把下水道口塞住,我设计了这种自动下水道塞,效果还满不错呢!
材料很简单,就是找一个小皮球或者乒乓球,放在下水槽内.下水槽的
底面要抹的略向下水道口倾斜.平时,皮球可以顺着斜坡自动滚到下水道口
处,把口塞起来,防止臭气溢出.倒水时,皮球会自动浮起来,打开管口,
水流畅行无阻.
苏 飞
两用牙刷
市场上卖的牙刷,毛大都是平的,刷牙很不方便.我设计了一种牙刷,
可以内外两用.如图,将牙刷毛剪成波浪形,刷牙外面时,用凹进去的部分;
刷牙里面时,用凸出部分.希望工厂也能生产这样的牙刷.
王永生
改进牙刷
用普通牙刷刷牙时,牙膏沫往往顺着牙刷把儿流到手上,很不方便.我
在牙刷把上作了一点小改进,克服了这个缺点.像图示那样,找一块直径3
厘米左右的橡胶圆片,中心扎一个孔,套在牙刷把儿的中部.这个圆片就会
把毛刷部分和手柄部分隔开.有了牙膏沫,会从圆片部分滴下去,不会再流
到手上了.
李志强
自动牙签盒
我设计了一个自动牙签盒,按一次按钮就能自动竖起一根牙签.在盒子
里,有一个三角形的签槽.签槽底部有一条窄缝,缝里装着托签板,托签板
与按钮杆相连.按下按钮,托签板下落,牙签落到板上;松开按钮,弹簧把
托签板顶起,同时,托签板的上部凹槽里托起一根牙签.由于牙签的一端被
挡住,牙签就竖了起来.
自动出水瓶
小孩端凉水瓶倒水,很不安全.我想了个办法,在凉水瓶上装一个软木
塞,软木塞上钻两个孔,插入两根玻璃管.一根接近瓶底:叫出水管:另一
根短的叫进气管.进气口下头接一根不长的软皮管,从侧面切开一个10毫米
的口子,下头用圆木棒堵死,这是进气阀.找一个软塑料玩具,头上钻一个
小进气孔,去掉圆哨,插在玻璃管上当作打气的球.
要喝水的时候,用指头按住小孔,来回地捏玩具,瓶内气压增高,水就
会从出水口自动流出,流到杯子里,使用方便又安全.
温智红
自来水瓶
暑假里,爸爸妈妈白天上班去了,我和弟弟在家.弟弟年纪小,提不动
水瓶,遇上我正在做作业,也只好停下来给他倒水喝.要是弟弟自己能倒多
好啊.
后来,我想到了虹吸管.于是,找来了一长一短两根橡皮管和一段玻璃
管.在水瓶的软木塞上开了个孔,把玻璃管捅过去.在玻璃管的上端套了根
长橡皮管,下端套了根短橡皮管.我又在瓶塞上开了个孔.这样,轻轻一吸,
就有水流出来.弟弟也可以自己倒水喝了.不用的时候,把出水口向上卷起,
用夹子夹紧;用的时候,松开夹子,水就会不断地流出来.
冯萍
自流气压热水瓶
气压热水瓶很方便,用手一压瓶盖,水就流出来.但是,它也不能放手,
手一松,水就不流了.如果要接满一杯水,手要压几次才行.
我设计的自流气压热水瓶,只要用手一压,水就源源不断地流下来.手
松开,照样流.当杯子接满水以后,按一下漏气阀,水就不流了,非常省劲.
这种改进的气压水瓶是根据虹吸原理来工作的.当用手压瓶盖时,水面
受到压力,把水压进虹吸管,当虹吸管的出水头比瓶内液面低时,水就一直
会流出去.如果需要停止放水,只要按一下漏气阀,使虹吸管漏气,虹吸破
坏了,水就不再流了.
喻炜 罗斌
能挂盆的脸盆架
家家都有脸盆和脚盆,但如何放置它们却是个问题.叠在一起放,不卫
生;分开放,太占地方.
我发现脸盆架下面有好大一块地方,挂脚盆非常合适.可是,盆边的斜
度太大,用普通形状的挂钩挂不住.经过几次实验,我发现只要把挂钩制成
"C" 形,就可以把盆挂住.
制法:找一段和钢笔差不多粗的废塑料棒,在火上烤软,弯成"C"形,
冷却后打上孔,用螺钉固定到脸盆架的合适位置上.
使用时,先把盆边平推入口,再轻轻放下就可以挂住了.
商振刚
安全水果刀
用一般水果刀削水果,皮不容易削薄,而且不安全.我制作了一把水果
刀,安全又方便.它由塑料瓶和转笔刀上的刀片组成.瓶上开一个洞,便于
出果皮,刀片用轴固定在瓶上,可以旋转,用时倾斜在瓶里,刀刃露在瓶外.
露出长短可以调整,这样就可以削不同的水果了.
陈若夫
省力的螺丝刀
我们人小,用螺丝刀拧螺丝,往往拧不动.怎么办呢
有办法.在螺丝刀的木柄上,钻一个小孔.并找一根能插进小孔的铁棍,
备用.使用的时候,小铁棍插进小孔,一手扶住螺丝刀,一手用力拉动铁棍
作圆周运动.本来拧不动的螺丝,现在就能较容易的拧下来.
郭智伟
并联插座
家用电器增多,电源插头不够用,我就自己做了一个插座盒,可以插上
许多个插头.
找一块宽40毫米的长木板(长度根据自己需要决定).在木板的中间钉
上一条宽约8毫米,高约20毫米的长木条.木条两边再分别钉上与它等长的
