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炎帝发明了什么农具

炎帝发明了什么农具

发布时间:2021-07-17 01:16:10

① 神农发明的农具是什么

神农发明的“斫木为耜”,是耜的首创者。也就是锄头!
就是说将单齿回木耒的尖端变成板状刃,答就成了“耜”。可见耜要比耒更进一步。耜后来又变成复合工具,柄仍以木制,而耜冠则由石、骨和蚌为原料,用藤条紧缚于木柄,用作锄地。说明这一时期的农业已开始进入了耜(锄)耕农业阶段。

② 列举传说中炎帝的发明有什么

相传炎帝神农氏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③ 炎帝是我国什么中的人物他发明了什么

炎帝又被称为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德称氏,故为炎帝,尊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中国农业之神。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1](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2])。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 。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华人(不仅汉族)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学方面

《淮南子》记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路史.外纪》亦云:炎帝神农氏"磨蜃鞭茇,察色,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韩非子·五蠹》说:"民食蛤,腥躁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记载描述了炎帝神农氏及先民们在采集活动中,逐渐发现,由于误食了某些动植物,会发生呕吐、腹疼、昏迷、甚至死亡。吃了某些动植物,能消除或者减轻身体的一些病痛或解除吃了某些植物而引起的中毒现象。在渔猎生活中,又发现,吃了某些动物的肢体、内脏,能产生特殊的反应。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便能逐渐辨识许多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功效,遇到患有某种疾病,便有意选择某些动植物来进行治疗。正是这种以身实践和探索的精神,奠定了中国中医学的基础,开创了中华民族的中医学文化。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中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

④ 炎帝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什么种植五谷蔬菜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lěisì],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耒耜(lěisì)是我国古代神农发明的农具,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耒耜的发明证明我国古代对于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农学水平的提高。耒耜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



(4)炎帝发明了什么农具扩展阅读:

耒耜的作用:

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有省力曲柄。耜类似耒, 但尖头成了扁头 (耜冠) , 类似锹、铲。其材料从早期的木制发展出石质、骨质或陶质。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后来犁的前身, 所以有人仍称犁为耒或耒耜。

但还有一种说法是耒、耜为两种农具。据《管子·海王》等记载, 战国时耒、耜为两种农具, 而且也为出土的实物所证实。耒耜为先秦时期汉族的主要农耕工具,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已保留于黄土上的耒痕。

在牛耕的出现和冶铁业的兴起之后,木耒、木耜也开始套上铁制的刃口,如湖北江陵曾出土有战国时的耒,其形制是从柄到齿皆为木制,齿端套有铁制的刃口。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和河南辉县还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铁犁铧。铁犁铧的发明又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⑤ 炎帝黄帝发明了什么

根据传说,炎来帝神农氏部落自有五个方面的贡献:
第一,用木材制造耒耜(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地。
第二,发明农业,种植粮食作物。
第三,从前人们没有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时才开始制造出来。
第四,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尝百草是为了知道百草的药性,进而发展用草药治病的技术,神农也因此贡献了伟大的生命。
第五,发明纺织,抽出麻丝,利用轮纺织布,发明养蚕的嫘祖便是神农氏的后代

根据传说,黄帝部落有以下贡献:
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军队: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于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
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
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铸鼎:在荆山(位于陕西中部)铸鼎,分华夏为九州。
水井:井的发明,古人也归功于黄帝。
其他:舟车、弓矢、房屋、鼓、指南车等发明。

⑥ 炎帝和黄帝各发明了什么

炎帝发明:

1、衣裳

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2、弓箭

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3、陶器

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帝发明:

1、内经

黄帝在得到广成子的教化后,便在崆峒山上建观修道,参悟自然轮回、万物生长规律,并且常与精通医术的岐伯、精通中药炮制的雷公等大臣坐而论医,阐述病理,以“岐黄之术”教民疗治百病,最终成就了一部《黄帝内经》。

2、鼓

鼓的产生,首推黄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传说。夔,是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古时代神话奇兽,生于东海流波山,“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后人认为所谓鼍其实就是巨鳄,它用尾巴敲击自己的肚子,发出好听的音乐,说起来实在有点可爱,可见上古时代人与自然之和谐。而以鳄鱼皮之坚硬,制成鼓后就算不能“声闻五百里”,想必敲击起来也十分响亮。



(6)炎帝发明了什么农具扩展阅读

黄帝为政举措:黄帝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

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

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⑦ 炎帝发明了什么

用历史上的说法来说,炎帝是神农氏,也就是说他是尝百草,这就是原始的医学,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得出来,中国原始的早期的医学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通过不断的尝试自然界的东西来得知他们的作用。

⑧ 炎帝发明了农具,并教人们种植什么

谷物。

⑨ 炎帝发明了什么

炎帝一生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用木材制造两种翻土农具,教农民垦荒种地;第二,发明农业,种植粮食作物;第三,从前人们没有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时纔开始制造出来;第四,炎帝时发明纺织技术,使赤身裸体的人穿上了衣服;第五,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尝百草是为了知道百草的药性,进而发展用草药治病的技术,炎帝也因此贡献了伟大的生命。炎帝在我国民间被尊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初祖。

阅读全文

与炎帝发明了什么农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