薄铜皮,并弯成∩(如图).距离铜皮外侧约1毫米处,分别钉上宽约5毫
米,高约20毫米的长木条,以防被插头撑开.
接着,找几块薄木片,钉一个外盒,并开上相应的槽和孔.铜皮两端再
分别接上电源线,插座就做好了.
张朝晖
防触电插座
有一次,我那淘气的小弟弟把一根铁钉插进电源插座孔里,只听"唉哟!"
一声,弟弟跌倒在地上,还不停地喊:"很麻,很麻!"爸爸知道后,狠狠
地批评了他一顿.我想:能不能设计一种不会触电的插座呢 我想了好多办
法,归纳到一点,就是如何解决铁钉伸不进去,而插头却能伸进去的问题.
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终于设计出了防触电插座.
具体做法是:在铜片和插座盖之间装上两道活门,使第一道活门打开时,
只能打开另外一个孔的第二道活门,却打不开本孔的第二道活门.因此,从
一个孔插入的东西不能继续通过第二道活门,无法接触带电的铜片,这样就
起到了防触电的作用.而当插头从两个孔同时插入时,第二道活门就会同时
打开,这时,这种插座就同普通插座一样方便.
徐琛
单响拉线开关
停电以后,来回拉几次开关,就不知道它是开着还是关着.等到没人的
时候来了电,电灯白白亮着,既浪费又危险.
我对拉线开关作一点改进,只要听一听响声就能准确判断拉线开关是开
着还是关着.改造的时候,只要在开关棘轮无铜片的齿面上,粘一层薄胶皮.
当开关拉到断电位置时,铜触片敲在橡皮或塑料泡沫上,几乎没有声音.当
拉到通电位置时,铜触片敲在轮上的铜片上,发出清脆的"咔嗒"声.这样,
凭响声就能区别通断了,又准确,又方便.
陈文胜
开关线绳枢纽
我家住在北方的农村,睡火炕.为了晚上睡觉拉灯方便,常常把开关拉
线接长,绕过钉子或小滑轮,顺着炕沿,从墙边拉到炕头.这样做有个缺点,
就是在拐弯的地方,开关线绳容易磨断,而且不好拉.
我找了一段十二三厘米长的粗铁丝,弯成""形(如图)的枢纽,把
它用钉子固定在炕沿上,两头接上线(如图)就行了.钉子的头上可以套个
橡皮塞,防止铁丝做的枢纽滑出来.
聂方明
自动开灯装置
晚上回家,家里漆黑,找不到灯绳开灯.要是屋里有一点亮该多好,于
是我在门旁安了一个自动开灯装置.
先找一个电灯微动开关和两块木头,其中一块要比开关的厚度稍厚一
点.先在这块木块上横着挖一个槽,要正好能把开关塞进去.先把这块木头
垂直钉在另一块木头的一端,然后塞入开关,再把另一块木头钉在门框和墙
上(如上图).安装开关的木块要按门打开时的弧度稍微离门近些.然后按
开关的高度钉一片木片,木片一头锉扁一点,使门一开就能拨动电灯开关.
最后在墙上装一个灯泡,再接上电线.自动开关就做好了.这样,门一开,
灯就亮,再找灯绳就方便多了.
王宏宇
收音机的定时开关
妈妈每天早晨都要听天气预报,可是事情一多,就把时间错过了.要是
时间一到,收音机就自动响起来,该多好啊!
我找了一个玻璃球,又用铁片做了一个直径比玻璃球大一点儿的小圆
筒.筒的上口装一个斜滑道,滑道外端用钳子夹一个凹槽,把玻璃球放进凹
槽里.筒底放一个小电键,这个电键代替收音机的开关.
把闹钟上好弦,让闹铃发条旋钮凑近玻璃球.闹钟一响,把球拨入筒内,
把电键簧片压下,接通电源,收音机就响了.
曹岚
钟闹灯亮
每天早晨小闹钟一响,我就起来开灯,好几次感冒了.要是小闹钟一闹
电灯就亮,该多好啊!
我找了块薄铁皮剪成长方形,对折,一头卡在闹钟发条的旋钮上;另一
头紧靠在接电灯的微动开关(见图)上.响铃时,发条旋钮带动铁皮转动,
铁皮旋转时,拨动接电灯的微动开关,电灯就亮了.
刘 鹏
双层灯罩
我们科技小组的几个同学家住在农村,夏天在屋外做作业,灯下小虫子
很多,干扰学习.为了捕捉小虫,我们研制了一个双层灯罩(如图),使用
的效果很好.只要小虫飞到灯罩里去,就很难出来,不一会儿就烤死了.如
果在灯罩夹层里面放些水,捕虫的效果更好.不用的时候,只要把电源断开,
取下灯泡和灯罩,把水从灯口的圆孔中倒掉就行了.
江苏省镇江市九中初一科技小组
蜡烛灯
蜡烛是人们常使用的一种照明工具.即使在今天,有时停电也要用到它.
特别是在农村,山区,蜡烛更是农家的必备品.但是蜡烛有许多缺点,如烛
焰怕风;烛体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等等.怎样改进呢
先考虑固定烛体与防风,这点好解决.将蜡烛插在一个铁筒中,罩上一
个玻璃罩就可以.但其他矛盾也随之而来了,蜡烛愈烧愈短,烛焰如何保持
在灯罩的最佳中心位置呢 我联想到可以把卡口式灯泡的固定方式借用到蜡
烛灯上来,安个弹簧就行.
靠近烛焰的烛质受热软化,又不能充分燃烧,白白耗费.怎样使蜡烛不
流泪呢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降低蜡烛顶部温度,使热量向四周传导散
发.汽车的发动机前面均有金属散热片,是否也可以把这借鉴到蜡烛灯上来
呢 我在金属润肤香脂盒上钻一个大孔(使套蜡烛的铁筒能插进去即可),
然后找一铁片剪成图示样子,在中心打一个同样的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焊
接在盒上(二者的大孔要对齐).做好后,套在灯头上一试,效果很好.
怎样控制烛焰的亮度呢 当然不能像油灯那样调整灯芯的长短,蜡烛是
固体,不可能调节烛芯.煤气炉的空气阀启示了我.用内外两个带气窗的套
圈套在一起(内圈就用散热片下面的铁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过
转动这个气门来控制空气流量,实现了调节烛焰亮度的愿望.具体结构见图.
柳国弘
无泪蜡烛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蜡烛有一个缺点:点燃不久,蜡液就会溢出来,沿着
蜡烛往下流,弄脏了桌面,还浪费了石蜡.
怎样才能不流烛泪呢 经过反复实验,我设计了一种灯芯管,像图示那
样,用薄铁片卷一根细管,比蜡烛芯略粗一点,管外套一个硬纸板剪的小圆
板,把这个灯芯管套在蜡烛芯上.点燃蜡烛以后,由于小圆板挡住了火苗的
辐射热,所以蜡烛周围的石蜡熔化很慢.铁管把热量传给灯芯附近的石蜡,
使它熔化供应燃烧.这样石蜡就不会溢出来了.
李钢
万能伞架
下雨天真讨厌,每一次从屋外拿着湿淋淋的伞进来,不知道搁在哪里才
好.放屋外,怕伞弄丢了;带进屋内,又会把地板弄湿.唉!真头痛!
哈!有了!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做一个万能伞架呢 你瞧,既简单又方
便,还可以放很多把伞,真合用!
蚊香定时环
以前点蚊香,到时候得把它弄灭;有时忘记了,会把一盘蚊香都烧完.
浪费蚊香不说,室内烟气太大也不舒服.
我经过几次试验,用铝片做了一个小铝环,把它套在蚊香的某一个位置,
烧到那里,铝环会把香头的热传走,蚊香就灭了.经过试验,可以找出不同
时段蚊香燃烧的长度;然后按照需要点燃的时间,把铝环卡在一定的位置,
蚊香就会按时熄灭.所以可以把这坏称为蚊香定时环.
刘凤军
新式门锁扣
一般的门锁扣(也叫扣吊)都是横着安装的.不锁门的时候,它横在那
里很容易被门碰弯,有时还会把人的衣服挂住扯破.我想改造它,也看到过
一些改进的办法,比如用小钉子销住,用橡筋拉住.但我觉得都不够巧妙.
经过很长时间的琢磨和实验,我发明了一种新式门锁扣:使合页与扣吊
成45°角;上锁的时候,可以将它横过来扣上,开锁后却会自动垂下去.
申陆军
内外双用门扣
爸爸妈妈经常上夜班,深夜回家,我们已经插上门睡着了.有时候,爸
爸妈妈大声叫喊,也叫不醒我们.后来,爸爸妈妈只好一出门就把我和妹妹
锁在家里.我们想出去玩玩,门已经反锁上了,出不去.
于是,我用铁片做了一个内外双用门扣(见图),再用两个锁扣,一个
钉在门的外面,一个钉在室内的门框上.爸爸妈妈走的时候,就从室外把活
动门扣锁在门上.室内的锁扣还没有上锁,可以随意进出.我们睡觉的时候,
把室内的门扣扣上,插上销子,门就锁好了.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从室外就
可以开锁进门.
吴磊
秘密的扣吊
我有一个小书箱,里面的书放得有条不紊,可是经弟弟一翻,就乱七八
糟了.怎么办呢
我想办法,制作了一个秘密关子:用一副扣吊装在箱子的合口处(如图),
箱盖上的扣吊页两旁钉两个小钉子,系上橡皮筋,把扣吊压在箱盖的边沿.
在箱子的扣鼻上方开一个小孔.
这样,盖上箱子,箱盖上的吊扣在橡皮筋的作用下,扣在了箱子里的扣
鼻上.看上去没锁,可弟弟怎么也打不开了.
要开的时候,只要拿根钉子捅进小孔,稍稍用力顶一下,就能打开箱盖

⑥ 给我一个简单又实用的小发明的制作方法

用旧鞋套,拖布条就可以做小发明。
把拖布条缝在鞋套底部,穿在脚上,就可版以擦地了。还不用弯权腰,挺省力气的,我试过。
够简单吧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好就采纳

⑦ 10种以上的小发明

楼上的兄弟好敬业啊。。。。
呵呵,如果要知道怎么做可以去贝壳儿物理看看吧,

⑧ 关于暖宝宝的小发明

小牛顿的老师告诉大家,自制的暖宝宝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发热,不用担心安全隐患。真的没有安全隐患吗?在没有了解暖宝宝内部原料和发热原理的时候,有的小记者还认为里面填充的是一些不知名的化学药品,万一泄露了,弄在手上会不会伤害皮肤或者中毒呢?带着这些问题,小记者们认真地听老师的讲解。原来一次性的暖宝宝要用到盐、碳粉、铁粉,可重复利用的暖宝宝要醋酸钠和金属。它们的发热原理也非常简单,碳粉能够捕捉空气中的氧气,铁粉作为催化剂,从而让氧气与盐水溶液更好地发生放热反应,真可谓是既安全又没副作用。而可重复利用的暖宝宝的发热原理就是利用了醋酸钠溶液过饱和不稳定,容易发生结晶的特性。当扭曲金属的时候,所产生的轻微震动便足以使溶质结晶,变成较稳定的固体。而且,这个过程是放热的,所以暖宝宝开始暖起来。同时,老师还提醒大家一定要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还有许多可以取暖的方法等着大家去发现呢。 亲手制作暖宝宝 学习了暖宝宝的发热原理,小记者们跃跃欲试,都想赶紧亲手做一个暖宝宝,回家再一展所学,有的说要做一个超级暖宝宝当被子盖,有的说要做个暖宝宝鞋垫给妈妈。 当大家看见手中的材料分别是盐、碳粉、铁粉和水的时候,就知道要制作的是一次性的暖宝宝了。除了这些,还有三个小袋子,这让大家颇为好奇,这三个袋子究竟是做什么的呢?无纺布的小袋子里有沙沙的声音,老师提示大家拆开包装用力晃动,结果一番晃动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袋子开始散发出热量,这时候老师才揭晓答案,原来它就是刚才给大家讲的一次性暖宝宝,晃动的过程是为了让碳粉更好地捕获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可以说是这个暖宝宝发热的必要条件。可重复利用的暖宝宝就更神奇了,盛着液体的透明袋子里有一个小小的金属片,掰一下金属片溶液就迅速地变成跟蜡一样的固体,摸上去热乎乎的特别舒服。还有一个袋子据说是凉宝宝,现在天那么冷大家对它可没兴趣,只想快点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暖宝宝。按照老师的指点,大家勾兑盐水溶液,混合碳粉和铁粉,然后再把盐水溶液滴入碳粉和铁粉的混合溶液中,就等着氧气加入到放热的队伍中就大功告成了,原来制作一个暖手宝这么容易,而且材料在生活中就能找到,这让小记者们大呼过瘾。 一上午的活动,让小记者们感到温暖的同时也认识到,生活中还有许多小发明和小创作等着大家去发现、去体验。

阅读全文

与取暖炉小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